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Meta分析

2018-03-21 09:21李学强王运兵龚建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白细胞外周血栓塞

李学强,王运兵,龚建平,王 春

(1.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急诊科,重庆 401329;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重庆 400010;3.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外科,重庆 402160)

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脾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脾脏疾病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但为防止术中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该手术方式并不适用于全身情况差及血小板低的患者。部分脾动脉栓塞(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PSE)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可克服脾切除术的不足,为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目前关于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原始研究有限,PSE的疗效尚未得到充分证实。本研究纳入尽可能多的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探讨PSE对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本Meta分析设计符合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PRISMA)规范[1]。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资讯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获得PSE对比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所有的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为2015年7月25日。检索词包括:“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和“脾动脉栓塞”;不限制语种。同时检索纳入原始研究的参考文献,以获得尽可能多的研究。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②观察组接受PSE治疗,对照组接受脾切除术;③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只要原始研究纳入至少1个主要结局指标即可被纳入;④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均可。排除标准:①同一研究被同一作者发表1次以上;②研究样本量不足20例;③肝硬化患者同时伴有肝癌;④肝硬化患者同时伴有消化道出血;⑤同一患者同时接受PSE及脾切除术;⑥患者曾接受过肾移植治疗;⑦研究数据无法提取。

1.3 研究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 提取的数据包括:第一作者,发表年,国家,研究设计,干预措施,样本量,随访时间,脾动脉栓塞面积,治疗前后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测值等。通过联系各研究通信作者索取原始研究中缺失的部分数据。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对随机对照研究,通过Cochrane协作网的工具从6个域进行评估,对每条指标采用“低度偏倚风险”“偏倚风险不确定”或“高度偏倚风险”进行判定[2];对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系统中的3大块共8个条目评估研究质量,结合星级系统半量化原则(满分为9星)[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RevMan 5.3.5统计分析软件。采用χ2和I2值评估研究之间的异质性。以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P=0.05或P<0.05时均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采用主要结局指标进行敏感度分析,逐一排除某一项研究并观察数据合并的结果变化,以验证本研究结果的稳定性。由于纳入文献≤10篇,不适合绘制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因此未分析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纳入研究的特征和质量 根据检索策略,共检索获得文献406篇。通过剔除重复,浏览标题、摘要和全文进一步筛选后,最终纳入10项研究[4-13]用于Meta分析,检索流程见图1。纳入的10项研究包括4篇队列研究及6篇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研究的特征见表1。10篇文献均发表于2006—2014年;最长随访时间624个月;对各研究进行PSE操作时,栓塞面积相似,为30%~80%。

图1 检索流程图 通过系统检索数据库,最初获得文献406篇。随后经过剔除重复,浏览标题、摘要和全文,最终考虑纳入Meta分析中的文献为10篇

纳入的10项研究质量评价结果为6~9星。其中3项队列研究[4,7-8]因研究前结局指标不明确,评定为8星;1项队列研究[9]因缺乏可比性和研究前结局指标不明确,评定为6星;4项病例对照研究[6,11-13]质量评分均为9星;1项病例对照研究[10]因未详细描述可比性,评定为7星;1项病例对照研究[5]因未详细描述额外的比较因素,评定为8星。

2.2 治疗前后血小板、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Meta分析 6项研究[4-7,11,13]的Meta分析显示,PSE治疗后血小板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87.68,95%CI (-125.70,-49.65),P<0.01;图2A]。5项研究[4-7,11]的Meta分析显示,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水平较术前升高[MD -128.31,95%CI (-162.59,-94.03),P<0.01;图2B]。6项研究[4-7,11,13]的Meta分析显示,PSE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升高[MD -4.03,95%CI (-5.74,-2.33),P<0.00 001;图2C]。5项研究[4-7,11]的Meta分析显示,脾切除术后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较术前升高[MD -5.22,95%CI (-6.65,-3.80),P<0.01;图2D]。4项研究[4,6,7,11]的Meta分析显示,PSE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MD -0.79,95%CI (-1.48,-0.11),P=0.02;图2E]。

表1 纳入研究的特征

注:PSE: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未报道

图2 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Meta分析 A、B.PSE(A)与脾切除术(B)患者术后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术前; C、D.PSE(C)与脾切除术(D)患者术后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均高于术前; E、F.PSE(E)与脾切除术(F)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

图3 PSE与脾切除术前后患者血小板、外周血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差异Meta分析 A.PSE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小板的差异小于脾切除术; B.PSE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的差异小于脾切除术; C.PSE治疗前与治疗后血红蛋白的差异小于脾切除术

图4 PSE与脾切除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患者住院时间Meta分析 A.PSE手术时间短于脾切除术; B.PSE术中出血量少于脾切除术; C.PSE治疗患者住院时间短于脾切除术

4项研究[4,6,7,11]的Meta分析显示,脾切除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前升高[MD -1.42,95%CI (-2.66,-0.18),P=0.02;图2F]。

2.3 不同方式治疗前后血小板、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差异Meta分析 6项研究[4-7,11,13]的Meta分析显示,PSE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小板的差异较脾切除术更小[MD 54.45,95%CI (37.60,71.30),P<0.01;图3A]。 6项研究[4-7,11,13]的Meta分析显示,PSE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的差异较脾切除术更小[MD 1.71,95%CI (-0.01,3.42),P=0.05;图3B]。4项研究[4,6,7,11]的Meta分析显示,PSE治疗前与治疗后血红蛋白的差异较脾切除术更小[MD 0.78,95%CI (-0.01,1.56),P=0.05;图3C]。

