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路径研究
——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视角

2018-03-20 04:30刘世权
关键词:典籍中华社交

刘世权

随着社交媒体新时代的来临,借助电脑、手机等新媒体手段进行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日益常态化,尤其是大学生对社交媒体倍感青睐。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接纳新生事物,是社交新媒体的追随者。新媒体时代,要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融入高校育人工作中,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从教育内容、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

一、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特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特征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Big Data)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关注。作为大数据的重要来源方式和应用领域,社交媒体近年来蓬勃发展,展现出了无比巨大的潜力。社交媒体是属于新媒体的一个新兴领域,也被称为社会性媒体或社会化媒体,是基于WEB 2.0的发展之上,网民通过互联网技术,自发撰写、沟通、谈论、评价、分享和传播新闻资讯等信息的媒介平台。现阶段,社交媒体的主要传播平台为微信、博客、论坛、社交网站、微博,以及近期非常流行的抖音。近年来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在互联网上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话题,深受年轻人追捧,也引得传统媒体争相跟进。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大量信息被创造、分享和交换,必然造成大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如何深度挖掘和运用这些大数据,也为社交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社交媒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首先,社交媒体时代人们用手机购物、交友、出行、支付,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和获得信息,人、社会和媒介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其次,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高效。每一位用户都可以是信息制造者,也可以随时通过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凭借社交媒体的强大分享功能,每分享一篇博文或转发一张图片,都可以引起朋友圈的“波浪效应”。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它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发展历史过程中,创造并且不断发展的、被深深印上民族烙印的各种优秀文化的集合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有经得起时间检验、实践检验和社会择优继承检验而保留下来且能传之久远的文化总称[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关于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一些基本观点。比如人际和谐、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知行合一等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育人价值体现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积极向上的人生取向、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温、良、恭、俭、让、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社交媒体大数据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机遇和挑战

(一)社交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

以手机媒体、网络媒体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丰富了传播载体的形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工作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交媒体数据信息资源存储量大,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终端设备和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从技术层面上为社交媒体传播提供了便利。伴随着数字化出版技术的发展,磁介质的电子书籍兴盛起来,传统文化相关书籍经过网络数据化转变,图文并茂地展现在终端电子设备上,使其携带和阅读都十分方便和快捷,加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社交媒体时代不仅数据丰富,而且传播高效、快捷,能让大学生直观地、迅速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教育的实效性,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主体需求。社交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可以是线上,也可以是线下,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多方向、多元化的社交媒体传播视角,最大限度地扩大了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范围。

(二)社交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挑战

社交媒体时代,信息资源丰富,各种各样数据应有尽有,大学生几乎可以零门槛地搜索到任何所需信息。遇到问题,很多大学生首先想到的不是搜索记忆、沉思冥想,而是求助于网络社交媒体。因为获取信息便利,很多大学生宁可在网络媒体上观看改编无数次的《三国演义》,也不会选择去看纸质版原著。能够安静下来品读传统文化典籍的学生越来越少,更多人选择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随心所欲地浏览和表达。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目前依然停留在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上,传播方式单一且速度较慢,难以适应更新迅速的社交媒体时代的需要。社交媒体时代的媒介形态多样,信息的海量性、即时性更为突出,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都可以互相交流。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这种交融、选择的过程中难免产生冲突和碰撞。在信息爆棚的时代,无论本土还是外来,无论高雅还是低俗,各种信息鱼目混珠、肆意传播,年轻人难辨是非。外来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通过网络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势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带来不利影响。

三、社交媒体大数据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路径

(一)搭建网络教育平台,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

1.运用网络媒介开展教学

社交媒体时代,高校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积极建立网络教育渠道,拓展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网络教学,通常包括课件制作、网上备课、网上教学、网上测试、网络调查、网络评课等多种网络教学平台,基本上覆盖了课上和课下的所有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在线授课、发布问题和测试评估,学生可以参与其中,在线讨论和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高校教师应积极提升新媒体操作技能,学会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优化传统文化课堂,提高教学媒体的交互性与展示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精品课程,争取在线上和线下营造出传统文化探讨和学习的氛围。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适当地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把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图片、动画、MIDI音乐、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形式展现给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趣激思,从而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效果。

