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抑郁症44例效果评价

2018-03-17 05:42蒋戈利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脾胃针刺临床

徐 娇,蒋戈利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类疾病,主要以长期情绪低落为主,可伴焦虑,其病因复杂,预后差,易反复,严重者可出现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人体的消化、神经及免疫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抑郁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2020年,该病可能会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威胁人类健康和增加经济负担的疾病。目前中国自杀率为22.2/100000,其中40%~70%与抑郁症有关[1]。现代医学对于抑郁症治疗主要采用抗抑郁药物或配合心理、康复、认知等辅助治疗,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因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差。本中心学科带头人蒋戈利教授以“振奋阳气,通督调神”为切入点,采用特色针刺技法治疗抑郁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9月就诊于解放军天津疗养院全军中医针灸康复中心的抑郁症8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通督调神针刺组(观察组)44例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25~70(54.4±7.4)岁;病程(2.7±1.5)年。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5~70(48.5±3.1)岁;病程(2.8±1.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诊断及病例选择标准

1.2.1诊断标准: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①兴趣丧失,无愉快感;②精力减退或疲乏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⑦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⑨性欲减退[2]。

1.2.2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且至少已持续2周;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③自愿接受本疗法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3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入组标准者;②合并心、肝、肾等功能严重异常者或药物依赖者;③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④针灸禁忌证者。

1.3治疗方法 观察组取主穴:头三针、额三针、素髎、人中、承浆、大椎、内关、神门、膻中、中脘、关元、合谷、太冲、三阴交、配穴辩证加减。操作方法:头三针(百会及百会左右旁开各1寸)沿头皮斜刺0.5寸;额三针(以印堂穴与前正中发际线连线的中点为中心,向鼻根方向斜刺0.5 ~1寸,向左右攒竹方向斜刺0.5 ~1寸),一边行针一边嘱患者深吸气慢吐气;素髎、人中、承浆快速进针,三针并于一处同行小幅度快速提插捻转手法,至眼球湿润甚至流泪后极速出针。大椎穴直刺0.5~1寸,在其左右各傍刺一针,三针并于一处行小幅度快速提插捻转手法,强得气后极速出针。膻中、中脘、关元亦边行针边嘱深吸气慢吐气。合谷与太冲行针时嘱患者呼气。余穴常规针刺。再用KWDⅡ-808型电针仪行双侧对称性疏密波脉冲刺激20 min,1/d,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大椎或阿是穴可适当行刺络拔罐,隔日1次。对照组取主穴:印堂、水沟、百会、太冲、内关、神门[3]。配合辨证加减。太冲水沟行泻法,余穴行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20 min,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HAMD量表评分减分评定疗效[4]。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痊愈:HAMD量表减分率≥75%;显效:HAMD量表减分率为51%~74%;有效:HAMD量表减分率为25%~50%;无效:HAMD量表减分率<25%。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变化情况。中医脾胃症候积分: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内科学》制定脾胃症候量表[5],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痞满、便溏、便秘4项;次要症状包括饮少、口干口苦、四肢不温、喜温喜按、嗳气吞酸、呃逆6项。主症每项计2分,次症记1分。积分相加,凡积分≥5分,即判定存在脾胃功能障碍。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抑郁症临床疗效比较

注:观察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HAMD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抑郁症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观察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与治疗前比较,bP<0.01;与对照组比较,dP<0.01

2.3两组脾胃症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脾胃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脾胃症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3。

表3 两组抑郁症治疗前后脾胃症候积分比较,分)

注:观察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与治疗前比较,bP<0.01;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抑郁症多由情志不舒、郁怒伤肝、思虑伤脾所致。多以肝肾与心脾论治,效果不一。督脉为人体枢机,循于脊柱正中,始于尾骶部,沿脊内向上而行,循行至风府入于脑内,通髓达脑,与诸经交会,主一身阳气,阳气主动,人体脏腑及身体肢节各部气机时刻处于升降出入的运行状态[6-9],经脉气血贵在流通,不通则痛,阳气动则血脉通行,血脉通行则诸病皆消。督脉气机失调则经络之气受阻,气血不荣于脑部,脑失所养,则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情绪不佳等症状。认为此病属阴病,病机为心神异位,神不导气,气机失调,日久则阳气虚衰,温煦濡养功能减退,组织器官功能活动也随之减退,故常伴如睡眠障碍、胃肠道功能紊乱、精力减退、头痛、心慌气短、尿频尿急等症状,且此病病程漫长,蒋戈利教授认为“堵”不可行,“疏”是重点,故以通督调神,扶阳固本为原则行针刺之法,更寓重剂起沉疴之意。

通督调神针刺法以头三针为调神之始。头三针以百会为中心。研究表明,百会通于脑,与多经交会,针刺百会可疏通气机,提神醒脑,在调节神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针此直接刺激头部区域,将信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大脑中枢的调控作用达到对机体各系统的调节与修复[10]。马莉等[11]研究结果显示,百会穴治疗抑郁症均可缓解。印堂为经外奇穴,《千金翼方》称之为曲眉,针此可刺激高级神经中枢,调动机体自身平衡机制,针感传入督脉所在之脊柱,通过神经体液等调节机制,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调节神经自律性,缓解躯体不适症状。印堂与百会结合,可调节阴阳,开窍健脑[12]。沈氏等[13]研究报道,取百会、印堂并配合辨证施治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通督调神针刺法对抑郁症治疗效果确切。

