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后期小说中的道家文化解读

2018-03-19 15:43刘奕
北方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审美观念

刘奕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道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了一大批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郁达夫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迟桂花》是郁达夫后期小说中的杰作,显示了郁达夫小说创作向传统文化的回归。为此,本文拟作一次小小的尝试,通过全面解读《迟桂花》来考察郁达夫后期小说中的道家文化意蕴及其相应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心态。

关键词:《迟桂花》;道家文化;审美观念;文化心态

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是在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文学也是在学习和借鉴外国进步文学中发展成熟起来的,但是它同民族文化传统之间有着更为深刻的联系。”[1]3道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大批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他们对道家文化贬抑者有之,批判者有之,重新诠释者有之,默默吸收者亦有之。尽管道家文化有着不少的消极面,但它确实给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带来了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魅力、丰富了剧烈变动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的精神素养和艺术表现形式,以其自身文化品格的柔韧性和彈性使中国的现代文学文化熠熠生辉。”[2]1可以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多作家都与道家文化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郁达夫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郁达夫的小说大部分创作于二十世纪20—30年代。30年代后他的小说创作发生转向。有学者提到,1932年后,郁达夫在好些文章中以道家的隐士姿态出现,以写读书游记自

娱。[3]80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郁达夫小说创作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迟桂花》是郁达夫后期小说的典型代表,被郁达夫誉为“自己作品中的杰作”。[4]54表现出了鲜明的道家文化意蕴及其相应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心态。

一、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

“自然”,是道家哲学体系和审美观念的核心。《老子》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庄子继承老子思想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观点。二者都认为“道”作为道家思想的最高法则要与自然保持一致。《迟桂花》中自然之美的形成与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密不可分,从中可以看出郁达夫对道家文化中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的延续和发展。

《迟桂花》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好友翁则生写给“我”的信,一部分是“我”到翁家山的游历过程。其中穿插了大量自然风景的描写。“我”在前往好友家的途中,触目都是优美的风景:将暮的晴天之下,到处都是青葱的山和如云的树。绿树丛中,又掩映着一簇一簇的屋瓦和白墙。正当“我”独自在山中空亭中沉醉时,东天挂着满过半弓的月亮又慢慢升起来了,撩人的桂花香味不时散发出来,还有来自脚下树丛深处的 “幽幽的晚钟声”,东嗡、东嗡地响着,缓慢而凄清。“我”流连其中,这些“我”许久不曾见到的自然景色使“我”忍不住感叹:“原来翁家山是这样的一个好地方。”[5]581通过对翁家山自然环境的简单描绘,郁达夫在《迟桂花》中立即营造出了一种自然、宁静的道家文化氛围,令人久久回味。小说《东梓关》中扑面而来的也是这样清新的自然山水,蓝碧的天,澄明的水,两岸是青山红树,江心是暖日和风……“放眼向四周一望,觉得自己譬如是一只在山野里飞游惯了的鸟,又从狭窄的笼里飞出,飞回到大自然的怀抱里来了。”[5]296《瓢儿和尚》中也有大量自然景物的描绘:三五家竹篱茅舍的人家,屋顶上袅袅的炊烟、绵延的桃林、雨后潺潺的溪流、天边淡淡的红霞……乡村、森林、行云、斜阳、飞鸟、花草等自然景物成为郁达夫后期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背景氛围,也是一种寓意象征,处处洋溢着悠然、闲适、素朴等道家自然之美。

在《迟桂花》中,与自然之美相映成趣的是小说的道家美学追求,这种美学追求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上。作家力图把自身融入自然之中,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有论者认为《迟桂花》是郁达夫小说中意境最浓的一篇。[6]55小说情景交融的技巧,炉火纯青。意境理论基本源自于老庄道家思想,在后世对道家意境学说的阐释中,小说中的“意境”是一种“场面化”的“情旨”,即把“情”景化,把“景”情化。郁达夫深得道家意境学说之真味。如小说中的月下翁家山景致:“月光下的翁家山,又不相同了。从树枝里筛下来的千条万条的银线,像是电影里的白天的外景。不知躲在什么地方的许多秋虫的鸣唱,骤听之下,满以为在下急雨。白天的热度,日落之后,忽然收敛了,于是草木很多的这深山顶上,就也起了一层白茫茫的透明雾障。”[5]589 “从树枝中泻下来的月光”原本是没有情感的,但郁达夫将它和电影的外景联系在一起,再加上“秋虫的鸣唱”,“白茫茫的透明雾障”,笼罩在月光中的渔灯野火……“一种空山秋夜的沉默的感觉,处处在高压着人,使人肃然会起一种畏敬之思”。[5]589作者将自己内心的情绪感受,以及视觉、听觉与自然景物融合,赋予了景物一层强烈的主观色彩,使翁家山的自然环境显示出一种更为深邃的意境。情与景水乳交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彰显了道家“物我融合”美学精神。

二、避世归隐的文化心态

孟子认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7]112在志得意满时,郁达夫也曾热情参加革命和各种社会工作,显示其儒家积极的入世精神。但当他失意或者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挫折磨难之后,他又选择回归于自然山水之间,寻求归隐避世的生活。郁达夫曾说:“因为对现实感到不满,才想逃回到大自然的怀中,在大自然的广漠里徘徊着。”[8]250郁达夫自小在富春江畔长大,对自然有着强烈的迷恋。李宗桂认为:“道家的理想人格是隐士”,“他们崇尚和追求原始质朴的人性,主张无为不争,以避世、退隐来寻求内心的安宁。”[9]133郁达夫在《迟桂花》中显示出的文化心态与这种道家处世哲学不谋而合。

