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方言词汇的构词方式和特殊词语概说

2018-03-19 21:58王作新张友丽
关键词:宜昌词语

王作新, 张友丽

(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宜昌,古名夷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设宜昌市。今“宜昌市”有广狭两种范围指涉:大宜昌市和宜昌市城区。本文所说的“宜昌市”,为狭义概念,即指宜昌市城区,且主要以老城区西陵区为中心①。

宜昌方言属西南官话成渝片,它具有明显的川味儿,同时又与武汉话有相近之处。其方言词汇,带有比较浓郁的地方色彩,对此笔者曾有专文讨论②。此外,其构词方式以及所拥有的某些特殊词语,也应是值得我们加以关注的,以下就此略予概说。

一、宜昌方言词汇的构词方式

构词方式可以分为语音方式和语法方式。语音方式包括叠音(音节重叠)和变音,语法方式包括复合、附加和重叠。

宜昌话里面用叠音方法构成的词,如“爷爷”、“婆婆”、“粑粑”(饼形食品)、“蛐蛐儿”等,所见很少。变音构词也不多,常见的有如下一些:

背:有阴平[pei55]③、去声[pei35]两读。读阴平是动词,名词则读去声④。

数:有上声[su42]、去声[su35]两读。读上声是动词,读去声是名词。

间:有阴平[kan55]、去声[kan35]两读。“腊月间”、“一间屋”、“房间”的“间”读阴平;“间屋”(把房子隔成几间)⑤、“间几天”(隔几天)的“间”读去声。

好:有上声[xau42]、去声[xau35]两读。如“好吃”,“好”读上声是形容词,指实物美;读去声是动词,指喜好吃、贪吃。

瓦:有上声[ua42]、去声[ua35]两读。读上声的时候是名词,如“石棉瓦”;读去声的时候是动词,但不单用,只在“瓦刀”、“瓦匠”等词语中出现。

簸:有去声[po35]、上声[po42]两读。去声为名词,如“簸箕”、“簸儿”;上声为动词,如“把豌豆装在簸箕里簸两下”。

关于语法构词,我们略举几个复合词的例子于下,其详细介绍另撰专章。宜昌方言的复合构词,与普通话基本相同,可分为合成式与附加式。

合成式包括联合、主谓、动宾、偏正等类型。例如:

活便[xuo13·pian]:灵活——联合式

肉泡[ru13phau55](猪)腰腹一带的肥肉,即“泡肉”——偏正式

附加式则有词缀(或虚词素)的前加、后加与中嵌。

前加式:老幺⑥

后加式:宜昌话里的构词后缀比较丰富。例如:

神:跳跳神[thiau35thiau35·sn](颤动、抖动的样子)、抖抖神

其中又尤以名词后缀“子”、“儿”表现最为突出。如:

肚儿[tu42·r]、嘛儿[ma35r13](什么)⑦,蚆蚆儿[pha13·phar](小虫子)、虫尕儿[tshuo13·kar(亦小虫子)、什嘛儿[sn35·mar](什么)⑧;竹篙子(竹竿)、嘴皮子(嘴唇)、牙板子。

词语的构成,从表达方式来看,也往往体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色,特别是复音词的构成。宜昌的方言词语,从表达方式来看,主要有如下类型:

(1)直陈:牛栏、猪圈、鸡屋、天河、心憾(心病)、袅长(细长)、吹火筒、火土粪、叶子烟、绣花鞋。

(2)比拟:猫儿鞋(一种鞋头似猫的小儿鞋)、刀豆(刀形的豆子)、葫芦蜂(巢穴像葫芦的大黄蜂)、瓢儿白(叶片似汤勺的白菜)。

(3)借代:红案(炊事方面做菜的事情)、走手(事情或工作偶尔失误)、有喜(有喜事,指怀孩子,有身孕)、屋里的(屋里的人——妻子)、毛里包(毛<刺>里包的——板栗)、肨头(大头鱼)。

