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锋 朱兰香
农机深松整地是以拖拉机为动力,牵引深松机或带有深松部件的联合整地机,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松动土壤的一种机械化整地技术。应用这项技术可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加厚松土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从而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能有效增强粮食基础生产能力,促进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
1.农机深松深度可达35~50厘米,可有效地打破长期以来铧式犁翻耕所形成的坚硬犁底层,有效地提高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能,深松后的土壤体积密度为12~13克/立方厘米,恰好适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作物根系深扎。
2.农机深松有利于提高土壤蓄积雨水和雪水能力,尤其是在干旱季节能自心土层提墒,提高耕作层的蓄水量。一般来讲,深松作业地块较未深松地块可多蓄水165~330立方厘米/公顷,并保存在0~150厘米的土层中;0~20厘米的土壤平均含水量比传统耕作条件一般增加5%~15%,0~100厘米的土层中可多蓄35~52毫米的水分,形成巨大的土壤水库,使伏雨、冬雪春用、旱用,确保播种墒情。
3.农机深松作业只松土不翻土,可有效排涝、排除盐碱,特别适合土层浅,不宜翻地作业的地块。
4.农机深松作业与其他作业相比较,其阻力小,工作效率高,作业成本低。深松机械由于其独特的工作部件结构特性,使其工作阻力显著小于铧式犁耕翻,降低幅度达1/3。经过测算,一般地块公顷耗油仅为10.5~12升,作业成本90~120元/公顷左右,工作效率因机型不同而不同,效率高的每天可达20~30公顷。
5.农机深松可使雨水和雪水下渗,并保存在0~150厘米土层中,形成巨大土壤水库,使伏雨和冬雪春用,确保播种墒情。一般来说,深松比不深松的地块在0~100厘米土层中可多蓄35~52毫米的水分,0~20厘米土壤平均含水量比传统耕作条件一般增加2%~7%,可实现天旱地不旱,保证一次播种的出苗率。
6.深松不翻动土壤,可以保持地表的植被覆盖,防止土壤的风蚀与水土流失,减少因翻地使土壤裸露造成的扬沙和浮尘天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7.促进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增强地力,实现作物增产。据中国农机院在中低产田进行的试验数据对比表明,玉米平均增产1200公斤/公顷,增产率约20%;大豆增产270~360公斤/公顷,增产率12%~17.8%。深松机可使灌溉水的利用率至少提高30%。
1.深松时间。秋季深松有利于蓄纳秋冬雨雪,一般2~3年进行一次。秋深松起垄的地块要注意起垄后及时镇压,以防跑墒。
2.深松深度。深度的确定要因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层为标准。对于土壤比阻较大及犁底层较厚的地块,应用普通联合整地机难以达到深松整地的效果,应采用浅松铲与深松铲相结合的深松机进行复式深松,分层打破犁底层,以保持耕层土壤适宜的松紧度和创造合理的耕层。
3.深松质量。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质量要求是“深、平、细、实”,即:作业深度一般在25厘米以上,作业后要做到田面平整,土壤细碎,没有漏耕,深浅一致,上实下虚,达到待播状态。
4.深松作业的原则。
(1)农机深松作业应该根据土壤的墒情、耕层质地情况具体确定,一般情况下,耕层深厚、耕层内无树根、石头等硬质物质的地块宜深,否则宜浅。
(2)作业季节土壤含水量较高,比较粘重的地块不宜进行深松作业,尤其不宜采用全方位深松作业,以防止下年出现坚硬板结的垄条而无法进行耕作。
(3)农机深松应以秋季全方位深松为主,以夏季局部深松为辅。
(4)作业时在主机能够正常牵引的挡位上尽可能大油门提高车速,以便获得理想的深松作业质量。
深松机具类型多样,按照作业形式可分为间隔深松机和全方位深松机两大类别:
