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兴 (山东省沂南县蒲汪镇兽医站 276300)
中草药添加剂在养猪中的应用及注意问题
李正兴 (山东省沂南县蒲汪镇兽医站 276300)
中草药添加剂是一种新型绿色的饲料添加剂,具有增强猪免疫力、“抗病防病”、促进生长、“抗应激”、改善肥育猪胴体品质等作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免疫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改善动物生产性能,而其本身又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残留、无耐药性的特殊优点。近年来,中草药添加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中草药为我国特有,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与食物同源、同体、同用的特点,也具有营养与药物的双重作用。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起到改善机体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中草药源于动植物,并保留了其自然结构和活性,具有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和药物残留等特点。尤其是在养猪生产上,中草药添加剂对猪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猪肉品质、提高风味,防治猪病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因此,中草药添加剂的研制开发,对于发展绿色畜牧业、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1.1 在母猪生产上的应用 母猪繁殖周期是一个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衡量指标,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繁殖性能是一切工作任务的核心,为此需要通过营养学的手段调控来实现。但生产现场过分依赖药物,完全颠倒了“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基本原则,抗生素的极大依赖性已经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中草药添加剂的应运而生,为猪场绿色、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王钦等人研究表明:与基础日粮组相比,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可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同时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增强仔猪的免疫力,从而降低死亡。在此项试验里中草药组和激素组都能显著提高乏情母猪的发情率,达到治疗目的;中药组的受胎率和平均产仔数分别比激素组高25.02%和多0.36头,而且通过分析中药组的受胎率显著高于激素组,说明中草药验方可大大降低母猪的返情率;此外还可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1]。艾国良认为: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产仔数分别提高9.61%、9.17%、10.04%;成活率分别提高10.02%、4.72%、3.70%;初生重分别提高10.00%、13.33%、12.00%;断奶窝重分别提高了9.60%、14.46%、11.82%;产后发情时间分别缩短了5.2、4.9、5.3d;仔猪腹泻率分别降低了26.85%、31.77%、30.35%[2]。这可能是中草药中有效成分可以提高生殖细胞的活力,改善了母猪子宫内环境,为妊娠阶段提供良好的基础。孙明媚在哺乳母猪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明显提高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的免疫性能,促进哺乳仔猪机体抗体的产生,大大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3]。对于泌乳母猪来说,中草药具有很多营养作用,其中张元中等给母猪饲喂中草药添加剂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上升,碱性磷酸酶含量降低;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略有升降,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4]。这表明,中草药中有效活性成分诸如多糖、生物碱等成分,在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产现场中在配种前期给予中草药添加剂调节母猪体质,让其产生优质的卵子,而后妊娠期给予中草药添加剂调节母猪机体免疫和体质,这是需要推广的较好方案,不断地取代抗生素对于猪只内脏器官的损害,以至于延长母猪的利用年限。
1.2 在仔猪生产上的应用 对于解决生产中一发生仔猪腹泻便大量应用抗生素的问题,中草药添加剂在生态、环保、绿色的呼声下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改变肠道菌群状况,调节肠道健康,提高机体应对断奶应激的能力,充分调动机体各种有利因素来抵抗疾病的威胁,为后续阶段打下良好基础。(1)降低腹泻率:丁月云等研究表明与对照组(不添加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相比,1%中草药添加剂组仔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料重比极显著降低;1.5%中草药添加剂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1%中草药添加剂组和1.5%中草药添加剂组仔猪的腹泻率、腹泻频率和腹泻指数均极显著降低;0.5%中草药添加剂组仔猪的腹泻频率极显著降低、腹泻指数显著降低[5]。这种结果可能是中草药本身具有抗氧化功能、抗菌抑菌、扶植有益菌生长、增加机体免疫应答水平等综合作用的结果。(2)调节肠道健康:肠道健康微生态环境与机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中草药添加剂可能通过调节肠道中的菌群平衡,扶植有益菌与有害菌的竞争位点的能力,起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关于中草药添加调节肠道健康的研究很多,刘合军等研究日粮中添加中药复方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能显著增加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内容物中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6]。王成涛等研究结果表明:l%和2%的金银花、青篙对植物乳杆菌及嗜酸乳杆菌的生长和保存活性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鱼腥草的作用受其浓度的影响,而黄连和板蓝根对其生长和保存有一定抑制作用。五味中草药对嗜热链球菌生长都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以鱼腥草最为突出[7]。王金泉研究表明中草药结合AKG可以通过增加消化器官脏器指数和肠绒毛高度及降低隐窝深度,而促进肠道对脂类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8]。
