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敬全,田 伟,殷李松
(淮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转型时期,地区就业格局研究是学界研究的薄弱领域。近十年来,复杂的地区就业格局不断冲击着各地财富创造景观,这意味着我国尚未完成的城乡就业转移必须纳入至地区就业格局变迁洪流中去,才能为1.7亿农民工及其密切相关的4~5亿人口找到合适归宿。长期以来,做为世界超级人口大国,人口规模压倒一切,使得研究城乡就业转移一直是国内学界主流,然而,这很难揭开以就业双向流动支撑的地区就业聚集现象。
就业格局的主体是理性人,所以就业格局在宏观层面上必有其内在变迁规律,挖出规律就可推测地区财富创造景观。对此,对双向运动的地区就业格局,不抱守传统劳动力城乡单向就业转移理论,就可能寻找到变迁之源,揭示变迁规律。有鉴于此,本文在LV模型基础上,从系统角度构建了就业格局模型,分解就业数据,并将视野聚焦于西部地区内外就业格局,揭示其演变规律,以期规避被动局面。
LV模型即物种模型,由Lotka(1926)[1]提出,该模型基本理念理念为:一是物种的数量增量由其存量引发;二是物种内、物种间存在复杂交互,数学形式为:
由于LV中的关系在各人文自然学科领域普遍存在,因而此模型提出以后,迅速成为管理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揭示动态复杂关系的公认模型。在就业领域,Goodwin(1967)[2]借用了LV分析了生产与就业的周期性波动,即资本与劳动间存在LV中的持续关系。国外学者Wakeland等(2013)[3]在LV模型的基础上,综合经济学、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多部门生态经济动态模型,揭示了经济学研究中被忽略的非均衡状态下的生态经济动态运作过程。
本文参照LV模型提出“就业带动就业、(地区间或地区内)就业影响就业”理念,即:
模型(2)中 el、ml、wl、enl依次为东、中、西部、东北的就业量,ε为随机项,t代表时期,将模型中各等式右边最后一项移至左边则有:
模型(3)中 νelt+1=(elt+1-elt)/elt,其他类推,则得到地区就业格局参数矩阵(W):
矩阵中参数含义为:第1列四个参数是就业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该地区自然就业供给能力增强;等于0,该地区自然就业供给相对稳定;小于0,则表示自然就业供给能力变弱)。2~5列矩阵对角线反应地区内部就业格局演变参数(小于0,拥塞;等于0,合理;大于0,支持);2~5列构成矩阵对角线上下方的对称元素为地区间就业格局演变参数(同为正共生;同为负竞争;符号相反,若立足区内部拥塞,则为吸呐,若立足区内部支持,则为抢夺。
地区划分遵照“十一五”规划;区间跨度为1979—2014年;数据来源选取,2004年以前数据的来自《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2015年源自《中国统计年鉴》(因西藏数据欠缺过多,故舍弃);估计方法为递归(可规避初始参数人为设置的不确定性)状态空间估计法(高铁梅,2009)[4]。
借助Eviews7.2,估计模型参数,抽取西部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西部地区内外就业格局演变(%)
2.1.1 演变轨迹
对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对应的就业自然增长率做图,见图1所示。
图1 西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就业自然增长率
图1表明:西部23±1∽3年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决定了当前就业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前者在1980—1963年的人口“V”形波动,引发就业在1980—1986年的近似“V”形波动,其中1960的最低值-13.11引发23年后(即1983年)最低值-82,前者1963年的高位31.38引起后者1989年的最高位6.70;随后1964—1990年的“长L”形回落引起1984—2014年的平缓“长L”回调。进一步的计量分析表明:前者可以解释后者变化的95%,方程为:
括号中为P值,WLNGR为西部就业自然增长率,WPNGR、WPNGR(-1)为23年、24年前的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AR(2)、MA(2)分别为两阶自回归、两阶移动平均项。
