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欣,吴生兵,崔 帅,王 堃,曹 健,张先姚,周文超,周美启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 合肥 230012;2.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8; 3.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8;4.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5.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低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随着高血压、吸烟等危险因素增加,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日益加重,表现为发病率和病死率亦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2]。心肌缺血与心源性猝死密切相关[3],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急性心肌缺血可引起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放电发生变化,针刺心经可逆转这种变化,提示海马CA1区参与针刺抗心肌缺血作用[4]。海马在解剖结构上属于边缘前脑皮质结构,其亚区主要包括CA区和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有研究发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DG区神经细胞损坏明显,提示DG区对缺血、低氧较为敏感[5]。当神经细胞受损时,尼氏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改变,甚至消失[6]。基于此,笔者提出海马DG区可能参与针刺心经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科学假说。本研究通过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同步观察心电图和海马DG区细胞形态以及神经细胞放电的变化,以探讨海马DG区在针刺心经抗心肌缺血中的作用,亦为经脉脏腑相关与脑联系提供实验依据。
1.1 实验动物 清洁级健康SD大鼠60只,体质量(260±10)g,安徽医科大学饲养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皖)2011-002。在康为IR60独立送风隔离笼具中饲养,笼内温度控制在(20±1)°C。自然湿度,自然光线。依据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处理实验大鼠。
1.2 试剂与仪器 华佗牌SDZ-Ⅳ型电子针疗仪: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10%水合三氯乙醛: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0.9%氯化钠注射液: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尼氏染色液:碧云天;微丝电极:plexon;脑立体定位仪:瑞沃德;多通道信号采集处理系统:plexon;海人藻酸:Sigma。
2.1 干预方法 参照既往研究成果[7],选取与之对应穴位。其中针刺组和损毁组选取手少阴心经“神门-通里”经脉段,于大鼠左右腕部各刺入3根毫针,间距为2 mm,并以铜线分别将腕部毫针联成一束连接至电针治疗仪,电流强度为1 mA,频率为2 Hz,刺激30 min,连续干预3 d。而伪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电针处理。
2.2 模型制备及分组 将6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损毁组,每组15只。通过参考文献[8]作相应的改进,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采取乙醚麻醉大鼠,随即背部固定,胸部备皮,常规局部无菌操作,沿左锁骨中线纵向切开皮肤2~3 cm,胸部左侧第4肋间钝性分离,剪开心包膜,迅速挤出心脏,从肺动脉圆锥左缘、左心耳根部下缘1~2 cm处的线状乳白色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5-0”无损伤缝合线,结扎。伪手术组只穿线不予结扎。随即将心脏放回胸腔内,迅速挤出胸腔内气体,缝合胸腔,常规无菌操作。心电图出现ST段弓背上抬,T波高耸视为模型复制成功。按此模型复制标准,模型组和损毁组经模型复制后,每组各剩10只大鼠。
2.3 海马DG区化学损毁 大鼠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头部常规备皮,参照Paxinos和Watson大鼠头部图谱,设定海马DG区坐标;借助脑立体定位仪和微量注射器,以0.2 μL/min的速度,将1 μL海人藻酸(0.4 μg)注射于双侧海马DG区,无菌头皮缝合后,置于鼠笼饲养。
2.4 观察指标及方法
2.4.1 心率和ST段 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各组大鼠心电图,并将采集的心电图导入Chart5软件,对4组大鼠的心率和ST段的平均值进行处理分析。
2.4.2 海马DG区细胞形态 实验结束后,开胸内固定后,断头取脑,用4%多聚甲醛外固定脑组织,经常规脱水,包埋,切片后,行尼氏染色,观察伪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海马DG区细胞形态变化,由于损毁组海马DG区被损毁,因此损毁组不予尼氏染色处理。
2.4.3 海马DG区神经细胞放电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麻醉大鼠后,俯卧位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头部常规备皮后,碘伏无菌操作,沿头皮正中切开,分离结缔组织,充分暴露颅骨面和前囟,参照大鼠脑图谱,分别标记前囟和海马DG区坐标,进行钻孔和开骨窗,将颅骨钉固定于颅骨面,随即挑硬脑膜,移动臂杆,将微丝电极缓慢移至目标区域,当神经细胞放电信噪比达到3∶1,进行记录,再经过offline sorter和Neuro Explore 进行分类与分析,由于损毁组海马DG区被损毁,因此只记录伪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3组。
3.1 各组大鼠心率、ST段电压比较 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率和ST段电压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心率和ST段电压均显著降低(P<0.05);与针刺组比较,损毁组心率和ST段电压均显著升高(P<0.05)。见图1、图2。
3.2 各组大鼠海马DG区细胞形态比较 伪手术组大鼠海马DG区神经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大而圆,胞质色浅而均匀,尼氏体丰富。模型组大鼠海马DG区神经细胞排列较为稀疏,细胞体积变小,尼氏体减少。针刺组大鼠海马DG区神经细胞排列相对较为紧密,细胞体积较大,尼氏体相对增多。见图3。
