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荣,麻 薇,成昌霞,李福玮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 130033)
骨质疏松症(OP)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其特点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变,骨质变薄,海绵骨小梁数目及大小减少,骨髓腔增宽,骨荷载功能减弱,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而产生腰背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1]。 近年来,由于中医护理优势的凸显,中医护理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中医护理内容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中医护理技术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因而在骨质疏松症开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防患于未然”的预防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中医养生、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体系中具有明显的优势[2]。为配合中医药局开展的健康养老服务项目,弘扬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特别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症通过文献资料法以及临床调研,从中医角度分析骨质疏松症的病因,针对不同的病因归纳总结相应的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措施,包括利于症状改善的康复运动操、中医食疗方的运用、健康指导等,使得患者能够切实感受到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对骨质疏松症的改善,为实现全民健康养老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中医学整体观、辨证观的理论指导下,中医护理着重“三分治,七分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各科诊治的特色和要求,充分运用望、闻、问、切,运用中医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疾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养生[3]。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具有操作方便、适用广范、见效快的特点,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学科,已被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引进使用[4]。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中医护理技术也逐渐被人们接受,目前广泛运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和预防的中医护理技术包括针灸、穴位按摩、拔罐、中药熏蒸、中医按摩、五行健骨操及太极拳等。虽然中医护理优势较多,但就当前医疗护理范围来看,临床护理技术中多以西医护理居多,中医护理多局限在中医专科医院、中医诊所等,在社区及大部分医院应用较少。由于规范化的中医护理指导较少,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对中医护理知识了解不够全面。目前尚无比较全面的具有中医护理特色的护理措施应用于临床或社区护理中。中医护理技术以古老而科学的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简、便、廉、验的鲜明特色和以人为本的人文优势,在 21 世纪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5]。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操作技能、中医理论知识等融合整体概念,重视健康教育内容,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指导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6]。针对目前现状,项目小组整合出规范化老年骨质疏松症中医护理指导方案,充分发挥中医护理优势,丰富医护人员中医知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研究[7-10]显示,骨质疏松症患者症状不尽相同,从西医角度来看,骨质疏松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和病理性骨折,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骨的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点的一种代谢性骨病。从中医角度来看,骨质疏松症的多为脏腑虚衰、精血不足,亦或是久病耗伤正气,气血不足,难以濡养筋骨所致。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将骨质疏松症分为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肾气不固型、气血亏虚型[11]。
2.1 肝肾阴虚型 患者多表现为腰膝酸软,脚跟疼痛,爪甲枯脆,眩晕耳鸣,视物昏花,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虚烦不寐,尿黄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
2.2 脾肾阳虚型 患者多表现为腰膝酸软且伴有冷痛感,畏寒肢冷,面色苍白,乏力自汗,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舌体肥胖或舌边具齿痕,脉沉迟无力。
2.3 肾气不固型 患者多表现为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小便清而频数、夜尿频多、小便失禁、遗尿,男子常伴有滑精早泄,女子常出现白带清稀,舌淡苔白,脉沉且弱。
2.4 气血亏虚型 患者多表现为心悸失眠,自汗乏力,少气懒言,头晕肢麻,面色苍白、萎黄,舌淡,脉细且弱。
现代医学虽然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但是再好的治疗也不如及早的预防[12]。及时发现并治疗骨质疏松症对疾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为确保骨质疏松症预防、治疗的有效性,需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针对不同的骨质疏松症分型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3.1 健康宣教 1)骨质疏松症患者存在较大的骨折风险,需要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降低跌倒风险,如上下楼期间可备拐杖、避免提过重的物品等。2)适当晒太阳,光照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促进作用,建议保证至少平均每天20 min的日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了解身体的骨质状况。3 )减少降低骨密度的生活习惯,如喝浓茶、浓咖啡,吸烟,饮酒。增加饮食中钙的摄入,低盐饮食。4)体质量超标者适当控制体质量,降低身体负担。
