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本概念研究是学科确立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及各个学科体系研究的日渐深入,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这使得对成本概念的梳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不同学科角度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出发,对成本的概念进行综述,以明晰成本概念在各学科的真实内涵。
关键词: 成本 学科
一、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综述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关于成本概念揭示了成本本质的经济内涵。成本是商品生产中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商品 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 。如果我们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来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
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用以补偿资本家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那部分为资本家的资本增值,转化为利润,不包括在成本内。
2.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成本包括“正常利润”。经济分析中把厂商生产某种产品的生成本与生产出该产品的机会成本这两个词作为同义词来理解。按机会成本含义定义的生产成本有两个成本类型构成: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隐形成本即“正常利润”。经济学将“正常利润”也作为产品的成本。
经过比较可知,马克思对成本含义与西方经济学的成本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是马克思的成本含义揭示了成本最本质的经济含义。
3.管理学
管理学中的成本概念完全不同于经济学中的概念。成本在管理学中被理解为是一种综合指标。产品产量的多少、品种的变动、质量的优劣、工时台时的利用、资源、能源的消耗、资金周转的快慢等等,都会直接的或间接的在成本中有所反映。
管理学与经济学相比,对成本理论似乎并不强调成本的经济实质。却十分重视从成本过程和成因角度来阐述概念。这是由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目的不相同所至。管理学是研究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一门社会科学。因此,它更关注成本形成动因。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条件下经济运行规律,因此更重视揭示成本背后的经济本质。
4.会计学
狭义的成本是指财务会计范畴内的费用概念。广义的成本概念就要比狭义的成本概念宽泛的多。现代会计的分支管理会计出现以来,成本的范畴得到急速扩展:产品成本、项目成本、责任成本、质量成本、资本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概念层出不穷。
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科所论述不同成本理论是出自于各自学科的研究目的不同。 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条件下经济运行规律,因此更强调揭示成本的经济内涵;管理学研究的是如何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益,因此更重视描述成本的形成动因和过程;而会计学的核心问题是计量,因此会计学更注重从计量方面来界定成本概念。
二、国内外成本概念研究综述
1.国内对成本概念的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1996)将成本定义为:成本就是企业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耗费的本钱。这一观点可称之为耗费论。
陈汐、沈红(2003)从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的不同角度对成本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会计学的成本概念更强调成本的计量属性。传统的财务会计将成本理解为企业为了获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耗费,管理会计扩展了成本的内涵和外延,提出多维成本概念。
陈骏、徐明哲(2003)研究了企业战略中的成本概念,认为战略中的成本概念不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其内容一般包括:时间成本和先机成本、市场成本、信息化成本、学习成本、智力成本等。这一定义将成本发生的目的界定为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张敦力(2004)提出成本是为实现特定经济目的而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合理、必要的支出,并认为只有按支出的目的来梳理成本的外延,才能从本质上正确认识成本的内涵。这一定义强调了成本的目的性和对资源的耗费。
2.国外对成本概念的研究
1951年,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当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美国会计学会所定义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支付的可用货币衡量的代价。这个定义所指范围较广,不仅仅指产品成本,还包括其他方面的成本。美国会计师协会将成本界定为获得某种利益而支出。从以上两种定义来看,成本就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或实现一定目的所发生的支出,成本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70年代,AICPA所属的会计原则委员会认为,成本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所蒙受的牺牲。
80年代,FASB将成本理解为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价值牺牲,即为了消费储蓄,交换,生产等所放弃的。
2003年Ronaldw.Hilton 在其所著的管理会计学中认为:成本可被定义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做出的牺牲,一般通过为之所放弃的资源来衡量。
由此可见,近代西方国家的成本概念具有以下特征:(1)强调成本发生的目的性:成本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发生的支出;(2)成本的发生源自对资产或资源的支付或耗费:成本要支付现金或其他等价物,即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包括财务和劳务;(3)强调成本价值的可测量性:成本须用货币计量。
成本根据它所处的背景可以具有不同的含义,为了某一目的而以特定方法分类和记录的成本数据,可能并不适合于另一种用途,即:“目的不同,成本不同”。
尽管如此,但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相同点:
(1)强调成本发生的目的性;
(2)成本的发生源自对资产或资源的支付或耗费;
(3)强调成本价值的可测量性,成本应当用货币计量;
(4)各种成本概念的表述都没有超出成本的本质内涵。
综上所述,成本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当前或未来的利益而付出的以财务资源为表现的代价。
参考文献:
[1]陈汐,沈红.成本概念的比较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3,10:69-70.
[2]杨颖,肖凤华,刘桂云,杨淑萍.成本概念的新拓展——时间成本[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41-43.
[3]陈峰,王智宁.知识经济条件下成本概念新议[J].经济论坛,2004,22:137-138.
[4]R.Curran,A.K.Kundu,J.M.Wright,S.Crosby,M.Price,S.Raghunathan,E.Benard.Modellingofaircraftmanufacturingcostattheconceptstage[J].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2006,313:.
[5]ShunTakai.Acase-basedreasoningapproachtowarddevelo pingabeliefaboutthecostofconcept[J]. Research Engineering Design,2009,204.
作者簡介:
孙琅儒(1992—),女,山西运城人,山西财经大学2015(会计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