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春颖 闫 涛 冯群星 张益娥
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 浙江 长兴 313100
鲑降钙素是治疗骨质疏松患者的常见用药,临床常见注射鲑降钙素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不适。笔者采用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注射鲑降钙素引起的恶心呕吐34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68例均为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因注射鲑降钙素引起恶心呕吐,呕吐次数每日4次以上,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男4例,女30例;平均年龄71.21±5.32岁;平均病程2.25±1.26天;呕吐次数3.52±1.43次。对照组34例,男6例,女28例;平均年龄73.56±6.19岁;病程2.34±1.37天;呕吐次数3.18±1.73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1 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药用半夏10g,吴茱萸、生姜各6g。将上诉药物打粉用白醋调成糊状做成丸剂,用透气敷贴于患者双侧内关、足三里、合谷10~12小时,并于每天早中晚按摩贴敷穴位,以自觉酸痛胀麻为度,每穴约3分钟为宜,5天为1疗程。治疗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立即终止。
2.2 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贴敷治疗。贴敷、按摩方法及疗程同观察组。
3.1 疗效标准:呕心呕吐疗效评定:治愈:无恶心呕吐不适;好转:偶有恶心,欲吐;有效:恶心呕吐时作,但较前有所减轻;无效:恶心不止,呕吐频作,每日4次以上或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穴位贴敷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根据经络学说,选取一定的腧穴,并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贴敷,通过经络与药物的刺激作用,调整脏腑阴阳,疏通经络气血,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半夏性温,归脾经、胃经,有降逆止呕功效;吴茱萸性温中,归肝经、胃经,有温中下气,治呕逆吞酸的功效;生姜归脾经、胃经,有温中止呕的功效。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故足三里有和胃降逆,宽中理气的作用;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有理气止痛功效;合谷为大肠经之原穴,亦气能升降,血能宣通,调理肠胃,宽中理气的功效。
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腧穴,通过局部或穴位刺激,可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将双侧内关、足三里、合谷贴好膏药后用右手大拇指按摩,穴位得到刺激,膏药能更快的吸收,达到补中益气、降逆止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