(4)夸张:一皮罐(又名三皮罐、湖北海棠)、千年花子(一种永远长不大的小鱼)、八辈子(极言时间长)。

(5)压缩:饿牢(与“饿相”义同。完整的说法有:像从饿牢里放出来的)、怕丑(害怕现丑、出丑)、稀客儿(稀见的客人)、懒豆腐(偷懒——减少制作工序而制成的豆腐)、抱鸡母(孵小鸡的母鸡)。

(6)偶对:娘儿母子(母子(女)俩)、启眉动眼儿(机敏灵活招待或应对客人的样子)、启根发脉(起因,起源)、乌头皂脑(颜色灰暗,不干净)、挨面着脑(依次、彻底)、扯白聊谎(撒谎)、毛焦火辣(难于承受的样子)。

(7)反语:许福(扬言将惩治某人)、醒头宝(糊涂蛋)。

(8)委婉:下身(生殖器。如歇后语“月母子的下身——看上不得(没看相)”)、喊花(母猪发情)、喊春(猫发情;或说“叫春”)、走草(狗交配)、踏水(鸡交配)。

(9)援古:唯愿、三不知(偶尔。冯梦龙《警世通言》,“三不知又说起”)、不亦乐乎(不可开交)、穷斯滥也(极度穷困)⑨。

二、特殊词语

1.称谓词语

“称谓”,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因依某种关系而获得的名称。如:姐姐、妹妹,师傅、徒弟,首长、同志等等。宜昌方言中的称谓词语,以亲属称谓为基点,可分为亲属称谓、亚亲和仿亲称谓、非亲属称谓。对此,笔者曾于《三峡峡口区的称谓语词述议》⑩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可资参考,以下择要略述。

(1)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大致可分宗亲、姻亲两类。

第一,宗亲。按传统划分,以“我”为轴心向上和向下,宗亲可分别延及四代。

上辈:父辈有“爹”或“爸爸”,有大爹、二爹、幺爹,还有姑妈(已婚的父之姊妹,往往比父亲年岁为大)、姑姑、幺幺儿(父之小妹)等。祖辈有爷爷、婆婆,以及爷爷的兄弟姊妹及配偶。曾祖辈有太公(曾祖父)、太太(曾祖母),以及太公的兄弟姊妹。高祖辈:有祖宗。“祖宗”,作为太公的父辈之称,可以说只是一个虚拟的称谓,现实中早已不存实际的用例。

同辈:哥、姐、弟、妹以及堂兄弟姐妹等。

晚辈:有子、孙、曾孙、重孙。

第二,姻亲。姻亲可以说即是因女性而结成的亲缘关系,包括嫁出女性与娶来女性而建立起来的亲戚,形成的有所谓姑、舅、姨关系。

嫁出女性联接起来的亲戚:姑爷爷(姑丈)、姑爹(姑父)、姐夫哥、妹夫、外甥等。

娶来女性建立起来的亲戚:首先,由母亲建立起来的亲属称谓有:家[ka55]公(外公,或称“家公爷爷”)、家家[ka55·ka](外婆。或称“家家婆婆”);舅爷(母亲的兄弟,或叠音称“舅舅”)、舅妈、姨妈、姨儿、姨爹;姑舅老表、姨老表。其次,由妻子建立起来的亲属称谓,包括:夫妻间的称谓:较为常用的有“伙计[xuo42·tie]”。“伙计”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爱人”,不分男女,夫妇皆可;而且既可作介绍用语,还可当面称呼。旧时的夫妻称谓还有:大爷家、姑娘婆婆、屋里(或“屋里的”)。