1.3 在种公猪生产上的应用 公猪良好的体质和优质的精液是生产现场的生产目标,即所谓的“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刘丑生采用16种中草药-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配制成的中草药复合饲针添加饲喂高强度采精的公猪结果表明能明显改善精子活力、精液密度及存活时间,对情期受胎率也有一定改善[9]。龙翔等将16头公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每天饲喂12g由熟地、淫羊藿、菟丝子、川断、玄参等组成的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饲喂中草药添加剂后10~30d内,在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力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精子顶体异常率、精子畸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从而证明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地提高公猪精液品质[10]。这种结果的出现可能是中草药中活性成分对于提高精子品质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具体机制问题还不清,尚需研究。
1.4 在育肥猪生产上的应用 关于中草药添加剂在育肥猪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肉质和生长性能方面的研究,张先勤等[11]选用2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6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中药组、中药+西药组和西药组,饲养试验后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添加剂能明显改善生长育肥猪的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田树海研究复方中草药对育肥猪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中药组增重、采食量、白蛋白等指标比0.5%、1.5%中药组有升高的趋势[12]。
合理的中草药配伍的添加剂以协同增强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化学合成药物的优点是专用性强、微量、成分易检测、质量指标易控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必须重视配方组成、采购、加工、化学成分、性味、功能、用量与用法、贮藏和注意事项。还应包括生产过程的操作规程和药检、干燥、称量、粉碎、混合、分类、检验等工序的控制标准,对检验场所、化验分析仪器和贮存条件的严格控制,以及复方配伍时的准确度和均匀度。只有保证产品从原草药到成品建立有效控制其质量的标准方能保证产品的营养、疗效和安全性。毒性中草药是祖国药学组成部分之一,值得继承发扬。毒性中草药是“治病攻邪”的良药。如外用的硫磺对人是有毒的,但对猪则有杀虫解毒的作用,用于疥藓、皮肤湿烂,喂少量硫磺的猪毛亮皮红。使用毒性药作饲料添加剂须认真检测,重金属不得超标,注意炮制方法和进行饲养安全试验,必须按规定含量、限度及停药期使用。发展中草药添加剂生产必须采集天然物中草药与栽培中草药并重。野生中草药约400种,年产约40万t,天然物中草药约占中草药的50%~60%。除采集天然中草药外,还必须建产无公害基地。全面推进实现国家药监局发布的GAP工程(即实现我国中草药的规范化生产和开展药材生产质量管理的规范工程),是以中草药材的高产、优质、高效益为目的而进行的系统工程。防止盲目扩大面积造成“药残伤农”,“药多害农”。注意采收季节或加工方法不妥而造成中草药质量下降。
[1] 李钦, 刘秋, 谈雅莉等. 中草药添加剂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1.
[2] 王国良. 中草药添加剂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3(2): 197-199.
[3] 肖明梅, 李洪龙. 中药添加剂对哺乳母猪及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猪与禽, 2008, 28(5): 65-66.
[4] 张中元. 中草药添加剂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D]. 河南农业大学: 郑州, 2009.
[5] 张月云, 张陈华, 芦亮等. 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腹泻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39(3): 159-162.
[6] 邹合军, 印遇龙, 孔祥峰等. 中药复方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24(l): 53-58.
[7] 周成涛, 籍保平, 朱桂华等. 五味中草药对乳酸菌生长及保存活力的影响[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4, 16 (2): 75-76.
[8] 王金泉, 项方献, 姚刚等. 中草药结合 AKG 对断奶仔猪生长及消化吸收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 2011, 5(39): 29-31.
[9] 郑丑生. 中草药添加剂对公猪精液品质影响的研究[J] 1994, 2(1): 22-23.
[10] 张翔, 邰秀林. 中草药添加剂对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J]. 四川畜牧兽医, 1999 (3): 2-3.
[11] 张先勤, 葛长荣. 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胴体特性和肉质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17(1): 86-90.
[12] 赵树海, 曹洪站, 范苗等.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 2010, 42(2): 37-39.
(2018–03–06)
S853.74
A
1007-1733(2018)06-0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