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奇
摘 要:家庭对于资产形式的选择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以往以现金形式准备不时之需,以存款形式作为价值保值增值的手段,如今股票、基金、保险等资产形式受到家庭出于不同目的不同偏好的选择,家庭的理财行为决定因素也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生活形式有了很大改变。
关键词:家庭理财 多元选择模型 风险偏好
一、引言
目前,人们对于各种理财投资方式有着极大的热情,家庭是维系社会成员关系的重要环节,社会成员依托家庭进行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氏族绵延的家庭观念广播深种于中国人的思想内核,在中国传统人际关系方面、政府财政税务方面、社会运行方面,家庭往往作为构成社会运转不同系统的基础单元,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是理财活动的细胞。
二、回归分析
(一)决定机制
投资行为是家庭主要成员对外界信息的不同接受态度和行为的集合,是长期养成的不同行为习惯的实践反应,而且一旦做出决定,就存在着长时间的存续期,一般存在着路径依赖,长时间难以改变。本文通过研究家庭的个体现实特征,行为的偏好性和对经济的预期看法对不同理财产品的影响来试图刻画家庭理财投资行为的决定机制,为以后的家庭理财行为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的实证部分选择如下多元选择Logit回归模型
本文对研究对象客观特征(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资产上升时的消费倾向、是否自有住房)和主观特征(对经济形势的看法、物价预期、房价预期和消费行为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分析。使用eviews进行多元logit回归分析,并由此得出结论。解释变量x1表示受教育年限,x2表示婚姻状况,x3表示资产上升时消费倾向,x4 表示对经济形势的看法,x5表示物价预期,x6表示房价预期,x7表示消费行为的差异,x8表示是否自有住房。
(二)回归分析
通过实际数据分析结果,B1(2)系数=-0.014552<0,z统计量=-1.377746,表明受教育年限越长, 与低风险相比受访者越愿意选择无风险的理财方式。B2(2)系数=-0.010099<0,z统计量=-1.801883表明, 表明受教育年限越长,与高风险相比受访者越愿意选择无风险的理财方式。综上说明人群在回避风险,但如果其愿意承担风险以获取收益,那么人们还是愿意冒更大的风险获取更高的收益。
B1(3)系数=0.408864>0,z统计量=1.796672,表明未婚人群与无风险理财方式相比更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的理财方式。已婚人群对于风险更加规避,容易选择无风险的理财方式。B2(3)系数= 0.231243,z统计量=1.300099表明未婚人群更倾向于选择高风险的理财方式。B1(3)系数> B2(3)系数,说明未婚人群比已婚人群更加偏好风险,但还是保守的偏向低风险理财方式。
B1(4)系数=-0.438818<0,z统计量=-4.702380表明资产价值上升更愿意消费的家庭,与无风险理财方式相比与更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的理财方式。B2(4)系数= -0.482066<0,z统计量=-7.236350表明资产价值上升更愿意消费的家庭,与无风险理财方式相比更倾向于选择高风险的理财方式。B1(4) z统计量> B2(4) z统计量表明资产价值上升更愿意消费的家庭更与低风险理财方式相比倾向于选择高风险的理财方式。表明资产价值升值后,人们更愿意承担风险获取收益。
B1(5)系数=0.167237>0,z统计量=1.713380表明对经济形势越看好与无风险理财方式相比越会选择低风险的理财方式。B2(5)系数= 0.496531>0,z统计量=7.012175表明对经济形势越看好与无风险理财方式相比越会选择高风险的理财方式。由z统计量可明显看出经济形势乐观对于居民选择高风险的理财方式有着显著地正相关。
B1(6)系数=-0.134927<0,z统计量=-1.175404表明对物价预期认为物价上行的人会选择无风险方式,下行的人會选择低风险。B2(6)系数= -0.101165<0,z统计量=-1.305302表明对物价预期认为上行的人会选择无风险方式,认为下行的会选择高风险的方式。B1(6) z统计量< B2 z统计量,表明认为物价上行的人与选择高风险相比会选择低风险的理财方式。说明在物价上行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保守的理财投资方式,不愿意冒险。
B1(7)系数=0.152804>0,z统计量=1.617525表明对房价预期认为上行的人会选择低风险方式,认为下行的会选择无风险的方式。B2(7)系数= 0.366405>0,z统计量=5.430636表明对房价预期认为上行的人会选择高风险方式,认为下行的会选择无风险的方式。B1(7) z统计量< B2(7) z统计量,认为经济上行的与低风险投资方式相比更倾向于高风险。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本文利用eviews进行多元选择模型logit回归分析,考察1693户家庭的特征对其理财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资产上升时消费倾向、房价预期、消费行为的差异对家庭选择理财方式有显著地影响。基于本文所做分析,对于金融机构推出理财方式,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二)建议
1.对银行业的建议
银行业缺乏有效竞争,存款利率水平常常超不过通胀率,人们选择存款更多的是对其他理财方式的不信任,考虑人口代际更替将改变居民的储蓄倾向,银行业存款类经营风险将加大,收益将缩小。政府应放开对银行业的政策性托底,同时批准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扩大竞争格局,以优化银行业机构对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存款利率水平以鼓励居民的存款偏好。
2.对保险业的建议
保险业在一定时期对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监管不力,加之法律体系在考量复杂保险合同,并没有规范代理人行为。导致保险业欺诈行为频发,居民对保险类理财存在着广泛的不信任。保险业应借鉴香港地区及欧美成熟的保险业经验,开发适宜中国居民的保险类理财产品,同时更加注重服务客户,加强行业约束监管欺诈行为和隐性欺诈的发生,在法律合同合同的规则上更注重保护居民利益,同时可以考虑开放国外保险公司进入,打破既有利益集团垄断,服务需要的居民。
参考文献:
[1] 田剑英. 家庭理财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步淑段,刘淑艳,杜哲培,刘晓晴.农民家庭理财现状问卷调查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
[3] 王亚娟. 基于居民理财需求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 西北:西北大学,2007.
[4] 赵爱华. 理财观念论[D]. 上海:复旦大学,2008.
[5] 田小利. 中小城市工薪家庭理财建议[J]. 当代经济,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