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是中国的文化标识

2018-03-19 08:06李炳武
关键词:长安文化

李炳武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长安学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标识,即‘标志’”(辞海)。标识与标志本质相同,其意义在于“知道”“认识”,是要让人熟悉、记住。“识”字除了“记住”的意义外,还有“认得”“识别”的要求,标识所包括的领域更广泛一些,更多的是一种沟通。

西安,古称长安,是汉唐盛世的首都、丝绸之路的起点、光复民族伟业的高地。它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又隐含着国家长治久安、社会长盛安宁、人民长寿安康的美好寓意。为了让人们知道、记住历史的长安,认得、识别长安的文化价值,现就“长安是中华文化的标识”做以下论述。

一、中国地理位置中心的长安

长安位于中国的大地原点,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关中平原土地肥沃、八水环绕,是四季分明的人类宜居之地。正因为有秦岭的气候屏障和水源滋养,才会有八百里秦川的风调雨顺、周秦汉唐的绝代风华。

(一)中华地理精神标识和地理标识的秦岭

秦岭地处中国腹心“连山接海隅”的巨大山系称为中国的脊梁,中华的龙脉、中华民族的父亲山。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秦岭是中国地理几何中心,如果把东西走向的秦岭作为横轴,把从内蒙南下的黄河作为竖轴,华夏文明庞大的坐标系原点华山巍峨耸立在秦岭的中央。在中国的地质版图上,秦岭东西绵延1 600多公里直达华北平原。秦岭“水分江河、地辨南北”,是中华大地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南北方交汇点的特殊优势,造就了秦岭区域内生物的多样性,赢得了“生物基因库”的美名;在中国的绿色版图上,秦岭是中国的“森林宝岛”;在中国的功能版图上,秦岭是“中央绿肺”,也是“中央空调”。秦岭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又是粘合体,将两大母亲河“合为一体”,从而赢得了“绿色水库”“中央水塔”之名。

(二)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关中

八百里秦川,四关雄踞,环绕四周的山脉构成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建都于此的原因,诚如张良所言:关中不仅地势险要,而且物产丰富,“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宜于对关东地区进行控制:“阴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1]

(三)丝绸之路起点的长安

当今西安是中国的大地原点、授时中心,属中部战区、国家中心城市,位于欧亚大陆桥的核心位置,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居住的交汇处。西安作为新长安,是实现光复民族伟业的发展高地,必将带动周边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全面进步。

二、中国政治文明创新地的长安

“长安自古帝王都。”从西周之分封制、秦之郡县制、西汉之察举制、隋唐之科举制,不断进行的制度创新有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华之礼得周公而制,中国之政得秦皇而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定,中国之盛得唐宗而成。开放包容的唐朝是中国帝制时代政治与文化发展的高峰期,被称为世界性的帝国。

(一)西周兴盛支柱的分封制与井田制

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众建诸侯、裂土为民”的分封制。分封制就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诸侯国是周王朝设在各地的据点,起着拱卫王室的作用。

西周时期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央推行国王制,地方推行分封制,经济推行井田制。这种制度是由原始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制发展、演变而来。其中强大的部落为盟主,其他部落为成员。随着社会发展和斗争的需要,盟主在联盟中不断强化其军事、政治联盟的性质。起初,各部落是独立的、自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独立和自主不断被削弱。从而发生了“协和万邦”到“万邦黎献”的变化。分封制和井田制相互影响,二者的存在成为西周兴盛的支柱。

(二)中华礼仪之邦的根源礼乐制

据《尚书大传·康浩》称:“周公居摄三年,制礼作乐”,西周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周公制定、颁布各种典章制度,谋划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在整合发展当时的礼乐文化中起了重大作用。

周公制礼乐,是为了适应周人取得政权后所实施的分封诸侯、宗法制度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周王朝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吕氏春秋·慎势》载:“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则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这里所讲的防争、防乱,就是向人们揭示礼乐制度所起的巨大作用[2]。

(三)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从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实行统一度量和废除旧贵族世袭特权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为左庶长。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重农抑商”为主要内容的变法,史称商鞅变法。

秦国之乡邑,原来是自然形成的大小不等的居民点。商鞅变法时,均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居民登记于户籍,分五家为伍,两伍为什,近似于后来的保甲制度。为了加强管理和统治,规定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财源、兵源得到可靠保证。商鞅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一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四)早期制度文明的郡县制