2.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慕课建设

慕课(MOOC),英文直译“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任何人只要有能够上网的电脑或者手机,都可以在线选学慕课,随时随地享受大学精品课程。慕课具有操作简单、互动直接、交流便捷、资源丰富等特点,为高校开启了一个科技化、信息化、互动化的认知平台,学生可以获得较为开放、愉悦、自由的学习氛围,成为认知的真正主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慕课创建,开发“自适应推送”“知识图谱”等课程功能,为广大学生提供中华文化、古文字学、宋明理学等优质在线开放课程。通过慕课开通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可以实现师生多人同时互动,将所有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联系起来进行探讨学习,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借助慕课平台,探索自由学习、共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要。高校可以与互联网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完善慕课平台机制,促进慕课功能提升,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慕课建设。

(二)完善传统文化典籍数据库,建立传统文化科技博物馆

1.完善传统文化典籍数据库

大数据时代更是一场革命,它的降临不仅体现在生产、生活领域,还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高校要站在大数据领域的技术最前沿,理解和认识典籍数据库的建立对弘扬传统文化的战略意义,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典籍数字化建设。建立传统文化典籍数据库,将传统文化优秀资源转化为数字化存储方式进行弘扬,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工程。通过建立传统文化典籍数据库,把大量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等文化典籍纳入电子数据库,免费供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在阅读中感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也做了一些文化典籍数字化的工作,但仅限于把一些常用的典籍简单扫描入库,方便学生查找。大数据时代的典籍数据库应具备以下特点:第一,超大规模数据量,文献种类和内容丰富,广大师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获得准确、全面的信息;第二,典籍数据库建设功能多样化,比如实现对传统文化典籍的自动识别、自动排版、智能分析和智能检索等功能,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自由转化和输出,能够满足文、史、经、工等各学科研究的需要。

2.建立传统文化科技博物馆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华历史文化遗产和博物馆文化价值的开发,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传统文化科技博物馆有别于传统意义的博物馆,它运用虚拟图片、影像、实物模拟交互等方式,将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触动观众的听觉、视觉和触觉,进而全方位地展现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亳州学院校内建立的“亳文化馆”为例,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以场景动画等方式再现了亳州从商汤到老庄再到三曹、从中药到白酒的几千年文化,向参观者展示了药都古城的辉煌。“亳文化馆”对传统文化馆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升级,建立了藏品保护和监控智能生态系统,将展示亳文化的图片、影音和动画以数字化方式上传到网上,观众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随时了解馆藏信息。在图像、灯光的配合下,参观者可以瞬间穿越到商汤时期,也可以目睹孔子到周向老子请教“礼”的场景。面对思想活跃的“90后”大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就是吸引他们的目光,让其走进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传统文化科技博物馆通过新媒体数字技术,实现了单向线性传播向多元互动交流的转变,寓传统文化教育于智能生活之中,可以吸引更多年轻学子了解传统文化。

(三)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拓展传统文化传播媒体新平台

1.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社交媒体时代,要想规避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发挥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应具备应对、利用、鉴别媒介信息的基本素质,高校要通过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增加大学生对媒介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媒介素养。与传统媒体相比,运用网络社交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开展多样的媒介实践活动,组织和发布有序信息进行网上传递与共享,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高校要多引导大学生利用社交新媒体获取和使用信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新媒体实践能力。比如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数据统计和学术研究,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就业和创业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提高选择、评价和批判媒体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网络上的错误言论和不良信息,学会利用社交媒体发展自己、服务社会。

2.拓展传统文化传播媒体新平台

高校推广传统文化要打破媒介传播的壁垒,加快数字化产业升级和改造,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传统文化普及工作中,提升文化传播的深度。高校可以依托移动终端社交软件,借助微信群、QQ群和博客等互动交流平台,定期传送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知识,吸引学生关注。同时,大学校园要重视发挥学校主题网站的舆论引导作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网站的建设。网站主题要鲜明,舆论导向要正确,内容要做到与时俱进。通过校园BBS、贴吧等平台,可以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主题教育讨论、知识问答及丰富有趣的网上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热情,让学生在浓郁的竞赛氛围中共享国学之美。央视近期推出了一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纷纷登上媒体热门话题榜,引来众多大学生竞相追捧,比如《中国诗词歌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高校可以把宣扬传统文化的优秀综艺节目上传到主题网站上,同时,邀请校内受欢迎的专家学者录制类似《百家讲坛》等节目,开展传统文化直播互动,让校园名师走进电视媒体,培养校园“网红”,吸引大学生在线观看。

猜你喜欢
典籍中华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