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珊珊
摘 要: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在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本身与导师是重要的两大主体,培养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更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出现了师生关系冷漠化、功利化等的不良倾向。本文主要分析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目的为构建合作互动、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提供建议。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展,探寻有效的提升研究生素质与科研创新能力的途径逐渐成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而在此过程中,研究生与导师的交流互动是其重要基础。分析影响师生互动的主要因素,进而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是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影响师生互动的主要因素
1、导师因素
首先,导师的教育理念影响其对师生关系的处理方式。比如说,有的导师认为学生与自己在科研研究、专业学术知识或是社会交往方面都与自己没有共同语言,因此更倾向于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与学术研究方面,而导致与研究生有较少的交流互动。大部分导师只是在学生的科研、课程学习方面进行指导,而疏于关心研究生的生活甚至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仅仅分配一些科研任务给学生,比如收集资料、完成科研课题,因此简单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仅仅只是科研关系。这样过分突出了导师的权利角色,双方缺乏相应的尊重与平等交流,会严重影响研究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进而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其次,导师与研究生交流的频率是影响师生关系的直接因素。在对研究生进行的一些调查中发现,有些研究生与导师见面的机会太少,有的甚至一学期几乎不见面,这将严重影响师生关系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导师由于担任行政职务,自然影响其在与学生交流方面的精力。另外,有些导师在校时间较少,比如说在外搞科研或是在一些企业任职,对研究生的指导只是徒有虚名,放羊式的管理,这直接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为冷漠。
2、研究生因素
研究生扩招的趋势之下,研究生在入学目的、工作经历以及学习态度方面的
差异越发显著,这也直接影响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首先,激烈的社会竞争下,研究生的功利化思想较为严重,大部分研究生入学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研究生文凭,为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而很少静下心来进行学术研究。比如说,很多研究生将大量的精力用于校外兼职、实习或者考取事业单位、公务员上,而疏于对学术的研究。这就导致研究生对导师布置的任务掉以轻心,直接影响师生间的交流。另外,研究生的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制力与自主性,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就会疏于对课程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更不用谈在此基础上的求知欲与创新研究,一味听从导师的任务安排,一旦离开导师的指导便失去学习的动力与方向。研究生自身是影响师生关系的内在因素,如果研究生不积极与导师沟通,将直接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3、高校管理体制因素
首先,高校管理体制中过分注重学术成果与课程教授学习,很少将师生关系纳入导师的考核与评价的范畴。比如说,在导师的评价体系中,导师的科研项目、经费、成果等往往是考评导师业绩的重要指标,而对于导师和研究生的交流互动情况等指标的考核则无从谈起。在这个导向下,导致一些导师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自己的学术和科研上面,而对教学只是机械的完成工作量,更不用说更深层次的与研究生交流,久而久之导致师生关系的冷漠与疏远。
其次,很多高校是在入学一个月左右确定导师,学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指导方式以及导师的性格等方面缺乏充分的了解。这直接影响研究生在其接下来学习生涯中的态度。有些研究生可能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悖或者与导师在人生选择上的态度有差异,这些都将会影响师生的和谐发展。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相关对策
1、导师个人素养方面
(1)导师要增强自身责任感与个人素质
由于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是导师制,导师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重要
地位,因此导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明確自身担负的职责。首先,在学术上要熟悉所研究的领域的学术前景,研究探索新的课题,带动学生从事研究,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其次,导师还要注重与学生的精神交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所遇到的生活方面的各种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另外,导师要注意提升个人魅力,比如提升自身的学术造诣与科学研究能力,丰富的研究成果,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吸引研究生主动与导师交流。
(2)科学的指导方式
良好的指导方式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在学术方面,导师要注重研究生提出的想法,鼓励研究生积极思考,善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发掘其创新性思维。关爱自己的学生,增加与学生交流的频率,并且与研究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在创造宽松的交流氛围的同时,落实严格的规范制度。严格按照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研究生的培养条例,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课题研究以及思想道德的培养严格要求。
2、提高研究生自身素质
(1)提高学习积极性
研究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了解所学领域的相关期刊、权威学者,培养自己对学术的敏感性,同时善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学会质疑问题,并与导师交流自己的见解。
(2)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
在于导师交流的过程中要掌握相关的沟通技巧。首先要主动与导师交流,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方便导师了解你的学习生活的动态或者问题,及时对你遇到的困难做出指导。用积极的学习态度或者创新性想法赢得导师的尊重。
3、改善高校制度,创造和谐环境
(1)完善选择导师制度
高校应增强导师的审核,不仅要增加审核的频率,还要从科学研究成果、道德素质与学生评价等方面制定科学的审核标准。另外注重研究生与导师的互选,延长互选的时间,便于学生了解导师的信息并根据自身的情况科学的选择导师。
(2)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交流环境
首先,善于利用教学时间。让导师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方便学生在课堂上与导师近距离交流,发挥研究生的能动性,创建民主、平等的沟通氛围。另外学校要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建立师生交流论坛等,给导师和学生更多沟通、协商、对话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张静.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9)
[2] 许迈进等.三重反思重构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导学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7(4)
[3] 郑杰.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4] 薛天祥主编.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