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永健
在高考议论文中,论证往往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叙例,其二为析例。所谓叙例,就是叙述事例;所谓析例,就是分析所叙事例。析例有多种类型,假设式析例为其中之一。所谓假设式析例,是指在叙例之后姑且认定其中某种因素不存在或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然后通过分析得出与叙例完全不同的结论,从而将这一结论与叙例中的结果做比较,以增强论证效果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证明,考生有效地运用假设式析例,不但能够曲径通幽,让文章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而且能够使文章在前后对比中凸显主旨,制造出雄辩语势。
一 正面假设式析例
所谓正面假设式析例,是指考生在反向的叙例之后,从正面进行假设分析事例,从而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上,叙例从反向进行,人物命运或者事件走向自然会趋于一个不好的结果;而一旦从正面假设进行析例,那么自然就有“拨乱反正”之意,也即“如果这样做”,结果就会获得成功。
例1:
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将导致失败。赵人邯郸觉得楚人走路好看,便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赵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范。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地吞进肚里。倘使邯郸能在学步之时,融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特点,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赵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节选)
考生于段首开门见山摆出“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将导致失败”的论点,然后叙述了赵人邯郸盲目模仿楚人走路,最终落得个“爬回赵国”的下场,以及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动作”,最终成为“做作的典范”的事例,论证盲目模仿的严重危害性。至此,表意已基本达到,但是考生为了能够更为深入地强化观点,于是笔锋顺势一转,开始从正面进行假设析例:倘若邯鄲学步之时“融自己的步伐特点”“取长补短”,说不定会“走出他人推崇的步伐”;倘若东施“发挥自身优势”,或许能使欣赏她的人“拜倒”。假设之后出现的好的结果,恰恰是对“盲目模仿”的否定,暗扣了主旨。
二 反向假设式析例
所谓反向假设式析例,是指考生在正面的叙例之后,从反向进行假设分析事例,从而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论证方法。也即是说,叙例所指向的结果是好的,而一旦进行反向假设,那析例的结果自然就是不好的。考生将两种结果进行比较,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观点,强调了文章主旨。
例2:
缩小痛苦,百折不挠,人生才可能璀璨。“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身怀用世之心的杜甫,命途多舛,颠沛一生,但他始终以仁圣襟怀观人视物,将挫败与坎坷当作人生的历练,即使在忧郁的深渊中仍不懈追求,终于以字字句句饱含生命力的诗作,成为唐诗这一宏丽壮伟的琼宇中巨大的栋梁,享有“诗圣”的美誉。假如杜甫在那个时局纷乱的年代不堪命运的捉弄而随波逐流,假如他无法正视如黄叶般飘摇孤寂的生命而丧失人生的意志,假如他无法承担失意、离索的痛楚而放弃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他怎能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震古烁今?正是那份对痛苦的淡然,让杜甫在西南一隅活出了“月白风清一草堂”的旷达,成就了他的璀璨人生! (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看淡痛苦》节选)
考生开篇就揭示了“缩小痛苦,百折不挠,人生才可能璀璨”的主题,然后叙述了杜甫尽管“命途多舛,颠沛一生”,但他“始终以仁圣襟怀观人视物,将挫败与坎坷当作人生的历练”而“不懈追求”,最终成为唐诗中的“栋梁”。接着,考生开始反向连续假设,设置了一个虚拟的不好的结果:假如杜甫“随波逐流”“丧失意志”“放弃理想”,他的诗歌就不可能“震古烁今”。此析例与前面的叙例反向相承,共同论证主旨。而结尾“璀璨人生”照应前文,结构严谨圆合。
三 顺向假设式析例
所谓顺向假设式析例,是指考生在进行正面或者反面的叙例之后,假设析例部分继续顺延叙例思路,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地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以拓展论证的广度与深度,并使析例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提升文章的内涵的一种论证方法。
