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系统研究

2018-03-19 08:06庞跃辉王成平魏巍
关键词:交通人类融合

庞跃辉,王成平,魏巍

(重庆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74)

交通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系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推动人类文化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交通文化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有利于促进交通文化发展的方式和路径得以形成的。交通文化的融合发展,就是促进交通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极大彰显交通文化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路径。目前,学界对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的研究,尽管有一些成果面世,但其研究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因而存在表层化、碎片化的缺陷。我们认为,应当在深入分析交通文化基本属性与重要价值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的生成机制与表现特征,并针对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的内外动力和有效路径,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交通文化的理论研究,提升交通文化研究的学术价值,而且有助于推进交通文化的实践发展,增强和发挥交通文化的重要价值功能,为实现交通强国战略而着实创造有利条件,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交通文化的基本属性与重要价值

深刻把握“交通文化”的基本属性与重要价值,应当首先深入认知“文化”的丰厚内涵与重要价值。中外专家学者对文化丰厚内涵的把握,有不同的认知,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英国著名的人类文化学家伯内特·泰勒指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1]。我们认为,作为复杂的整体的文化,不仅具有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内涵属性,而且包括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实践创造活动。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和符号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指出,文化概念“表示的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2],“人类文化的基本特点是符号的和解释的”[3]。我们认为,正是通过人类历史上遗留的“有意义的符号”,可以发现其人类文化的深刻意蕴,并看出人类发展所遗存的“有意义的符号”与动物进化所遗存的“无有意义的符号”的显著区别。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何谓文化》中“系统化地论述了何谓文化”[4],指出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我们认为,文化之所以包含精神价值并体现人们生活方式的特征,就是因为文化涵盖“物质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这三大方面”[5]的重要属性,充分体现了文化是一个复合性概念,深刻说明了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的总和,汇聚了人类社会所生产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而文化具有其丰厚内涵。文化的丰厚内涵决定了文化的重要价值。文化的重要价值也体现在多个方面。奥地利著名学者维特根斯坦指出,文化不仅在于对“事实世界或科学世界”作出分析解释,而且在于分析解释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世界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6]。我们认为,由于人类生活的世界不仅具有丰富性,而且具有整体相关性,因而对世界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深刻分析解释的文化,就具有引导人们深入认知人与世界内在联系的重要价值。美国著名学者格尔茨指出,文化是“用于组织社会及心理过程的模板,……在行为、思想或感情的制度化向导微弱或缺席时,发挥最重要的作用”[7]。中国学者孙连才和陈少峰指出,文化具有“铸造灵魂”的重要力量,因为“文化是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他们的软实力的体现”[8]。我们认为,文化之所以具有“组织社会及心理过程”的重要作用,甚至具有“铸造灵魂”的重要力量,就是因为文化不仅具有分析解释人类世界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调整社会心理、提升精神品位、塑造并彰显组织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功能。

由于交通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交通文化的基本属性和重要价值与人类文化的丰厚内涵和重要价值具有内在的相关性。从交通文化的生成和演进来看,交通文化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因而交通文化与人类文化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从交通文化的基本属性来看,交通文化是人类交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产物,正如交通社会学专家谷中原所指出:“交通文化是人类创造交通、发展交通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包括交通领域的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符号文化、科技文化等等。”[9]交通文化研究专家王成平也认为,交通文化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符号,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显著标识。”[10]交通文化专家熊兵等则认为,交通文化与交通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指出“交通文化是交通行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制度和精神3个方面的总和”[11]。从专家学者对交通文化基本属性的深刻认知可以看出,交通文化既是一个特质化的专指性概念,又是一个集成化的复合性概念。我们认为,交通文化既具有特指性、又具有丰富性,不仅充分说明了交通文化是人类在交通活动中创造的文明成果,也充分说明交通文化体现了人类创造交通、发展交通的理想追求,彰显了人类交通实践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文化意蕴,是人类光辉灿烂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因此,交通文化的基本属性既体现了人类交通的社会性,也鲜明体现了人类交通的创造性,是人类交通活动文明进步发展演进过程的重要结晶。

