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芳,郭 振
(开封市儿童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病毒性脑炎是指中枢神经系统被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或脑膜炎症,以致神经组织局部病变、神经元损伤,患者多出现头痛、发热、呕吐或意识障碍。由于国内相关检查手段的落后、脑脊液取样的困难和病毒培养方式的不健全,目前仅有一部分患者能够确定其致病的病毒,被确认的能引起病毒性脑炎的致病病毒呈现多样性,如有肠道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据统计表明病毒性脑炎每年发病率高达10万人,死亡率达10%[1]。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脑部发育不健全,血脑屏障不够完善,儿童的发病率高于成人,已给儿童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若能被及早的检测到,给予相应的治疗预后较好,否则会导致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目前病毒性脑炎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免疫学和病原学的检查而定,如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脑膜炎抗体的检测、脑膜炎抗原的检测,病毒性脑炎的标准检测方式是通过脑脊液中病毒的核酸PCR检测[3],但此方法需要通过穿刺法提取脑脊液,不易被患儿接受。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应用头颅CT和MRI对病毒性脑炎进行辅助检查,能及早发现病情,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早期治疗。本文通过分析56例符合病毒性脑膜炎儿童患者的临床头颅CT、MRI资料,以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评价。
随机选取56例通过穿刺法提取脑脊液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9个月~12岁,平均(3.9±1.2)岁。主要症状:发热42例、头痛37例、呕吐34例,精神异常28例,嗜睡2例、肢体无力2例、抽搐10例。以上患儿均为突发起病,存在神经问题症状或发热症状,发病时间1~14 d内进行头颅CT和MRI检查。
头颅CT扫描机为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矩阵为512×512,扫描时间4 s,扫描层厚选择: 16 mm×1.5 mm。MRI扫描仪为飞利浦1.5T磁共振,扫描采用头线圈,常规SE序列。
头颅CT检查的异常表现:从轻到重分别为脑水肿、脑室受压或存在分散的的炎症病灶、脑实质较大面积坏死或形成软化灶[4]。MRI检查的异常表现:从轻到重分别为单侧脑叶出现斑点状病灶症状,T1W1呈现低信号影,T2W1呈现高信号影;单侧或双侧脑叶出现多个片状或条状病灶症状,T1W1呈现低信号影,T2W1呈现高信号影;多侧脑叶或脑干出现多个片状或条状病灶症状,T1W1呈现低信号影(有出血情况时为高信号影),T2W1呈现高信号影。
采用腰椎穿刺法采集脑脊液,放脑脊液速度控制在10~15滴/min,采集脑脊液1~2 mL,取脑脊液涂片显微观察和微生物培养以检查细菌真菌,使用荧光定量PCR对肠道病毒、疱疹性病毒和腮腺炎病毒3种病毒核酸进行检测,以确定常见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脑脊液涂片检测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均未发现有细菌真菌;56例患儿脑脊液标本经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病毒检测均显示阳性,疱疹性病毒和腮腺炎病毒检测均显示隐形。
头颅CT检查发现轻度病情7例,中度病情39例,重度病情2例,未检出症状8例,单发病灶15例,多发病灶39例;MRI检查发现轻度病情10例,中度病情41,重度病情3例,未检出症状2例,单发病灶10例,多发病灶32例;头颅CT检出率85.7%与MRI96.4%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
头颅CT儿童病毒性脑炎多发病灶检出率为55.36%(31/56),MRI儿童病毒性脑炎多发病灶检出率为69.64%(39/56)。两种诊断方式对儿童病毒性脑炎多发病灶的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5)。
近年来,病毒感染成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因[4]。我国病毒性脑炎每年发病率约为1.5万~10万人,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是乙型脑炎病毒、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在乙型脑炎病毒得到有效控制后,肠道病毒已上升成为我国病毒性脑炎的最常见病原,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和疱疹病毒[5]。目前,临床上对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脑损伤的相似症状、发病后的相似症状来判断、脑脊液检测和身体常规生化指标检测作为其金标准。如果检测得当早日发现,多数儿童患者预后较好,80%~95%均能治愈[6],但病毒性脑炎常规检查手段耗时较长,容易延误病情,若不能及时发现、治疗,预后较差,一部分治疗过的患儿会留下后遗症,导致智力落后、癫痫、语言障碍等一系列神经问题疾病,极少部分甚至死亡[5]。
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口和呼吸道。由于儿童对个人卫生缺乏认识,男童卫生状况又不如女童,以致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男童发病率又高于女童。另外,由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对病情描述不清,容易造成误诊,需要更为关注。随着影像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头颅CT和MRI成像技术能观察到病灶的形态特征,已成为直观检测各类疾病的重要方法,能及早发现病情做出合理的治疗指导方案。在本次统计中,MRI检出率达到了96.4%,显著高于头颅CT检出率85.7%,这可能是由于CT轻度异常边界模糊,对于早期的儿童病毒性脑炎,容易漏诊,而MRI也存在早期诊断边界模糊不清楚现象,但MRI对脑部水分变化较为敏感,较头颅CT更早地发现病灶。
综上所述,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症状特异性不明显,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头颅CT和MRI对儿童病毒性脑炎能做出较早的判断,在临床上均具有重要的价值,相比较而言,MRI检查不产生电离辐射,可以得到多方向的断层图像,重建成三维体图像,可以更直观地显示病灶。MRI在早期的儿童病毒性脑炎病灶诊断中特异性、准确度、检出率更高,能及早确定病症,对症治疗,帮助患儿早日康复,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