2.4 不同治疗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患者住院时间Meta分析 2项研究[8-9]的Meta分析显示,PSE治疗的手术时间短于脾切除术[MD -34.08,95%CI (-34.78,-33.38),P<0.01;图4A],术中出血量少于脾切除术[(MD -71.33,95%CI (-78.13,-64.54),P<0.00001;图4B]。4项研究[8-10,12]的Meta分析显示,PSE治疗患者住院时间短于脾切除术[MD -5.59,95%CI (-7.38,-3.79),P<0.01;图4C]。

2.5 敏感度分析 通过逐一排除某一项研究的方法发现,各Meta分析结果均未发生逆转,结果稳定性好。

3 讨论

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血小板降低,增加突发性出血的风险。PSE被认为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14-15]。尽管本研究对中、英文数据库进行广泛检索,但最终发现将PSE应用于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原始研究仍较少。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进行数据合并,以评估PSE对脾功能亢进的疗效。

通过对结局指标比较,本研究发现PSE治疗及脾切除术均可提高患者术后血小板、外周血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提示PSE对脾功能亢进治疗有效。本研究还发现,与脾切除术相比,PSE治疗前后血小板、外周血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差异更小,推测其可能的机制为PSE本身可保留脾脏的部分功能,术后残余的脾脏仍可发挥吞噬血细胞的功能,从而使术后血小板、外周血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缓慢升高,有效减低各指标急骤升高导致的并发症风险。

PSE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均较脾切除术更短,可能与PSE为微创治疗、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操作有关,局部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可显著节约时间,微创治疗较外科手术的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本研究还发现,PSE术中出血量较脾切除术更少,分析原因为PSE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术中大出血,而脾切除术中出血却十分常见。

脾脏有两大主要功能,即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成年人脾脏造血功能基本消失,而仅保留免疫功能。脾切除术后,将明显削弱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抵御感染的能力。PSE治疗可保留脾脏,机体的免疫功能依然存在,更有利于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16-17]。此外,对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因其无法耐受脾切除术,PSE治疗应作为首选[18]。

PSE的主要局限性之一为术后脾功能亢进复发。PSE术后较高的脾功能亢进复发率主要来源于保留的脾脏本身;一旦脾功能亢进复发,患者可能再次接受PSE治疗。因此,笔者推测今后PSE治疗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原始研究将着眼于PSE的次数、费用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对PSE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此外,今后的研究中还需更加注重对一些客观指标的评价。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纳入分析的指标均为短期效应指标,未考虑纳入长期效应指标;②主要的局限在于方法学质量方面,即本研究所纳入的10个研究均为观察性研究;③本研究中个别合并分析存在统计学异质性,推测这种异质性可能由各研究的随访时间不同造成,不同随访时间患者的血小板、外周血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呈现动态变化。

本Meta分析提示,PSE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可用于脾功能亢进的治疗。然而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证实本研究的结论。

[1] Moher D, Liberati A, Tetzlaff J, et al. 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The PRISMA statement. Int J Surg, 2010,8(5):336-341.

[2] Higgins JPT, Green S. 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 5.1.0 [2017-03-01]. http://www.cochrane-handbook.org.

[3] Stang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nonrandomized studies in meta-analyses. Eur J Epidemiol, 2010,25(9):603-605.

[4] Amin MA, el-Gendy MM, Dawoud IE, et al.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versus splenectomy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splenism in cirrhotic patients. World J Surg, 2009,33(8):1702-1710.

[5] 邓美海,汤照峰,许瑞云,等.脾切除术与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亢疗效的比较.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2):1858-1860,1863.

[6] 杜品清,胡毅,卢武胜.脾动脉部分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西部医学,2011,23(10):1883-1884,1887.

[7] 葛永涛.脾切除术与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脾亢的疗效比较.中国卫生产业,2014,1(5):140-141.

[8] 林树春.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医学信息,2013,26(10):225.

[9] 刘彦森,马桂玲,李丹,等.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症的介入治疗及疗效分析.中外医疗,2014,22(1):39-40.

[10] 苏小康,林谋请,周伟生,等.脾动脉栓塞加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亢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6,33(2):203-204.

[11] 王鹏.脾切除术与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脾亢的疗效对比.中国实用医药,2012,7(25):92-93.

[12] 徐勇,沈利明,卢杏生.脾切除术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19):55-56.

[13] 姚春花.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长春:吉林大学,2010:1-28.

[14] Abdella HM, Abd-El-Moez AT, Abu El-Maaty ME, et al. Role of partial splenic arterial embolization for hypersplenism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thrombocytopenia. Indian J Gastroenterol, 2010,29(2):59-61.

[15] Kogure T, Inoue J, Kakazu E, et al. Gastro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successfully controlled by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Intern Med, 2017,56(11):1339-1343.

[16] Olthof DC, Lammers AJ, van Leeuwen EM, et al. Antibody response to a T-cell-independent antigen is preserved after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trauma. Clin Vaccine Immunol, 2014,21(11):1500-1504.

[17] Skattum J, Titze TL, Dormagen JB, et al. Preserved splenic function after angioembolisation of high grade injury. Injury, 2012,43(1):62-66.

[18] Mousa A, Armbruster J, Adongay J, et al.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as a treatment option for chronic pancytopenia secondary to hypersplenism: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Vasc Endovascular Surg, 2012,46(6):501-503.

猜你喜欢
白细胞外周血栓塞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白细胞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CCL17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