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来的战乱。他废除西周分封制,创立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2郡),郡下分若干个县,主要官员统一由中央任命,并接受固定的俸禄,其职位不能世袭,使官僚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郡县制的实施,把中央集权的行政新体制扩大到了“天下”,成为后世王朝行政制度的典范。

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基本组织结构为:第一,皇帝为国家元首,握有至高无上的、统治全国的权力。第二,中央机构由三公九卿两级组成。三公为皇帝的行政、军事助手,九卿分工负责各项庶政,还有位列将军以掌征伐。第三,地方行政为郡县两级制,由皇帝任命行政、军事长官。这样的制度安排,适应了当时新确立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的要求,也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总目标、总趋势相适应。

毛泽东诗云:“祖龙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3]秦汉时期确立的官僚制度使中国社会进入规范化管理。官僚制就像屋顶的大梁,支撑着帝国大厦。秦汉以降能够保持中央集权制的基本结构,也离不开官僚制的托举。在官僚制的框架下,文书行政是其主要形式,交通网络是其施政条件,郡县制是内部层级化的基础,律令制是执政的准则。官僚制的大梁周围,有这些具体因素的环绕,保证了帝国大厦的稳定[4]。

(五)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连年战乱,经济凋敝,人口锐减,国力衰弱。《史记·平准书》载: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于是,朝廷推崇黄老之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

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国家实行以农为先的政策,奖励农耕、桑蚕、减租减息。农业技术方面实行革新,一是扩大铁制工具的使用和畜力耕作,二是大规模治水,兴建水利工程,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加强国家控制,采用了旨在协调帝国生产活动、控制资源消耗的一系列经济措施,出现了人民生活稳定富裕,国家物质较为丰厚的开国盛世,史称“文景之治”。这为汉武图强、北驱匈奴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六)选拔优秀人才良方的察举制

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察举制”。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也叫“选举”。汉高祖刘邦开“察举制”先河。汉文帝时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定下“对策”(考试)和等第。汉武帝时“察举制”各种规定相继推出,达到完备。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

(七)三分相权并加强皇权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确立、唐朝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六部分理各种征政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

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这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于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明朝朱元璋废三省,六部直接受皇帝领导,才达到皇权的高度集中。

(八)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唐高祖武德二年(619)规定,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均田制规定:丁男十八岁以上,授田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八十亩为口分田。死后还田。

政府依据授田纪录向人民征收租庸调。不论贫富,一律缴纳定额的租庸调。租庸调相关农业制度不夺农时,合理解决了就业问题,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制度完善。

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均田制和租调庸制的实施,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的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安定了人民生活,促进了经济发展。

(九) 唐代军队管理的府兵制与募兵制

隋开皇十年(590),隋文帝下诏:“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5]唐太宗时,府兵制以均田制为基础,趋于完善。政府将农民按贫富分为九等,六等以上的农民,每三丁选一丁为府兵,免其租庸调,但兵器、粮食衣装等均须自备。当兵者二十岁开始服役,六十岁免役。府兵制寓兵于农,是兵农合一的制度。

唐玄宗时期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了募兵制。募兵制取代征兵制,为封建时代兵制的一大变革。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这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强大军队的建设。

(十)提供有效稳定行政管理的科举制

科举制由分科取士而得名,自隋唐始,在中国实行了1 300年之久,是重要的选官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隋文帝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于济两科。隋炀帝大业二年(606)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唐因隋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

科举制有效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精英家族的地位和生活与国运紧密相连;同时促进了社会教育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起来。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唐诗繁荣。唐代科举考试规定使用唐楷,政府行为使楷书盛行起来。

三、中国物质文明富集的长安

长安被誉为天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都城、73位皇帝的墓园,给长安地区留下有规模、有价值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遗址5万多处、馆藏文物百万余件。长安地区是中国物质文明的富集区,显著特点为数量多、品位高、种类全和时代序列性强。

(一)亚洲北部迄今发现最古老的直立人类蓝田猿人

蓝田猿人遗址位于陕西省蓝田县东15公里处的公王岭和县城西北10公里处的陈家窝村两地。蓝田猿人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类,被国际考古界誉为20世纪60年代考古重大发现,扩大了已知的中国猿人的分布范围,增加了世界猿人化石的分布点,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纪录,也提供了黄河流域古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佐证。

