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彬红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经贸学院,浙江 台州 3180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振兴乡村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产业兴旺,不是所有乡村产业形态千篇一律,发展并不遵循统一模式,但从长远来看,转换和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土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台湾地区稻米产业以品牌为抓手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稻米加工、稻米直销和稻米农业旅游体验为特征的融合发展模式可以为大陆的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借鉴。本文将结合笔者三个月在台湾地区访学所调研获得的资料,以闻名全岛的优质池上米生产地为切入点,对池上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经验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使大陆农业产业兴旺在始终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绿色导向”的原则上,达到农业有文化说头、景观看头、休闲玩头,不断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最终达成产业兴旺目标[1-2]。
稻米产业是台湾地区的基础产业,是最主要农作物,兼具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生态景观和文化传承等功能。台湾地区于1983年取消粮区制度,稻米实现全岛自由流通,从1985年开始推行稻米产业转型发展,到目前呈现稻米产业六级化融合发展的模式,其转型发展的主要措施有。
1985年之前,台湾地区市面上销售的各地白米几乎都是散装或大包装,几乎没品牌。为适应消费者对高品质大米的需要,1985年台湾地区开始推行“辅导良质米产销计划”,包括加强良质水稻品种的选育,开发良质米的栽培、干燥及调制技术,辅导具有产销分级包装良质米能力的农会及粮商与农民契作生产良质米,推广目的是加速产业升级,发展精准农业,发展以品种和消费者为导向的稻米生产,并开启了大米从无品牌散装到有品牌小包装的竞争市场。
台湾地区优良农产品的标章种类繁多,容易造成消费者的混淆,2004年台湾农业部门发布《优良农产品证明标章认证及验证作业办法》,将各种优良农产品及加工品,统一整合成“CAS台湾优良农产品”标章标示。以台湾优良米种为主的CAS(台湾优良农产品)标章成为优质农产品的象征,提供优质、安全,卫生的认证。如食米CAS厂商认证中,稻米加工厂的作业环境及加工管理都要通过包括厂区环境、厂库设施、机械设备、品管设备及人员、品质管理、卫生管理等六项的评审标准。
为了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稻米等农产品卫生、优质和安全的需求,建立CAS产品的高品质形象,台湾地区农业部门于2007年发布《农产品生产及验证管理法》,并委托全岛认证基金会(TAE)作为第三方产销认证机构,对其他认证机构进行认证。申请种类包括稻米,稻米的认证标准根据台湾地区农业部门于2007年公布的《稻米及有机米之“台湾良好农业规范(TGAP)”作业相关图表》。
为突显产地及品牌特色,提升稻米品质和增加农民收入,台湾地区农业部门推动稻米产销契作集团产区,辅导优良稻米产区中由具有品牌和营销能力的农会或粮食从业者以集团契作的方式,联合辖区內稻农、育苗业者及加工碾制业者等,建立生产、加工到销售的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统一采购农资、辅导契作农民实施田间标准化作业管理、合理施肥和安全用药,确保稻米的安全和品质。稻米产销契作集团产区所收获之稻米不缴交公粮,由营运主体加价收购,实行“品种、品质、品牌”的三品营销策略,以实现稻农、稻米从业者和消费者的三赢。
为维护台湾地区稻米品质和优质,激励农民转变重量不重质的生产观念,带动农民不断提高稻米栽培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提高全岛稻米生产品质,增加稻米的竞争力和稻农的收入,并推广米食文化和优质稻米,以建立消费者对台湾地区生产的稻米的信心,2004年台湾地区开始举办稻米品质竞赛。前三届全岛稻米品质竞赛冠军均为台东县池上乡农民获得,分别为邱垂昌、林龙星和林龙山。
为促进农业生产,改善粮食的消费结构,促进稻米产业与观光产业的融合,推广米食文化,2011年,台湾地区推动米食的在地消费。在地消费強化米食之创意性、方便性、文化性、功能性、多样性、及普及性,并结合营养观念的宣传、产品及技术开发、稻米文化深耕、网络营销及特色米食推广,提升全岛民众消费米食的意愿。如2011年结合20家饭店主厨开发精品米料理,在全岛44所学校235班进行学童种稻体验和米食营养教育等活动,让民众体验米食的多样性。
因为池上便当,池上米闻名台湾地区,深受消费者喜爱,虽然池上米的售价高,但注重品质的消费者仍然会选择购买,其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点。
2.1.1 有适合稻米生产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池上乡稻米产区具有优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纯净无污染的灌溉水质,有利于稻作生长。其耕地的土壤物质主要为海岸山脉的冲积物,具有黏土性质,是稻米生产的理想沃土。池上乡属于副热带,全年气候温暖,具有雨量丰富、日夜溫差大、日照充足的气候,适合稻米耕作。池上乡稻米产区的主要水源为来自中央山脉深处汇集的富含矿物质的新武吕溪溪水,途径地区工商业不发达,无工业废水、重金属及空气污染等,水质纯净。
