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有时是一种开始

2018-03-21 04:38赵莹
莫愁·智慧女性 2018年3期
关键词:妻儿兄弟姐妹亲戚

赵莹

“我和我爸长年关系不好,就在前晚,我们吵到要断绝关系!”那晚,来咨询的小伙子,声音又高又急。

接下来,他心中盘桓、发酵了三十多年的家族故事,汹涌而出。

在他口中,那是一个充满自私自利气息的家族。这个家里,谁有钱谁就牛气,谁就敢在别人心口踹上几脚,而不会有任何愧疚。

兄弟姐妹中,他的父亲资源最少。父亲将别人看得很高,指望得到庇荫与提携。将自己看得很低,连带着把妻儿也拉进尘埃。

对外,父亲赔着笑脸,不吝气力地为人跑腿。一扭身,稍不顺意,他便呵斥儿子,暴打妻子,还反复告诫妻儿:“得把我那几个兄弟姐妹伺候好喽。”

但那些握有权势、金钱的亲戚,并没有分一杯羹的意思。他们只是把缤纷的许诺高高挂着,吊父亲的胃口,或者,作为羞辱弱者的资本。

儿子不像父亲。儿子敏感、内向,能感觉到疼痛和羞耻,也因此保留了一丝自尊、自爱。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儿子艰难长大,考进大学,找到工作,成了家立了业。

自此,爱在外吹牛的父亲,不再吹显赫的亲戚了,改吹儿子了。母亲也有了底气,小姑子要求帮忙干重活时,她“竟然敢”说受过伤的腰撑不住,“竟然敢”说不了。

儿子觉得,是时候了,该让父亲看清现实了。让他看看,凭借自己的力量才能有收获,出卖人格与身体,只能换来屈辱。

父亲不这样想,他觉得自己没错,也不觉得多年来委屈了妻儿,更不认为需要道歉。

父子俩总在争执,直到吵崩……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似乎常发生这类激烈的“破坏”。尤其亲密关系中,当不知怎么表达需要,或对方不认可自己的想法时,于是委屈愤怒,口不择言。平息后,我们又后悔,自责破坏了关系,于是压抑情绪,小心维持失衡的关系,直到冲突再次爆发。

冲突,自然不是妥帖的沟通方式。然而,事后的自责,更加伤害关系。

就像前面故事里这个儿子,他一方面陷入自我失望,感到无能为力;另一方面,自我否定很不好受,他便迁怒于父亲,甚至怨恨对方。最终,他认定关系被破坏了,决定与父亲老死不相往来。

此时换个角度,困局就能化解——只要看见,终点是另一个起点。

冲突表达的是:你为何强加想法于我?我怎样做,才能让你看见我的感受与想法,让你认可我的存在?从这个层面说,莽撞的冲突,打破了虚假的平静关系,用激烈的方式,表达想被理解的渴望。

有时这会深深震动对方,使他思考从未想过的事。即便不能,我们接纳自己的激烈行为,也会带来一些启发。

比如,我帮故事里的儿子深入分析,他为何要说服父亲,他在渴望什么。他恍然大悟:“我只是想让他看见,我有不一样的想法与感受。而且,我真的对他说出了‘不。”

他很激动。在他以为情况非常糟糕时,一个崭新的他登场了。沉默那么多年,他终于有勇气,向他最在乎的父亲表达自己的想法。领悟这一点时,他释然放下。获得自信的他,也变得宽容,表示会好好照顾父亲的晚年,会允许父亲和他不同,正如他那么不同于父亲。

我也大受感动,告诉他:他为这个家带来不一样的东西——爱与理解,以及真正的相互扶持。

当内心受伤、身陷痛苦时,我们想不到什么比较良好的沟通方式。但要相信,即便做出激烈行为,也不代表毁坏了一切。如果能保持觉察,就能清醒地看見,新的路途就在“破坏”的背后。

猜你喜欢
妻儿兄弟姐妹亲戚
Cloze完形填空
比亲戚
分别一年后,难民营再相聚
孙建平
引避
有兄弟姐妹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加拿大52岁男子抛弃妻儿 变身6岁小女孩
加拿大52岁男子抛弃妻儿 变身6岁女孩被收养
兄弟姐妹
漫画论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