本研究以素髎、人中、承浆三穴为点睛。素髎穴可刺激呼吸中枢,是治疗心、脑和神智疾病的要穴[14];人中穴具有醒脑开窍、清热通阳,舒筋利脊作用。研究表明,此穴在行针状态下对左右大脑皮层有不同程度的激活效应[15-16]。承浆是通畅头部气血和疏通督脉经气的重要之处[17]。蒋戈利教授认为素髎处于鼻尖处,内通于肺气,外应于天气;人中穴内应于唇系带,是整个督脉最表浅部位,此处既是疾病反应点也是治疗点;承浆穴乃饮食精华集聚之地,正应于地气以承载万物,三穴并用,正应于天地人三才,再配合小幅度快速提插捻转的行针手法可对身心进行三维调治,缓解临床不适症状[18]。

通督调神针刺法亦注重固护后天。内关穴是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针刺内关有宁心安神之效[19]。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之处,能有效改善睡眠状况,可滋阴健脾,补益肝肾,调和营血[20]。神门是心经原穴,为心气转输出入之门户,三穴合用共奏清心安神之效,整体调节人体神态枢机。脾胃为后天之本,膻中、中脘、关元分别调治上中下三焦,疏通中路,使水津四布,五经并行,固护先天与后天之本。而脾胃症状是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共有症状,有统计表明,在抑郁症的各种证型中,心脾两虚型排第一位,脾胃症状也是该病最重要的一个体现[2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脾胃症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抑郁症可改善脾胃症状。针刺合谷和太冲能疏肝解郁,镇心安神[22]。阳气主升主动,疏肝气的实质是引导阳气的畅达升发,合谷太冲名为四关,能大开通也。合谷属阳主气,清轻升散,太冲属阴主血,重浊下行,两穴相合,一阳一阴,一气一血,一升一降,相互为用,共同调和气血,调整机体功能。

通督调神针刺法以祛瘀生新为终而收功。此病病程较长,中医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多瘀,督脉的脉气与手足三阳经交会于大椎穴,有疏风调神之用,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使周围软组织等结构及相应神经、血管产生正反馈调节,从而改善脑部供血状况。故取此穴刺络拔罐,以去瘀生新,平衡阴阳,人体拥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刺络放血改变了血流量[23-24],放血局部组织的血流量相对增多,流速增快,机体正气亢奋,调动全身免疫细胞,带来营养和止痛等物质。

电针作为一种非药物自然疗法,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腧穴,显著降低了血清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和干扰素/IL-4比值,加强血液循环并调节了肌张力和机体功能,改善组织营养和消除炎症,最终缓解躯体不适症状[25]。黄兴兵等[26]也证实了电针可修复损伤的神经元,保护大脑和海马神经元,缓解抑郁症状。

综上所述,针刺的抗抑郁作用可能是多靶点、多层次的共同结果。通督调神针刺法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临床推广与进一步细化研究。

[1] 乔丽,张耀.针刺治疗抑郁症机理及临床选穴探讨[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1):55-57.

[2] 朱艺.电针从八脉交会穴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价值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4):108.

[3] 梁繁荣.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72-273.

[4] 董艳,黄玮宏,张月,等.针刺结合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30例[J].河南中医,2016,36(8):1477-1478.

[5] 聂容荣,黄春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针灸,2013,33(6):490-494.

[6] 张彬彬,蒋戈利,刘文红,等.颈源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中医临床论治[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2):21-24.

[7] 蒋戈利,刘媛媛,武虎.颈椎病变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学说的创立与实践[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2):5-8.

[8] 刘文红,王嘉睿,薛艳艳,等.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椎病62例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2):17-20.

[9] 薛艳艳,蒋戈利,刘文红,等.通督整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90例临床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2):9-12.

[10] 任毅,李学智,吕发金,等.疏肝健脾针刺法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4):842-845.

[11] 马莉,程为平,梅晨健,等.加强扬刺百会穴对抑郁症患者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影响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562-563.

[12] 洪钰芳,杜程昊,许红,等.秦氏“头八针”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6):715-718.

[13] 沈鲁平,金光亮,范建华,等.抗抑郁处理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鸟苷酸结合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2,35(1):25-27.

[14] 许凯声,宋建华,黄迢华,等.针刺素髎为主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促苏醒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4,34(6):529-533.

[15] 杨兆辉,崔立金,孙亚新,等.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针刺人中穴位所致大脑皮层神经生理兴奋的现象[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257-258.

[16] 吕有魁,何宗宝.人中穴“醒脑开窍”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1):147-149.

[17] 黄琰.“调神四穴”的理论探索与临床应用[J].河南中医,2016,36(4):573-575.

[18] 蒋戈利,刘文红,聂道芳,等.脊柱源性疾病学理论与技术研创述要[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2):1-4,8.

[19] 苗萌萌,吴俊梅.“疏肝健脾、通督调心”针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障碍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8):1115-1117.

[20] Set T,Cayir Y,Pirim A B. Effects of ear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obesity on the depression of obese women[J].Acupunct Med, 2014,32(5):427-429.

[21] 邹佐强,钱文中,周伟.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的取穴规律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7,23(10):55-57.

[22] 乐晶晶,易韬,李霁,等.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概况[J].西部中医药,2015,28(10):143-146.

[23] 宫秀丽,刘文红,薛艳艳,等.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综合征30例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志,2016,28(2):13-16.

[24] 聂道芳,蒋戈利,刘文红,等.基于经络理论:颈椎病与缺血性脑中风的相关性探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2):25-28.

[25] 封迎帅,刘百祥,阳大为.电针环跳、委中穴与常规针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3):116-119.

[26] 黄兴兵,沐楠,梅芳,等.针药结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127-129.

猜你喜欢
脾胃针刺临床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脾胃不和的人,夏季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当归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