对妻子亲属的称谓,主要涉及的只有妻子的父辈,包括“丈人”、“丈母”,“姑丈人”(妻子的姑父)、“姑丈母”,“舅丈人”、“舅丈母”,“姨丈人”、“姨丈母”;妻子的同辈,即有:“舅子”(妻子的兄弟)、“舅母子”(妻子兄弟的配偶)、“姨姐子”(妻子的姐姐)、“姨妹子”(妻子的妹妹)、“姨佬儿”(妻子姐妹的丈夫);妻子的下辈,基本上只涉及其嫡亲兄弟姐妹的下一代:“内侄儿子”(妻子兄弟的儿子)、“内侄姑娘”、“姨侄儿子”、“姨侄姑娘”。再次,由儿媳建立起来的亲属称谓,主要有两个——亲家、亲家母。

(2)亚亲和仿亲称谓

所谓亚亲和仿亲称谓,指的是形式上具有亲属称谓语的成分,而实质上不含血缘或者婚姻关系。

第一,亚亲称谓。

亚亲的典型是干亲或义亲。宜昌方言中,义亲称谓主要有“干爹”(义父)、“干妈”(义母)、“干儿子”(义子)、“干姑娘”(义女)四个,他们是通过某种仪式而形成的。至于偶尔出现的“干哥哥”、“干妹妹”,或者“干姐姐”、“干弟弟”,早已是罕见的。

其次是师门称谓,大体即有:“师父”、“师母”或“师娘”、“师伯”、“师叔”、“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徒弟”、“师爷”等。

第二,仿亲称谓。

仿亲称谓的构成成分主要采用亲属称谓的形式,但实际上却没有血缘或姻亲的关系,而且也未经什么仪式来确定,只是对亲属称谓的一种借用,实属一般性社交称谓。它主要以年龄为依据,然后前加姓氏,如:王爷爷、李婆婆、张伯伯、刘妈妈。

(3)非亲属称谓

非亲属称谓,在形式上没有亲属称谓的成分,通常称作社会称谓。在宜昌,此类称谓大致可分为姓氏名号、性别年龄、职事阶层等几个类别。

第一,姓氏名号称谓。宜昌的人名,旧时有小名、学名,婚后或又有号。现今通常只有一个名字。

“小名”,小时候(初出生时)所用的称谓。小名相对的是“学名”,即儿童发蒙入学时命取的名字。旧时学名中往往有“派”——同宗同辈分的人所共有的字眼。如笔者姓王,名作新,其中的“作”即为派,称为“‘作’字派”。

第二,性别年龄称谓。性别年龄称谓,指按照性别和年龄而创制的称谓。例如:老年:李老儿、王老儿;中年或壮年:“大爷家”(男人)、“姑娘婆婆”(女人);青少:“年青伢子”(小伙子)、“儿伢子”(年青男孩子)、“女伢子”(年青女孩子,略带贬义)、“姑娘儿”(年青女孩子,中性)。

第三,职事阶层称谓。此指按照人所从事的职业行当而形成的称谓。首先,有职事行业称谓,如:老师、医生、木匠、瓦匠、篾匠、铁匠、剃头匠、补锅佬、杀猪佬、裁缝(或称“缝纫师傅”)、戏子(演员)。其次,有官职称谓。此类虽有历时的变动,但横向的比较,与普通话并无差异。

2.婚丧词语

(1)婚事词语

结婚是人生中至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结婚也是一个过程。

首先是订婚。“订婚”,或称订亲。旧时即有提亲、看人、订亲的几项程式。“提亲”多由媒人(现在多说“介绍人”)来进行。

然后是结婚。“结婚”即男女通过合法手续结合为夫妻。旧时结婚的序曲有“求肯”(男方向女方提出结婚申请以求得女方同意)、“过礼”(结婚之前男家给女家送聘礼)等环节。正式的婚期举办婚礼,可称“过喜事”。如今,“陪郎”(男家新郎与未婚众兄弟同宴)、“陪姑”(女家新娘与未婚众姐妹同宴)的习俗已经不再严格执行,但“娶亲”(男子往女家迎娶新娘)、“发亲”(女家将新娘带引出门交给前来迎亲的新郎)、“送亲”(女方派人护送新娘到男家)、“典礼”(举行结婚典礼仪式)等环节却依然延续。结婚的尾声,旧有“回门”(结婚次日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一说,现今已经淡出,但“闹房”则还在上演。