(二)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址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 600~6 700年之间。1953年发现,1954年开始大规模发掘,遗址面积约10 000平方米。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6]。遗址生动地展现了6 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三)闻名天下的国宝重器青铜器

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冶炼铜,一块半圆形黄铜片和一块黄铜管状物,年代测定为公元前4 700年左右,标志着人类初步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

陕西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从周原和丰镐遗址中发掘出周王朝的宫殿、宗庙和大量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青铜礼器,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制已趋成熟。

汉代以来,青铜宝器代出不绝。晚清四大西周青铜器毛公鼎、散氏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大盂鼎、虢季子白盘(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及大克鼎(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等国宝重器就闻名天下。1963年发现于宝鸡的“何尊”,造型雄奇,何尊内底发现有一篇122字的铭文,这是周成王时重要的训诫勉励文告。其中有“宅兹中国”句,是“中国”二字最早的词组记载。

随着周原遗址、杨家村遗址、石鼓山墓地等考古发掘,又有史墙盘、逨盘、折觥、厉王胡簋、秦公镈、卫鼎等国宝重器出土。已出土的青铜器有50 000余件,仅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就收藏17 000余件,三级以上的5 000多件。陕西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四)世界公认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

秦直道又名直道,秦驰道之一,为秦朝修建的军事交通工程。全长约736公里,全部用黄土夯筑,因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

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阻止和防范北方匈奴的侵扰,令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用两年时间修筑了南起陕西林光宫(陕西淳化县),北至内蒙古九原郡(内蒙古包头附近)的一条军事通道。秦直道被历史学家誉为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可以想见,秦朝军队“车辚辚、马啸啸”穿越平原、山地、草原和沙漠的威武情景。

秦直道比闻名西方的罗马大道还要早200多年,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享有世界公路鼻祖的美誉。秦直道目前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被国家列为大遗址保护工程。

(五)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1974年始,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1 000多米处先后发掘了3座大型兵马俑的葬坑。这里埋葬着约7 000件陶制车马和兵俑,还有实用兵器数万件,组成一个统一完整、威武雄壮的军阵构图。它们是秦代禁卫军的真实写照,在总体设计上,既担负着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伟大历史功业的纪念碑式雕塑。

(六)“汉族”“汉语”“汉文化”策源地的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遗址(今西安市西北),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是中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是中华民族具有核心地位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

汉高祖五年(前202),将秦朝的兴乐宫重加修饰,改名为长乐宫。萧何主持修建太仓和武库时,强调“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汉惠帝元年(前194)修建长安城墙,不追求四面城垣端正平直,而是随地形高低与河流变化走向曲直多变,故“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 亦称“斗城”,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思想。汉武帝登基后,天下安宁、国力已盛,加之汉武帝向往儒术,急欲有所作为。太初元年(前104)兴建北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开凿昆明池和上林苑。汉武帝倡导儒学,建明堂、兴太学,使汉长安城儒学之风日益浓郁。西汉王朝强盛辉煌的长安城,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汉文化”的策源地。“汉族”“汉人”“汉语”“汉字”等文化概念都产生于此。张骞也是从此出发,开辟了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

(七)中国发现最早、最大、最完整的石刻群茂陵石雕

西汉茂陵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刻群原分布在茂陵陪葬墓霍去病墓前及四周,今存茂陵石雕共16件,其中人和动物造型的石雕为马踏匈奴、跃马、卧牛、卧马、伏虎、野猪、怪兽吃羊、人与熊、石人、卧象、蛙、鱼(一对)、蟾等,石刻文字“左司空”“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益”两通。这些石刻题材多样,雕刻手法十分简练,造型雄健遒劲,古拙粗犷,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圆雕工艺品,也是汉代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八)古代都城建设的典范的唐长安城

唐长安城兴建于隋朝,称大兴城,唐朝易名为长安城,为隋唐两朝的首都,是中国古代规模最为宏伟壮观的都城,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隋唐长安城总体上呈中轴对称的方格式布局。城市建设中,长安城体现了“天人合一”“法天象地”的思想观念。帝王为尊,百僚拱侍。城内设有东西两市,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超过100万。还附会《易经》中“乾卦六爻”的说法,根据龙首原分为6条岗地的特点,安排了功能不同的建筑。在城市的边缘还规划了园林区,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成为民众的游览场所,是中国古代城市史上的一大创举。

