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学校孕早期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2018-03-20 17:50李淑贞杨青王芳等
上海预防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孕早期知晓率

李淑贞 杨青 王芳等

孕早期保健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孕早期是指开始怀孕至孕第3个月,这一阶段是胚胎、胎儿分化发育阶段,易受外界因素及孕妇疾病的影响导致胎儿畸形或流產。这一时期,随着孕妇体型的变化,身体负担的增大,孕妇心理上会产生羞怯感、不安感和母性意识的萌芽。同时随着妊娠反应的出现,孕妇会出现情绪烦躁和厌恶感。在孕早期进行身体检查及健康教育可有效地预防孕期合并症,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等不良结局。

由于孕妇自身从各种渠道获取的孕期保健信息存在杂乱、不安全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孕妇进行专业的、系统的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孕妇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孕妇提供孕期保健知识,是孕妇获得相关保健知识的有效、可信的途径,且具有方便、经济、可及、综合、连续性等特性,是开展孕妇学校的重要场所之一。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从2017年1—2月在松江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册的孕妇中随机抽取680名建册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孕早期保健内容 按《上海市孕产妇保健工作规范》要求开展孕早期保健服务,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妊娠风险初筛等,同时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管理手册》。若筛查出高危妊娠病例,及时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

1.2.2孕早期健康教育 孕早期健康教育内容包括:①孕期母体的主要生理变化。②孕期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③告知孕妇建册时间、产检时间安排,教她们计算预产期,宣传优生优育方法,告知孕妇避免接触对胎儿不良的外界因素等。④孕期卫生及营养指导、心理保健指导。孕妇在孕期正处于一特定时期,容易产生心理负担,医务人员在与孕妇沟通时应努力消除其焦虑情绪,让孕妇了解分娩是一个自然过程。⑤告知孕妇助产机构的产科服务信息。⑥课后提供孕早期保健相关问题的咨询服务。

1.2.3调查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所使用的《孕早期保健知识调查问卷》由松江区妇幼保健所自行设计完成,调查人员经统一培训,调查于课前和课后各进行1次。调查员分类整理课前和课后问卷,试卷回收率为100.0%,其中有效问卷665份,无效问卷15份。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参与调查的665名建册孕妇,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课前课后对孕期保健知识掌握能力的调查相关数据。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1。

2结果

2.1一般资料

665名孕妇平均年龄为(29.60±4.41)岁。其中35岁及以上的高龄孕妇96名,占14.1%。初产妇450名,占66.2%。保健知识得分60分及以上孕妇课前为70.98%,课后为96.53%;得分80分及以孕妇上课前为26.47%,课后为80.36%。孕妇对松江4家助产机构妇产科服务信息知晓率课前为43.16%,课后为86.71%。各项指标课后较课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政策规范

对于政策规范方面的知识点主要是从建册时间、建册地点、规范产检时间与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学校开展后,孕妇对相关的产检政策规范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对“产前检查时间和内容的安排”的掌握情况,孕妇学校开展前知晓率为55.19%,开展后为88.97%,知晓率提升最大。见表1。

2.3孕期卫生与营养

对于卫生及营养方面的知识知晓率主要从“孕妇生病了怎么办?”“孕妇的衣着装扮”“叶酸补充”“心理保健要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孕妇学校开展后,孕妇对卫生及营养指导的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是对叶酸补充和孕妇心理保健要点的知晓率,孕妇学校开展前分别为29.77%、48.87%,开展后分别提高到65.41%、74.17%。见表2。

2.4孕期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

调查显示,孕妇学校开展后,孕妇对孕期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孕早期常见并发症”知晓率由48.87%提高到74.17%,“先兆流产”知晓率由28.42%提高到79.00%,“分娩方式的选择”由46.77%提高到73.72%。见表3。

3讨论

目前孕产妇中初产妇占比较高,她们相对缺乏怀孕和分娩的经验。从受孕到娩出胎儿整个过程,是一次非常强烈的躯体和情绪体验的经历,同时也是一次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过程。大部分孕产妇从亲朋好友处听到或网上看到关于分娩的负面信息之后,容易对分娩产生恐惧,如害怕疼痛、出血,害怕有生命危险等。大量研究表明,孕产妇的情绪变化可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痛阈下降,食欲下降,睡眠质量差等,致使体力消耗过多,分娩时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孕妇不掌握相应的保健知识,孕期就不懂得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接触有害因素,只能等到发生健康问题后,再找临床医生救治。有时候虽然解决了健康问题,但对胎儿和自身留下后遗症。因此,孕妇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非常重要。

本次调查显示,松江区孕妇对孕产期的健康知识掌握不够,课前问卷保健知识知晓率为45.68%~76.2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高于初中及以下者。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知晓率低,如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叶酸补充”知晓率仅为29.77%,“不宜继续妊娠的情况”知晓率为42.11%,“先兆流产的定义”知晓率为28.42%等。因此,为了满足孕妇对孕期健康知识的需求,有必要对孕妇实施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

孕早期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孕产妇在孕早期就掌握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的观念,使她们自愿采取有利于孕产妇及胎儿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孕产妇和胎儿健康的危险因素。孕产妇接受正确的健康教育后,她们对孕产期及分娩过程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保持健康稳定的心态,不易受外界杂乱信息的影响,降低焦虑、恐惧的程度。

孕妇学校是孕早期健康教育的一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孕妇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进而达到改善孕妇孕早期保健的目的。本调查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孕产妇学校,通过有资质的孕妇学校老师定期给孕妇上课,讲解相关的保健知识,具有专业性、系统性的特性,且具有普及率高、简便、成本低、易接受等特点。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孕妇学校开展前后,孕妇对政策规范、卫生及营养指导、孕期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指导、4家产院产科的相关服务信息等方面的知晓率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妇学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孕早期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孕妇对孕期保健的认知水平。

除了社区孕妇学校之外,对于孕妇的健康教育还需要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打造具有专业性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妇幼保健”服务平台,例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助产医疗机构可建立本医疗机构的微信公众号和“掌上妇幼”APP,孕妇通过关注医疗机构微信公众号或者下载“掌上妇幼”APP,即可实现在线预约挂号、查询、交费、查看检验报告、在线咨询等。另外,“掌上妇幼”后台也可根据妇女孕周或者孩子年龄,推送对应的保健指导、注意事项、体检项目等信息。②孕产期保健网络各个层次均建立孕妇学校,课程设置为基础课程和重点课程,鼓励孕妇参加相应的课程培训。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基础课程为主,二级医疗机构基础课程与重点疾病课程两者兼顾,三级医疗机构以重点课程为主。③医院定期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医务人员的授课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更好服务于孕产妇。④医院对相关医务人员定期心理培训,以便随时可以成为孕产妇的心理咨询师,既懂得辨别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同时也能及时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⑤医院增加孕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处方。

对孕妇进行系统的、规范的健康教育,使她们学会识别妊娠期高危因素,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就诊,达到确保母婴安全的目的。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医务工作者,日常工作中要不断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提高技能,这样才能满足患者需求,得到患者信任,从而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做好妇女孕期健康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孕早期知晓率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研究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孕早期保健指导
普及眼保健知识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
孕早期体重指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孕早期体重指数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综合教育模式对孕早期高危妊娠糖尿病初产妇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