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童扬,靳晓明,李 远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扁平疣是发生在皮肤表浅部位的以硬性扁平赘生物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1]。中医将之称为“扁瘊”、“疣疮”、“疣目”。扁平疣常发于颜面、手背、手臂等部位,多为针头、米粒、黄豆粒大小的淡红、淡褐色扁平丘疹,一般无红肿热痛等感觉,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瘙痒,大多骤然出现,为皮肤病常发病之一,青少年、免疫力低下及外伤者极易感染,且其病程长,复发率高,影响美观。中医上,扁平疣多为脾虚不运、湿邪内生、郁而化热的虚实夹杂证,治宜健脾除湿、软坚散结。自拟“祛疣汤”治疗扁平疣疗效确切,现将相关临床典型病例及经验报告如下,以期为今后临床治疗扁平疣提供新方药。
1.1 方药组成 茯苓20g、白术15g、薏苡仁30g、板蓝根20g、大青叶30g、紫草10g、乌贼骨20g、木贼10g、蒲公英20g、金银花15g、连翘10g、地肤子30g、白鲜皮20g、冬瓜子30g、桑白皮30g、甘草10g。血淤甚者,可加丹参、牡丹皮、凌霄花等。
1.2 方剂特点
本病病因主要为脾虚湿热兼血瘀,根据攻补兼施的治疗理念,本方剂包含了健脾除湿、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
1.2.1 健脾除湿、补中益气为之本:方中甘淡性平之茯苓健脾助运、除湿和中;白术补气健脾以运化水湿,配伍茯苓既可彰健脾除湿之效,又可奏输津四布之功;酌加薏苡仁淡渗利湿以健脾,切中病机。方中药物多寒凉之品,易伤脾胃,当以健脾益气之药物补益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另配伍冬瓜子、桑白皮利水渗湿、升清降浊,从而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1.2.2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为关键:方中金银花味甘性寒、连翘味苦性寒,二者清热解毒之力强,为治疗疮痈之要药;板蓝根苦寒,清热亦消痈;蒲公英清热解毒,兼消痈散结,一药二用,功效堪夸,《本草正义》谓其“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痛诸证”;紫草、乌贼骨、木贼,可清热凉血、透疹消斑、收湿敛疮,专行软坚散结之功,增强祛疣之效;地肤子、白鲜皮清热止痒;甘草调和诸药。
1.2.3 活血化瘀,疏通血脉为辅助:方中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其祛瘀消痈之力极强,可达“疣去不留痕”之疗效,素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牡丹皮苦寒,可起凉血消痈化瘀之功;凌霄花既活血通经,又凉血祛风止痒。古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说,上述药物可共凑活血化瘀之效,使气血调和,经脉疏通。
另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薏苡仁在抗肿瘤、治疗扁平疣、增强机体免疫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2]。板蓝根有抗病毒活性、增强机体免疫之功效[3]。丹参具有抑制组织增生、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4]。这些研究既是本方疗效的有力佐证,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2.1 病例一 李某,女,19岁,学生,于2017年就诊,主诉手背、手臂、颜面等多发扁平疣10余年,皮疹增多伴瘙痒1周,期间西医予咪喹莫特乳膏外治、冷冻除疣、注射治疗(具体注射剂不详)等,但症状未能改善。患者颜面部,手背可见明显高于皮肤、触之碍手、边界清楚的褐色扁平丘疹,有散在抓痕和血色结痂皮损,口苦,二便正常,脉细数,舌质淡、苔白厚,舌边有齿痕,舌下络脉呈暗红色。西医诊断为扁平疣,中医称其为热毒,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夹瘀证。治疗以健脾除湿、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为治法,方用“祛疣汤”。患者服用2周后,症状有明显好转,颜面、手背丘疹明显减退,疣体变薄,扁平疣逐渐消退。因患者颜面部位扁平疣仍留有瘀斑,故在原方基础上加活血化瘀之丹参20g,患者服用2周后痊愈,随访无复发。
按:本案例为脾虚湿热,且为虚实夹杂证。《素问·调经论》有“百病之生,皆有虚实”,实证宜攻,虚证宜补,故此证应攻补兼施。本方治疗湿热性扁平疣,切中病机,以健脾除湿为之本,同时辅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法,标本兼治、攻补兼施,使扁平疣迅速脱落,不留瘢痕及色素沉着。
2.2 病例二 谢某,女,50岁,农民,于2017年就诊,面部、手臂、胸前、后背等多处均见高于皮肤淡红色、褐色扁平丘疹,已有10余年,就诊前半月扁平疣骤然增多且瘙痒,伴口干、脘腹胀满,二便正常,月经有血块,脉滑数,舌淡白、苔白腻,舌尖红,舌边有齿痕,舌下络脉青紫。诊断为扁平疣,中医辩证为脾虚湿热、血瘀。治疗以健脾除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辅以软坚散结之法。本案例因有血瘀症状,故处方以“祛疣汤”加丹参、牡丹皮、凌霄花等药物。患者服用2周后疣体明显变薄,颜色变淡,月经血块明显减少,后以此方继续治疗2周后,患者扁平疣逐渐消退,与肌肤表面相平,但仍有色素沉着,继续服用1周后,患者痊愈且随访无复发。
按:本案例为脾虚湿热、血淤,虚实夹杂证。脾虚运化失职,则水湿泛溢肌肤。治疗应以健脾除湿、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鉴于患者血瘀相对严重,故加以苦寒之牡丹皮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酌加丹参,消痈祛瘀、除烦安神。同时,辅以甘酸、性寒之凌霄花,既活血通经,又凉血化瘀祛风,从而促使扁平疣在短期内萎缩、脱落,并不留色素沉着。
扁平疣是临床中常见的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青少年,儿童发病后常仅数月就开始自愈,但青少年及成年很少自愈,常持续5~10年[5]。扁平疣病程长,复发率高,目前中医在治疗本病上有一定的优势,疗效满意。中医上,将扁平疣称为“扁瘊”、“疣疮”、“疣目”。《灵枢·经脉》有“虚则生疣”记载,认为本病乃以脾虚失于健运,湿浊内蕴、复感外邪、凝滞肌肤所致,或因腠理不固,风热之邪搏击肌肤或怒动肝火[6-7],或因血虚肝失所养,郁久化淤,气滞血凝而成[8]。著名医家张志礼认为扁平疣可见于气血两虚,为正气不足导致[9]。现代医家艾儒棣教授则认为扁平疣的病机乃外感疫疠之邪的实证[10]。本案例中扁平疣均为脾虚湿热所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生化失源,营养输布不能,气化乏力日久,湿热客居中焦不能消散,治疗应从中焦脾胃着手,攻补兼施,故除疣应先健脾除湿,“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先治其根”。同时,施以软坚散结之法,可促进扁平疣减退、消散。另外,再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法调畅经脉气血,可消散皮肤表面的瘀斑、瘀点,并不留色素沉着。
结合临床案例分析,“祛疣汤”治疗扁平疣效果显著。中医认为扁平疣为脾虚湿热、血瘀,虚实夹杂证,治疗应以健脾除湿,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自拟“祛疣汤”药物配伍合理,作用较全面,可达到很好地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