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 季昆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反复强调“节约资源”问题,提出要“全面节约资源”,“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十九大报告不仅强调了节约资源能源的极端重要性,而且提出了如何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路径,这是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美丽中国的治本之策。
我们多年来从事研究和推动“提高资源产出率和综合效益”,深入开展“资源产出倍增攻坚”试点行动,十九大报告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明确了路径。
我们开展提高资源产出率的研究和推动工作,是从2010年开始的。
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对笔者说,用现行的一些考核指标很难评价发展循环经济在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成效,而“资源产出率”是科学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他希望安徽在研究和运用“提高资源产出率”方面多做工作。
2012年3月,安徽省循研院院长、循研会会长办公会研究确定,在全省选择部分发展循环经济典型单位,开展“资源产出倍增攻坚”试点行动。
这项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各方面的肯定和支持。2014年9月12日,中央领导同志将季昆森撰写的“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两篇文章批示给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研处。
而在此前,2013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姜春云在中国生态文明研促会杭州年会开幕式的祝词中,特别肯定和表扬了安徽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的成效。他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的一个新的重大命题。在这方面,我们的副会长季昆森很有研究,多年来,他做了大量调查推动工作,写了不少文章、书稿。据他调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巨大经济、社会、环境、民生效益,应作为重点课题加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一年后的中国生态文明研促会成都年会,姜春云同志在致辞中再次强调要提高资源产出率。他指出,德国生态经济学家魏伯乐2009年在他提出“四倍跃进”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五倍级”的目标,在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同时将资源消耗减少到1/5,即通过提高资源产出率,让我们1个地球顶得上5个地球。春云同志的讲话很深刻,为我们深入开展资源产出倍增攻坚试点行动增强了信心。
同年4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两院院士路甬祥对“提高资源产出率”一文也曾作出过重要批示:“昆森同志:提高资源利用率、产出率大有可为,值得深入研究,联系产业实际,认知规律,完善制度和政策建议,并用先进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从源头提升我国经济绩效、质量和水平。”
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物耗、减少资源消耗与提高资源产出率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实现同一个目的的不同表述。能源资源的高消耗不仅造成能源资源的高浪费,还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提高资源产出率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直接要求,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节约了资源、降低了能耗物耗、减少了资源消耗就是提高了资源产出率,抓住了提高资源产出率就可达到节约能源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目的。讲清这个问题很重要,解决了一些同志在提高资源产出率方面的模糊认识问题。
2011年,笔者通过一年的调查研究、实际推动和反复思考,对如何提高资源产出率,概括了八个关系,列举了大量实例,本文考虑篇幅,主要讲观点。
(一)劳动生产率与资源生产率。1950年,全球人口少,共25.25亿人,物质资源丰富,经济总量不够大。人们的注意力放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忽略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20世纪后期,人口不断增长,1987年全球50亿人,比1950年翻了一番,1999年全球达到60亿人;同时,由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呼吁,要大力提高资源生产率。
2002年1月27日,笔者在安徽省劳动力研究会年会上提出,过去我们强调的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今天看来不能局限于此,要把提高资源生产率与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且放在优先考虑的目标。
安徽省绩溪县美丽乡村
2014年11月16日,笔者在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根据目前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同时提高两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是简单的拼体力,而是通过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大幅提高资源产出率),破解两难(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困难,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失去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困难)。
(二)资源利用率与资源产出率。提高资源产出率与提高资源利用率大不一样。以粉煤灰为例,把一个电厂的粉煤灰全部卖给水泥厂和制砖的建材厂作原料,可以说利用率达到100%,但每吨粉煤灰产生的价值只有几百元,而淮南永科生产超细粉煤灰,不仅价值是原来的10倍以上,而且用途大大拓展;再以稻壳深度利用为例,把一个米厂的稻壳全部用来直接燃烧或者全部用作稻壳发电,从资源利用率来讲,达到100%,但鑫泉米业采用的技术路线把气、液、固、热全部回收利用,资源产出率是前者单一利用的五倍甚至更高,而且可开发出有多种用途的环境友好型新产品。
(三)资源产出率与资源产出倍增。德、美著名学者魏伯乐等三人合著的《四倍跃进》一书,用50个实例表明,用一半的资源消耗实现原来两倍的效益,即“事半功倍”。不少研究者认为,这在中国很难实现。而今天在国内,在安徽一些工业、农业循环经济先进典型的资源产出率已提高一倍,甚至多倍。实践表明,只要经过攻坚克难,我们也可以实现大幅度或较大幅度地提高资源产出率,有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单位能源、资源产出率方面的差距。发展循环经济,把目标和注意力集中到提高资源产出率,是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
安徽省界首市农民曾长期到全国各地及周边国家回收废旧电瓶,土法炼铅,严重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民健康。2005年,界首市建立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园,组织多方面专家进行科技攻关,破解了炼铅污染问题,把一个濒临灭绝的行业发展成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一举成为制定全国同行业标准的单位,先后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首批“城市矿山”示范基地、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等。近年来,界首市循环经济年均产值、税收增幅均在40%以上,对全市工业贡献率达70%以上,2016年,界首市循环经济工业总产值达443亿多元,比上年增长25.6%,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78.2%;税收12.5亿元,增长14.8%,占工业税收的72.8%,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9%。与2006年相比2016年田营铅循环经济工业园同等物质量产值提高6.9倍,同等物质量税收提高8.8倍。