例3:
喜欢史泰龙那一张冷静的脸,温暖的眼睛总是平静地注视着远方,额上几条浅浅皱纹是思考的象征,脸上的皱纹写着坚毅的勇气,他成为我心目中理性的象征。他的一举一动都闪烁着理性的智慧。如果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和他一样理性,这个世界该是怎样的世界呀!沉着勇敢应对人生中的变数,处变不惊,有原则地熟练地运用自己的能力,这是理性美的内涵。(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理性的美》节选)
考生先在叙例部分从肖像、神态等方面对史泰龙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并感性地推出结论:史泰龙是“理性的象征”,“闪烁着理性的智慧”。然后考生顺势拓展,从个体的史泰龙推演到“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处变不惊”的理性,以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成一个理性的世界。
四 逆向假设式析例
所谓逆向假设式析例,是指考生在进行正面或者反面的叙例之后,假设析例部分反其道而行文,从叙例的对立面确立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例证的一种分析方法。逆向假设式析例因是通过对材料中某些观点的重新设定,所以推演出的结论与传统解读相异或相反,从而赋予材料以全新的意义。这种反弹琵琶式的假设往往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变平庸为卓越的作用,故而能使文章深刻警策,引人入胜。
例4:
一个拥有私人豪华游艇的富翁去海边沙滩上晒太阳,遇到一位晒太阳的乞丐。富翁问对方为什么不努力拼搏,拼命挣钱。乞丐问:“有了钱又能怎么样?”富翁答:“有了钱就可以买一艘豪华游艇,像我一样来海边度假,尽情享受海风和阳光。”乞丐道:“我现在不也正在享受海风和阳光吗?”拿这个故事说事的人,大都对乞丐的做法持肯定态度。因为经过无数次拼搏的富翁与零成本投入的乞丐在享受海风和阳光的时候是平等而不分高下的。对此我却不敢苟同:如果来一阵风、来一场雨,情况会怎么样呢?毫无疑问,富翁可以继续在游艇上看海,怡然自得;而乞丐估计要在风雨中瑟瑟发抖了,更不用说一日三餐为“稻粱谋”的愁苦和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凄凉晚境了。因此,一时的幸福、浅层的幸福,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掌握思维方式的方向盘》节选)
考生通过传统的富翁与乞丐的故事,得出一般人“对乞丐的做法持肯定态度”的观点,并将两者从付出多寡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之后,考生的一句“我却不敢苟同”,一石二鸟,既否定了一般人的观点,又确立了自己的观点。接着考生进行了逆向假设式析例,“如果来一阵风、来一场雨”,富翁可以“继续在游艇上看海”,乞丐却只能在风雨中“瑟瑟发抖”。至此,考生所要表达的“一时的幸福、浅层的幸福,并不是真正的幸福”的新颖观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 连续假设式析例
所谓连续假设式析例,是指在经过叙例的陈述铺垫之后,考生在析例部分不只是单一地假设,而是运用多个连续性假设来分析事例,以强化主题、表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由于文章使用了连续性的假设,于是假设句之间就自然而然地构成了排比句式,因此,整个文段就会充满排山倒海的语势与无可争辩的雄辩力度,能够很好地引起阅卷者的关注。
例5: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当你画了一个,再去画另一个时,形态又不同了。即使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态也有很大的区别。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画。”老师的谆谆教导,告诉达·芬奇一个真理:基本功训练很重要。由于达·芬奇在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他后来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试想,他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不能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的”,他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那“神秘的微笑”绝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来的。干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也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给予人们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所在。(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节选)
