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茧丝绸行业2017年运行情况及2018年展望

2018-03-17 21:55陈祥平刘凯旋
四川蚕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南充蚕桑丝绸

陈祥平 程 明 祝 莹 刘凯旋

(1.四川省丝绸协会,成都 610031;2.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成都 610031;3.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 610031)

2017年,四川省茧丝绸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商务部《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和《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增品种,创品牌,提品质”战略,培育发展新动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融合明显提速,经济效益有效改善,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行业发展总体好于预期。

1 2017年行业运行概况

1.1 生产保持平稳态势

据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统计,2017年,全省桑园面积达到13万hm2,同比增长4.28%;发种210万张,产茧8.1万t,同比分别增加2.44%和5.2%;鲜茧收购均价43.5元/kg,同比上升25.25%;桑果产量7.5万t,同比增加28.6%。蚕茧产量位居全国第二,质量保持全国最好水平。

丝绸生产由于企业受国家环境治理要求约束,以及蚕茧原料供应紧张的影响,主要产品产量比上年有所下降。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累计生产蚕丝及交织物(含蚕丝50%)1.99亿m,同比下降4.34%,降幅低于全国5.68个百分点,占全国总产量的33.06%,居全国第1位;生产蚕丝2.95万t,同比下降11.41 %,降幅高于全国0.96个百分点,占全国总产量的20.8%,居全国第2位;蚕丝被110万条, 同比下降4.35%,降幅低于全国2.9 8个百分点,占全国总产量的5.72%,居全国第6位。

1.2 丝绸出口量减价增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和四川省商务厅提供的出口商品分类汇总数据显示,2017年,四川丝绸商品出口额为14500万美元,同比下降26.76%,占全国丝绸出口总额的4.1%,居全国第7位,也是自2012年以来连续6年下降。从真丝绸出口商品分类数据看,虽然大部分商品出口量下降,但出口价格有所提高。1-12月,丝类出口2186.3万美元,同比增长15.29%,居全国第7位,出口单价46.7美元/kg,同比增长16.38%;真丝绸缎出口6056.8万美元,同比下降18.90%,居全国第5位,出口单价5.67美元/m,同比增长12.19%;丝绸制成品出口3474.9万美元,同比下降30.02%,居全国第9位,出口单价13.69美元/件套,同比增长30.82%。

1.3 茧丝绸价格大幅上涨

受国内外丝绸市场需求转旺和茧丝原料供应不足的双重影响,国内茧丝绸市场价格自2016年5月以来一路上升,进入2017年后,继续呈现加速上涨趋势,且产品供不应求。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嘉兴指数”月度报告显示,2017年12月商检3A级生丝销售价位达49.6万/t,比年初上涨了11.9万元/t,涨幅高达31.56%。四川因茧丝质量好,产量大,价格涨幅表现抢眼。据四川省丝绸协会了解,2017年底,四川部分企业的6A级生丝售价已达54万元/t,为缫丝企业带来良好发展机遇。

1.4 经济效益持续向好

得益于市场环境的明显改善,行业经济效益实现了近年来的较好成绩。据四川省丝绸协会统计,2017年,全省蚕桑丝绸总产值达到381亿元,同比上升16.69%。其中,蚕桑综合产值71亿元,丝绸工业产值310亿元,同比分别上升8.4%和18.4%。商务部茧丝绸行业市场运行监测系统和四川省丝绸协会入统的45家重点茧丝绸企业,有7家亏损,亏损面15.56%,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45家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1.07亿元,比上年增加0.66亿元,增长160.97%。