2.1.2 演变预测
以式(4)对西部的就业自然增长率展开预测,见下页表2。
图1与表2显示:23年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当前就业自然增长率预测值的波动紧密相关:前者从1992年的11.83在波动中降至1997年的10.01时,后者22年后在波动中由5.34降至2019年的5.02;前者1998—2003年快速从9.33降至6.13,则后者在2020—2025年快速从4.77降至3.48;前者 2004—2008 年保持在 5.89~5.62,则后者在2026—2030年维持在3.20~3.49。
表2 西部劳动力就业自然增长率预测(%)
参考《中部地区内外就业格局演变研究》(伯娜等,2014)[5,6]中标准:以人口自然增长率1%为用工荒潜伏期点,0.6%为爆发点,推出西部用工荒将于2021年潜伏,2027年爆发,表现为:首先,2009—2020年为自然就业相对繁荣期,其后,2021—2026年为用工荒潜伏期,至2027年,用工荒显现(因为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越过临界点并降至0.589),最后,2028—2030年为用工荒稳定期(因为2005—2008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0.5以上)。
纵观上述可知:西部正在错失本可以绕开陷阱的紧迫机会。这是因为:(1)西部承接东部产业,很难获得承接效应,当年的东部是低工资基础上吸纳中西部劳动力,现在的西部,将在不断上升的工资基础上承接,这很难获得显著成功;(2)现在的西部将在10~15年后就面临向哪国转移产业的问题;(3)西部应追问: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产业转移,本质上是不是国际用工荒?30年来,人口政策在西部同样被执行,在用工荒将至的背景下,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只能是错失产业升级良机:本应在产业抉择方面,尽量绕开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却背道而弛。
2.2.1 演变轨迹
对表1中的就业自然增长率与西部内部就业格局数据做图,得西部内部的格局演变轨迹,见图2所示。
图2 西部地区内部就业格局演变
图2显示:西部内部除1979—1985年受就业自然增长率猛烈冲击外,实际上从1994年开始就处于支持状态,若非东西部的工资差异明显,则西部就会开始崛起。计量方程如下:
括号中数字为P值,WE为西部支持指标,MLNGR为就业自然增长率。式(5)表明:惯性(WE(-1))与就业自然增长率,共同解释了支持根源的98.75%,惯性强大(0.5491),就业自然增长率相对微弱(0.0301),这表明西部内部的增长潜力明显。
2.2.2 演变预测
利用式(5)预测西部地区内部就业格局演变,见表3所示。
表3 西部支持预测(%)
表3显示:西部支持一直维持到2030年,这意味着西部内部总体无就业难存在。这主要源于30多年来,西部务工输出群体的社会网络实际上已扎根于东部,使支持状态维持到2030年。
2.3.1 西部与东部就业格局演变分析
采用表1数据做西部与东部间的就业格局,见图3所示。
图3 西部一东部就业格局演变
图3表明:1979—2014年,东部就业增长引起西部就业减少,然而西部就业增长对东部就业的影响,却历经了不同阶段,从1994年来表现为支持态势,可看出:1979—1982年,东部地区吸纳西部地区;1983年西部地区就业增长对东部地区就业转为竞争关系,到1984年西部地区就业增长对东部地区就业增长关系转为共生;1985年西部地区就业增长对东部地区就业增长的关系变为竞争,短暂竞争后,1986—1994年西部地区就业增长对东部就业关系表现为东部吸纳西部;1995—2014年,则表现为东部抢夺西部。
2.3.2 西部与中部就业格局演变分析
采用表1数据做西部与中部间的就业格局,见图4所示。
图4 西部一中部就业格局演变
图4表明:大体上,西部的就业增长引起中部的就业增长,中部的就业增长抑制西部就业增长。大致的格局演进历程表现为:1979—1980年,中部、西部就业增长关系为共生;1981年,转为西部吸纳中部;1982—1983年,两地区就业增长关系为共生;到1984年,则表现为西部吸纳中部;1985—1987年,两地区就业增长关系主要表现为共生;1988—1990年,中部吸纳西部;1991—1992年,两地区就业增长表现为共生;1993—1994年,中部吸纳西部;1995—2014年,中部抢夺西部。
2.3.3 西部与东北就业格局演变分析
采用表1数据做西部与东北间的就业格局,见图5所示。
图5 西部一东北就业格局演变