考生开篇引用达·芬奇的老师的话,由此引出“基本功训练很重要”这一观点。接着,考生叙写了达·芬奇“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进而成了“卓越的画家”的事实,强调了基本功的重要性。之后,考生另起奇峰,以表示假设含义的“试想”一词领起,从事例反面的四個角度进行连续性假设,多角度多层面地列举了达·芬奇能够创作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的缘由。由于考生综合使用了连续性假设及反问句,使得文章语势强劲,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令人信服地推出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结论。
六 对比假设式析例
所谓对比假设式析例,是指在析例之时,通过一组或多组正反对比的假设事例,用以进行反衬,以使优者更优,劣者更劣,达到说理目的的一种论证方式。我们知道,有比较才有鉴别,作文时有意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喜与悲、刚与柔等假设对照来写,可以鲜明地揭示描写对象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从而更突出、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例6:
其实,历史已不止一次向人们鸣响警钟:假如,当初蔡桓公相信了扁鹊的话,他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假如,当初马谡采纳了王平的建议,他又怎会遗恨街亭而伏诛于武侯麾下呢?假如,当初秦孝公不采纳商鞅之谏而变法,秦国又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如,共产党人不听取李鼎铭先生的意见而实行精兵简政的话,革命政权又何以能变成“小老虎”而吃掉庞然大物的“东洋驴”呢?由此不难看出:善纳人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善纳人言》节选)
考生以“警钟”切入,顺势列举了“蔡桓公相信了扁鹊的话就不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及“马谡采纳了王平的建议就不会遗恨街亭而伏诛于武侯麾下”两个反面假设式事例。然而考生并未就此展开议论,而是继续罗列了“秦孝公采纳商鞅之谏而变法”故能“称雄于六国”及“共产党人听取李鼎铭先生的意见而实行精兵简政”故能“吃掉庞然大物的‘东洋驴”两个正面假设式事例,使之与前面两个正面假设式事例构成正反对比,于是谁是谁非,一目了然,自然就归结出了“善纳人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的主旨。
七 排比假设式析例
所谓排比假设式析例,是指在必要的叙例之后,考生于析例部分列举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假设性事例进行事实论证的一种分析方法。运用排比假设式析例,不但可让文章条理分明,节奏和谐,感情洋溢,而且可使行文朗朗上口,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与雄辩的说服力,能较好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并凸显主旨。
例7:
有人说,竞争是一种残酷的斗争,其结果必将是此消彼长,竞争必须遵守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即必须在捕食与被捕食中生存;但我要说,竞争可以毫无血腥,可以在你超然的处世智慧中获得双赢。如果刘邦因为韩信的骄傲自大,就不予重任,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刘邦不可能成就一代霸业,韩信的威名也不可能留传青史;如果蔺相如因为廉颇的屡屡攻击而怒不可遏,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赵国不可能安定团结,这“定国双璧”的威名也不可能名扬天下;如果唐太宗因为魏徵的屡屡冒犯而大动干戈,又何来唐朝的繁荣昌盛?魏徵又怎么可能成为李世民心中最重要的镜子呢?(山东卷高考优秀作文《心怀双赢,享受人生》节选)
考生假借“有人说”抛出“竞争必须遵守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观点,然后予以否定,并确立自己的观点:“在超然的处世智慧中获得双赢”。之后,考生从反向假设的角度,列举了刘邦不重用韩信、蔺相如不宽容廉颇、唐太宗不隐忍魏徵三个事例,论证了不合作的严重后果,进而推出了合作双赢的必要性。三个假设性事例构成了排比句,读之令人心潮澎湃、撼人心魄,给人以一泻千里之雄辩气势。
八 层递假设式析例
所谓层递假设式析例,是指在论证主题时,从虚拟假设的角度切入,然后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地进行举例论证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式主要是从递进的角度对问题中的某个因素进行假设,然后推出一个与原材料截然不同的结论,从而更好地证明观点,突出主题。