2 2017年行业运行的主要特征

2.1 着力经营机制模式创新,蚕业生产提质增效

2017年,在中央一号文件指引下,各地坚持以质量效益提升为目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推进优质蚕茧基地建设,培育新型蚕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促进蚕业转型发展。绵阳市涪城区紧扣市场需求,立足新机制、新技术、新业态,推动蚕桑产业组织化、高效化、多元化发展,蚕丝年均总产值3.5亿元、农民年售茧收入2.2亿元,亩桑蚕茧收入比同业高出3000元以上。兴文县因地制宜发展蚕桑产业,走出一条既治理了石漠化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路子。绵阳涪城蚕桑“三新三化”模式、宜宾兴文“栽桑养蚕——乌蒙山石漠化地区脱贫奔康走出的‘新路子’”双双当选“2017四川十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四川红旗丝绸有限公司、仪陇县奥特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集中土地流转,与蚕农建立利益联动机制,建设规模化优质蚕桑基地,并以种养基地为基础, 聚集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发展现代蚕业,带动新型蚕业经营主体和蚕农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截至2017年底,全省发展0.67hm2(10亩)以上种养大户已达到13万户,2hm2(30亩)以上家庭农场6000户,蚕桑专业合作社200余家。有22个蚕业合作社被命名为“四川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

同时,全省蚕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科研院所,结合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在珙县、宁南、乐至等地建立蚕桑基地标准化建设示范点,组织开展蚕桑标准化生产培训,规范蚕桑基地标准化建设。

2.2 行业资源整合加快,产业发展投入增加

全行业不断整合优化行业资源,加大发展投入,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茧丝绸产业创业创新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资源整合方面,南充市以高坪航空港都京丝纺服装工业园和嘉陵区丝纺服装产业园为核心,建设丝绸加工集聚区,培育“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攀枝花市引进中丝集团,组建“国企+地方政府+民营经济”三方投资管理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共建攀枝花优质茧丝绸基地。产业投入方面,除各级财政的蚕桑发展、工业技改,以及中央外经贸发展资金茧丝绸专项等资金支持外,企业方面的投入也持续增加。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计划用时三年,在武胜县建设2000hm2(3万亩)的现代蚕桑产业园区;四川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投资2.85亿元,占地7.4hm2(111亩),建设包括蚕种、丝绸、家纺用品生产及物流配送、工业旅游在内的现代化丝绸产业科技园,项目一期工程将于2018年底竣工;南充宏兴丝绸有限公司入驻都京丝纺服装工业园,计划投资6000万元,征地3.33hm2(50亩),建设集缫丝、织绸、丝绸服装为一体的丝绸生产线;南充金富春丝绸有限公司整体搬迁生产厂区,建成剑杆织机生产线和服装生产线,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高,为生产开发宽幅丝绸面料和服装服饰奠定基础。

2.3 精准脱贫作用显著,产业扶贫贡献突出

全省各级茧丝绸主管部门、行业科研院所和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把新时期新阶段的茧丝绸产业发展融入全省扶贫攻坚工作大局进行统筹谋划,深入开展茧丝绸产业扶贫工作。截至2017年底,在全省36个国定贫困县,88个省定贫困县中,已建成省级蚕桑基地县15个;在全省40个蚕桑基地县的扶贫规划中,有698个贫困村首选蚕桑为脱贫主导产业,已有468个贫困村通过发展蚕桑产业退出减贫计划,减贫率占67.05%,走出了“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模式,茧丝绸业已成为部分贫困地区的财政主要来源、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有效实现精准脱贫的骨干产业。在推进茧丝绸产业扶贫中,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探索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基地、“一对一”技术服务、就地建设扶贫就业车间等扶贫新模式,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高县立华蚕茧有限公司、珙县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被省委农工委评为“四川省2017年带动脱贫攻坚明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南充顺城纺织有限公司被四川省就业扶贫推进会树为“全省就业扶贫工作示范窗口”,四川红旗丝绸有限公司负责人被省工商联、省扶贫和移民局等单位评为“精准扶贫先进个人”。

