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燕 刘志华 崔应麟
(河南省中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约占各类脑卒中的80%〔1〕。“治疗时间窗”的控制是AIS治疗的重要前提,但能在“治疗时间窗”内入院给予静脉溶栓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条件较难达到,因而患者入院治疗时多伴部分脑组织不可逆性坏死〔2〕。文献报道〔3〕,高压氧治疗AIS的疗效显著,通过吸入高浓度氧气能有效恢复神经功能损伤。另有文献报道〔4〕,AIS患者延续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恢复患者的肌力和神经功能,预后良好。本文拟探讨延续综合康复训练与高压氧疗联合应用于AIS患者的治疗效果。
1.1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AIS患者106例,纳入标准〔5〕:①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5》中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②通过颅脑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手段检查确定无脑出血及脑梗死;③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到入院救治时间在24 h以内;④缺血性脑卒中首次发病者;⑤符合高压氧疗的适应证;⑥诊治依从性良好,能自主配合延期康复训练;⑦知情同意。排除标准〔6〕:①有脑出血或缺血时间短暂者;②合并严重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③伴有肺结核、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传染性疾病者;④有凝血障碍而不适合进行手术修复者;⑤不配合治疗者。按照患者的治疗类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发病至就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集采用阿司匹林口服治疗,神经保护采用尼莫地平静脉滴注治疗,斑块稳定采用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脑部微循环改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静脉滴注,并严格控制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发病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高压纯氧吸入治疗:先由常压升至0.1 MPa,吸氧20 min后持续吸入0.20~0.25 MPa高压氧1 h,中途间歇吸空气10 min;而后减压出舱,减压时间20 min。每日最多吸氧1次,5次/w,2 w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给予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延续综合康复训练治疗:针对患者病情组成综合康复小组,小组由康复理疗师、医生及护士组成,每周进行1~2次家庭访视并开展延续综和康复训练,疗程2个月。康复人员对患者四肢及其关节进行活动,以促进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吞咽肌群训练;医生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为其制定个体化的生活能力训练,并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制定食谱,均衡饮食;工作人员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其心理疑问给予解答,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予中医特色护理措施配合康复治疗。
1.3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Lovett肌力分级、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量表(NIHSS)评分及Fug1-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两组治疗后死亡、复发率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1.4疗效标准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NIHSS评价,运动功能情况采用FMA评价,肌力分级采用Lovett分级法对患者肌力进行分级。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评价为0级;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评价为1级;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评价为2级;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评价为3级;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评价为4级;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评价为5级。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患者就诊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恢复正常,NIHSS评分减少程度≥90%;显效:患者就诊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NIHSS评分减少≥46%且<90%;有效:患者就诊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轻微改善,NIHSS评分减少≥18%且<46%;无效:患者就诊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变或加重,NIHSS评分减少≤17%。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χ2、t检验。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45%,痊愈16例,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7.36%,痊愈11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χ2=4.71,P=0.03)。
2.2两组治疗前后Lovett肌力分级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ovett肌力分级比较〔n(%),n=53〕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2.3两组NIHSS评分及FMA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F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见表3。
2.4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复发率〔2例(3.77%)、死亡率(0例)〕明显低于对照组〔9例(16.98%)、4例(7.55%),χ2=4.97,4.16;P=0.03,0.04〕,mRS评分〔(2.45±0.9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01±0.85)分;t=2.50,P=0.01〕。
表3 两组NIHSS评分及FMA比较分,n=53)
目前,我国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等均可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导致患者脑部动脉狭窄,重者可直接导致动脉闭塞〔7〕。狭窄或闭塞后的血管无法满足相应组织的正常供血供氧,加之脑部组织对缺氧条件的耐受力较差,进而导致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患者出现肌力下降等神经功能缺失或缺陷。有文献报道〔8〕,常规溶栓和抗血小板凝集治疗AIS的疗效显著,但对于患者缺血组织的恢复效果仍不够理想,高压氧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缺血组织细胞功能的恢复。研究表明〔9〕,高压氧疗法能有效提高患者血液氧含量,纠正缺血组织的缺氧状态,具有多重神经保护功能。高压氧疗法通过促进氧气更快速地通过血-脑脊液屏障,有利于恢复患者脑部组织细胞的代谢,进而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且高压氧疗法能够使患者缺血组织的边缘组织活力得以保护,改善其供氧状况,降低了“半暗带”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减少了患者缺血组织发生炎症级联反应。
有文献报道〔10〕,康复作为疾病治疗的最后阶段,对患者的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IS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重新组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康复性训练有助于缺血组织及其边缘组织细胞的重组,建立侧支循环并促进部分未完全损伤的神经元细胞修复或再生,进而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重塑。对患者出院后延续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过程中,康复人员通过引导肢体活动能有效预防患者肌肉的萎缩,促进相应的脑皮质区血流量增加;医生和护士通过饮食均衡、健康教育、言语训练及心理护理等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并且能帮助患者及其亲属建立信心,预防了心理疾病的产生〔11〕。目前,对于神经系统功能的观察主要借助多种量表进行评估,Lovett肌力分级的变化能动态观察患者肌力的恢复情况;NIHSS是最常见的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具有较高的可信度;FMA量表是评定患者四肢运动功能最常用的量表,能有效地显示患者卒中后四肢的功能状况;对于有功能残障的患者残障程度的评估可采用mRS量表,能有效反映患者治疗对功能残障的影响;通过量表的评估能有效地反馈治疗的效果〔12〕。本研究结果显示,延续综合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AIS的临床疗效更显著,患者治疗后肌力恢复更好,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缓解效果更好,且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复发和死亡率大大减少,残障程度也显著。
1张 瑜,张文静,孟智坚.针刺配合高压氧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6;22(19):61-3.
2Hafez N,Hamdy M,Yassin O,etal.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chronic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J〕.J Neurolog Sci,2015;357(4):e380-1.
3王 磊,谭 莹,朱昱亭,等.高压氧联合脑循环电刺激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5;22(4):271-5.
4董桂英.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Ⅱ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4):52-7.
5Chatzikonstantinou A,Ebert AD,Wolf ME.The impact of body mass index on the thrombolytic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Cerebrovasc Dis,2016;42(3-4):240-6.
6Tziomalos K,Giampatzis V,Bouziana SD,etal.Treatment with clopidogrel prior to acute non-cardioembolic ischemic stroke attenuates stroke severity〔J〕.Cerebrovasc Dise,2016;41(5-6):226-32.
7冯锡洪,邓素荣,王 丹,等.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3):195-7.
8Dusenbury W,Alexandrov A,Taylor S.Abstract NS8:improving acute ischemic stroke improving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eatment rates:improving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eatment rates:can a non-traditional stroke response team measure up〔J〕?Stroke,2015;46(suppl1):8.
9桂 韦,钱腊燕,马 龙.高压氧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7):1085-7.
10Brandt J,Lauer HC,Peter T,etal.Digital process for an implant-supported fixed dental prosthesis:A clinical report〔J〕.J Prosth Dentis,2015;114(4):469.
11Grigoryan M,Haussen DC,Hassan AE,etal.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due to tandem occlusions:large multicenter series and systematic review〔J〕.Cerebrovasc Dis,2016;41(5-6):306.
12Jung S,Stapf C,Arnold M.Stroke unit management and revascularisa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Eur Neurol,2015;73(1-2):9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