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承琳
(大连华立涂装设备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0)
(1)前处理电泳。涂装中前处理电泳主要有烘烤与存贮两个方面,目前虽然它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化操作,但现阶段在脱脂过滤这一个环节自动化程度偏低。结合实践来看,在前处理电泳的脱脂过滤环节中,其形式上大多选择袋式过滤垣旋液分离器垣纸带过滤机,虽然此项工作人员需求较少,然而现场情况却暴露出诸如噪音强、环境差以及污染物多等种种弊端,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工作势必会对员工操作及身心情况带来不小的影响。对此,可以采取磁性过滤与全流量过滤这两种方式,其中前者主要是借助于电磁原理,而后者则是仿照磷化除渣。以全流量过滤为例,其原理主要是仿照磷化除渣,即首先使用一些具有重复冲洗利用的过滤材料,而参照超滤原理则将过滤系统设置成筒状。其次,脱脂工序中槽液是从外向内通过过滤层,而后干净的槽液回到槽内,包括渣滓等废物污物就被留在过滤材料中,然后在不断增加的压力作用下变成渣饼;最后,当过滤器中检测到过滤层压力达到要求后便自动进行反向旋转,并在此过程中利用脉冲形式的洁净水由内向外冲洗过滤层,如此一来便不仅可以将积压的渣饼弄掉下来和收集,同时在此环节中别的正在运行的过滤器并未受到任何影响。这样一来不但实现了前处理电泳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并且在降低人员工作强度、环境污染等方面也发挥出了积极作用。
(2)涂胶。这几年来涂胶线以逐步运用自动化技术,例如机器人视觉系统、精细定位系统等,除了局部修正作业外,当前涂胶线基本实现无人作业。通常情况下,涂胶线工位分布主要为“遮蔽垣底部焊缝密封垣底部PVC垣卸遮蔽垣粗密封垣细密封垣铺胶板垣裙边胶”。其中,对于遮蔽垣底部焊缝密封垣底部PVC垣卸遮蔽通常是运用自动底部涂胶机器人,因为该类部位对涂胶没有过高要求,而且没有受到车身结构遮挡,所以其能够较易实现自动化涂胶。而难度较大部分在于涂胶部位周边工艺孔以及周边界限清晰程度等无法雾胶部位的喷涂,而这就要受到车身设计结构以及机器人操作的精准程度来决定。对于粗密封,主要指的是对除了彻底以外的全部车身非外观能够直接看到部位的涂料,其中具有涂胶难度较大的部位在于车身内、后门、车门以及机盖等部位,这就需要机器人不但能够对涂胶部位进行识别,并且还能够具有开闭件的功能,如关门、开门、盖等。细密封是对涂胶具有最高要求的工序,其主要是对于能够看到的外观部位进行涂胶,其不但要求涂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而且还要求其具有良好光滑度与平整度。而胶板主要指的是通过人工进行服帖成形的胶板,而近年来不断研发出新型阻尼材料,胶板现已能够使用与底部PVC相类似的喷涂成型工艺。但是有个问题是,车臣要求粘贴阻尼胶板的位置不但在彻底施工较为便利位置,并且车门和侧围的外板同样要求粘贴胶板来达到补强、降噪的效果。不过因为该类部位常常被不同结构内板件遮挡,所以自动喷涂难度较大。对于裙边胶和底涂相类似,是对车身外表面进行施工,所以较易实现自动化。不过因为该部位是能够用肉眼看到部位,需要要求具有较高的喷涂精度。
(3)中面涂。归纳来说,中涂、色漆与清漆工艺能够用“擦净、内板喷涂、外板喷涂”来概括。一般工艺包括了应用自动外板喷涂、自动静电除尘、鸵鸟毛擦净等技术的应用,不过还是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全面清理车身与内板喷涂。然而近几年来,逐步提高了车间洁净度控制程度以及柔性可自动清理的机器人开发程度,先人工自动擦净工作已逐步被擦净机器人所取代。但是虽然早已经实现自动喷涂与开门内板喷涂,不过其成本较高,需要应用大量机器人,所以还没得到广泛应用。对于中面涂而言另一个问题在于其漆雾处理系统,当前水处理技术已经比较普遍与成熟,不过其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缺点,如,漆雾不能完全漂浮或是被捞起,要求用人工来进行运输与换槽,需要花费极大的工作量。例如,难以清理泵、管路以及沉降的漆渣等,而且漆渣含有大量水分,必须要经过沥水、晒干后才可进行处理等。以往的干式喷漆室没有上述缺点,不过其处理效果差强人意、要求连续更换除渣材料且有着巨大的火灾风险。而新型干式漆雾装置则能够有效弥补上述不足,其主要是利用研发的特殊过滤材料,使用时会来对漆雾进行吸附,所以不用进行捞渣、更换过滤材料,并且没有或者风险。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应用与管理石灰过程中,要求对设备结构设计与维护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因为泄漏石灰而污染到涂装环境。
在当前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涂装在包括汽车、飞机等行业中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受到诸如人体危害性大、劳动强度高以及产品品质稳定性等多种因素所要求,自动化技术在涂装中有着极为广泛地应用。对此,文章主要就涂装自动化技术展开了一定的探讨,以期为推动我国涂装事业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伍小平,王祺燕.汽车生产线涂装车间自动化控制研究与实现[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