图5表明:1979—2014年就业格局演变,存在1~3年的过渡年份,但总体历程基本清晰:1979—1980年表现为共生;1981—1982年变现为西部吸纳东北,1983年就业格局演变为东北吸纳西部,1984—1985年又转为西部地区吸纳东北地区;1986—1990年,两地区就业格局总体表现为共生关系;1991—1997年,西部吸纳东北;1998—2000年,总体表现为共生;2001—2002年,西部吸纳东北;2003—2005年,表现为共生;2006—2014年,东北抢夺西部。
2.3.4 总体就业格局演变轨迹与动因
综合前述,忽略格局转换年份,可得西部外部的就业格局演变总体为:以1994年为界,其前是吸纳与共生,吸纳主要为东、中部地区吸纳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则吸纳东北地区,共生关系则体现在中部与西部,东北与西部之间,其后转为三极抢夺西部地区,表现为东、中始于1995年、东北始于2006年抢夺西部,且均持续至今。
格局演变动因。吸纳共生是因为:(1)土地改革、亚洲“绿色革命”共同释放西部农村劳动力;(2)国际产业承接使东部以及沿江、沿海吸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三极抢夺西部地区是因为:其一,1996年国家出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政策加大了对西部基础设施投资,西部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其二,西部经济竞争力表现弱势;其三,西部务工群体持续数十年输出,出生地的社会资本网络持续溃散,迫使西部务工群体在东中部紧密抱团,强化老乡群体间联结纽带。另外,东中部定位转型艰难,大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立本,结果形成三方抢夺西部人才。
(1)西部23年前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能解释就业自然增长率演进的95%,历程为:前者的“V”形波动(1957—1963年)与“长L”回落(1964—1990年),引发了后者的“近似V”形(1980—1986年)与“平缓长L”回调至平稳(1984—2014年);西部在2013—2020年处于自然就业相对繁荣,2021年进入用工荒潜伏期,2027年用工荒爆发。
(2)西部内部就业格局演进方面,1994年进入支持状并持续至2030年,惯性、就业自然增长率共同解释了支持的98.75%。原因在于:经过30多年,西部务工输出群体的社会网络实际上已扎根于其他地区,西部务工输出群体中的个体“回”到西部,已找不到自己的社会网络了。
(3)西部与东部、中部、东北间的就业格局演变轨迹方面。以1994年为界,其前是吸纳与共生,吸纳体现为东部、中部地区吸纳西部,西部地区吸纳东北,共生则体现于中部与西部,东北与西部之间,其后转为东部、中部、东北地区三极抢夺西部。吸纳共生主要因为土地改革、亚洲“绿色革命”和国际产业承接等。抢夺主要原因是:“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实施、西部经济竞争势弱、西部社会资本网络持续溃散以及异地“老乡网络”构建、东中部定位转型艰难。
[1]Lotka A J.The Progressive Adjustment of Age Distribution to Fecundi⁃ty[J].Journal of the Washington Academy of Sciences,1926,16(19).
[2]Goodwin R.A Growth Cycle[J].Econometrica,1967,35(5).
[3]Wakeland W W,Uehara T,Nagase Y.Integrating Economics and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es for Modeling an Ecological-Economic Sys⁃tem[C].31st International System Dynamics Society Conference,2013.
[4]高铁梅.计量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伯娜,殷李松,贾敬全.中部地区内外就业格局演变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4,(9).
[6]伯娜,殷李松,万春林.中国四大地区间就业格局演变研究[J].财贸研究,2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