(2)丧事词语

丧事词语约可分为死亡称说形式、死亡与葬埋相关语词二类。

死亡,虽是生命自然发展的必然性终极结果,但是,也是人们极力避之的现象。所以,在关于死亡概念的表达上,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支使下不断地寻找着合适的语词形式。宜昌方言关于死亡的称说形式,就所表现出的情感因素而论,便有善意与恶意的两种。善意的死亡别称形式,往往采用委婉的讳语,表现的是对死者的尊敬或爱怜情感;恶意的死亡别称,表现的有对死者的敌视和恨意。约有以下几个:“过”(如:他家家昨天过的)、“过世”,“走”(如:他爷爷病哒没好,昨儿走哒),“百年”(如:婆婆百年后,他就没人管);“乌呼”(如:那个坏家伙乌呼哒),“上西天”(如:不得好死的终于上西天哒)。

此外,从死亡的形式来分别,有“寿终”(自然老死,即寿终正寝,可称为“白喜事”),旧还有“化生子”(通常指未成年而死,相当于古时的“殇”)。自杀说“寻短见”。投水自杀称“跳河”;上吊自杀说“吊颈”。

死亡与葬埋的相关语词,伴着医疗的进步和殡仪馆等新的事物现象的出现,其语言表达中的词汇已与普通话没有大的差异。因此,旧时的“桴方子”、“椁匣子”(制作棺木。方子、匣子,皆棺材),已不复存在,但是,过往的有关词语却并未完全消逝于现实的语言中。它们包括:“落气”(停止呼吸)、“把信”(报丧,即讣告亲友)、“寿衣”(死者衣服)、“奔丧”、“服丧”、“哭丧”等。

3.婉辞

婉辞具有婉转含蓄的表达效果,在心理情感上大都表现有对吉善的向往,或即吉善趋向。宜昌人在结婚、生子、寿诞、丧葬等人生仪程中,形成有“过喜事”(结婚),“有喜”(有孕、怀孕)、“报喜”(特指向亲戚,尤其是岳父母报告小孩出生的信息)等说法,即表现出对婚配、生殖之事的强烈喜赞。称过生日的人为“寿星老儿”,这“寿星老儿”可适用于年轻人,且不论男女,表达了对长寿的追求,其“老”的采用足能唤起人们对那白眉长髯的寿星老者形象的联想,从而由衷寄托可享永年的心迹影象。用于丧葬的棺材可称“寿木”,尽管寿木一词的构成或许带有原始思维的灵魂永在的些许痕迹,但是,它终究是承载死者尸骨的物件,是一种令人避忌的事物,于是人们采用了避凶趋吉的婉转称说方式。

避讳是婉辞形成的主要驱动原因。宜昌方言因避讳而形成的婉辞,主要表现于对死亡、不洁、不雅、不祥的避讳方面。

(1)避讳死亡的婉辞

尊亲死通常说“过哒”;死后多年则说“不在哒”。此外,还有“走”、“去”、“过世”等说法(参见上节“丧事词语”)。小孩死可称“丢哒”。

(2)避讳不洁的婉辞

厕所称“后头”,或称“茅厕[mau13·s]”。上厕所早先说“去后头”,后来有说“上1号”的。

“香菜”、“臭菜”——芫荽,香臭对立,同指一物。

(3)避讳不雅的婉辞

避讳不雅的婉辞以关于生殖、交配的词语为典型。如:人的生殖器官称“下身”;母猪发情叫“喊花”;猫发情说“喊春”(或叫春);狗交配说“走草”;鸡交配说“踏水”;猪、牛等交配则称作“巴骚”。