唐长安城的形制是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都城建设的典范。长安城平面呈长方形,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3个部分组成。东西长9 721米,南北宽8 652米,周长36.7公里。城墙宽12米左右,高5米多,全部用夯土版筑,城门处砌有砖壁。面积达84平方公里,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古罗马城也只是它的五分之一。

唐长安城广泛影响了邻近国家和地区的都城建设。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就是效仿了长安的规划。日本国的平城京、平安京等不仅形制和布局模仿长安,就连一些宫殿、城门、街道的名字也是袭用了长安城的相应名称。

(九)大唐盛世的形象史料唐墓壁画

唐朝国力强盛,帝王崇尚厚葬,自唐太宗李世民营建昭陵,便开创了“因山为陵”的先例,唐朝各代帝王的陵寝多依山构筑,务求壮崇。在关中地区自西向东的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绵延数百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唐朝十八座帝王的陵墓。

唐代壁画出土于唐帝陵周围的陪葬墓。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画精品近600幅,面积达1 000多平方米。其中著名的有章怀太子墓的客使图、马球图、狩猎出行图,懿德太子墓的阙楼图、仪仗图,永泰公主墓的宫女图等在内的壁画珍品97幅,其中5件(组)18幅被国家定为国宝级,69件(组)82幅被定为一级文物。

唐墓壁画以风格独特的建筑、简约传神的人物、特色鲜明的器物、简洁明快的山水与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描绘了当时的仪礼规范、生活习俗、服饰特色、娱乐方式与建筑风格,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尤其是贵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形象资料。

(十)唐代长安标志性建筑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内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是中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古印度佛寺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唐长安城的标志性建筑。

(十一)世界佛教徒朝拜的法门寺

法门寺又称法云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明帝十一年(68),周魏以前名“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实道场”,唐初改名“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法门寺博物馆有“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法门寺唐密曼茶罗文化陈列”“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和“法门寺唐代茶文化陈列”。法门寺文化景区,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世界佛教徒们仰望朝拜的佛教圣地,也是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和海内外人士向往的旅游胜地。

(十二)世界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集中收藏与展示的宝库,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元佑二年(1087),经历代收集扩大,现收藏文物11 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种(组)134件,一级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骏”有四骏珍藏于此馆。广场中央的《石台孝经》碑,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 此碑集三帝于一身:文帝孔子撰《孝经》;唐玄宗以隶书抄写;唐肃宗题写碑额。

四、中华传统文化的“硬盘”长安

长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黄帝共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周公制礼作乐,成就中国礼仪之邦;秦皇统一文字,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创造条件。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建立封建伦理道德奠定了理论基础。“西汉文章两司马”为后世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唐代开放、包容、儒释道相融合的多元文化体制,使中国传统文化达到空前的灿烂繁荣。

中华文明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故事大都发生在建都长安时期。有人说,长安是“中国的芯片”“中华文明的DNA”。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说:长安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内存极其丰富的‘硬盘’,从这里能够获取的信息太众多了”。

(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黄帝与龙

轩辕黄帝是中华文化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作为“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时期的华夏先民创造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各民族的“共祖现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传闻黄帝所在的部落图腾是蛇,他每征战胜利,就把其部落图腾的一部份加到自己的图腾上,最终形成了以蛇为身,以鱼鳞护蛇身,以狮头为蛇头,狮尾为蛇尾,以鹿角为蛇角,以鹰爪为蛇爪,拢总起来,代表各个图腾,故谐音为“龙图腾”。 龙最初是华夏族的图腾,进而演变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文化标志。 秦汉以后,龙开始象征君主帝王的神性,秦始皇称“祖龙”,皇帝们都称“真龙天子”。演变到今天,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出土过“龙凤纹”彩陶细颈瓶。龙凤起源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图章、徽记、标志和象征。“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

