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视角下医学院校本科双学位改革调查研究

2018-03-20 17:44胡嘉靖刘思佳于彩霞
河南教育·高教 2018年1期
关键词:双学位供给侧改革医学院校

胡嘉靖 刘思佳 于彩霞

摘 要:我国医学类高等教育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对等的问题,临床环境的社会需求和医学院校教育模式的单一的矛盾亟待解决。针对医学院校本科双学位改革进行调查研究,从学习动机、学习满意度和能力提升程度等方面分析,发现教学方式存在实践教育不到位、学科交叉教育不充分等问题,医学院校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供给侧改革思路。

关键词:医学院校;供给侧改革;双学位;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和方法

目前,我国医学类高等教育存在严重的供给与需求脱节的问题:一方面医学类高等教育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另一方面教育模式单一,缺乏管理学、心理学等内容,使医学生进入工作环境后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不足。笔者选择医学院校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内蒙古某医学院校修读管理学双学位的学生,在学习动机、效果和课程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一方面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供需结合的改革思路。

虽然多年来双学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尤其在起步较晚、情况较为复杂的医学院校。一方面医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开设的双学位课程满足专业建设目标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对于第二专业的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了解不足,未针对第二专业学生情况修改教学方式和培养目标。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以内蒙古某医学院校选修公共事业管理双学位的学生为对象。问卷针对所有在校选修双学位的学生,基本覆盖了这个专业的全部学生。总体来说,选择的学校与专业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可靠。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双学位学生学习情况及满意度。在自愿参加及无记名调查的前提下,共发放问卷141份,回收答卷138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123份,有效率达到87%。同时,与双学位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探讨了教案准备、授课情况、课堂情况等,并旁听了部分课程教学。

四、双学位的教学目标分析

(一)从社会角度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医生的工作对象是人,医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也需要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人文关怀。在这种背景下,医学院校的管理学双学位教育应该首先使学生对管理学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其次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本专业与管理学知识的交叉,使学生在与病患及家属的沟通中运用管理学思维。

(二)从学生角度分析

在供需这一经济学角度上,高等教育提供的是一种满足学生群体需求的服務,作为常规教育模式补充的双学位,理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本研究对某医学院校管理学本科双学位学生修读动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修读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学习新知识以提升素质(70.73%)及提升就业竞争力(78.86%)上。在经济增速下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学生修读双学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增加竞争力。他们希望通过双学位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素质,以达到拓宽就业面及增加就业竞争力的目的。在调查过程中,也有学生提出,目前医患矛盾日益严重,他们希望通过双学位知识来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缓解医患冲突。

五、双学位教学的满意度分析

(一)课程类型满意度与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双学位的主修学科包含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及法学等课程,在问卷中要求学生依据教学方式选出3门最满意的课程,表格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启发式教学的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公共行政学及卫生经济学等课程的满意度更高。依据调查结果,三种教学方式的情况为:注入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更容易通过案例等方式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工作中应用理论知识更加得心应手;而启发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题,采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本专业与双学位专业交叉融合,达到相互联系的目的。

针对各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虽然以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等为代表的课程采用了新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较多地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兴趣。

(二)双学位学生能力提升状况与分析

本研究对量表中的“非常有帮助”“比较有帮助”“一般”“不太有帮助”“完全没帮助”按照5、4、3、2、1分进行赋值,则可以得到3个方面的能力提升状况:个人素质提升为3.561,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为2.9024,提升工作能力为3.5123。

由此结果可以看出,个人素质提升的得分最高,基本实现了学生对自身所希望的素质的提升目标。而医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医院等工作环境,降低医患之间由沟通所造成的矛盾,从而带来“提升工作能力”上的得分较高。若按照3分为及格分,“加强学科间的交叉理解”一项是不及格的。此结果也反映出在双学位的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引导学生思考本专业与双学位专业学科理论知识的联系,各课程启发式教学运用不足,在提升学生个人素质的同时,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及两个专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不明显。

总体来说,双学位专业教学基本实现了学生个人素质提升、工作能力提升的目标,但学科间的交叉能力不足,这会造成在后期学习与工作中两个专业相互割裂。对于教育管理部门及学生自身,双学位专业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提升工作能力与个人素质,更重要的是使得两个专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而现有的教学不能完全达到社会及个人的需求。

六、医学院校双学位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

供给侧改革旨在依据需求调整供给结构,以达到供需契合,实现最优配置。高等教育作为高端服务业,也存在供需错位的问题。医学类院校的教育以培养适应现代医学背景的医学人才为目的,而在实际的教育供给中,存在实践教育不到位、学科交叉教育不充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双学位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思路。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一方面选修双学位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虽然都是医学类学生,但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另一方面学生同时兼顾两个专业的学习,课业压力较大。因此,教学内容应突出重点,在课程整体框架搭建后,要围绕核心内容开展课程,适当弱化部分次要内容。在课程核心内容不削弱的基础上引入部分热点问题,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二)教学模式改革

虽然双学位课程引入了启发式教学与开放式教学等教学模式,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更倾向于启发式和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上适当地引入案例,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使之更好地理解课程,达到相互交叉、融合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能够通过部分知识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整个学习充满活力。

(三)教学手段改革

通过调查发现,有69.92%的学生认为部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引入实践课程。虽然教师课堂讲授让学生接受了课程体系中的理论内容,但是学生缺乏对实际环境的了解,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双学位教育中引入实践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必要性,实践课程可以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可以实地观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独自思考、动手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莉.我国大学辅修与双学位制改革的

回顾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2]陈学敏.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中国

高教研究,2007,(2).

[3]王芳.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校应用型人才

培养[J].江苏高教,2016,(5).

责编:清 欢

猜你喜欢
双学位供给侧改革医学院校
地方高校双学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双学位教育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分析
我国大学本科双学位教育政策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中原工学院双学位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