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感染绦虫的临床症状及其防治

2018-03-19 04:04:43马德利
饲料博览 2018年8期
关键词:吡喹投服鸵鸟

马德利

(吉林省德惠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德惠 130300)

禽类都易感染绦虫病,如鸡、鸭、鹅、鸽、鹑、火鸡、孔雀及鸵鸟等都易被绦虫侵袭。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多节绦虫亚纲,在家禽、野禽中有193个属、17个科的1 400多个种。形状近乎一样,大小及长短不一,虫体乳白色,呈扁平状,分节带状。由头节、颈节及链体3部分组成。头节有吸盘,吸附在宿主的肠壁上,颈节较纤细(有的缺乏颈节);链体由若干节片连接而成,成熟的老孕卵节片会逐节或逐段从虫体后端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可被中间宿主吞食,发育成具有侵袭性的囊尾蚴。这些中间宿主再被禽类吞食后,在体内即可发育为绦虫成虫[1-3]。

1 鸡绦虫病

感染鸡绦虫有八、九种,多发生于17~40日龄的雏鸡和青年鸡。一般于6~11月夏秋季多发。绦虫主要寄生在鸡的小肠内吸取营养,并引起肠道炎症,粘膜出血,阻碍雏鸡的生长发育,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绦虫大量繁殖可堵塞肠管,常引起鸡腹泻。虫体分泌物可引起鸡体中毒和出现神经症状。节片戴文绦虫有时可引起鸡两足瘫痪,不能站立,头颈扭曲,最后因衰竭死亡。绦虫感染还可诱发其他疾病以至引起死亡。蛋鸡影响产蛋率。成鸡可成为带虫者。中间宿主有蚂蚁、金龟子、家蝇、蛞蝓等昆虫。

治疗:治疗药物可用①吡喹酮按20 mg·kg-1体重1次性拌料喂服;②氯硝柳氨(灭绦灵)按100~150 mg·kg-1体重混饲料中1次喂服;③丙硫咪唑按20 mg·kg-1体重1次性混料中喂服。

预防:可在60和120日龄各驱1次绦虫。成年产蛋鸡于5月和8月各预防驱虫1次。注重饲养管理,注意粪便及时清理、堆积发酵杀灭虫卵。杜绝中间宿主。平养鸡最好能网上育雏,减少接触粪便。

2 鸭鹅绦虫病

感染鸭鹅主要为矛形剑带绦虫和膜壳绦虫,虫体均较大,长约10~30 cm。主要侵害2周~4月龄的雏鸭鹅,多发生于30~90日龄。以放牧为主的中鹅一般发病率可达50%~60%,死亡率为20%~30%。当鸭鹅吞食了已感染的中间宿主剑水蚤和保虫螺后而受到感染。临床表现精神萎顿、毛羽粗乱、食欲不佳或废绝,行动无力。中、幼鸭鹅发育受阻,生长缓慢,逐渐消瘦,粪便带有粘液,时常可见到排出的节片,感染严重者有死亡。

治疗:①吡喹酮15 mg·kg-1体重1次服下,可加少量面粉和水制成丸剂投服。②丙硫咪唑20 mg·kg-1体重1次服下,间隔3~5 d同等剂量再服1次。③硫双二氯酚,鸭用200~300 mg·kg-1体重,鹅用600 mg·kg-1体重,可制成丸剂1次性投服。鹅4 d后再用1次。④新鲜南瓜秧洗净切碎,拌少量饲料,空腹任鹅自由采食。食后第2天即可见到绦虫。将饲养场内所有带有粪便的绦虫及垫草清理干净,集中烧毁处理,防止扩散。7 d后再喂1次。

预防:①雏鹅1月龄前驱虫,成鹅放牧前进行驱虫。②粪便及时处理,清除堆集发酵,防止重复感染。③避免在死水池塘放养,防止被剑水蚤等中间宿主感染。④幼雏与成年鸭鹅分开饲养和放养。⑤对已感染的鸭鹅群应有计划地进行驱虫,防止病原扩散,注意消毒。

3 鸽绦虫病

鸽常见的绦虫为戴文绦虫和赖利绦虫。戴文绦虫是一种小绦虫,虫体仅有0.5~3 mm长,主要寄生在鸽的十二指肠内,蛞蝓、陆地螺为中间宿主。由赖利绦虫属的多种赖利绦虫侵袭感染鸽,最大型的虫体为棘沟赖利绦虫,虫体长34 mm,宽4 mm,可引起寄虫部位产生结节(又叫结节绦虫)。以蚂蚁为中间宿主,鸽吃了感染的蚂蚁后而发病。轻度感染不出现明显症状。重度感染时精神沉郁、羽毛逆立,两翅下垂,不愿行动,渴欲增加,食欲减少及下痢等,有时病鸽突然倒毙。多与其他病混感时发生死亡。

治疗:①吡喹酮15~20 mg·kg-1体重1次服用。②灭绦灵100~150 mg·kg-1体重1次服用。③硫双二氯酚150 mg·kg-1体重1次服用,4 d后再服用1次。赖利绦虫感染需用160~250 mg·kg-1体重用量才能达到100%疗效。

预防:及时清理粪便、消毒场地,消灭中间宿主。定期给鸽投放驱虫药。

4 孔雀绦虫病

由多种绦虫寄生于孔雀小肠中段所引起发病。如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有轮赖利绦虫及戴文绦虫等。虫体长在4~35 cm,孕节片长大于宽。由多种昆虫为中间宿主。以幼龄孔雀最易感。表现精神沉郁、羽毛逆立,翅膀下垂、嗜睡,食欲不振或废绝,喜饮水,下痢便呈煤焦油样、血样或水样,有时排白色或淡黄色等多种稀便。少数有神经症状。

治疗:①吡喹酮20 mg·kg-1体重1次投服。②氯硝柳胺50~60 mg·kg-1体重1次投服。③丙硫咪唑20 mg·kg-1体重与面粉制成丸剂投服。

预防:定期驱虫可减少该病的发生。经常消毒、清扫场地消灭中间宿主,如蚂蚁和家蝇等。

5 鸵鸟绦虫病

主要由鸵鸟侯杜绦虫寄生于小肠内引起发病。该虫体是专一性寄生在鸵鸟体内。虫体长为60 cm。由于吞食了感染的中间宿主而在鸵鸟体内发育成成虫。以幼龄鸵鸟感染性高。临床表现为精神迟钝,身体卷缩,常呈嗜睡状态,并有轻度腹泻。母鸟则产蛋量下降。

治疗:吡喹酮口服7.5 mg·kg-1体重1次性投服。无论对绦虫的成虫和幼虫均有良好的驱虫效果。吡喹酮注射液20~30 mg·kg-1体重分点注射,均有良好的驱虫效果。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每d及时清扫粪便,防止牧场内人员通过鞋底将虫卵污染场区。对已感染的鸵鸟场,最好对幼鸟每6周驱虫1次。

猜你喜欢
吡喹投服鸵鸟
投服中心行权与企业会计稳健性
投服中心行权与企业会计稳健性
单一和联合狂犬疫弱毒苗制剂给药后家兔血浆中吡喹酮的含量及血药浓度研究
伊维菌素吡喹酮咀嚼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不会飞的鸵鸟
幼儿画刊(2018年11期)2018-12-03 05:11:40
有趣的鸵鸟
亲爱的,我不是鸵鸟
阿苯达唑联合吡喹酮治疗肝吸虫病出现黄疸的相关病因分析
鸵鸟
小青蛙报(2014年10期)2014-09-22 21:17:45
吡喹酮对曼氏裂头蚴感染小鼠治疗效果的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