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8-03-19 08:06高强
关键词:黄帝陵黄帝中华民族

高强

(宝鸡文理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对黄帝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催生研究的主要原因。1903年,佚名之《民族精神论》一文首次将民族精神之始基远溯至黄帝轩辕,但并未使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民族史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很少将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联系起来。1938年,陈子怡在《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一耶?二耶?》一文中说:“所以后世之人,咸谓中华民族皆黄帝子孙也。”论证了中华民族与黄帝子孙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黄帝文化和中华民族研究全面展开,步入繁荣期。孔庆榕等主编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学》认为:“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发端期的重要人物,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过重大作用。”[1]费孝通指出:“几千年来,炎黄二帝作为中华民族始兴和统一的象征,对于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和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发挥了巨大作用。”[2]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催化剂与黏合剂,这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真正将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仍然鲜见。以中华民族凝聚力冠名的著作没有一部列出专门的章节来探讨二者关系,几乎所有的中国(中华)民族史除开篇简短提及黄帝外几乎再无论述。因此,从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养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3个方面探讨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仍有必要,且在新时代具有显著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一、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黏合剂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3]另一位英国学者罗素认为:“中国人的实力在于四万万人口,在于民族习惯的坚韧不拔,在于强大的消极抵制力,以及无可伦比的民族凝聚力。”[4]美国学者费正清进一步指出:“中国具有一种惊人的凝聚力。这一凝聚力并非是由地理条件造成的。……这种凝聚力只能从制度方面入手,从既定的社会思想和行为方面来加以解释。中国的国家和文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华帝国两者是相等的关系。”[5]中国人之所以有统一的本领,是因为中国人有大一统的观念、有统一的文化以及建立在这种文化基础之上的民族凝聚力。所谓民族凝聚力是指民族自身的向心力和内聚力,表现为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或者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吸引力与思想整合力[6]。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把一个国家的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形态,硬实力是包括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在内的支配性力量,软实力“是一种依靠吸引力,而非通过威逼或利诱的手段来达到目标的能力。这种吸引力来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理念和政策。”[7]其实,早在两千年前司马迁就指出:“非兵不强,非德不昌。”[8]强调“兵”与“德”缺一不可,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司马迁可能是最早全面认识到软实力和硬实力关系、正确评判软实力和硬实力价值的人。在秦亡汉兴、贬斥秦政、“独尊儒术”之际,司马迁的见识显得尤为可贵。

远古时代部族林立,首领众多,黄帝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阪泉之战后黄帝与炎帝结盟,涿鹿之战后黄帝“合符釜山”,“监于万国”,中华文明曙光初现,中华民族雏形初现。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打上了黄帝的烙印,夏商周秦都是在黄帝所开创的大部落联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春秋战国是黄帝成为华夏共祖的关键时期,也是各族群融合、中华民族孕育的第一个高潮期。

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司马迁从黄帝开始叙史,梳理华夏统绪,真正确立了黄帝人文初祖和华夏始祖的地位。魏晋南北朝是大分裂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第二个高潮期。匈奴、氐族贵族竞相表达对黄帝的尊崇,鲜卑族贵族更是以黄帝子孙自居。

隋唐是胡汉杂糅、多民族联合执政的王朝,墓志中祖述黄帝者不乏其人[9],甚至有斛斯人自称是黄帝之后,粟特人自称是夏后氏之后,焉耆人自称是少昊之后。各族各姓争相溯源至黄帝,反映出黄帝文化强大的吸引力和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宋代统治者尊黄帝为赵姓始祖。元代通祀三皇,泰定皇帝曾颁旨保护黄帝陵。辽宋夏金元是中国民族融合的第三个高潮期。明代除了短暂的建文帝外,其余诸帝皆派遣官员祭祀过黄帝陵。清代除末代皇帝溥仪外,皆遣官致祭过黄帝陵,致祭次数远胜前朝。顺治皇帝致祭黄帝陵文曰:“自古帝王,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圣贤代起,先后一揆。”[10]充分表达了对黄帝所开创的道统、治统的尊崇和继承。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真正自觉的时候。国共两党同祭陕西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祭文,蒋介石亲笔题写“黄帝陵”,黄帝成为促进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催化剂,成为号召与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抗战的一面旗帜。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汉族始终发挥着凝聚核心的作用,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等多个民族也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凝聚核心的作用,中华民族经常处于多核凝聚的状态。与其说哪个民族是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不如说以黄帝文化为基础的包容了各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1957年,台湾地区民意代表王寒生在台湾创立了以黄帝为崇奉对象,以“继轩辕道统、恢复中国固有宗教”“启发中华民族魂”为目的,以“黄帝子孙都来归宗”为口号的“轩辕教”,自任大宗伯,聘请知名人士严家淦、王世杰、陶希圣、张其昀、黄季陆、邓文仪、唐纵等为该教之辅导。“轩辕教”第二任大宗伯熊起厚认为,国家民族之延续,在于民族意识之凝聚,在于民族意识的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后人应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走中华复兴之正途。2009年4月3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改变过去惯例,亲自主持在台北圆山忠烈祠举行的“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发言人王郁琦表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基于“慎终追远”对中华民族有重要的意义,马英九决定亲自主持。2009年10月17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复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至盼共同继续努力,增强互信,共创双赢,为两岸人民谋幸福,为炎黄子孙开太平。”2012年11月8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在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贺电中说:“由衷期望两党在现有基础上,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扩大及深化交流,提升互信,共谋炎黄子孙的福祉,共创两岸光明的前途。”2015年11月7日,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的习近平与马英九见面会上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互助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2017年6月28日,台湾文化民主党在陕西黄帝陵拉开“圣土传递全球,心声回归神州”系列活动的帷幕。此次活动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纽带,以“黄帝陵圣土”为媒介,计划利用3年时间将“黄帝陵圣土”传遍全球华人聚集地。6月30日至7月5日,黄帝陵圣土传递团赴台湾进行圣土传递活动,圣土分别送至台湾的宜兰黄帝神宫、日月潭黄帝宫等地,参与圣土传递的人士有2 000余人。这些充分说明黄帝文化至今仍然是拉近国共两党关系和增进海峡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