2.4 科技创新要素有效聚合,行业创新能力再上新水平

全行业紧扣产业优化升级主线,健全产业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继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牵头搭建“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南充嘉陵城南工业集中区茧丝绸窗口服务平台”之后,与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等单位联合建设的“四川省茧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2017年获得四川省科技厅批复;由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教授级高工陈祥平领衔,与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共建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以第一名高分通过凉山州第四批州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评审;成都海蓉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建设的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二十二批企业技术中心,使全行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上升到5家;“四川省茧丝绸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优化提升,实现了资源向创新配置、力量向创新集成。

坚持产业导向,推进科研开发,一批项目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对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由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四川省科技创新产业链重大项目“现代蚕桑丝绸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示范”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高效多功能桑园机械的研制与应用”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完成的“自动化煮茧新工艺及设备研究”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为“纺织之光”成果推广项目;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提出的“活性染料固色代替尿素以减少污水中氨态氮含量的工艺技术”方案,荣获第二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南充)现场赛优秀奖;南充首创蚕具有限公司研制出全国首台智能化自动养蚕机和高效节能环保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高县立华蚕茧有限公司桑蚕科技示范园被列入科技部第二批“星创天地”名单;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采用CAD纹样设计系统和电子提花控制系统,将传统纹样的设计与现代高科技融合,开发出夔纹锦、鸟兽纹锦、缠枝葡萄、永昌锦等清地小花蜀锦衣料,并与四川金笛服饰公司进行时尚化合作,产品在巴黎、上海时装周上受到客商好评。

2.5 统筹持续推动,品牌打造成效明显

坚持政府、协会和企业三方联动,多角度打造区域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千年绸都--南充继成功打造“中国绸都”“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后,嘉陵区又喜摘“中国桑茶之乡”国字号招牌;在蚕神嫘祖故里--盐亭,“四川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四川茧丝绸产业发展的新名片。在第十二届四川名牌评审中,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的“宝珍”牌生丝,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的“南丝路”牌优质桑蚕茧、生丝,四川阆中寿昌号蚕丝制品有限公司的“寿昌号”蚕丝被,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的“依格尔”牌丝绸产品,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的“银海丝绸”牌蚕丝被,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的“银河”牌手工打结地毯,高县立华蚕茧有限公司的“凯华”牌生丝,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的“露茗、桑都”牌桑叶茶系列产品荣获“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同时,通过持续组织企业“抱团”参加“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丝绸苏州”“全国优质茧丝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和“川货全国行”活动,区域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涪城”茧丝、“南丝路”生丝、“大凉山”蚕茧、“僰人”蚕茧备受市场青睐。

2.6 市场拓展多头并进,国内外市场共同发力

全行业以“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产品竞争力”为指导,全方位、多层次开拓丝绸消费市场,培育消费群体。营销模式上,实体店与网络营销相结合,强力推动丝绸新零售。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在西安、都江堰、雅安南方丝路驿站、九寨沟唐蕃古道等旅游景区建设丝绸文化体验和产品展示馆,全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成都蓉锦蜀绣公司将“蜀绣生活馆”开进成都的社区、楼宇,让消费者就近体验蜀绣魅力;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利用电商平台、电视购物频道,新增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产品策略上,紧跟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加强产品创新。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引进20余台(套)喷气织机及高温高压染色机,精细化开发蚕丝/涤纶/莫代尔、蚕丝/天丝/莫代尔交织面料、床上用品等新产品,以优质产品抢占市场;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顺应健康消费新潮流,除开发桑叶茶外,还开发桑叶粉、桑姜茶、桑菊茶、茉莉桑茶等桑配方功能性保健产品。此外,企业还充分利用展会平台,拓展内外市场。南充市举办“2017中国绸都·南充丝纺服装博览会暨绸都十强好单品、十佳形象代言人评选”等系列活动,扩大本土丝绸消费;德阳成宇丝绸有限公司、南充长叶丝绸有限公司主动参加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上海纺织品博览会以及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境外展会,寻求国外商业伙伴,丝绸出口业务稳定上升;四川春鹏丝绸有限公司依靠展会快速成长,通过津洽会、西洽会、乌市亚欧博览会、成都西博会等国内展会,签订意向性合作订单3000余万元。