例8: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功往往诞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爱迪生的坚持令人折服,他历时10年,进行了5万次实验,才成功发明了蓄电池。如果爱迪生忍受不住百次、千次、万次失败的痛苦,在实验进行到3万次或4万次,甚至是49999次时,就放弃了,那么后人还能享受到这一伟大的科学成果吗?浅尝辄止,当然摘不到金灿灿的苹果了。(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成功,是坚持开出的花朵》节选)
考生通过“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起兴,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成功往往诞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的观点。之后,考生以爱迪生发明蓄电池的正面事例,充分论证了成功来自于坚持不懈的道理。至此,考生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另起炉灶,于反面入手,从实验次数的角度层层深入地进行假设,突出了坚持的重要意义。一连串的数字假设,层层推进,说理极度深刻,自然会给阅卷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九 反问假设式析例
所谓反问假设式析例,是指在分析事例时,运用反问加假设模式进行例证的一种论证方式。在修辞格中,反问是一种颇为有力的修辞手法,其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并借以加重行文語气。因此,将此法运用于高考议论文中,自然会起到“问而不答却已答”的效果,达到令人深入思量却又豁然开朗的境界。
例9:
然而,以感情亲疏来影响对事物的认知是决不可取的。“智子疑邻”的思维模式的危险性尚不十分明显,因为它仅是“疑”,只限于思想而并未付诸行动。而在行动上,这种思维模式便极易混淆认知,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重大失误。商纣如果不是听信了宠姬妲己的谗言,诛杀了大臣比干,逼反了多路诸侯,他又怎会自焚于鹿台之上?麦克佩斯如果不是听信了巫师的诺言,杀害了当时的好国王邓肯,又怎会导致天下大乱?这些都是“智子疑邻”的思维模式所造成的后果,而且,这种行为十分普遍,上至元首,下至百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存在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感情·原则·人生理念》节选)
考生先表明“以感情亲疏来影响对事物的认知是决不可取的”的观点,然后扣住此观点进行说理分析,认为“智子疑邻”的思维模式危险性极大,会造成“重大失误”。之后,为进一步确立自己的观点,考生列举了商纣与麦克佩斯两个反面事例,以反问假设的方式进行推理分析,最终得出“智子疑邻”的思维模式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结论。整个文段逻辑严密,论证有力,令人信服。
十 比喻假设式析例
所谓比喻假设式析例,是指在假设析例的过程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以使文字形象生动且具说服力的一种分析方法。作文专家周鹏曾说:所谓比,就是指作者有话要说,但不单调地直说,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情景作比来描述,使道理与形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自己的话变得有趣、易懂、形象。因此,在论证过程中变直说为喻说,定然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例10:
如果说幸福快乐是一盘菜,那么思维方式就是一位厨师,厨艺的高低则决定了菜肴是否美味可口;如果说幸福快乐是一扇门,那么思维方式就是做成它的钢铁,钢铁的坚硬程度则决定了它的耐用时间长短;如果说幸福快乐是一列车,那么思维方式就是一位司机,他手中的方向盘决定了它是否可以到达目的地。所以,让我们思维活跃,让我们掌握好思维的方向盘,让它顺利地到达幸福快乐的目的地,摘取生存的法宝,闪动生命之光! (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掌握思维方式的方向盘》节选)
考生在假设析例中,运用了三组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幸福快乐”分别比喻为“一盘菜”“一扇门”“一列车”,而将“思维方式”分别对应比喻为“一位厨师”“做成它的钢铁”“一位司机”。如此假设比喻,就让文章的说理避免了枯燥无味,而显得生动有趣、吸人眼眸,也为接下来的说理铺平了道路,于是“让我们掌握好思维的方向盘,让它顺利地到达幸福快乐的目的地”的呼吁式观点,就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了。
总之,高考议论文的写作成功与否,关键还是在于是否得法。有“法”指导,自然会事半功倍,走一些捷径;无“法”相伴,当然会背道而驰,走一些弯路。针对假设式析例这一技法,考生最好能够多掌握几种,多准备几棵“救命稻草”,以便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地灵活变通运用。说实话,写作就像练武,要想成为身怀绝技的高手,不集众家之长,是不可能“独孤求败”的。为此,只有努力将技法进行内化,变有形为无形,才有可能在高考的考场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