(二)中华民族最早的称号华夏族

华夏也称“夏”“诸夏”。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华夏儿女为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又称中夏。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称“中华”。华夏族在黄河流域留下众多的文明遗址。秦汉多以“华夏人”自居。古代汉族往海外移民时自称华夏人,由此产生“华人”一词。 中国的英语称谓China,来自于秦的直译。可见,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威名与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古代中国的影响久远。

(三)汉字创立与发展的核心地区长安

长安是汉字诞生、发展、传播的核心地区。从半坡时期的刻画符号,到黄帝时期仓颉造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与钟鼎文,到秦统一后的秦篆、汉隶、唐楷、行草,以及于右任先生倡导的《标准草书》,都与长安这块热土密切相关。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也是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根本原因。以方块字造型的汉语与英语、法语、俄语、拉丁语等构成了世界语言体系。

汉语构成了中国的内聚性。汉语“这种书面语具有特殊意义——这些汉字的发音,在中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方式;但是任何汉字,不管其发音如何,含义却是同样的”。“这种共同的书面语言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实际上,他对整个东亚也起到了如此的作用,因为中国的文字书写方法已全部或部分的为周围包括日本人、朝鲜人和部分东南亚人在内的大部分民族所采用。”[4]

(四)兴办太学,推崇“五经”

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在长安设立五经博士,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尊贵地位。“五经”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简称《诗》《书》《礼》《易》和《春秋》。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四书五经”,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兴选仕,试卷命题均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作用。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华智慧、中国方案,就出自“四书五经”。

(五) 儒释道三大宗教的圣地

儒家文化的初源是周文化,文王拘而演《周易》,周公制礼作乐。孔子“云游天下、克己复礼”,复的就是周公之礼。西汉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西安碑林的《石台孝经》碑,就是唐代孝治天下的物证。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从印度传入中国。西汉时,汉长城附近便建有敦煌寺。唐代,玄奘赴印度取经归来,因《心经》等佛学著作的翻译传播而达到鼎盛。据说,玄奘迎回佛指真骨舍利,促成了唐代统治者先后7次举办盛大的迎送佛骨活动。在朝廷的提倡、推崇下,佛教六大教派相继在长安诞生发展,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本土化。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而成。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奉老子李耳(太上老君)为教主。当年天下大乱,典藏吏(李聃)老子含着悲愤之情告别喧嚣的都市,骑青牛,出函谷,一路西行,来到秦岭终南山下的楼观台,写下了千古不朽的《道德经》,并在此设坛论道,教化万民。因此,楼观台称为道教文化的圣地,并以老子的《道德经》为经典,倡导“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追求修炼成为神仙。

(六)诗赋的故乡是中国文化的高峰长安

“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左宗棠的诗《题卧龙岗诸葛草庐》说,文章写得最好的要算西汉的司马迁与司马相如,而经邦济世的人才当首推南阳的诸葛亮了。西汉文坛的文学形式主要是散文和赋,当时散文以司马迁成就为最高,赋以司马相如成就最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华文化在诗歌中凝聚,从《诗经》一路传承,穿过大秦一统,走过大汉雄风,开创大唐繁荣。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至今的2 200多位诗人创作的近5万首诗歌,充分反映了唐代历史发展的面貌,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初唐时期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举起诗歌革命大旗的作家陈子昂。在文风上,初唐时期的诗人作品中气象万千,雄浑博大,开辟了新的世界。盛唐时期,唐诗题材广阔,发展至顶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歌雄视千古。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派”,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派”也成就斐然。中唐有白居易、元稹领导的新乐府运动。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论主张,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有《长恨歌》《琵琶行》传世。晚唐还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等,推动唐诗进一步繁荣。

(七)农耕时代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二十四节气

汉武帝(前104),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3种。反映季节变化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映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反映出的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是古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对农业耕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

(八)开中国戏曲之先河的梨园弟子

唐代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音乐、舞蹈兴起。史载:“开元二年,上以天下无事,听政之暇,于梨园自教法曲,必尽其妙,谓皇帝梨园弟子。”《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喜欢音乐,精通音律,尤其欣赏清雅的《法曲》。于是,挑选三百乐工在梨园演奏《法曲》。李隆基亲临指导,称这些乐工为“皇帝梨园弟子”。

