□ 胡 璐 董 峻
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修复速度明显加快,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据农业部最新统计,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4.6%,较5年前提高3.6个百分点。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是指某一区域各主要草地类型的植被盖度与其所占面积比重的加权平均值,主要反映草原牧草生长浓密程度。
草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等重要功能。我国是草原资源大国,拥有各类草原面积近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40%。草原既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场,又是牧区最基础的生产生活资料,是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依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将草纳入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这是对草原生态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对推进草原保护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据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介绍,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草原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持政策,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继续实施退牧还草等工程项目,草原生态保护投入大幅增加。5年来全国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累计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全国天然草原鲜草产量,连续6年超过10亿吨,实现稳中有增。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中央财政投资100亿元,在13个省区连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投入20亿元资金,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进行沙化草地治理;退耕还草投资标准大幅提高,投入23亿元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同时还启动实施了西南岩溶地区草地治理、已垦草原治理等工程。近3年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8亿元,是前10年投资总和的两倍,初步建立了部、省、市、县四级联通的草原防火应急指挥平台,极高和高草原火险区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站建设率由40%提高到70%,防火物资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农业部启动了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重点进行粮改饲、种养结合、金融服务支撑等试点示范,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草牧业发展模式。在北方10个省区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在10个省区开展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合理开发利用南方草山草坡资源。在黄淮海地区等17个省区实施粮改饲试点。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指出,十八大以来,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草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草原科技水平显著提升,草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草原管理、草原牧区发展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草原资源和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巩固保护草原生态建设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
于康震指出,农业部将进一步完善草原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构建草原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并认真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大力推进草牧业发展,加快培育现代草牧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提升产加销一体化程度,实现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