2.1.2 建立共同品牌及稻米分级收购和农药检测制度 1985年,台湾地区开始推行“辅导良质米产销计划”,池上乡农会被选为首批良质米产销辅导对象并接受补助和辅导,从1985年起,池上乡农会以“池农米”申请注册商标并以此品牌小包装在市场上销售。池上乡实行由农会和米粮商共同建立的全台湾地区唯一实行稻米分级收购制度,实行稻米分级分仓管理,并首创稻米农药检测制度,会依据稻谷的品质优质优价向契作农民收购,鼓励稻农们生产更优质的稻米。
2.1.3 坚持科学种植,团结合作和尊重自然秩序 池上乡农民科学化用心种稻,不追求稻田的产量而追求稻米的品质。池上乡农民积极学习栽培管理技术,定期参加农会举办的讲习会和冠军田示范观摩会,在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及合理化施肥等方面不断改进;他们在生产中遇到问题会借助农会向台东改良场寻求专业专人技术指导。池上乡农民还保有古老的小农经济及其秩序、土地伦理,池上农民的土地伦理就是分享,如获奖稻农会毫不吝惜地分享种植心得。由于池上农民的团结,创立了台湾地区少数以地方为名的品牌,也为日后的三产发展和池上米的文创品牌建设打下景观基础。
2.1.4 建立品牌杜绝仿冒,获得“池上米”地理证明标章 “池上米”得到消费者认同后,仿冒问题就不断产生,造成了消费者混淆和权益的损失。为了杜绝仿冒,更为了池上农民的生存发展,2002年池上乡农会、建兴等6家米厂推出共同品牌“多力米”,并与2003年12月取得“池上米”地理证明标章。“池上米”地理证明标章的管理规范主要包括4点,即产地、安全、品质和仓储。“池上米”地理证明标章推行后,加上全乡开始实行的分级收购制度的带动,池上米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上涨,使整体稻米产业,包括稻农、农会、米粮商、地方政府等都因此获利[3]。
从全球范围看,稻米加工的主流和方向为营养卫生和绿色安全,发达国家发展稻米加工业的成功经验为规模化和集约化[4]。池上乡发展稻米加工业的举措主要有以下2点。
2.2.1 稻米加工规模化和集约化,加工设备先进 池上乡农民所生产的稻米,几乎都直接在当地的稻米加工企业,即碾米厂碾制完毕,稻米加工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高。池上碾米厂的一般加工流程为烘干、检验稻米品质、分级分仓低溫冷藏、拔石、砻谷、精米、洗米、色彩选別和包装。池上碾米厂的加工设备比较先进,如池上农会和建兴碾米加工厂拥有新型的日本进口的砻谷机和精米机等先进设备,同时拥有色彩选别机和洗米机。池上的农会碾米厂、建兴碾米厂和陈协和碾米厂均取得台湾地区CAS良质米认证,稻米在碾制过程中要严格进行品质管控,只有符合规定生产的品质白米,才可以销售。
2.2.2 稻米多样化利用和开发特色衍生品,提高稻米附加值 随着台湾地区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改变,米面共食和西方速食文化影响了台湾地区稻米的消费量,池上稻米也不例外。为打破这一僵局,池上稻米加工企业不断为米寻找新的出路,除池上包饭外,不断开发以米为原材料的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和化妆保养品等特色衍生品。如建兴碾米厂能提供的米食产品有:多力米、有机米、冠军米、寿司米、芋香米、越光米、米麸烘焙产品、胚芽米麸、胚芽米糠麸、养生米、14种口味的多力米冰淇淋、多力米蛋糕等,不断颠覆消费者对米的传统印象。池上稻米产业还通过设计外包装等挖掘特殊市场潜力,如针对婚宴市场推出花布包装的婚嫁米等伴手礼;还根据喜爱养生的高消费族群的喜好推出一系列养生产品,如紫米饼。
台湾地区于2005年开始实施为期6年“稻米产销专业区”计划,市场营销是稻米产销专业区发展的关键,包括单独建立品牌营销、顾客关系管理、建立营销渠道等,这些举措都促进了池上稻米产业从业者的营销能力。池上稻米的销售渠道主要有大型卖场及量贩店、农会系统及其他零售经销点、网络直销、电话订购及参加政府及民间所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等。近年来,池上将稻米产业与休闲农业结合推广米产品,成立池上米香休闲农业区,开展直营店与稻米体验营销,围绕“米”全程做体验。池上还利用其旅游资源和举办文艺活动,提高池上米曝光率和知名度,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带动池上米的销售。因为池上米的良好品质,池上米还销售到大陆及日本,并借助台湾长荣航空公司协助池上米推向国际。
为推动农业旅游,增加农业产值,池上乡通过景观营造和推广与稻米有关的休闲产业,围绕米的生长、丰收、加工、消费的全程做体验,并把稻米背后代表的米文化也塑造成吸引点,结合美景和当地人文特色,把稻米从单纯的农产品打造成集观光、休闲和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系列休闲项目,如包括波浪大道和金城武树的稻田景观、稻米原乡馆、金色丰收馆、池上饭包博物馆、稻田音乐节、四季文化深耕活动等。池上通过看米、听米、吃米、玩米、买米等系列稻米旅游体验,不断吸引游客前来,带动了当地旅游的持续发展,打造出独特的乡村旅游IP。
