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丽娟
随着中日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日本人热衷于学习汉语,大大促进了我国的对日汉语教学,而如何做好对日汉语教学工作也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对于日本学生来说,学习的难点不在汉字,受原有文化背景、教育背景、语言知识的影响,发音和会话能力相对较弱。本文仅就日本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和特点,从教学方法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汉语教学水平和学习的效率。
一、日本汉语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现在在日本,学习汉语的人数呈递增趋势,但对于大部分日本学习者来说,听力会话能力明显弱于阅读理解和语法解析能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日语和汉语虽然都使用汉字,但用法却不同,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勉强”一词是指能力不足而强为之,而日语“勉强”是“学习”的意思,与汉语的用法截然不同。日语在语序上也与汉语不同,汉语语序的基本型为“主-谓-宾”,日语语序的基本型为“主-宾-谓”,有些日本人不太懂汉语语法,又受母语的影响,经常把汉语倒着说,造成病句。还有的日本人虽然学习汉语,但长期待在国内,使用汉语的机会较少等。本文主要从对日汉语教学的角度探究其原因。
二、传统的对日汉语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一般分为两种方法:传统教学法和视听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以语法教学为主,可以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减少表达中的语法错误,非常重要。但如果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对语法过分“斤斤计较”,势必会打击他学习积极性,老师也会越讲越乱。在这个时候,不宜过分强调语法,更不应大规模地讲解语法规则,应适可而止,最好通过练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学生敢说、敢写,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忽略语法,而是说不要“有错必纠”,要抓住具有普遍性的语法来讲解,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在讲解时也不要大讲语法规则,而应善于使用点拨教学法,我在东京郊外的一个公民馆教过汉语,他们经常会犯以下这种错误,比如:
李さんは王さんよりずっと高い。
学生翻译成:(1)小李比小王很高。
(2)小李比小王高极了。
这显然是错误的,且这种错误在日本学生中具有普遍性,我们就要结合这种病句给学生讲一讲“比”的用法,那我们是不是就要把有关“比”的所有语法规则讲一遍呢?当然不用,我们可以“就事论事”进行点波,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讲:汉语里有一种“X比Y+形容词”的句式,用来表示两种事物在某种性质上的程度差别。比如:他比我胖,她比她姐姐学习好等。如果需要在形容词前面或后面加上表示程度深的词语,前面只能加“更”、“还”,后面只能加“多”。
上面例句可以翻译成:(1)小李比小王更高。
(2)小李比小王还高。
(3)小李比小王高得多。
这样从学生屡屡重犯的语法错误中重点讲解,效果会好一些。
三、视听教学法
视听教学法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视听条件下利用视听设备进行的,视听教学使课堂更具趣味性;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这种方法过分强调整体结构,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有碍于理解和运用汉语;忽视书面语的作用,人为地割断了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联系,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听说和读写的教学的问题,应在视听法的基础上,以听说训练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反过来由阅读和写作能力促进听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语法教学的问题,视听法教学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訓练学习者的会话和模仿能力,刚开始学习时,会出现比较多的错误,随着学习的深入,结合语法规则加以表达,学习效率会逐渐提高;
(3)母语的干扰问题,视听教学法能够呈现出生动形象的语境,有利于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但有的学生为便于记忆会在汉语上用日语标注发音;
(4)书面材料的呈现问题,视听法在初级阶段先进行口语训练,随着学习的深入,再呈现文字材料,通过书面材料和口语相结合,实现永久记忆。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把语法放在首要位置,学习者受到枯燥的语法规则的束缚,加上日本谨慎的民族性格,日本学生不敢开口讲话;而视听教学法在日本尚未完全成熟,目前大多数仍采用视听和语法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有的日本学生为了记忆,会在汉语上面标注日语读音,无形中受到了母语的干扰,违背了视听法的初衷。
关于对日汉语教学方法,老师们也做出了许多尝试和努力,比如小组教学法,训练教学法等,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同样也存在问题。说到底,教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关键,我们要有扎实的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和研究、分析汉语语法的能力,还要有不断摸索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学习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最好办法,希望有更多的日本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让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任利.日本人学習者を対象とする中国語教授法の研究[J].茨城キリスト教大学紀要,第41号57人文科学:57-64.
[2]吕红梅.在日汉语教学方法浅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3).
[3]郭春贵.从日本汉语教育实践反思对外汉语教育[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
[4]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8(4).
(作者单位:山东现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