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 慧,赵国蓉
(1.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气象局,青海 祁连 810400;2.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局,青海 海北 810200)
2012年3月31日20时起全国2149个地面气象站观测业务改革调整,我国气象事业基本结束人工观测和自动化观测并存时代,新长Z文件逐渐替代气象部门发送几十年天气报。因长Z文件中涵盖有海量数据信息、存储格式规定较多,再加上文件上传时效性短,很难通过人工方法细致校验,因此业务人员应熟练掌握长Z文件质量控制方法和特点,全面了解人工质控需求,借助质量控制辅助软件,总结业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长Z文件质量控制。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报文传输方式对地面气象要素上传文件的数据质量控制方式调整,随后分别气候极值、气候学界限值、时间一致性及内部一致性检查等,最后应挑选适宜质量控制码。对长Z文件内数据质量控制应始终遵循“确定为错误才修改”原则。在日常业务中,长Z文件中数据以“数据正确,未做修改”情况为主,质量控制码为0;若某些数据段中冬季项目、不常见现象没有出现等情况,此时数据应以“/”填充,质量控制码为3,所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长Z文件台站质量控制码主要以“0”和“3”为主。
降水量滞后、传感器故障、观测仪器漂移、数据下载失败、人工观测项目处理错误等现象均会造成长Z文件数据异常。在使用监控软件对长Z文件质量控制过程中,只是对数据超气候学极值、露点温度、水汽压等湿度项目或海平面气压等观测值是否与计算结果一致、小时极值出现时间和小时内分钟数据矛盾修改,而其它观测数据异常要使用人工质量控制方法处理。
(1)降水量。长Z文件中对降水量维护包括小时/分钟降水量及编报降水量。分钟降水量有两种界面方式,打开方式和数据调取有差异,Shift键垣鼠标右键点击“小时降水量”打开的是原始RIIiiiMM.YYY文件,不能进行任何操作。直接点击“小时降水量”打开分钟降水量,在该界面下处理降水量数据。若无降水,却有分钟降水量数据,可以判定是滞后降水的,选择降水停止时次长Z文件,将滞后降水量添加到降水停止最后1min,质量控制完成后对本时次长Z文件维护。滞后降水应按照开始时次、当前时次顺序对降水量数据处理,避免对当前时次编报降水量产生影响。判断是野值降水,应依次删除,在软件作用下可对编报降水量累加。若记录降水量0mm,不用对分钟和小时降水量处理,只需在02、05、08、14、20时次使用人工方法对编报降水量人工干预,并详细备注。
(2)气温。长Z文件对气温维护包括定时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和时间、过去24h最高/最低气温。若因温度传感器故障,对正点观测气温数据产生影响,打开分钟气温数据界面,选取正点前/后10min内与正点相近分钟数据,若这些分钟数据都是跳变值,鼠标右键点击“气温”选项可以在自动站观测值中输入人工观测数据。在挑选最高/最低气温和时间时,应选中对应分钟数据,随后校对即可;若最高/最低气温极值相同,但出现时间不一致,可以不处理;若软件挑选极值和时间同实际选中不一致,认真检查并按照时间、极值顺序修改。处理完成后1h内最高或最低值后,应注意判断是否影响24h极值挑选,在将极值栏选中后拖动可发现软件挑取的24h极值,做好相关维护。
(3)风向风速。长Z文件对风向风速维护包括有2min/10min风向风速、最大/瞬时风向风速、极大风向风速和时间、6h极大风向风速。一旦风传感器故障,应使用人工观测数据替代,对于EN型测风仪可以直接输入风向角度,风速直接输入整数即可。没有人工测风仪的台站,使用人工目测方法替代,目测风向使用8个方位,风速记录为目测风速中数值。若分钟风向风速数据缺测对10min风向风速数据产生影响,对于有自记测风仪器台站,风向可选择16方位,风速记录小数位只能是0、3、7,若台站中没有测风仪器,应对10min风向风速缺测处理。通常极大风速数值要高于最大风速,若极大风速比最大风速低,应找出具体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处理。若因风传感器故障影响最大/极大风向风速的挑选,应结合RTD数据挑取,对于可用数据使用手动方法输入,不可用数据根据缺测处理。若分钟风向风速数据缺测,认真分析是否影响6h极大风向和风速,在选中极大风速栏向下拖动,使用手动方法录入软件挑选的6h极大风向风速数据。
(4)重要天气报替代。若在02、08、14及20正点前30min内观测到大风、冰雹、龙卷等重要天气现象且达到发报标准时,应将重要天气报内容与正点长Z文件合并,不再另外编发重要天气报。
(5)降雪加密观测。若祁连县启动降雪加密观测时,在正点长Z文件中会并入雪深和降水数据,此时不需要再次上传降雪加密观测文件,选择“厘米”作为积雪深度单位,选取1位小数,输入过程中将数值扩大10倍。若在窗口中输入小数位不为0,在对长Z文件上传时,应以窗口界面实际数据为准,但写入到B文件时,应对小数位数四舍五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