2.7 借力丝绸文化资源,产业融合发展内涵更丰富

依托特色丝绸文化资源,全行业积极挖掘丝绸文化内涵,努力探索“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南充市借鉴北京“798文化创意园”,在高坪区都京镇投资156亿元,以百年丝绸老店六合集团的历史资源为核心,打造10km2丝绸文化产业园暨丝绸特色小镇,建成后可实现产值500亿元,税收15亿元。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学习海尔工业旅游等经验,建博物馆搞工业旅游,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专门从事蜀绘开发研究和市场推广的南充顺成纺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1000m2的蜀绘丝绸文化中心。四川新立新(阆中)丝绸有限公司利用其旧址“苏式建筑”,引进广东坤银投资管理集团投资40亿元,打造阆中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并配套酒店、会展中心、商务中心、培训中心等。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建起中国桑茶文化馆,形成集旅游、产品加工、原料基地种植为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四川朗瑞丝绸有限公司依托锦门古镇、南丝绸之路起点、南丝路博物馆,倾力打造丝绸文化、丝绸名品展示和丝绸文创三者相结合的“丝绸世界”展馆,设置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和蜀锦蜀绣、古桑果桑林观光等四大主题互动体验区。凉山州德昌县,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等地举办桑椹采摘节、蚕桑文化节,发展蚕业休闲观光、康养等新业态,推动传统茧丝绸产业与加工业、文化业、旅游业、服务业融合发展。

3 行业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尽管2017年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增长,整体经济效益上升,但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近两年来茧丝绸价格上涨,行业看似红火,但部分企业生存压力实则较大。农业产业化企业在蚕茧原料保障、产品质量、实现利润方面均表现良好;茧丝绸加工企业因茧丝等原材料在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占80%以上,其生产成本也随着茧丝原料价格持续上升而不断提高,高买高卖不但未能带来更大利润,反而使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和风险。

丝绸生产出现不稳定迹象。一方面,国内蚕茧价格飙升和供应不足导致部分企业无法正常开工或产量下降,个别企业甚至出现阶段性停产;另一方面,因生产废水排放和能源清洁标准更趋严格,部分节能减排不达标的缫丝企业、印染企业或被整顿淘汰,或被限产、停产,或被关停转迁。加工环节成为目前限制丝绸行业发展的瓶颈。

流动资金紧张问题更加突出。长期以来,茧丝绸企业受制于银行信贷政策,很难获得贷款,普遍存在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绝大部分企业只能靠自筹资金或民间借贷维系生存发展。近两年,茧丝绸价格持续攀升,企业在鲜茧收购、茧丝绸原料采购以及囤货等环节所需的流动资金更多,融资成本更高,资金短缺更为明显,已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营。

4 2018年行业形势展望

从政策层面看,随着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近年出台的一系列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各级茧丝绸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业发展促进措施的深入落实,政策的累积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有助于茧丝绸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与此同时,至2017年底,全国茧丝绸主产省(市区)已全部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缫丝加工增值税率“高征低扣”问题,这将有效降低茧丝绸企业生产成本,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茧丝绸产业发展。

从需求层面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国际国内丝绸消费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

从供给层面看,国内茧丝原料总量不足的矛盾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但随着这两年地方政府和企业对蚕桑发展的重视,加之茧丝绸市场价格对蚕桑生产的刺激,部分地区的蚕茧产量会有所增加,茧丝原料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从价格和效益来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综合市场供求关系、产品质量以及茧丝绸生产综合成本等因素分析,茧丝绸市场价格可能会维持现有水平,或出现小幅波动。以此为支撑,预计行业效益水平总体将保持平稳态势。

综合上述因素,结合四川省茧丝绸行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运行特征,预计2018年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将呈现出昂扬向上、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

猜你喜欢
南充蚕桑丝绸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坚持法德并举 助力治蜀兴川
四川南充上智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南充市委书记为什么夸玉皇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