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孙万心
侗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勤劳智慧的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其中以 “鼓楼”“大歌”“风雨桥”为代表,被誉为侗族文化“三宝”。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据清代雍正年间有关资料记载:侗人“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侗族鼓楼造型十分别致,底部多为四方形,楼层是八角形状,楼的层数均为单数,如 9、11、13、15 等,楼顶悬有象征吉祥的宝葫芦。
鼓楼建筑系木质的四柱贯顶,多柱支架八角密檐式塔结构。“神奇的建筑师”凭一根丈杆、一支笔,将错综复杂的金瓜梁方、斗拱支柱,以杉木开槽、穿榫合接而成,不用一钉一铆,衔接不隙,丝毫不差,牢固严谨,经风霜,历雨露,百年不朽不斜。为了装饰和防腐,在鼓楼的外额上抹粉描绘,或用白灰泥塑龙凤鸟兽、古今人物,以及具有侗族生活风情的装饰图案,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鼓楼下端四周置有长凳,中间有一个大火塘;楼门前为全寨逢年过节的娱乐场地,是侗寨老年人教歌、青年人唱歌、幼年人学歌、民间老艺人传歌编侗戏的场所。每当炎炎夏日,男女老少至此乘凉,寒冬腊月来这里围火,唱歌、弹琵琶、讲故事。侗寨有坐鼓楼的习俗,特别是春节期间,村村寨寨聚集鼓楼广场,吹芦笙,舞“哆耶”(侗族独有的一种自娱性集体舞蹈),对歌作乐;或以侗族民间传统故事为题材,自编自扮侗戏,登台演唱。
与民居相比,鼓楼从高度、造型和功能上都不一样。鼓楼一般高达10多米,顶层悬有一面长形大鼓,其屋顶样式有“歇山顶”和“攒尖顶”之分。鼓楼形似宝塔,最早是为了便于人们集会以及击鼓传递信息而建。所以在侗族村寨中,人们常常环绕鼓楼建造房屋。高高的鼓楼矗立中央,居民环绕而居,房屋依山势层层延伸,这种居住格局体现出侗族亲和团结的文化内涵。
在侗乡能和鼓楼相媲美的建筑物便是风雨桥,这种桥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风雨桥通常由巨大的石墩、木结构的桥身、长廊和亭阁组合而成。从石墩起,用巨木结构倒梯形的桥梁,抬拱桥身,使受力点均衡,桥面长廊宛如长龙。长廊上建有3层或5层四角形或八角形的桥亭3至5座。桥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铃,呈丹凤朝阳、鲤鱼跳滩、坐狮含宝等形状。正梁顶上塑有双龙抢宝,还配以宝葫芦、千年鹤等装饰点缀其上。桥的长廊避间为过道,两旁铺设长凳供来往行人休息。长廊两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种历史人物,或绘制神话故事彩画。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系木料凿榫衔接,横穿竖插。棚顶都盖有坚硬严实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所以这一座座庞大的建筑物,横跨溪河,傲立苍穹,久经风雨,坚不可摧。
侗乡风雨桥是侗族人民的标志风物,又称“花桥”,也是传统交通建筑,以其能避风雨并饰彩绘而得名,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的桥梁之一,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
侗族是生活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3个主要少数民族之一,该县现有晓关和长潭河两个侗族乡。近10余年来,宣恩县民宗局按照省、州民宗委加强民族文化工作的要求,围绕全县民族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着力开展传承、创新、发展民族文化工作,设计建造了湖北省境内最长全木质结构的县城侗族花桥——文澜桥,晓关乡倒洞塘村和大岩坝村两座风雨桥,长潭河乡两溪河村风雨桥——仙女桥,以及集土家族凉亭桥和侗、苗族风雨桥风格为一体的风雨桥——高罗镇板寮乡“太白桥”“层石桥”和椒园镇水田坝村“施南桥”“土司桥”。 2016年,宣恩县民宗局与长潭河乡共同合作,在长潭河集镇修建了一座跨河侗族风雨桥,为侗乡成立30周年献上厚礼。2017年,在宣恩县民宗局的支持下,高罗集镇再添跨河风雨桥一座。这些带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风雨桥,成了当地地标式民族文化符号,为促进地方旅游业发挥着积极作用。
侗族大歌展演现场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约有2500年的历史,是我国侗族主要分布地区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传统歌唱形式。侗语称“嘎老”,是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统称,包括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社俗大歌、混声大歌等。它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音,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侗族鼓楼
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大歌一般在村寨或氏族之间集体做客的场合演唱,以侗族人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为核心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传达了侗族文化的灵魂。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侗族大歌的代表性曲目有《蝉之歌》《大山真美好》《装呆傻》《松鼠歌》等。
近年来,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区,“侗族大歌”成了当地旅游产业中重要的文化品牌,特别是以贵州黎平、广西三江地域为代表的侗族大歌,唱出了贵州,唱上了中央电视台,唱到了世界。
在湖北,自2016年以来,宣恩县晓关侗族乡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联手,引进该县当地侗族歌手到晓关乡野椒园村传教侗族大歌,侗族大歌现已在宣恩侗乡传承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