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素兰
摘 要:高等教育大众化,普通高校学生生源平均质量逐年下降,如何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每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建立相应的学业预警制度势在必行。本文通過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针对性的探索学业预警的有关制度。
关键词:学习困难;学业预警
学习困难是普通高校部分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生源平均质量逐年下降,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校,生源参差不齐,文化背景不同,部分新生进入大学之后,不适应大学学习,逃课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等而频繁挂科,引发留级、退学、延长学制等系列后果,甚至不能毕业。因此,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探索学业预警的有关制度,是高校人才培养环节中的重要任务。
一、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
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以我校为例,少数民族和农村生源学生比例较大,来自于新疆、西藏、青海等偏远地区的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基础薄弱,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格外吃力,特别是理工科专业中的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理论力学、数据结构、高等数学等,有些学生感慨,听课如听天方夜谭,因而对学习倍感压力,造成留级、退学、延长毕业年限之类严重后果。由此可见,生源质量对大学期间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
2.教师、同伴和学习环境的影响。虽然说这些因素的影响都是双面的,如教师高超的教学水平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激励以及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都会起促进作用;但消极一面的反作用往往破坏力更大,如索然无味的课堂教学,学风很差的班级和只知玩乐的室友,给学习带来的只有负能量。
3、学生个人因素。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自身原因很多,主要原因还是:第一学习态度不端正,表现在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思想松懈,认为大学不是高中,不用那么刻苦地学习;第二学习方法不科学,将高中阶段“应试教育”那套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带到大学,不能适应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学习效果不理想,出现了学习困难;第三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认识不够,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专业不是自己所期望的,因此学习动力不足。
二、学业预警模式
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是高等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很多国家和地区对此进行了积极和有益的研究。学业预警的大致含义,主要是对学业困难学生进行警示、督促、指导和帮助,缓解学生学业危机程度、扭转学业危机困境从而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任务的行为和措施[1]。
1.学业预警制度标准化
关于学业预警的标准,各个高校之间不尽相同。我校学业预警处理结果分为学业警示、跟班试读、留级(降级)、退学四个等级,分三个阶段进行预警。
学期预警:我校规定,学生在读期间一个学期未获得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修读学分数的40%,予以学业警示或跟班试读;
学年预警:学生在学年结束,未取得规定修读学分数的60%,予以学业警示,转入下一年级学习,学生转入下一年级学习一年后,仍未能取得规定学分数的60%,作退学处理。
毕业前预警:新的就业形势下,我校为了方便学生就业、考研、出国留学等需要,在大四学年只开设少量的专业课程,大四学生请假不在校的情况较多,因此,我校对毕业生会提前进行毕业预警。在第七学期期中(学院有大四全年在外顶岗实习的提前到第六学期期末)就会全面清理毕业生的学业情况,对有挂科、选修课未达到学分要求、英语、普通话未过级的学生进行毕业预警,提醒学生补修学分、进行必要的重修,及时参加各类过级考试,以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按时毕业。
2.建立动态跟踪反馈预警机制
建立以学院为单位的学习困难学生数据,安排辅导员负责,及时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以及上课和完成学习任务情况,随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将学业预警工作常态化。
3.帮扶机制
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学校应以抓教风、学风建设为着力点,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带动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鼓励他们迎头赶上。有两个着力点,第一,加强任课教师联系制度,任课教师要给予学习困难学生更多课外辅导答疑和指导,学院一级做好教学帮扶工作;第一,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一方面,选择优秀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另一方面,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利用生动形象的展板、多媒体等媒介,在校园大力宣传优秀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和先进的学习经验,提升学习落后学生的自信,激化他们的学习潜能。如我校今年5月,请来六名优秀应届毕业生,成功举办了一场考研经验交流会,其中有被美国三所名校全额奖学金录取的,也有被国内985高校录取的,交流会在学弟学妹中产生了积极反响,激发了广大学生向上的梦想,注入了努力学习的动力。
三、学业预警的实践意义
1.拓展学籍管理功能。教育部在《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使用了“学业预警”一词,并解释为:它是一种高等教育管理方式[2]。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学籍管理距人性化、科学化管理仍有一定差距,日常学籍管理多程序化、公式化,管理者只能根据学校制定的有关规定和条款,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数据化处理,再将结果通知学生,这样做,往往造成学生和家长无助,没有补救的机会,。学业预警制度的实施,特别是从第二学期初就开始的学业警示,给了学习困难学生及时认识和调整学习状态的机会,学业预警制度不仅使学籍管理功能前移,而且将公式化的管理变得更人性化,充分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2.促进学风教风好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立和实施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干预,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帮扶措施,因材施教,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同时,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讲听式”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研讨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解析法等组织教学,理论与实践并进,“教、学、做”三位一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强化学校与家庭共同育人沟通机制。大学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家长的结构同样复杂,偏僻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家长,不了解大学的学籍管理制度,因此,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及时、不全面,往往错过家庭对孩子的最佳监督期。近年来,因为缺少事前预警而引发的学籍诉讼案件逐渐增多[3]。高校实施学业预警制度,能够及时向学业困难学生警示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通过学校、学生、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业预警制度的推行,在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的学业预警制度大多还停留在结果预警方面,如何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制定出科学的、有效和可操作性强的动态预警机制,是广大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孙建.国外高校学业危机研究及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38-149
[2]马成瑶.高校学业警示制度的运行现状与改进方向[J].实践研究.2016(6):100
[3]王淑敏.学分制下推行学籍预警机制探析[J].价值工程.2011,3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