3.3 各组大鼠海马DG区神经细胞放电频率比较 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DG区神经细胞放电频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海马DG区神经细胞放电频率显著减少(P<0.05)。见图4。
注:与伪手术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
#P<0.05;与针刺组比较,△P<0.05
注:与伪手术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
#P<0.05;与针刺组比较,△P<0.05
图2 各组大鼠ST段电压比较
注:与伪手术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目前对海马DG区的研究多集中在应激、情绪等方面[9-10],对心血管的研究较少。而在双心医学领域,相关研究[11]明确表明,情绪障碍类疾病与冠心病是相互联系的。虽然中医学并未明确提出“双心病”,但在阐述“胸痹”“心悸”等心脏疾病时均指出患者精神心理的异常,与郁证存在一定交叉。同时针刺作为对机体的一种良性应激,可以调节机体的内环境。有学者提出电针可通过增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继而发挥抗抑郁作用[12]。据此推测海马DG区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体多通道记录技术可考察神经核团群体神经细胞的电活动。本实验运用该技术记录海马DG区神经细胞放电信号,发现海马DG区神经细胞放电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一点与相关学者[13]的结论基本一致。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后,海马DG区神经细胞放电频率显著提高,这可能与心肌损伤后海马DG区神经细胞的兴奋有关,针刺干预后,心肌损伤后激活的神经细胞得到抑制。
尼氏体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作为神经活动时所需,神经细胞在兴奋传导过程中,不断消耗相关蛋白质,尼氏体可合成新的蛋白质进行补偿。本实验通过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经尼氏染色后,对比伪手术组,发现海马DG区细胞排列较为稀疏,细胞体积变小,尼氏体减少,通过针刺干预,细胞形态存在一定程度的逆转,可能与心肌损伤后海马DG区神经细胞兴奋,消耗大量与小分子物质有关的蛋白质存在一定的联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针刺抗心肌缺血过程中,海马DG区发生相应的变化。双侧损毁海马DG区后,针刺心经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作用受到明显影响,提示海马DG区在参与针刺心经抗心肌缺血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海马DG区可能是针刺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关键中枢之一。依据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心脏的异常可引起相关脑区的异常,但脑区出现异常是否亦会引起心脏的异常?即心脏和脑之间是否存在双向相关性?另外,通过脑区注射海人藻酸损毁海马DG区是否会产生负性刺激或是应激反应?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在后续实验中予以研究证实。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7-230.
[2]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7):617-622.
[3] ZAMAN S,KOVOOR P.Sudden cardiac death early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hogenesis,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primary prevention[J].Circulation,2014,129(23):2426-2435.
[4] WU S, CAO J, ZHANG T,et al.Electro-acupuncture ameliorates the coronary occlusion related tachycardia and hypotension in acute rat myocardial ischemia model: potential role of hippocampus[J].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5,1(1):1-8.
[5] 邱芬,刘勇,李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不同脑区神经元的变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3):217-219.
[6] 蔡文琴,阮怀珍,黎海蒂.医用神经生物学基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
[7] 周美启,周逸平,汪克明,等.电针心经不同经脉段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4,29(3):179-182.
[8] 郭鹞.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77-182.
[9] 刘椰,姜依凡,刘鑫,等.背侧海马齿状回5-HT1A受体在帕金森病大鼠焦虑行为中的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8(3):402-409.
[10] 金美玉,吴建龙,金清华,等.急性应激大鼠的海马DG区兴奋性氨基酸在空间学习记忆中的变化[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5):893-896.
[11] GACH O, LOUIS O, CHAPELLE J P,et al.Baseline inflammation is not predictive of periprocedural troponin elevation after elect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Heart Vessels,2009,24(4):267-270.
[12] 唐银杉,余仁锋,纪倩,等.音乐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的调节作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4):263-267.
[13] VON BOHLEN UND HALBACH O.Immunohistological markers for staging neurogenesis in adult hippocampus[J].Cell Tissue Res,2007,329(3):40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