交通文化的基本属性决定了交通文化具有其重要价值。价值哲学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认为事物的价值是生成于事物基本属性基础上的。交通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因而交通文化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如以交通建筑物来看,由于“建筑是人和社会存在的环境,建筑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文化符号”[12],因而作为建筑范畴的交通建筑物,当然也属于“人和社会存在的环境”和“人的本质力量的文化符号”。建筑文化研究专家沈福煦指出:“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物质活动的对象物,也须满足人的种种精神活动的需要,如心理的、伦理的、宗教的、审美的。”[13]建筑文化研究专家萧默也指出,要真正认识到建筑的“核心关节中去,最终的归属必然是文化”[14]。我们认为,无论是从车站、港口、机场等交通建筑物来看,还是从服务区、收费站等交通建筑物来看,都可以发现其各种交通建筑物所显现的文化元素,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特色。再以交通道路来看,人们进入一个国家或城市而感知这个国家或城市的人文风情,首先是通过这个国家或城市的道路形态而产生初步印象的。正如美国著名城市文化研究专家凯文·林奇所指出,道路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物[15]。中国交通道路文化研究专家谢怀建也指出:“不同的国家与城市,细心的人总能从道路景观形态背后找出它们的某些文化特点。”[16]我们认为,交通道路的作用不仅具有实现人流、物流的交通功能,而且在它的建设发展进程中所彰显的文明进步的创造精神,还具有着文化功能、艺术功能、教育功能等重要作用和价值。

二、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的机制与特征

深刻把握“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的机制与特征,必须对“文化融合发展”的态势有深入认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充分表明,人类在创造丰富多彩的文明成果的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多渠道、多层面的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为积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而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与智慧,就充分体现了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意蕴。对此,有学者深刻指出:“我们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和而不同’,允许不同事物的存在,允许不同文明的交汇,不轻易排斥任何外来思想与外来事物,在包容的基础之上形成和谐统一。因此,包容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其所阐发的和谐共生思想能够协调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之间的关系。”[17]不同类型的文化既具有鲜明的特色,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融合发展的态势,正如文化理论研究专家深刻指出:“亚文化、文化、超文化融合,并产生新的文化,而且永不停歇。”[18]我们认为,当今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更是在多维交流中互动共进,既充分显示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多样性,又鲜明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相连互动的交融性特征,并在相连互动的交融中积极促进人类文化不断发展。总之,人类正是在多维度、多层面、多渠道的交流与融合之中不断创造丰富多彩的文明新成果,日益推动人类文化的新发展。

交通文化融合发展是文化融合发展态势的重要表现,深刻反映了文化融合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的生成机制来看,由于交通文化具有其自身的基本属性和重要价值,因而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的生成机制不仅具有文化融合发展生成机制的共同属性,而且具有自身生成机制的内在特性。我们认为,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生成机制的内在特性主要表现为:基于交通与人的活动、交通与社会文明发展、交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紧密联系,在劳动生产中生成的技艺文化、不同地域中生成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中生成的图腾文化、审美活动中生成的文学艺术文化、科技创新中生成的科学技术文化、维护自然环境中生成的生态文明文化等多维度、多层面的文化因素多重影响下,形成交通与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融合的生发动能与演进过程。从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生成机制的丰厚意蕴可以看出,交通文化的融合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文化元素的整合化过程,充分体现了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的集成性;交通文化的融合发展也不是一个固态化的过程,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化过程,充分体现了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的时代性。无论是从陆地运输、河海运输、航空运输等交通方式来看,还是从驿站、车站、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来看,都可以发现交通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具有集成化、动态化的整合发展状态。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生成机制的重要特征,充分表明交通文化的产生发展既不是单向性的简单过程,也不是固状性的凝结过程,而是不断交织、丰富、提升的融合发展进程。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生成机制的系统结构及互动关系状态,可用图1加以表示。

图1交通文化融合发展机制结构及互动关系模型示意图

模型图示中的“X1(t)、X2(t)…Xn(t)”分别代表交通文化系统的构成要素(劳动生产文化、地域民族文化、宗教图腾文化、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技术文化、生态文明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的变量式,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有所变化。“Y1(t)、Y2(t)…Yn(t)”则分别代表交通方式系统的构成要素(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运输等交通方式以及乡村与乡村之间、城镇与城镇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通方式等)的变量式;“Z1(t)、Z2(t)…Zn(t)”分别代表交通设施系统的构成要素(驿站、车站、港口、机场、收费站、服务区等交通设施以及桥梁、隧道、索道、立交、廊道、观景台等交通设施)的变量式。交通方式与其交通设施的两个变量式系统随着时间t的变化都要相应发生改变,并形成一种整合互动关系。从这一模型图示可以看出,交通文化构成诸要素的变量系统与交通方式、交通设施的影响因素和关系的变量系统的整合互动,建立起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统有机联系,并且“不断通过其与社会和文化的相互作用而重新建构”[19],产生交通文化构成诸要素的内聚外合的极大张力,形成交通文化多维度认同、多层面交流、多渠道汇聚的融合发展生成机制。我们认为,这一生成机制的不断改善及有效运行,既有利于达成交通文化生发系统中结构要素的畅联,也有助于推动交通文化生发系统中相关结构要素的整合,形成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的巨大动能,进而实现促进交通文化健康持续提升的发展目标。