随着一批又一批炎黄子孙、中华儿女移居海外,黄帝文化也漂洋过海,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多数海外华人仍旧保持着本家世谱,由此证明,他们作为黄帝的子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11]黄帝文化在东南亚、澳洲,在日本、韩国,在北美、欧洲,在全球华人聚居的地方扎下了根。美国匹兹堡大学有座大楼的一层,每间教室都是由当时侨居在那里的人捐资修建的,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风格。其中有间中国教室,是由一些普普通通的华侨凑钱修建的。中国教室里面雕梁画栋,在墙壁顶端的栋木上面,有一圈金字,写着黄帝、尧、舜、禹、汤、关公、花木兰等中国圣贤英雄的名字,这些名字已经成了维系海外华人记忆和情感的纽带。海外华人之所以能够在居住地生生不息,并且有所建树,除了工作勤奋、吃苦耐劳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包括黄帝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起了凝聚与激励的作用。

二、黄帝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资源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即他们所共同具有的观念和准则。”人是有历史、有思想、有文化的动物,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莫过于此。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是非判断,它不仅影响着个体的人格,而且左右着群体的行为。在各种价值观中,核心价值观具有主导地位或者支配地位。古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是以黄帝文化为根源、周秦文化为基础、华夏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为核心,融合了各民族文化,杂糅了道释法等各家思想的价值观。近代以来,中国传统价值观受到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12-13]。近年来,我们国家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构建和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资源之一。有学者指出:“我们现在更自觉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更自觉地站在传承中华文明的角度来全面增强我们的合法性。”这是“执政党执政文化的再中国化”[1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6]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7]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

核心价值观要树立起来,被社会接受,必须具有先进性、普遍性、普惠性。先进性是指具有正确性和应然性,可以引领广大民众共同为之奋斗。普遍性是指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能够顺应大多数民众的意愿,能够成为最大公约数。普惠性是指具有现实性和实在性,能够被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享有。黄帝文化是否具有上述特性?能否被广大民众接受?答案是肯定的。黄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出现的“黄帝文化热”充分体现了黄帝文化的生命力。中国各地民间流传的大量关于黄帝的传说故事、歌谣民谚,生动形象地反映出老百姓心目中的黄帝是先祖、圣人、守护神,是民族象征和精神寄托。我们不妨以流传于河南汝阳西泰山地区的“炎黄谣”为例,解读一下这种民间信仰。“炎黄谣”内容丰富,可读可唱,朴实自然,鲜活生动,它像一块神奇的棱镜多角度地折射出中华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在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其中有民谣唱道:

炎黄笑,是吉兆;炎黄哭,不收谷。

炎黄并肩坐,百姓不挨饿。

炎黄瞪眼看,不是发水就是旱。

炎黄像看不清,不是大雾就是风。

老百姓把炎黄二帝神化了,从内心深处推崇炎黄为先知先觉者。之所以这样,除了古人不能用气象科学解释有关自然现象外,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把自己的经验与积习看成了先祖炎黄在冥冥之中对子民们的点拨。“炎黄二帝老是能,百姓跟着不受穷。”虽然听起来土里土气,但确实是西泰山人民的心里话、口头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山民们把自己的命运和上天,和可以信赖的炎黄二帝联系起来,祈祷自己能过上“不受穷”的好日子。

黄帝黄,炎帝炎,杜鹃鸟一叫就开镰。

炎帝爷叫咱吃饱饭,黄帝爷给咱太平年。

老祖宗就是咱的主儿,多亏他们保佑咱!