(4)避讳不祥的婉辞

买卖经营讳折,所以作为食物的名称,猪的舌头叫“口条儿”[khu42·thaur]。不过,作为器官名称,还是说“猪舌条”。此外,作为食物,原大抵主要是猪的舌头可以独立地切片端上餐桌,至于鸭舌、鸡舌之类,便不存在婉辞的说法。

三、近若干年词汇方面的变化

语言的词汇体系,是一个灵动、开放的体系,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化以及记录传承文化和交流思想的目标制约影响,从而做出不断的调适和变动。

宜昌方言词汇,在其历史发展的道路上,首先,表现为承袭与沿用,即相对固定地保留了原有的词汇。它主要体现于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物名称和相关事象的概念名称上,特别是基本词汇的基本词上。例如关于人的身体及各部位的名称:脑壳、辫搭儿、板牙、膀子、夹筋窝儿、正手、反手、肋巴骨、妈子、肚脐子、大胯、、臁巴肚子、髁膝包儿、螺丝骨。

其次,表现为汰旧与增新。这种变化,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词汇发展情况来看,约可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界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究其原因,除了语言体系自身之外,则主要在于文化,包括物质、制度以及精神文化各个层面的发展影响。以下分消退与增生两方面略予举例说明。

1.词语的消退

“裹脚布”、“神柜”、“宁波床”、“族长”等词随着物质、制度、文化的发展而逐渐淡出。现代纺织工业的发展,使人们渐渐淡忘了“纺车子”、“互线筢子”、“家机布”一类的语词。“车匠”、“榨匠”、“染匠”、“补锅佬”等职事行业的称谓语因事物不复存在而基本消逝。此外,带有浓厚阶级斗争色彩以及政治运动中应时而生的词语,如:“写小字”(写检讨)、“忆苦餐”、“三面红旗”等,也在改革开放后的现实生活里消退。

2.词语的增生

物质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那些与人们衣食住行紧密相关的新事物的出现,极易导致新的词语增生。例如:“线褂子”(毛线、棉线编织的上衣)、“毛线衣”、“宜红茶”、“冻肉”、“班车”、“手扶(手扶拖拉机)”等。

带“洋”的词语,到了20世纪60年代,悄悄地让位于新词。如:洋褂子——秋衫(内衣)、洋火儿——火柴。这样的例子只是变更现有事物或概念的名称,但毕竟也是产生了新的词语,虽然它们没有对词汇总量形成影响。相同的如:“剃头匠”、“犍猪佬”、“戏子”,此与“榨匠”、“补锅佬”等有所不同,其所代表的职业或事实并没有消逝的迹象,但是,在词语的形式上却有了改变,即改换了说法,依次改为“理发员”、“兽医”和“演员”。

注释:

① 1992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地区,宜昌市辖西陵、伍家、点军、猇亭4区,宜昌、秭归、远安、兴山4县,长阳、五峰2个土家族自治县,代管枝城、当阳、枝江3个县级市。2001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宜昌市夷陵区。至此,宜昌市城区即包括西陵、伍家、点军、猇亭、夷陵5区。

② 王作新《宜昌方言词汇的地方色彩简识》,载《三峡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③ 须注音时即用国际音标注音,以五度制调号标调。轻声字前加轻声点,无调号。一般不注变调。

④ “背时”、“火背”、“耳背”等也读去声。

⑤ 例中的词语若需注释词义,即采用小号字的括注形式。

⑥ 前加词缀,宜昌话里,原本只有“老”,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后,引进了“阿”。

⑦ 这两例的“儿”单独成为音节。

⑧ 这四例的“儿”不单独成为音节。

⑨ “不亦乐乎”语出《论语·学而》,“穷斯滥也”语出《论语·卫灵公》,今宜昌用其形而义有变。

⑩ 王作新《三峡峡口区的称谓语词述议》,《三峡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宜昌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找词语
词语ABC
湖北宜昌卷
云雾缭绕宜昌城
把宜昌建成受人尊重的城市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