三、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交通文化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与人类其他类型文化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一般属性上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共性。同时,交通文化又是人类交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创造交通、发展交通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文明成果,在特定属性上体现着交通文化的特质,充分彰显交通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因此,我们认为积极促进交通文化的融合发展,决不能采取简单化、概念化、雷同化的思维方式,而应当紧密结合交通文化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采取具有系统性、开放性、针对性的有效路径,在交通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交通线域文化与行业文化、交通安全文化与生态文化、交通产业文化与旅游文化等多维度、多层面的互动整合中积极推进交通文化的融合发展。

一是积极促进交通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人类历史文化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进程中所创造的历史文明成果。人类在创造交通、发展交通的文明进程中,也创造了丰厚的交通历史文化。如以中国的道路(公路)交通来看,就蕴藏着极其丰厚的交通历史文化。著名公路文化研究专家宋明指出:“秦始皇为统一六国,便于战车的通行和运输军事物资,便修筑了五尺道;秦朝以后,宋朝改称‘道’为‘路’;元朝称之为‘大道’,清朝从京城到各省会的道路称之为‘官道’,各省会之间的道路称之为‘大路’。1901年,上海引进了中国第一辆汽车,1905年清代末代状元张謇在家乡江苏南通修建了6公里长的道路,较早地进入了公路时代,但是真正意义的第一条公路,是1906年铺设的广西龙州至镇南关的公路。”[20]当代的中国公路交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中国公路的总里程已经达到469.6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6万公里。中国现代公路交通不仅里程长,而且运输量较大、覆盖面较广。我们认为,为了更加有效地推动公路交通发展,充分发挥公路交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当深入挖掘公路交通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与现代管理文化、现代科技文化、现代品牌文化、现代传媒文化、现代营销文化等有机结合,积极促进交通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如在与现代管理文化的结合方面,运用现代人本管理文化理论,构造以人为本的交通管理模式;在与现代科技文化的结合方面,运用现代交通先进科技手段,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含量;在与现代品牌文化的结合方面,运用现代品牌塑造技能,打造交通运输优秀品牌;在与现代传媒文化的结合方面,运用现代多媒体传播方式,展示交通服务的良好形象;在与现代营销文化的结合方面,运用现代市场营销手段,拓展交通运输市场领域。总之,促进交通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既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交通文化的重要地位,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交通文化的价值功能。

二是有力推动交通线域文化与行业文化的融合发展。交通线域文化主要是指交通运输线所经地区的特色地域文化;交通行业文化主要是指公路运输、铁道运输、河海运输、航空运输等交通体系所体现的具有交通行业属性的特色文化。从不同交通运输线所经地区来看,由于社会结构状态和民族风情等具有相对的差异性,因而也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文化。如北方丝绸之路所经交通地区、南方丝绸之路所经交通地区,就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陆地交通所经内陆地区、海洋交通所经大洋地区,也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此外,无论是公路交通、铁道交通还是航空交通、河运交通等所经的地区,也可发现其不同的国家、城市、乡村等所体现的地域特色文化。从不同的交通运输行业来看,尽管具有某种共同的交通行业属性,然而由于公路交通、铁道交通、航空交通、河运交通以及海洋交通等交通方式,在其运输方式上具有行业的某些特性,因而也会表现出具有个性的交通行业特色文化,如在交通信号标识系统、交通工具制造系统、交通设施建造系统、交通营运管理系统、交通运输人员言行及其着装规范系统等方面,也都可以看到不同交通方式所体现的交通行业特色文化。我们认为,有力推动交通线域文化与行业文化的融合发展,应当把交通运输线所经地区的特色地域文化与交通行业文化有机结合,处理好交通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既充分彰显交通行业特色文化,又积极保护和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如以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来看,由于城镇人口聚集压力持续增大,因而历史街区会面临交通更大需求的影响。有专家指出:“街区宽度的先天限制将会使慢行加公交的出行成为历史街区的主导出行方式,历史街区的到达性交通压力有所缓解,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交通压力增加。”[21]因此,应加强交通设施、交通工具、运输方式的人性化设计,提升交通服务的品质品位,构建与历史文化街区相适应的交通文明模式,不仅充分体现交通行业特色文化,而且在满足街区交通出行的基础上,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文化保护和传承。