西泰山百姓就是这样把炎黄二帝当成了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以无限虔诚的心态祈求老祖宗“保佑咱”,让百姓吃饱饭,给百姓太平年。西泰山百姓自古以来就把自己的吉凶祸福与是否尊敬祖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尽管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却是一种传统的心理活动和价值取向。

我们曾经面向全国发放过1 500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1.5%的被调查者同意黄帝是中华民族始祖的说法,91.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祭祀黄帝[18],这说明尊崇黄帝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对黄帝的祭祀顺应了大多数民众“慎终追远”的需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同社会亚文化特征的被调查者对黄帝文化的感知存在着一定差异,这在不同民族的被调查者身上也有所反映。然而,不同社会亚文化特征的被调查者对黄帝文化感知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这说明对中华各民族成员来讲,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黄帝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追求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审美情趣,是一个民族赖以凝聚与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19]。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意识、观念、习俗、规范、制度等方面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风貌、精神特征,是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自我认同、自我归属感的高度反映[20]。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表述不一,但大同小异。张岱年先生曾说:“我认为中华精神的核心内容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当然,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但其核心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概括。”[21]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最简洁的概括。

中华民族精神滥觞于黄帝时代,发端于黄帝文化。1903年,佚名之《民族精神论》一文说:“民族之精神滥觞于何点乎?曰其历史哉,其历史哉。夫历史之关系,匪仅限于民族而已也。天地之间,无动无植苟属含生负气者,无不有历史。发生焉成长焉,皆必有其始基在。始基者何?则此民族发达之实迹而已。……故远溯我黄帝轩辕之旧辙,犹确乎灼灼其可证。”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而黄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根,是黄帝文化的凝结与升华。黄帝精神可以高度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具体而言,“自强不息”表现为黄帝筚路蓝缕,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奠基中国;“厚德载物”表现为黄帝结盟统一,协和万邦,重视民生,为民造福。自强、厚德、创新、进取的黄帝精神,符合时代需要,理应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先民对天体运行等自然规律进行长期观察与总结的结果,是黄帝时代及夏商周三代历史文化演进的产物,并且在后世特别是在近代的苦难历史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强化。法国学者德拉诺瓦指出:“正如诉诸于集体力量,诉诸民族精神可以激起克服艰难困苦的力量,在失败之后甚至可以激起比成功之后更加坚韧的毅力。对民族精神说来,耻辱可能同胜利一样具有激励作用。”[22]我们的先祖在向文明时代迈进的过程中不断与大自然博弈,逐渐形成了进取奋斗的品格,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三皇五帝、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都是这种品格的生动反映。炎帝神农氏培育粟谷,发明耒耜,创设市场,遍尝百草,“和药济人”,为民谋利,最终因误尝含有剧毒的“断肠草”而不幸身亡。黄帝轩辕氏发明和建造舟车、衣裳、宫宇等,统一了各部落,创立了早期制度,为中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炎黄二帝成为自强不息、造福民众的典范,成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缔造者的化身和象征,海内外华人皆以炎黄子孙自称。

人自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存在着两个“我”之间的冲突,通俗地讲就是善与恶的冲突,也就是西方人所说的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孟子、荀子等诸多中国思想家曾投入到人性善恶的辩论之中。德国哲学家康德从人的二重性出发,指出对于个体而言,幸福(满足私欲)与道德(恪守公德)不能两全,二者在实践中往往形成悖论。在实践中,个体和群体的奋斗既可以指向善,导致善,也可以指向恶,导致恶。因此,仅仅有“自强不息”还不够,还必须抑制人内心深处的恶欲,防止“自强不息”成为恶欲膨胀和肆虐的助推器。中国的哲人们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为“自强不息”安装了“厚德载物”的保险。儒家给“自强不息”赋予了“积德遵道”的内涵,始终把人格的完善放在首位,始终把“兼济天下”视为“自强不息”的最高境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关注社会,提倡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品格;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则关注个体,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倡导以谦益的态度保全自身的生命和精神。这两种思想学说和价值体系看似矛盾,实则有深刻的共通之处,可以融合互补。历史上儒道两家对黄帝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多元融合、兼容互补的历史特征[23]。“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黄帝精神乃至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

四、结语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24]一句话,言简意赅,准确地概括出黄帝陵祭祀的意义和实质。之所以说“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不仅因为黄帝是公认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统一的象征,而且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轩辕黄帝陵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对历史文化要注重发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24]黄帝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之源、中华民族之根。欲复兴中华民族,必先复兴中华优秀文化;欲复兴中华优秀文化,必先传承黄帝文化、弘扬黄帝精神。黄帝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在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黄帝文化不应缺席,也不会缺席。

猜你喜欢
黄帝陵黄帝中华民族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论中医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内针为例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皇帝陵标识碑落成
我党派代表祭黄帝陵有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