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67599)王冬梅
脑梗死临床以猝然意识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目前,临床常以患者症状、CT为主要诊断手段,但是CT具有一定局限性,诊断梗死病灶数量、大小不精确。本研究选取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分别探讨磁共振成像联合CT诊断对脑梗死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研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47例,年龄59~77岁,平均年龄(65.92±4.36)岁,体质量58~80kg,平均体质量(67.35±3.98)kg,39例发病<24h,31例发病24h~72h,26例发病超过72h,恶心呕吐30例,语言功能障碍43例,肢体功能障碍23例。且本研究经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CT诊断 采用宏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飞利浦affiniti50多排螺旋CT,扫描患者全脑,扫描层厚5mm,间隔4mm,必要时可增强扫描。
1.2.2 磁共振成像联合CT诊断 先行CT诊断,后采用西门子公司提供的MAGNETOM Avanto 1.5T磁共振成像仪进行快速扫描,获得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的T1WI、T2WI、DWI成像。均由2名以上影像师进行图像分析。
1.3 观察指标 ①联合诊断与单一CT诊断检出率。②联合诊断与单一CT诊断诊断出病灶的平均数量与大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本次所有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诊断检出率 脑梗死时间<24h,联合诊断检出率92.31%高于CT诊断检出率3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时间24~72h,联合诊断检出率96.77%高于CT诊断检出率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时间>72h,联合诊断与CT诊断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计联合诊断检出率94.79%高于CT诊断检出率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病灶数量、大小 磁共振成像联合CT诊断出平均每人病灶(2.91±0.77)个,高于CT诊断结果(1.90±0.5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94,P=0.000);磁共振成像联合CT诊断平均病灶大小为(7.89±1.26)mm,低于CT平均病灶大小(10.25±2.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76,P=0.000)。
由于病灶组织与正常组织对X线吸收值存在差异,通过CT扫描可快速识别病灶,鉴别脑梗死与其他脑血管疾病,并且可显示病灶位置、大小、性质等。且CT诊断快捷、简便,费用较低,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采用CT诊断难以发现脑梗死发病24h内病变,且易受到脑部骨质构造影响,对脑干、小脑等部位病变显示不清,早期诊断准确率不高[2]。磁共振成像仪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共振所产生的信号记录患者脑细胞的核氢元素,并通过重建共振信号进行成像,以此来诊断脑部病变。磁共振成像仪在脑梗死发病1~2h即可显示病变图像,且磁共振扫描不受脑部骨质构造影响,可全面识别脑部病灶;此外,其分辨率高于CT,可显示微小病灶。
本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时间<24h及24h~72h,磁共振成像联合CT诊断检出率92.31%、96.77%高于CT诊断检出率35.90%、48.39%(P<0.05);且联合诊断总检出率94.79%高于CT诊断总检出率54.17%(P<0.05),说明磁共振成像联合CT诊断脑梗死准确率更高。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磁共振成像联合CT诊断平均病灶数量高于CT诊断,平均病灶大小低于CT诊断(P<0.05)。说明磁共振成像联合CT诊断可全面诊断出脑梗死病灶数量,可诊断微小病灶,为患者早期治疗方案提供重要指导。
综上所述,磁共振成像联合CT诊断可提高脑梗死诊断效能,可提供准确的病灶位置、大小、数量等信息,为患者早期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但是,磁共振成像诊断价格较高,诊断时间较长,临床应参考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适合的诊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