(四)资源产出率与实现“四个更”的愿景。2003年11月30日笔者提出,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从提高资源产出率来深入推进循环经济,乍看起来只突出了资源这一个方面,实际上它可以把保护环境、扩大就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群众收入几个方面都能带动起来;还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毛主席说的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不统筹兼顾,单纯就环保抓环保、就劳动就业抓就业、就经济效益抓经济效益,虽然一时也能把这些方面抓上去,但从长远来看,将会出现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五)单位产品能耗物耗与单位能耗物耗的资源产出率。大量实践表明,单就某一种产品或某一个方面的工作,采用技术、管理、政策等手段来降低能耗物耗,潜力毕竟有限。这就要在调整优化升级产业产品结构上下苦功夫。比如,一个钢铁企业,不仅要不断降低生产每吨钢铁的能耗、水耗、物耗,以达到全国甚至国际最好水平;还要通过调整优化钢铁品种、产品结构,达到以生产等量普钢的能耗、水耗、物耗,来生产优质特种钢材,特种高精尖钢铁产品,乃至高端关键零部件,其资源产出率和综合效益将提升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甚至更高。
(六)提高资源产出率与循环发展。要实现“循环发展”。循环发展比循环经济的范围更广,层次更高,含义更深刻。
例如,山西省潞安集团把“臭煤”变成“香煤”,废料变成原料,废品变成产品,宝藏变成宝物,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找到一条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七)提高资源产出率与发挥人自身智慧、潜能。现在存在一种“重物轻人”的思想偏向,往往只强调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和优惠政策,这些都非常必要、非常重要,但却忽略了人自身的“心能”和“体能”问题。人的心能至少可在两大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发扬和培养人们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优良传统、宝贵经验、良好行为和习惯;二是发挥人们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智慧、潜能和创造力。而人的体能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至少可在两大方面发挥作用,一是人的体力能量;二是可以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体育产业。
(八)指标与指挥棒。本文开头指出,“资源产出率”是反映资源节约情况的综合性指标。实际上,提高资源产出率不是一项单项工作,它不仅是反映资源节约情况的综合性指标,而且是一个指挥棒,抓住这个牛鼻子,就可以引领和指挥各行各业、各个方面,朝着提高资源产出率这个方向去努力,去攻坚。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015年11月23日,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安徽生态农业
提高资源产出率,符合创新发展理念。“资源产出倍增”的观点是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在20世纪后期看到全球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严峻情况后,提出的一个重要创新思想。2011年,笔者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提出了提高资源产出率的八个关系,这些创新观点对实际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要真正实现“资源产出倍增”,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创新发展永无止境。
提高资源产出率,符合协调发展理念。在本文第二部分第四点资源产出率与实现“四个更”的愿景这一段阐述的内容,就是要强调协调发展理念。
提高资源产出率,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习总书记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循环发展与绿色发展从理念上、本质上讲都是可持续发展,要求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进行整合性思考,解决好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与冲突。大量实践表明,走循环发展之路,把目标和注意力集中到提高资源产出率,不仅可以转变发展方式,还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模式,有利于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是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
提高资源产出率,符合开放发展理念。开展“资源产出倍增攻坚”试点行动,既要根据国情、区情,在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深入探索,宣传、推广全国各地提高资源产出率先进典型的经验;还要面向世界,不断吸收、借鉴国际上关于“资源产出倍增”方面的先进模式、思路、技术、管理、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与举措。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避免走弯路。
提高资源产出率,符合共享发展理念。开展“资源产出倍增攻坚”试点行动,不仅是把能源资源消耗减少一倍或更多,而且是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增进人民的健康,使大家都能公平地享受到美丽与发展共赢的成果。
(一)深化认识,提高认识。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硬功夫,特别是习总书记关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把能源产出效率提高一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我们做好提高资源产出率工作的根本遵循。要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个阶段性特征出发;从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出发,来研究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率和综合效益的举措。
深入开展资源产出倍增攻坚试点行动也是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重要举措。
(二)进一步明确提高资源产出率。这是一个新的重大命题,要向有关部门申报重点课题加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争取更多支持。要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内生动力和攻坚克难的合力。联系产业实际,认知规律,并用先进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从源头提升我国经济绩效、质量和水平。
(三)做好示范推广。从2012年2月16日开始,我们帮助指导安徽省宁国市开展提高提高资源产出率创建活动。2012年12月5日,安徽省政府批准宁国市为“提高资源产出率试验区”。2014年,我们又将宁国市的经验扩大到界首市、阜南县,推进区域性开展提高资源产出率创建活动。
(四)加强调查研究,发现新典型。对原有好典型遇到新问题,帮助继续走好绿色循环发展之路,破解发展难题,做到转型突围、反困为胜。还要注重发现一些新典型,做好服务工作。选择各类有代表性的典型,优化提升,用典型指导面上的工作。
(五)要与有关部门、单位共同研究在不同行业深入推进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可操作的思路、措施和办法。
工业企业提高资源产出率应把握的要点:
一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是2003年11月25日,习总书记听取贵州省工作汇报后提出的要求。
二是把握两个原则:①“四个更”的原则: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模式;②“四R”原则: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思考。
三是围绕四个提高深入探索:①提高资源产出率(矿产资源、土地、水、森林、粮食等);②提高废弃物变废为宝后资源再生利用产出率;③提高污染物化害为利后资源循环利用产出率;④提高人自身资源产出率:智慧、潜能、技能、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科技的进步、团队的合力、人醒悟的程度。
四是在十二个环节(节能、治污、降耗、低本、再生、深用、结构、就业、劳保、安全、发展、高效)上下功夫。
农业提高资源产出率应把握的要点:
前三个要点与工业企业相同。第四个要点是在三个方面下真功夫:①“九节一减”: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电、节油、节煤、节粮,减少从事一产的农民;②农产品及其副产品深度加工利用;③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六)不断探索提高资源产出率的科学规律,适时修改完善提高资源产出率的指标体系,研究提出提高资源产出率的政策建议。
我们坚信,只要认真落实十九大精神,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就能够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率,逐步实现资源产出倍增攻坚试点行动的目标,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