1.间隔深松机也称行间深松机,利用带有较强入土性能的铲柄和铲尖深入土壤,使得土壤被抬起、放下而松动,同时穿破犁底层。为了扩大土层深松范围,可在深松铲上安装双翼铲。间隔深松后形成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虚部保墒蓄水,实部提墒供水。此类深松机可根据生产实际调整深松铲间隔,工作阻力较小,平均每个深松铲需要的动力在30马力左右,应配备相应马力的拖拉机。
2.全方位深松机多采用“V”型铲刀部件,耕作时从土层的底部切离出梯形截面的土垡条,并使它抬升、后移、下落,使得土垡条得以松碎。偏柱式深松机利用偏置铲柄扩大对土壤的耕作范围,效果与全方位深松机近似。这两类深松机具具有松土范围大、碎土效果好的特点,但动力消耗较大,应配备较大马力的拖拉机。
3.振动式深松机主要分为驱动式、自激式等两种类型。驱动式振动深松机利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来驱动深松铲,边振动边深松,从而降低耕作阻力。自激式振动深松机是在深松铲上安装具有一定预紧力的弹簧,通过弹簧的压缩与伸展,使深松铲产生振动。此类深松机结构复杂,造价偏高,但可降低功率动力消耗,平均每个深松铲需要的动力在25马力左右,应配备相应马力的拖拉机。
4.复式作业机包括能同时完成两项或多项作业的浅翻深松机、旋耕深松机、秸秆还田深松机、免耕播种深松机,以及旋耕深松施肥联合整地机、旋耕深松起垄联合整地机、灭茬深松镇压联合整地机等。有的大型联合整地机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使用,能同时完成灭茬碎土、耕层浅松、底层深松、整平合墒、镇压碎土等多项作业。复式作业机具有生产效率高、一机多用等特点,但功率消耗较大,应配备较大马力的拖拉机。
1.农机深松适宜的土壤。我省农机深松适合绝大部分类型的土壤,特别适应于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及盐碱地的排涝、排除盐碱渍和不宜翻耕作业的黑土层浅地块。但是沙土地不适宜深松作业,以防止深松后水分渗漏加快。重黏土地也不宜全方位深松,以防出现土壤板结,但可以浅翻、间隔深松或直接间隔深松以打破犁底层。另外,土层较薄(如小于28厘米)和土壤内部砖石、树根杂物较多地块也不宜深松。
2.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适宜条件。深松作业适宜在土壤含水率为10%-20%的范围内进行;玉米田深松时秸秆粉碎长度要小于10厘米,玉米根茬高度小于10厘米;小麦田深松作业时,留茬高度要小于25厘米,麦秸切碎长度小于10厘米并均匀抛洒地表。如果秸秆粉碎质量不好,留茬过高容易造成深松机的堵塞,影响深松作业质量。
3.深松深度、深松间隔及深松的年限。深松深度以打破多年机械化作业形成的犁底层为原则,一般28-35厘米为宜;行间深松间隔一般为50-70厘米(带双翼铲的深松机深松间隔大于不带双翼铲的深松机深松间隔);一般2-3年深松一次即可。
4.深松作业质量评价。深松作业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深松作业深度、土壤疏松度和地表平整度。深松作业深度是指深松铲尖到未耕地表之间的高度,一般为28-35厘米;土壤疏松度间接用深松铲间隔来评价,深松铲间隔越小,作业后土壤越疏松,一般为50-70厘米;地表平整度用深松作业幅宽内垄沟高度差值来评价,一般不大于10厘米(深松整地联合作业不大于3厘米)。深松作业要求打破犁底层,耕深一致,无漏耕重耕,地表平整、土壤细碎。
5.对与深松机配套的拖拉机要求。由于深松作业负荷较重,且为牵引式作业,对拖拉机的动力性和附着性要求较高。以平均每个深松铲需要的动力在30马力左右,配备相应马力的拖拉机,四轮驱动牵引效果更好。为了充分发挥好拖拉机的动力,提高驱动轮附着力,必要时应为两轮驱动的拖拉机增加配重。
6.深松后地表不平对后续作业的影响。单一的深松作业,由于行与行间土壤蓬松的不同,作业后地表会出现明显的沟垄不平,一般需要进行整地作业,消除地表不平。有两种机械化作业方式可以消除地表不平,一是采用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作业,该机具配备有整地部件,在深松作业的同时对地表实施整地作业;二是深松作业后用旋耕机或机械耙对土壤进行耕作,为后续的播种作业创造良好的种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