三是切实加强交通安全文化与生态文化的融合发展。交通安全文化主要是指在加强交通安全建设中所形成的交通安全管理法规、安全设施建设、安全运输工具制造、安全运输线路设计以及交通安全意识价值等。因此,交通安全文化作为引导、规范交通安全的理念、制度、精神,全方位、多层面渗透于主客体的交通活动之中。我们认为,随着交通机动化快速发展,营运汽车、机车、轮船、飞机及其从业人员数量增长,对交通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恶劣天气增多,由此引发重特大自然灾害,对交通基础设施及运输安全构成威胁,也对交通运输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更加重视交通安全问题,着力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主要是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形成的积极节约自然资源、主动维护生态环境、自觉保持人与生态自然和谐相伴的理念、制度、精神。因此,生态文化作为引导、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应当全方位、多层面作用于人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利用的活动之中。中共中央在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强调指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2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23]切实加强交通安全文化与生态文化的融合发展,就是要在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现代机动交通发展的关系”[22]的基础上,把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与生态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确立交通安全既是交通活动的人和货物的安全、又是维护自然生态安全的新型交通安全观,不仅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安全秩序,而且进一步加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坚决实行最严格的交通环保制度,严厉整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径,大力发展节能降耗、清洁环保、安全高效的绿色交通,实现交通运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四是不断深化交通产业文化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交通产业文化主要是指在交通运输产业发展中所体现的满足人们对交通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优质化、体验化需求的理念、精神和价值取向。旅游文化主要是指在旅游项目设计、旅游线路规划、旅游景区开发、旅游景观打造、旅游纪念品制作、旅游媒体宣传中所体现的满足人们对旅游多样化、个性化和高质量、高品位追求的理念、精神和价值取向。我们认为,不断深化交通产业文化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就是要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促进交通产业文化与旅游文化的互动整合,深度推进交通运输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在改善交通运输方式方面,要建构交通产业文化与旅游文化的交融渠道,积极发展多式联运,通过有效“整合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的多式联运”[23],建设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的一体化运输体系,加快改变多式联运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的状态,统一运筹规划大运输体系的运作机制,依托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多式联运而充分发挥组合优势,形成内外相连、纵横相交、上下相接的陆、海、空立体化运输网络,形成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资源配置合理、协调发展的大运输新格局,大力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在增强交通运输功效方面,要充分发挥交通产业文化与旅游文化的重要价值功能,进一步充实和深化“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推动智能交通产业的深广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产业与旅游产业在发展机制上形成协调性、优势上产生互补性、途径上增强整合性、效益上形成共增性。在建设交通运输设施方面,要充分利用交通产业文化与旅游文化的重要引导作用,加强交通驿站、车站、港口、机场、收费站、加油加气站、服务区以及桥梁、隧道、立交、廊道、观景台、标识等交通设施的文化建设,在切实增强设施实用性的基础上,积极提升交通设施的文化品位。在提高交通服务品质方面,要充分发挥交通产业文化与旅游文化的重要熏陶作用,引导交通运输服务人员提升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在行为、语言、态度等方面彰显其良好的精神风貌,主动体现交通运输服务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以优质服务而积极展示交通运输行业的美好形象。

四、结 语

交通文化是人类在创造交通、发展交通的演进过程中创造的文明成果,充分彰显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巨大能动性。交通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系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推动人类文化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因而交通文化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交通文化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价值,是通过有利于促进交通文化发展的方式和路径得以形成的。交通文化的融合发展就是促进交通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极大彰显交通文化重要地位和价值功能的有效路径。在交通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交通线域文化与行业文化、交通安全文化与生态文化、交通产业文化与旅游文化等多维度、多层面的互动整合中推进交通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交通文化诸要素内聚外合的极大张力,建构交通文化多维度认同、多层面交流、多渠道汇聚的融合发展机制,不仅是大力改善交通设施状态、加快转变交通运输方式的需要,而且是提升交通服务品质、塑造交通行业美好形象的需要。因此,卓有成效地推进交通文化融合发展,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交通丰富资源的必然要求,是极大增强交通高质量发展动能的内在要求,是大力推动实施“交通强国”战略的时代要求,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交通人类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繁忙的交通
人类第一杀手
《融合》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小小交通劝导员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