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添彩 助农增收
——贵州烟草实现循环发展

2018-03-19 09:18潘承丽
当代贵州 2018年41期
关键词:烟农农用地生物质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潘承丽

在推进烟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不断转变种植模式、改变烘烤方式、运用生物防控,将有限的资源有效循环利用,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蓝天。

多彩贵州,绿是底色。初秋时节,行进在贵州大山之间的盘山公路上,穿梭在从金沙到水城的各大烟区里,满山葱翠,仿佛置身绿的海洋。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多彩贵州响亮的品牌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贵州重要的发展战略。贵州作为全国第二大烟区,如何既保护好青山绿水,又能用好绿色资源红利,是贵州烟草人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推进烟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不断转变种植模式、改变烘烤方式、运用生物防控,将有限的资源有效循环利用,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蓝天。

转变烘烤方式 减少环境污染

在金沙县大田乡、白泥乡的烟叶烘烤场,烟农们有的在将捆好的生烟叶抬去烘烤,有的在将烤烟上杆,有的在对烘烤下杆的烤烟进行分级选择,技术人员正在检查烤烟质量,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烘烤场现在不再用煤炭来烤烟,取而代之的是这种生物质燃料。”白泥乡烤烟烘烤场负责人胡如忠介绍,烤烟场修建于2014年,共有密集烤房20间,可以集中烘烤500亩烤烟。过去,烤场一直使用煤炭进行烘烤,能源消耗大,不仅增加了烘烤成本,还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今年以来,白泥乡烟叶烘烤场开始用生物质燃料和电力替代煤炭,并使用燃烧机自动化下料进行烘烤,下料时间精确到秒,提高了燃料利用率,在减少能源浪费、有效保护环境方面效果非常明显。

“使用生物质燃料进行烘烤,不仅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而且稳定性好,我们烟农也很省心。”大田乡烟农杨坤华说。

据了解,这种生物质燃料由烟杆和烟根经加工处理而成,易于存放,干净卫生。用生物质燃料烘烤烟叶,具有引火快、燃烧稳定、操作方便等特点。同时,用取材便利的烟杆制成生物质燃料,替代燃煤用于烘烤,本身就节省了一大笔燃料费,也落实了降本增效的工作要求。此外,生物质燃料烤房控温精准,烟叶烘烤质量也大幅度提升,有效降低了烘烤损失。

像金沙县大田乡、白泥乡这样的烟叶烘烤场,如今在贵州烟区已经普遍存在。从今年起,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着力在全省推行新能源试点,将其作为推动烟叶生产转型升级的一场攻坚战,全省目前共有4600余座烤房利用生物质燃料进行烤烟,500余座烤房利用电能进行烤烟,得到全省广大烟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赞赏。

利用废旧资源 保护生态平衡

除了能源消耗对环境产生影响外,农用地膜也是烟叶种植过程中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一直致力于做好农用地膜的回收再利用,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走进毕节高原烟海管理区的迤那镇绿色发展示范园,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的清洗、甩干、粉碎从烟农手里收购回来的地膜。据了解,废旧地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残存期达20年以上,如不及时清理回收,土壤中的残膜量逐年积累,会降低土壤透气性,改变土壤物理性状,影响农作物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降质。

2017年以来,毕节高原烟海管理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本着“践行社会责任,实施清洁生产”的原则,按照“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循环利用”的思路,积极构建资源再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催生建成绿色发展示范园,进行废弃农用地膜的循环回收利用,实现变废为宝,为群众致富助力,为生态建设添彩。

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大力谋求创新型发展,通过积极构建绿色生产体系,让片片烟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烟海”,助推烟草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图为威宁自治县秀水镇的烟农在为烤烟打杈。(卢志佳 / 摄)

示范园采取“政府引导+烟草补贴+烟农捡拾+合作社回收+企业加工”的运作模式,13个合作社在所辖区域设置残膜回收点79个,年均回收量800吨左右。“我们每天可以处理4至5吨残膜,生产塑料产品颗粒1.5至2吨。”示范园负责人介绍。

以户为单位,在烟叶生产主要环节结束后,合作社引导烟农自行清除废弃农用地膜。烟农将清除的废弃农用地膜整理后,在指定地点按一定价格交售给烟农专业合作社,可以获得一份额外收益,极大地提高了烟农清除废弃农用地膜的积极性、主动性。

目前,全省已建成废弃农用地膜回收加工厂15个,2017年回收废弃农用地膜106.89万亩,共计7520吨,占使用面积的71.07%,加工利用2915吨。预计今年,废弃农用地膜的回收及加工利用率将达80%以上。

推广生物防治实现绿色发展

走进水城县齐心村的烟叶生物防治中心,实验室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器皿和瓶罐,器皿里培养了各类昆虫,研究人员正在给昆虫喂食。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种昆虫叫蠋蝽,可以防控斜纹夜蛾、粘虫、小菜蛾、棉铃虫、蚜虫等,效果显著。其食量大、食谱广,不危害果蔬,也不叮咬人畜。其若虫及成虫均可以以刺吸的方式捕食防治对象,防治效果达到70%以上。”生物防治中心饲养技术员王华成介绍。

对广大烟农而言,病虫害防治是一件大事。在过去,传统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是使用农药,尽管农药的生产技术一直在提高,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不但给环境带来影响,还会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或者发生变异,使病虫害发生更加频繁,给农作物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带来较大隐患。

基于对烟农利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城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联合相关研究中心,利用生物物种间存在的相依相克关系,通过“以虫治虫”的方式来进行生物防治,不仅减少了对烟叶的伤害,也更符合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近年来,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依托科技创新,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控)技术,突出“扩大推广面积、减少农药用量、降低烟叶农残、提升综合效益”四项主攻任务,把蚜茧蜂防治作为主推技术,把蠋蝽防治作为突破性技术,推进生物防治技术落地见效,推动烟草病虫害防治向绿色防控升级转变。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蚜茧蜂保种基地12个、扩种室9.4万平方米、扩繁棚10.9万平方米,可满足200余万亩蚜茧蜂放蜂需求。同时开发蠋蝽防治技术,成功筛选本地蠋蝽品种,实现了蠋蝽的规模化饲养和繁殖,拟建可满足100万亩烟地的蠋蝽繁育基地。2017年,全省蚜茧蜂防治烤烟194.4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6.8%;蠋蝽防治烟青虫、斜纹夜蛾等害虫20.8万亩,覆盖面积占计划面积的10%。

猜你喜欢
烟农农用地生物质
生物质水暖炉 农村节能减排好帮手
数字化转型中烟农社区平台的建设
——以韶关市为例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的农用地利用情况分析
一款可以被“种”出来的纸包装
农村土地流转
我国发布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便携式热解炉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