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无创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度哮喘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效果分析

2018-03-19 02:00柳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呼气重度支气管

柳炜

近年来,由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应用使多数支气管哮喘患者尤其是中轻度患者的病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控制,但仍有部分重症患者药物治疗难以控制。据统计,部分重症哮喘患者即使经过单纯氨茶碱、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远期病死率仍>15%[1]。重度哮喘的治疗仍然是临床面临的难题[2]。我院对急诊重度哮喘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治疗,以探讨该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93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年版)中的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47例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43~78岁,平均(62.41±4.43)岁,病程5~31年,平均(13.42±2.12)年,急性发作时间2~11 h,平均(5.11±0.91)h;对照组46例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44~78岁,平均(63.13±4.78)岁,病程5~29年,平均(12.94±2.07)年,急性发作时间2~12 h,平均(5.34±0.89)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疾患患者。

表1 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对比(±s)

观察组(47例) 4.21±1.38 3.77±0.79 3.13±0.84对照组(46例) 6.12±1.73 6.01±1.05 5.74±1.31 t值 5.892 11.642 11.463 P值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观察组(47例) 治疗前 1.17±0.54 52.14±6.45 3.12±0.82 55.19±8.76治疗后 2.67±0.85ab 73.31±9.23ab 7.52±1.64ab 79.36±9.12ab对照组(46例) 治疗前 1.19±0.60 51.22±6.79 3.23±0.96 55.31±8.32治疗后 1.93±0.71a 66.45±7.56a 5.11±1.52a 74.16±7.19a

表3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观察组(47例) 治疗前 7.21±0.73 53.46±8.05 74.21±7.99治疗后 7.49±0.97ab 82.42±9.12ab 53.39±8.31ab对照组(46例) 治疗前 7.20±0.60 52.51±7.91 73.46±7.86治疗后 7.31±0.70 71.31±8.36a 54.48±9.14a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吸氧、纠正酸碱平衡、茶碱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BiPAP治疗,选择合适的面罩,固定,连接呼吸机。调节参数:模式S/T,呼吸频率16~20次/min,初始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分别为6~9 cmH2O、0~ 2 cmH2O, 逐 渐 调 整 至 10~ 20 cmH2O、4~ 6 cmH2O,通气4~6 h/d。治疗期间加强监测。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测定患者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FEV1占预计值%(FEV1%)。分析两组血气分析指标pH值、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喘息、咳嗽、气促、哮鸣音等)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定[3],临床控制:症状缓解,哮鸣音消失或明显减少,FEV1达到预计值60%~79%;显效:症状明显缓解,FEV1增加25%~35%;好转:症状有所缓解,FEV1增加15%~24%;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

观察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H 值、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哮喘的病理生理基础为可逆性的气流受限、气道高反应性和反复气流受限加重[4]。重度哮喘的上述特征均重于轻中度哮喘患者,由于多次反复治疗,患者对常规氧疗、β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等均不敏感、反应性较差。因此治疗后病情仍持续发展,最终在呼吸系统病变的基础上引起心脏病变,导致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进而导致死亡率的增加。

机械通气是抢救急诊重症哮喘患者较好的方法,包括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正压通气等,但前者容易导致感染、气压伤、脱机困难、心功能下降等并发症,患者依从性差[5]。近年来,BiPAP无创通气逐渐用于哮喘、呼吸衰竭等的治疗,且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对于重度哮喘方面的治疗尚无肯定结论[6]。BiPAP呼吸机是经鼻或经口鼻面罩、通过压力支持通气和呼气末正压的通气方式进行人工通气,在患者吸气时提供较高的压力,有利于克服气道阻力和肺泡的弹性回缩力、降低呼吸肌疲劳,同时气道压力的增加还可引起支气管扩张;而呼气时提供的呼气末气道正压较低,可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使功能残气量增加,并降低肺泡萎陷的发生率,使肺泡中氧的弥散性增加,呼气阻力减少,CO2排出增加,从而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纠正低氧血症。BiPAP不仅可有效改善肺的通气,还可减轻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和呼吸道高反应性,减轻黏膜水肿,减少腺体分泌,从而缓解哮喘症状。

本次研究资料中,观察组给予BiPAP治疗后,喘息、气促、哮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明显缩短,且缩短近35%,高于资料报道的25%的结果[7],提示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治疗,可有效减轻呼吸道阻力,改善肺部换气功能。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PEF、FEV1%均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提示BiPAP治疗可明显改善肺部通气血流比值,改善肺功能。有资料报道,BiPAP治疗并不能改善PEF[8],与本资料结果不一,可能与肺功能检测方法不同有关。本次研究资料中,观察组pH值、PaO2高于对照组,而PaCO2低于对照组,也说明BiPAP治疗可提高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低氧血症症状,促进CO2的有效排出,从而改善肺的换气功能。

综上所述,BiPAP治疗重症哮喘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呼吸肌疲劳,改善其肺功能。且BiPAP呼吸机操作方便,只需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即可,不需要其他模式的转换,患者易耐受。该治疗方法保留了咳嗽、吞咽等功能,增加了舒适度,避免了有创机械通气带来的并发症,患者痛苦小,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效手段。

[1]戴文鑫,吴智勇,陈娟,等. 无创通气治疗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善作用及血清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1530-1532.

[2]孙伟,黄永刚,许玺. 重度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及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J]. 江苏医药,2014,40(5):562-564.

[3]宋瑞红,张华伟,鲁立文. 孟鲁司特钠联合信必可都保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EOS影响[J]. 临床肺科杂志,2016,21(10):1909-1911.

[4]金宇,戴山林. 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生理学基础与策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7):549-551.

[5]龚倩,葛建军,葛圣林,等. 无创正压通气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循环杂志,2012,27(3):212-215.

[6]肖昌玉,张虹,袁艺. BiPAP无创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度哮喘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情况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2017,18(1):48-50.

[7]张文华. 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8):1160-1161.

[8]Serrano-Pariente J,Plaza V,Soriano JB,et al. Asthmaoutcomes improve with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for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J]. Allergy,2016,72(5):78-79.

猜你喜欢
呼气重度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宫斗剧重度中毒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年度创业家:重度垂直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