公元714年,唐玄宗设“梨园亭”。“梨园”为最高培养宫庭音乐人才的机构,在这里集中了全国高水平的歌舞、器乐人才。唐代流行法曲,实际上就是今天大型歌舞的雏型。唐代法曲,不但有歌唱,还有舞蹈,全是用器乐现场伴奏,且阵容庞大,有几百人之众。唐玄宗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除了请专门人士教习还邀请文人雅士贺知章和诗人李白等编写节目。他从小就跟宫廷乐师学艺,能演唱、演奏、作曲。他创作的法曲《霓裳羽衣舞》流传至今。法曲逐渐发展为歌舞,歌舞又发展为戏剧。

梨园,实际上是中国第一座国立戏曲学校。梨园,也就成了后世演艺界的代称。戏曲界叫“梨园界”,行业叫“梨园行”,演员为“梨园弟子”,世代传承为“梨园世家”。

五、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地长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以深圳为龙头的沿海开放和以上海为龙头的沿江开放,正在兴起以长安为龙头的沿路开放。考古学家说:“长安是考古者的天堂。” 历史学家说:“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硬盘。”诗人们说:“长安,一城文化,半城神仙!”企业家说:“长安上空吹过的每一缕风都是唐诗,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历史,每一处景观都是文化。”政治家说:“长安是中国的文化标识。”新时代,新长安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中心,需要做到3点。

(一)需要有国际视野、历史眼光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有人说,人类历史上真正的文化中心是公元7世纪的长安、19世纪的巴黎和20世纪的纽约。那么,正在复兴的新长安,要想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必须具备4点:第一,有令世人敬仰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第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与代表人物;第三,有源源不断的重大文化成果被世界广泛接受;第四,有相当长时间能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安的文化艺术再次活跃。美术之“长安画派”、文学之“陕军东征”、 文化之“长安雅集”、音乐之“西北风”、电影之“黄土派”、建筑之“汉唐风”,学术之“长安学”,不断彰显出长安文化的大气磅礴。

近年来,整修、重建了大雁塔广场、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大明宫、汉长安城、法门寺和昆明池等;举办了具有世界性的首届西商大会、世界马拉松比赛、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西安年、最中国”等影响深远的文化活动。

(二)需要不断举办大型国际文化活动,以彰显活力、扩大影响

西安要继续举办以再现大唐盛世气象的“中国·长安雅集国际文化活动”和“丝绸之路论坛”;还应该举办以展示汉服与唐装的“长安服装艺术节”、展示“御厨络绎送八珍”的“长安美食节”、 展示梨园风采的“长安艺术节”、 传播唐诗的“长安诗歌大会”等等。

(三)需要有长安学派、长安书展和长安传媒中心

2005年,陕西兴起长安学研究,“长安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地域文化的探讨,更是对时代精神文化的整合。长安作为汉唐故都,既有地域文化的特征,又因曾处于政治文化中心而具有主流文化的特征。对于长安学的研究,其实也是对于历史上影响中华民族乃至世界范围的精神文化特质的关注与探究,对于构筑新世纪民族精神家园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5]。

长安学在长安,这里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宝贵的文献资料和众多的文史专家,吸引全世界的文化创造者,不断创造、传播最新的文化成果。这是以地缘关注为重点、以盛世文化为特色而创设的崭新学科,是国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安学研究有一个远大的目标,那就是盛世文化、时代关怀、世界眼光。关注当代、传承文明是每一位历史学家应担负的社会责任。长安学研究,正是在探讨这些文明产生、发展及衰亡的文化特质,以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光复民族伟业的中国梦提供更多的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

六、结 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尊自强。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东方大国朝气蓬勃、气象万千……奇迹正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涌现。”[7]长安曾是中华民族灿烂辉煌文化的象征。侨居世界各地的6 000多万中国人,都自豪地称其住地为唐人街。这是一种文化认同,一种文化情结和一座精神家园。

长安是中国的文化标识,要实现光复民族伟业的中国梦,把大西安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中心,就要把长安文化研究好、传承好。2 000多年前,汉武帝刘彻时期,使者张骞从长安出发,凿空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搭建起东西方交流的桥梁。1 0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沿古丝绸之路取经求法,彰显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气质和品格。今天,走进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再次从长安出发,沿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以彰显中国魅力。

猜你喜欢
长安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长安长安
我们长安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水VS火
“长安号”:一路驰骋
谁远谁近?
西游新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