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分析

2018-03-20 10:17:13赖全图李果张锡泉
江西医药 2018年2期
关键词:辅助血流乳腺癌

赖全图,李果,张锡泉

新 辅 助 化 疗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是乳腺癌是手术前综合治疗的重要一环,其使肿瘤局部缩小,降低临床分期,改变手术方式,增加保乳机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已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如何评估NAC对乳腺癌疗效临床意义重大。我院对4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多相超声检查,以评价超声在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住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时间为2013年6月-2016年11月,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共40例,均为女性,年龄29-65岁,平均45岁;均为单发病灶。新辅助化疗采用CEF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飞利浦iU22、HD-15、HD-7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12MHz,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于对乳腺癌病灶及腋窝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为了保持对比,由同一位医师完成同一患者化疗前后两次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内容包括⑴原发灶化疗前后形态大小的改变;⑵在化疗前、后原发灶血流分布情况的改变 (血流评价参照文献[1]标准进行);⑶腋窝淋巴结化疗前后变化。依据化疗前后病理结果,评价超声临床符合率。

1.3 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依据 疗效评估参考文献[2]标准。完全缓解(CR):临床触诊及超声发现病灶,未见原发肿瘤病灶;部分缓解(PR):原发肿瘤病灶的立体3个径线总和缩少≥30%;进展(PD):原发肿瘤病灶立体3个径线总和增加≥20%;稳定(SD):原发肿瘤病灶的大小变化不明显,或大小变化介于部分缓解和进展之间。其中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计算治疗有效率。

2 结果

2.1 肿瘤病灶化疗前、后大小变化情况比较 新辅助化疗后从立体各切面测量原发肿瘤灶的大小,包括长、宽、纵径及三者总和和化疗前变化情况;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结束后,部分瘤体形态由不规则、边界不清转化形态由规则、边界清晰,部分瘤体由内部低回声转化为稍高回声,见表1。

2.2 肿瘤病灶化疗前、后内部血流变化情况比较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病灶内血流分布呈Ⅱ、Ⅲ的病例数明显减少,呈0级、I级的病例数明显增加;血流速度(Vmax)、血流阻力指数(RI)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表2 化疗前、后内部血流变化情况比较

2.3 化疗前、后腋窝淋巴结改变情况 化疗前、后腋窝均未检出淋巴结11例。29例化疗前腋窝淋巴结增大患者中,化疗后9例患者超声未检出淋巴结,为完全缓解,18例淋巴结缩小明显,2例淋巴结为明显变化,未见腋窝淋巴结增大病例。

2.4 疗效比较 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结束后临床未触及肿块8例,原发病肿瘤灶较化疗前缩小明显21例,原发灶变化不明显11例。彩超结果显示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2例,稳定12例,无进展病例。

2.5 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超声评价与病理学评价的对比 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结束后,超声评估7例为无效化疗,临床化疗方案及早进行更换,中止了无效化疗。

表3 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瘤体内血流变化

表4 2个周期后超声评价与病理学评价的对比[n(%)]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有呈现出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近年乳腺癌有年轻趋势。乳腺癌的以往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切除,即“一刀切”的治疗手段。术后严重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使得乳腺癌的治疗也转变为化疗为主、手术为辅的方式,因此及时准确评估NAC疗效,为临床调整化疗方案、进行有效术前评估以及最佳手术方式和时间选择提供依据[3]。超声不仅能显示乳腺癌原发病灶肿瘤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还可呈现肿瘤内部及周边血流分级及血液动力学[4],同时具备经济、方便、可反复、无辐射等优点,是评估NAC疗效的有效影像学检查。NPC2个周期后,超声评估的其疗效.就取得满意的疗效,并没有进展或恶化病情患者出现,本研究结果表明,病理评估NAC有效率为52%(21/40),彩超结果评估NAC有效率为70%(28/40)。依据病理组织学作为参考标准,彩超检查疗效评价的正确性为72%(29/40),与以往报导基本相同[5],表明超声评估NAC有效率准确可靠,彩色多普勒能够检查显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原发肿瘤内血流分布分级,为疗效的评价提供可靠临床资料。本研究采用超声检查对患者肿瘤周边及内部血管等级变化为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依据,结果表明,CR+PR组Ⅱ-Ⅲ级血流24例减至11例,0-Ⅰ级血流4例增至17例,这是因为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对化疗药敏感的肿瘤血管容易发生萎缩,血流等级模式也发生改变,Ⅱ-Ⅲ级下降转变为0-Ⅰ级。而NC组血流分级无明显变化,这主要与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有关,肿瘤体积减小不显著,病灶内血管发生血栓闭塞可能性比较小,因而病灶内部血流分布等级变化不大,这就更能说明彩超显示的瘤体内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流变化等级对化疗疗效的评价可靠性较高。文献报到[6,7],乳腺癌瘤体内部新生血管分布丰富,血管壁薄,瘤体内血流速度较快,血氧营养丰富,癌细胞增长速度快,对血管邻近组织器官产生相应的压力,促使RI升高。患者接受化疗后,癌细胞缩小死亡,相应对血管的压迫随之下降,血流Vmax和RI降低。本研究显示化疗后CR+PR组瘤体内血流Vmax和R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NC组无明显变化,这也足够说明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流等级变化,能反应新辅助化疗的疗效[8]。

[1]Adler DD,Carson PL,Rubin JM,et al.Doppler ultrasound color flow imaging in the study of breast cancer:preliminary findings[J].Ultrasound Med Bio,1990,16(6):553.

[2]Taylor PT,Haverstick D.New guidelines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solid tumors(ovarian cancer)[J].JNatl Cancer Inst,2005,97(2):151.

[3]刘庆仪,任洪文.新辅助化疗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爆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3):753-756.

[4]陈雪 综述,刘燕娜 审校.影像学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现状[J].江西医药,2015,50(11):1298-1301.

[5]郭莉,张银华,武秀兰,等.彩超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6):730-733.

[6]张兰莉,王瑞鑫,郑广,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肿瘤标志物联合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J].中国医刊,2013,48(11):66-69.

[7]余健彬,施国颖,汪建军.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江西医药,2013,48(12):1881-1282.

[8]何瑞婵,李小兰,许羽,等.彩超协助评价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5):557-559.

猜你喜欢
辅助血流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48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祝您健康(2018年5期)2018-05-16 17:10:16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汽车文摘(2015年11期)2015-12-02 03: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