种植出的质量安全的高品质农产品是三产融合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精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必须以质量为中心,不断发展农业技术,关注产地环境的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控,推行标准化生产管理,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在农产品收购中体现优质优价,提高产品的品质,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注重产品的品牌化建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创建和认证地理标志商标,进行绿色产品或有机产品的认证,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并加强品牌的宣传。要利用当地的乡土文化,提升农业产业的功能,不断开发和打造融入休闲、体验和观光等旅游功能的农业资源,探索特色种植与大地景观结合的发展模式,带动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使农业逐步发展为综合产业。
乡村产业兴旺中的“二产”,远非传统的简单深加工概念,因为从操作复杂度、经营成本、消费者接受度等维度,农产品深加工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系统做支撑,涉及设备的添置、品质管控、仓储物流、QS申请、品牌和渠道打造、市场推广等。从池上乡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可见,发展“二产”要围绕一产主题,不断进行产品的创意开发,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并通过场景化体验的塑造,发展参与式或体验式生产、DIY加工,让消费者通过体验加工来获得产品的价值认知,并带动产品的原产地销售,使消费者与当地的农业资源和当地人文产生连接,通过“眼见为实”增加农产品的感情植入,提高消费者黏性,实现农产品溢价销售,成为一产和三产的连接纽带,真正实现“三产融合”。
从池上米的发展来看,农产品也是一种商品,也应该进行市场细分,需要融合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并建立品牌让消费者识别购买,即技术创新和品牌是农产品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农产品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信任,需要所有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努力,需要产供销各方面形成共识,并创建出自有的品牌。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意识,要自行寻求发展机会和建立发展策略,提升耕作技术,生产出高品质、安全的农产品,设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获得消费者的不断认同,而不是等待政府的政策或政府的补助。在乡村振兴中,有创意有魄力、能亲力亲为并能提高村民积极性的带头人十分重要,所以要发挥农村社区能人的作用,使其在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启动、规划执行的领导作用,不断吸取产业振兴的参与者,让农民从初期的被动不断向主动转变,主动来学习和分享耕作技术,甚至开始参与和推动品牌建立,让农民成为利益共享者,也成为风险共担者,并向自购设备,自产自销发展,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地方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转变管治思维,以全新的治理理念构建符合乡村振兴的治理体系,不断优化以前的相关政策和规则,加强与自己所涉及的领域以外的部门的联系,在产业振兴中扮演资源提供和整合、教育和辅导及营销推广等角色,在涉及地方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农村组织协调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困难,提供物质援助。地方政府要培养和尊重农民的自主性,只在初期引导农民形成共识和明确方向,后续应该向辅导和协调等角色转变,避免对产业过多的介入[1-4]。乡村振兴建立多元参与并形成发展共识的产业融合模式,要发挥除农村经济能人以外的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发挥民间团体的推动作用,发挥社区居民的作用,让大家齐心合力共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地方繁荣。
参考文献:
[1]韩长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位[EB/OL].http://news.163.com/17/1230/08/D6T0U6NV000187VE.html,2017-12-30.
[2]李国祥.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EB/OL].http://www.p5w.net/news/xwpl/201711/t20171128-2032908.html.2017-12-28.
[3]赖荣盛.WTO与稻米产业竞争力研究:以台东县池上乡池上米为例[D].台东:台东大学,2007.
[4]姚惠源.世界稻米加工业发展趋势与我国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3(12).
[5]佚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着力点[EB/OL].http://www.wxyjs.org.cn/19djs-1171/19dllyj/201711/.t20171111-234094.html.201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