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弟,张国龙
(吉林省通榆县边昭镇畜牧兽医站137200)
鹿坏死杆菌病为鹿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严格厌氧性坏死杆菌。在兽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蹄部、四肢皮肤和深部组织以及消化道黏膜坏死性病变。本病在我国各鹿场流行较广,是危害鹿最严重的的一种传染病[1-2]。
坏死梭杆菌命名变化很大,在不同时期称为坏死杆菌、坏死梭菌、坏死丝球菌等。名称的多样性反映了该菌最初分类学位置的不稳定性。目前列为拟杆菌科梭杆菌属成员。
该病原菌为专性厌氧菌,多形态,在培养物中表现为球菌状、短或长杆状以及长丝状。在幼龄培养物和活性病变中部分呈长丝状,表现纺锤形或圆形隆起,直径可达1.8 μm。细胞形态取决于培养基年龄、病原菌株和培养基。在葡萄糖肉汤中,细菌直径0.5~0.7 μm,隆起部位可达1.8 μm。细菌长度从球状到长丝状,超过100 μm。细菌两端或圆形或锥形。幼龄培养物以异染颗粒状内含物的长丝状形式存在居多,特别是液体培养基。而球菌和杆菌在固体培养基老龄培养基上多见。异染颗粒是该病原菌的一个特征,染色涂片时呈现“串珠样”外观。本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无鞭毛和芽孢。易着染所有普通的苯胺染料。
传染源主要是患病鹿及带菌鹿,不同品种和各种年龄的鹿均可感染。皮肤损伤是主要感染途径,也可通过消化道创伤、锯茸的损伤、产道伤口以及脐带炎而感染。另外,生活环境不良,如地面潮湿泥泞,凹凸不平、气候闷热潮湿,也易于此病的发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于夏秋季节流行。
病料的采集和处理。麻醉待检鹿:用鹿眠宝3号通过嘴吹式喷枪将其麻倒。先用75%酒精棉擦拭待检鹿的坏死部位,后剪取病变部位的小块组织,接种于运送培养基;最好用灭菌铂金耳钩取病变部组织(应尽量避开血液)接种到运送培养基。在采集病料时,由于小量组织或脓汁极易干燥,导致厌氧菌死亡,因此通常用棉拭子进行采样,并将采样的棉拭子放入运送培养基,这样可以保证病原菌的存活率。采集病料的病料须置于4℃的保温瓶中,尽快送回实验室进行培养。若不能立即培养,应置于4℃的冰箱中保存。采集的病料于7 d内病原菌分离效果最好。
病原分离培养基。心脑浸液血液琼脂培养基、Eugon⁃broth培养基及蛋白胨酵母肉汤标本运送培养基。
病原分离方法。采集的组织块或脏器块,分别用无菌环取样,在厌氧培养基上做划线培养。沾有脓汁的棉拭子从运送培养基取出后,直接浸泡于10 mL新鲜配制的EY(Eugonbroth+酵母)肉汤中,1∶100以上稀释样本,迅速将稀释液0.1 mL涂布于厌氧分离培养基表面,每个稀释度做2板。培养基放入厌氧罐厌氧培养48~72 h后观察。
分离培养物的鉴定。培养特性该菌培养适温为37.0℃。含5%~10%CO2、80%~90%N2、5%~10%H2的混合气体为最适的厌氧气体培养条件,在pH7.5~8.5之间有利于生长。生化特性能形成靛基质,能使牛乳凝固并胨化,液化明胶不定,多数菌株产生酯酶,在血琼脂平板上毒力菌株呈β型溶血;非毒力菌株或弱毒株呈α型溶血或不溶血,能转化苏氨酸为丙酸盐。多数菌株在培养中大量产气,但也有产气不多者。菌落和菌体形态在含马血或兔血的心脑浸液琼脂平板培养48~72 h,毒力菌株形成圆形,直径2~4 mm,平坦、光滑、灰白且亮或微黄色,呈波状边缘的菌落,菌落微凸或中央凸起,呈典型的β型溶血;非毒力菌株表现菌落1~2 mm,凸起,边缘整齐,黄色,呈α型溶血。在鹿肢蹄部位坏死深层组织及脓汁涂片可见到典型长丝状革兰氏阴性杆菌。将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见有多形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从球杆状到长丝状杆菌不一,单个或成堆排列,许多呈“L”型存在。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多数呈短杆状或球杆状。许多短杆状菌着色不均,有异染颗粒。新鲜菌株培养易出现典型的长丝状“串珠样”杆状形态。
动物试验。将病料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分别给家兔、小白鼠皮下注射。被接种动物逐渐消瘦,接种局部坏死,经8~27 d死亡,个别在10周内死亡。内脏有转移性坏死灶,取病料进行细菌学检查。也可采用家兔耳背面包埋法,即先将兔耳背面皮肤切一小口,然后伸进刀柄剥离皮肤,做成一个人工皮囊,将被检病料包埋其中,用火棉胶封口观察。家兔通常逐渐消瘦,包埋部形成坏死,多数约10~30 d死亡,个别2个月内死亡。死后剖检会发现内脏有转移性坏死灶,同时可分离到坏死梭杆菌。
彻底清除患部坏死组织和脓汁充分暴露创面,将病灶周围洗净,剪毛,涂擦碘酊,然后用3%~5%的双氧水溶液,或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口,为防止患部创口污染,用维氏流膏、鱼石脂或纯焦油浸渍的纱布绷带包扎创口,绷带包扎时,应采取多道包扎打结,以防脱落。视病情一般2~3 d处理1次,直到创口痊愈。必要时采用全身疗法。
[1] 卫泽珍.鹿坏死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及其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7(8):63.
[2] 赵伟.鹿坏死杆菌病的诊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