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凤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以及生源数量的减少,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生源数量不足和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多元化的招生模式已经成为保证高职院校生源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进而为高职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然而,招生渠道的多元化导致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多元化,这给高职院校的教学设计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教学设计显然不能满足多元化生源的需求,如何针对多元化生源结构进行现代教学设计,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院校生源根据招生方式不同主要分为六大类:一是通过高考招收的高中生;二是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入选的高中生;三是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招收的共管高中生;四是“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的高中生;五是“3+2”贯通培养的初中生;六是通过对口考试招收的职业高中生[1]。招生渠道多样化导致生源结构多样化。不同生源类别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都是不同的,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新的需求,就业市场多样化的就业选择,促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多样化。教学设计需要满足不同生源类别的学生需求,而统一化的教学设计显然难以应对生源结构的变化。传统上,高职院校的生源是通过单一高考形式进行选拔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模式、培养质量标准都是针对此生源制定的。对于其他不同类别的生源来说,必然会出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与生源严重不匹配的问题。生源结构多元化与教学设计统一化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只有针对不同生源类别,重新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多样化,才能使不同生源类别的学生共同获得学习增值成为可能。
以“多元化生源”为关键词,搜索知网(2012—2017年),有效文献201篇;再以“高职”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搜索,有效文献73篇,进行归整分类后,大体分为如下类别:一是多元化生源背景下的学生管理;二是针对生源结构分析学生就业情况;三是多元化生源下的课程改革;四是生源结构多元化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针对高职层次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很少,聚焦到多元化生源结构对高职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没有可供高职院校实践参考的架构和模式。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设计的改革势在必行,缺少可供参考的教学设计一般模式,会使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具有盲目性,又回归到统一化的教学设计,导致改革无法落实,多元化生源结构与教学设计统一化的矛盾加深。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由教师决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学效果不佳。多元化生源结构下,高职院校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所有的教学设计过程都要把学生放置于中心位置[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而不是决定者。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从中获得符合自身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各项教学活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在多元化生源结构下进行教学设计应围绕这个基本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针对不同生源的就业意向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就业范围确定所需要提高的职业能力素养,从而决定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这3种教学目标都是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而设置的,知识目标是提高职业能力素养的基石,能力目标是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基本表现,素养目标是实现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4]。在教学设计中,应将这些教学目标细化分配到各个教学环节,以便于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围绕提高职业能力素养设置教学目标,与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和企业需求紧密接轨,确保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具有良好的就业优势和职业技能。
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之后,要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路径和方法,并确保其有效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方法种类多样,依据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和生源类别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目前,高职院校应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应仅依靠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还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仅靠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地教,难以达成教学目标,应指导学生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考虑生源结构多元化的影响,生源类别不同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第二,教学方法的设计过于一般化,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考虑生源类别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学目标适用于传统的“讲授法”,有些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讨论。因此,注重教学目标实现路径和方法的灵活选择,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三,多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对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方法,开发程度不够,应用范围较窄,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学生对于未来就业的担忧以及自身能力的不足,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倦怠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实施积极的评价激励机制。这种机制具有2个方面的作用:第一,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这种激励机制的标准是“自己跟自己比”。这与传统的激励方式不同,生源多元化导致学生初始水平参差不齐,如果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会给本身知识能力水平较差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二,教师运用评价激励机制能够清楚地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多元化生源结构下,不同的学生应获得不同的增值,每个学生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运用评价激励机制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度,方便教师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设计,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机制。
现代化教学设计分为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5个阶段,它是一个固定的流程,是一套帮助教师系统化准备教学,对教学系统做出决策的方法[5]。在多元化生源结构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各个流程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现代教学设计始于教学分析阶段,教师在这个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学习者分析、教学条件分析、教学目标分析。(1)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主要从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方面进行。对学习者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依据生源不同类别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2)教学条件分析。为了保证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必须进行教学条件分析。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设计,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师资能力、教学经费、教学时间[6]。 (3)教学目标分析。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考虑不同生源类别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并针对提高其职业能力素养进行设计。设置教学目标应具体,以便于进行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用表现性行为描述教学目标,可以通过学生的具体表现来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设计阶段主要是采取反向设计的方式,从人才质量规格和市场需求入手,设计为达成具体教学目标所要进行的教学活动。在分析阶段,教师已经明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市场需求,设计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设计阶段要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支撑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仍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以确保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从教学活动中获得相应的知识与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阶段贯彻反向设计的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善于利用各类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服务于具体的教学目标。
在开发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准备教师和学生需要使用的各种教材、确定教学方法、为学习者达到预期表现做出安排。开发阶段是资源重新整合的阶段,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开发阶段涉及采用何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教学媒体、学习者如何分组、如何安排学习进度以及如何分配资源等具体问题。针对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和分类教学,依据学生特点选取合适的教材、确定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进度、整合教学资源。
实施阶段是将教学设计具体落实的阶段,是教师实施具体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不断进行教学改进的过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永远都是动态的、不确定的,而教学设计不能在具体实施之前预料到所有的问题,因此教学设计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的过程。固定的程序难以解决教学情境中实时发生的问题,教学设计应当是持续、变化、生成性的活动。教学实施阶段产生的各种问题,能够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设计方案,完善教学活动,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最终达成教学目标,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评价阶段是对教学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检验的阶段,在多元化生源结构下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能够准确判断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该阶段的评价具有2个方面的功能:一是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差异化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只看重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进步,而不用统一的标准去甄别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的持续改进,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评价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设计中,在不同的周期进行不同的评价,实时反馈评价结果,有助于教师及时认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动态调整教学活动和教学安排,对教学设计进行持续改进。
多元化生源结构下,教师应依据不同类型的课程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特点,按照现有课程门类划分,构建三大类课程的一般教学设计模式,以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参考。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开始于学生需求分析。通过入学后的摸底考试,可以清楚地区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采用分层教学和分模块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通用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打好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选择符合本专业特点的公共基础课程,将同一水平知识基础的学生分到一个班级进行教学,节约师资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在设计阶段,针对基础素质模块和职业通用技能模块,设置不同的支撑课程,选取相应的教学活动。不同层级学生的教学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教学活动不同,最终取得的学习成果也不一致。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应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基础素质和职业通用技能所取得的进步进行考核,而不是以往采用纸笔测验的方式,只用一张试卷去评价所有学生。测评的结果用于对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应该得到鼓励并继续努力学习;未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应得到教师的个性化辅导,以帮助他们在下一个学习阶段及时达到教学目标。
专业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设置的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学生学习这类课程主要是为了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同类别的生源对于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可以采用分模块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可以分为基础模块和提高模块,学生用以考代学的方式来通过基础模块的学习,进而直接进入提高模块的学习过程,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有助于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每个教学阶段得到相应的提升,避免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心理。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身基础的模块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习进度的安排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放缓或者加快进度,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学习安排,确保提升每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评价阶段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并对基础模块和提高模块的学生进行动态调整,这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专业基础课程。评价的结果用于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提醒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活动的安排。
专业技能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生源类别不同的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水平不同,通过高考形式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公共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基础较弱;从职业中学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技能基础扎实,公共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针对不同生源类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进度安排也应根据生源类别不同而有所差别。专业技能课程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与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不同,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还要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对于拥有相关专业技能证书的学生可以以证代考。在课程开始之前就拥有相关证书的学生可以免修该门课程,在进行考试之前取得相关证书的学生可以免考通过该门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结果用于教学活动的改进,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2个方面进行持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