3.2 运动指导 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积极作用,简单归纳为两点:一是运动过程中肌肉的活动会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二是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升机体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跌倒的风险。建议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在适应范围内进行运动锻炼,如太极拳、慢跑、散步等。活动量需由少到多,循序渐进,时间不宜过长。对于因为疾病导致的长期卧床的患者也要适当进行腿部的锻炼,活动踝关节、股四头肌。体力活动可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有利于骨质的形成,鼓励病人在床上尽可能进行四肢和腰背肌肉的主动或被动运动,以防止骨质疏松和废用性肌肉萎缩[13]。
3.3 饮食指导 “脾胃为水谷之海,得后天之气也”。在日常生活中,骨质疏松患者得到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达到膳食平衡,含钙丰富,品种多样,粗细搭配能有效缓解病症。中医饮食调护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在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均可加血肉有情之品加鹿肉、动物肝肾、鳖甲、鸡、鸭等[14]。针对不同分型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饮食或药膳调护,提高患者骨密度。1)肝肾阴虚型:中医调护以补养肝肾,滋阴清热为原则。患者的饮食应以滋补肝肾的高营养食材为主,如牛奶、鸡蛋、骨头汤、等,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可选择枸杞羊肉粥、首乌鸡蛋汤等药膳粥品滋补肝肾。2)脾肾阳虚型:中医调护以温补脾肾,强壮筋骨为原则。饮食应以补肾阳、益精髓的食物为主如枸杞子、核桃仁、羊肉、鹿肉、海虾等。也可选择羊脚杜仲汤、地黄虫草炖老鸭等药膳。3)肾气不固型:中医调护当以固肾气为原则。饮食应以补肾固精的食物为主如黑芝麻、胡桃仁、山药、鹌鹑、羊肉、黑米等。药膳以补肾壮阳、强筋健骨为主,可采用胡桃仁粥、山药茯苓粥、枸杞头炒鸡蛋、白果莲子炖乌鸡等。4)气血亏虚型:中医调护当以补益气血为原则。饮食应以补气血、养精髓的食物为主如猪肉、牛肉、山药、红枣、桂圆、阿胶等。可选择补肾填精、益气养血的药膳如归参鸡汤、参归山药猪腰等
3.4 心理支持 骨质疏松症存在病程长、医药花费大、患者活动受限等问题,会对患者的身心产生压力。压力甚至会让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孤独、悲观等消极情绪,更不利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介绍中医护理治疗的优势,并耐心疏导宽慰,树立患者及家属积极乐观 、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在此基础上鼓励患者家属加强对老人的关怀照顾,可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从而能积极乐观的配合治疗。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与护理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公共健康问题。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原则:去除病因 、增加骨量 、预防骨折的发生,防治综合并以防为主[15]。科学的中医护理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治疗态度、促进老年人养成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提升服药依从性,在中医专家、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推行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指导方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交流和健康座谈,互相鼓励、交流疗养经验和心得体会,在正确的健康指导下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检查骨密度,好做到早发现异常,早干预,从根本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1]罗凯燕,喻姣花.骨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413-417.
[2]齐彦春.中医治未病理论及其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12, 27(2):87-88.
[3]徐桂华,李佃贵.中医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冯运华.中医护理优势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 2003, 18(4):320.
[5]丁云霞,崔晓燕.中医护理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河北中医, 2014, 2(36):312-313.
[6]马淑丽,马丽和.中医护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6(7):610-611.
[7]刘正淑,朱跃平,张元贤.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2, 18(2):152-153.
[8]姚建军.社区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探索和预防[J].中外健康文摘, 2013(32):12-13.
[9]李觅琼,雷云.骨折风险因子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应用进展[J].上海医药, 2013(8):41-43.
[10] BERGH J P VAN GEEI T A GEUSENS P P. Osteoporosis fraiity and fracture: Impiications for case fi nding and therapy [J].Nat Rev Rheumatoi, 2012, 8(3):163-172.
[11]许超,肖鲁伟,童培建,等.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J].中医正骨, 2010, 22(2):27-30.
[12]冯铁新,王庆红,杨丽君,等.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和措施研究[J].医学前言, 2014(11):323-324.
[13]陈玉平,刘雪琴.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6):440-441.
[14]袁浩.中医骨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68-70.
[15]刘印,田京.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进展[J].中国医学导报, 2012, 9(3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