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安青
摘 要:本文首先针对煤矿应急救援体系在构建过程中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其次,与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煤矿应急救援体系的构建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煤矿行业;应急救援;体系构建;解决对策
我国煤矿资源是我国能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我国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煤矿资源的开采是一项危险性非常高的工作,一旦发生紧急事故,不仅会对整个煤矿开挖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导致工作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矿山救护队是非常重要的部门,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针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起到良好的安全把控。矿山救护队是与井下水、火、瓦斯等危害性非常大的事故进行斗争的特殊队伍,也是处理矿山事故灾害的专业队伍。在矿井开采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今天,有很多新型材料和技术被应用到矿井开采当中,虽然为煤矿资源的开采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条件,但是矿井内部地质非常复杂,事故的发生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因此,组建一支具有高素质、高专业的矿山救援队伍已经势在必行,在保证坚持“以人为本”救援理念的基础上,保证该队伍的整体救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1.煤矿应急救援体系现阶段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当前煤矿应急救援体系构建过程中,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整体构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应急救援体系的构建以及具体应用,不仅是为了对煤矿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有效保证,而且也是为了体现出一个国家、民族在面对利益时的一致性。下表1所示内容是不同国家在现阶段针对应急救援体系进行构建时的具体参数分析,与我国相比,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根据表中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在针对应急救援体系进行构建时,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能够形成约束和保护的作用,而大多数这些体系的构建和实施都是依靠企业进行。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由于责任风险较大,而忽视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性,这样就会导致救援队整体执行力度不够,失去了构建煤矿应急救援体系的意义[1]。
2.煤矿应急救援体系有效构建的具体措施
2.1身体素质训练
救援队在工作时需要受到非常多的考验,不仅是为救援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进行考验,同时也是对救援人员的身体素质进行考验。在面对危机情况时,救援人员会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的参与到救援活动当中,但是当救援人员长时间处于有毒有害气体存在的空间中时,其身体情况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救援人员的身体素质并不是很良好,那么不仅会阻碍救援工作开展,而且自己反而会变成被救援的人员。因此,救援队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对救援人员身体素质的训练,每天应当进行高强度的体质训练,时间不能够低于2h。不仅能够促使救援人员的整体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能够提高其肌体耐力,即使是面临非常恶劣的煤矿井下环境,也能够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2]。
2. 2业务素质训练
救援队在组建过程中,要挑选一些业务素质比较高的队员,这样在接受培训时,其整体接受能力比较良好。救援队在实践中所从事的所有工作都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性,对救援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要求比较高。救援人员在实施救援活动的时候,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比较多,种类也比较复杂,如果救援人员的业务素质达不到规定标准和要求, 那么势必会对其在这些设备的使用上造成严重的阻碍影响。特别是在工作环境如此恶劣的状态下,如果救援人员过多的耽误时间,不能够实现快速、安全的救援,对救援人员本身和被救援人的人身安全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3]。因此,救援队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要熟练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将这些设备应用到实处,同时还要详细掌握各种不同事故的具体解决措施。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要加强对救援队员的业务素质训练,其中包括战术运用、仪器操作等,这些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救援人员在开展救援时的效率。
2.3心理素质训练
救援人员在面臨煤矿灾难事故的时候,除了要具有非常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业务素质之外,还要具备一定心理素质。有很多救援人员在开展救援活动的时候,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心理会面临压力,这样不仅会在救援时导致其注意力被分散,而且还会对自己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从实践中不断强化救援人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这样才能够为救援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提供辅助作用。比如在某采区发生火灾之后,要求救护队进入到灾区进行全方位的侦察,在侦察过程中,救护队人员要佩戴相对应的氧气呼吸器才能够行走到一些距离比较远的地区。灾区本身就有高温影响,同时还伴有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在这种严重缺氧的恶劣环境下,并不能够完全排除瓦斯会出现爆炸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安排业务素质过硬,心理素质良好的救援人员,为了达到良好的救援目的,就需要消除救援人员的紧张心理。心理素质并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够训练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漫长的完整性训练,注重平日的宣传,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煤矿应急救援体系构建过程中,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可以在实践中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同时要加强对救援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这样才能够在保证救援效果的基础上,为救援人员自己的人身安全也能够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力,王蕾.基于ISM方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1):55-61.
[2]李新春,刘全龙.煤矿事故应急处置流程仿真模型及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02):154-160.
[3]杨力,刘程程,宋利,盛武.基于熵权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J].中国软科学,2013(11):18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