小说开篇即直接写“我”去翁家山的原因,“家里的人,就劝我落得上杭州去旅行一趟,像这样的秋高气爽的时节,白白地消磨在煤烟灰土很深的上海,实在有点可惜,有此机会,落得去吃吃他的喜酒。”[5]580可见“我”到杭州是为了逃离“煤烟灰土很深的上海”,隐约透露出作者潜意识中出世的想法。随着小说的发展,作者归隐的心态逐渐表露无遗。小说中“我”进入翁家山时的路口是这样的:“我到了四眼井下车,从山下稻田中间的一条石板路走进满觉陇去的时候,太阳已经平西到了三五十度倾斜角度的样子,是牛羊下来,行人归舍的时刻了。”[5]581这里是和谐的自然,人与物都自有一种悠然自得的节奏,生活恬淡自足。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的入口不也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吗?这里体现了典型的桃花源的鲜明特征。当“我”到了翁家山后,在好友家琳琅满目的书画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陈豪写的一堂《归去来辞》的屏条。这里看似是作家不经意的一笔,却意味深长。客厅里挂的为何是陶渊明的而非其他诗人的作品?又为何恰是《归去来辞》而非陶渊明的其他诗词呢?这正是郁达夫着笔的焦点,是他归隐避世心境的真实折射。当“我”山中一宿酣睡被窗外吱唧的鸟声吵醒时,他们母子三人早已做了个把钟头的事情了。对“这一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山中住民的生活秩序,又使我对他们感到了无穷的敬意。”[5]591作者对这种隐逸田园生活的企羡溢于言表。

“我”的好友翁则生则更是满口的“厌世之语”,他现在“百事都看得很穿”,归隐在翁家山,偶尔去城里一看,“真是像丁令威的化鹤归来,触眼新奇,宛如隔世重生的人。”[5]572还劝慰我“人生是动不得的,稍稍一动,就如滚石下山,变化便要接连不断的簇生出来。”[5]578其实,小说中的翁则生和小说中的“我”结合在一起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郁达夫了,翁则生写给老郁的信实际上是作者对自己生平的自述。在日本高等学校学习的生活,其间患上的严重肺病、与日本少女的相恋等。其次是对家庭情形的叙述,早逝的父亲、孱弱的母亲、日渐衰微的家世以及年纪轻轻就给别人做了童养媳的姊妹……郁达夫出生于破落的乡绅之家,三岁时,父亲病故,只靠母亲一人维持。其姐凤珍七岁时即送给乡下人做童养媳,26岁病逝……[10]4翁则生的自我陈述与郁达夫的现实生活经历惊人的重合。翁则生在信中询问老郁:“你那篇《南迁》的主人公,写的是不是我?我自从那一年后.竞为这胸腔的恶病所压倒,与你再见一次面和通一封信的机会也没有,就此回国了。学校当然是中途退了学,这生存的希望都没有了的时候,哪里还顾得到将来的立身处世?哪里还顾得到身外的学艺修能?”[5]573《南迁》是郁达夫早期的短篇小说,是他留日期间生活的写照。写作《迟桂花》时,郁达夫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在《所谓自传也者》里说:“年龄将近四十了,理想,空想,幻想,一切皆无;在世上活了四十年,看了四十年的结果,只觉得人生也不过这么一回事。”[8]264翁则生的自述,正是郁达夫此时的生活态度。虽然翁则生是郁达夫虚拟的人物形象,但他的身上深刻地烙印了郁达夫的影子,郁达夫在整部小说中流露出的避世归隐的心态不言自明。

三、结语

以上,我们以《迟桂花》为中心,对郁达夫后期小说中的道家文化意蕴进行了考察,发现无论是小说的审美观念还是作家的文化心态,都显示出了与道家文化的深刻联系。身处文化转型时期的郁达夫,一方面浸淫于欧风美雨很重的日本文化氛围中,另一方面又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尤其是他骨子深处的道家文化思想,是支配他一生行为乃至矛盾重重的内在文化根据。郁达夫这样评价卢梭:“性格里就充满两极端,因此,他的一生,就不得不為矛盾所苦扰。”[8]198这也是郁达夫对自身生活态度和心态的准确表达。张法曾说:“每当身逢乱世或命途多舛,礼的虚伪暴露无遗时,士人们并不怀疑宇宙的整体和谐,并不怀疑天人合一这一根本结构,只是怀疑宇宙和谐这一整体中的社会部分,怀疑天人合一需要通过社会制度……礼,这一中介来追求。于是他们去国遁世,还家洁身自好或心斋坐忘,或寄情山水田园,成为道家中人,不与社会为一,而直接与自然合一。”[11]70郁达夫最终也没能成为道家中人,他只是借助小说作了一次精神浪漫之旅。灰暗的社会现实和多难人生造成的心灵伤痕在自然中得到了抚慰,道家文化给他提供了精神的栖息之地。这样,我们就易于理解作者最后为何发出“但愿我们都是迟桂花”的呼唤了。

参考文献:

[1]王瑶.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5).

[2]杨义.道家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1997(02).

[3]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郁达夫.与王映霞的书信.郁达夫全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郁达夫.郁达夫小说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6]李标晶.中国现代作家文体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7]冯契.中国历代哲学文选(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郁达夫.郁达夫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9]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10]郁达夫著述.郁达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审美观念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浅谈中日审美文化的差异
趣味教学——让学生拥有发现形式美的眼睛
《红楼梦》读后感
从民国初期女性服饰的艺术风格演变看审美观念的转型
指导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之我见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