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发现,高职生学习适应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高职生的学习能力水平较好,能适应高职的教学模式和环境因素,但学习动机明显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为此,高职院校要根据学习适应性特点,进一步激发高职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增强其学习适应性能力,以便为中国制造培育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生;学习适应;调查;对策
作者简介:王立高(1978-),男,山东临沂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36-0019-06
学习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特别是对于新生来说更为重要。许多学者从适应性的现状、影响因素、测量工具及能力提升策略等方面都進行了研究[1]。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亟待提高[2-3]。高职院校具有为中国制造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职责。高职新生的学习适应情况,不仅会影响其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习生活,而且对其毕业后的终身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高职新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特点、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了6所高职院校,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普通高职院校2所。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大学新生,进行团体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8份,问卷有效率91.38%。被试中,男生844人(71.0%),女生344人(29.0%);汉族648人(54.5%),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540人(45.5%);来自城镇252人(21.2%),农村936人(78.8%);文科类228人(19.19%),理工科类960人(80.81%);党员48人(4.0%),团员908人(76.5%),群众232人(19.5%);学生干部480人(40.4%),非学生干部708人(59.6%);独生子女324人(占27.3%),非独生子女864人(占72.7%);家庭经济特困144人(12.1%),困难432人(36.4%),一般612人(51.5%)。
(二)研究工具
调查使用的是《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由学者冯廷勇、李红编制[4]。该量表是测量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测验工具,它包含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教学模式、环境因素等五个维度,29个题项。量表采取的是Likert五点评分,总量表和各维度上分数越高,则说明学习适应情况就越好。量表总体信度为0.87,Cronbach α为0.75~0.86,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研究程序
选取高职院校的新生,由经过系统培训的测试人员担任主试,施测统一问卷。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生学习适应的总体状况
绘制的高职生学习适应整体数据的得分频数分布情况见图1,样本数据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偏度值为0.136,峰度值为-0.342。
对样本数据分析发现,高职生的学习适应分数分布范围是71~143分,各维度和总量表上分数越高,表明适应状况越好。一般得分少于58分,表明适应状态差,需要较大调整;得分界于58~87分之间,表明适应状况较差,需要做适当调整;总分在87~116分,表明适应状态基本良好;总分达到116分,表明适应状况良好。数据分析发现,高职生的学习适应量表得分,低于58分状态差的0人;得分58~87分适应状况较差的122人(占10.2%);得分在87~116分适应状态基本良好的813人(占68.5%);得分高于116分适应状况良好的253人(占21.3%)(分析结果见图2)。
(二)高职生学习适应性的基本情况
通过分析均值和标准差(M±2SD),考察被试学习适应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学习适应总量表均值(105.28)略高于理论中值(104),学习适应五个维度的得分均值范围是18.02~26.41。高职生学习适应各维度每题的平均得分如表1所示,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学习能力、教学模式、环境因素、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得分最高,学习动机得分最低。其中,学习能力、教学模式、环境因素三个维度得分高于总量表每题平均分,而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得分则低于总量表每题平均分。
(三)高职生学习适应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生学习适应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在人口学等变量上的差异依次进行了方差分析。
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性别因素上,学习适应及学习态度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民族因素上,学习适应及其各维度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生源地因素上,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村学生学习动机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专业因素上,环境因素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科类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科类;独生子女因素上,学习适应及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因素上,学习适应及学习态度、教学模式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干部得分显著高;政治面貌因素上,学习态度和教学模式两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LSD),团员在学习态度上得分高于群众,团员教学模式上得分高于党员;家庭经济状况因素上,学习适应和除环境因素之外的四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经事后检验(LSD),家庭困难的学生其学习适应得分上显著高于一般的,特困和困难的学生其学习动机得分显著高于较好的,家庭困难的学生其学习态度得分显著高于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而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得分要高于特困和一般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和较好的学生其教学模式得分均高于一般的学生。
三、讨论
(一)高职生的学习能力水平较好,能适应高职的教学和环境
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的学习能力维度得分最高,接着是教学模式维度和环境因素维度,这说明高职生的学习能力水平较好,并且他们能够基本适应职业院校的教学和环境。具体讨论如下:一是高职生的学习能力在学习适应的四个维度中得分最高,这似乎让人出乎意料,但统计数据确实支持这一结果。在该维度设置的题项中,回答“完全符合”和“较符合”的数据统计结果如下:“上大学后,我的思维方式更成熟”占26.9%、51.5%;“面对大学里激烈的竞争,我总是不懈地努力提高自己”占19.3、51.8%;“上大学后,我的时间能力明显增强”占24.9%、59.7%;“我觉得上大学后,认识更加宽广,前途更加清晰”占31.5%、47.9%;“上大学后,我的独立性显著增强”占31.6%、50.2%;“我认为上大学后,我的独立性显著增强”占23.9%、52.5%。以上数据说明,进入高职的学习阶段,高職生的学习能力确实处于相对较好的水平上。二是调查数据表明高职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较好地适应了大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维度上,高职生对相关题项选择“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的统计结果支撑了这一结论,如:“大学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不如中学”占46.6%,“大学学习与中学脱节,我感到很不适应”占60.3%,“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我感到很不适应”占65.2%,“我上大学后,染上了不少不良嗜好”占67.9%,“我不适应大学的作息时间”占71.5%。三是调查数据显示高职生很好地适应了高职环境。在环境因素维度上,选择“完全符合”和“较符合”的数据统计结果如下:“社会上对大学生的不良看法导致我荒废学业”的只占6.9%、14.1%,“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对我的学习有较大影响”的只占2.0%、14.1%,“将来就业的严峻形势严重影响我的学习”只占6.2%、19.7%,“大学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对学习影响很大”只占10.5%、28.2%,“大学生活条件不好对我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只占4.9%、16.1%。
(二)高职生的学习动机明显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
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的学习动机维度得分最低,其次是学习态度这一维度的得分,这说明高职生的学习动机明显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中,确实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讨论如下:一是关于高职生的学习动机明显不足的问题[5]。调查发现高职生的学习动机,存在着功利性较强,而社会责任感不强;高职生还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情绪低落、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状态不稳定、学习自主水平不高、学习品质较低、学习方法不科学导致效能不足等问题。如高职生选择“完全符合”“较符合”的题项:“上大学后,我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了”仅占4.6%、19.7%;“我的学习很有效”仅占3.6%、24.3%;“我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并付诸实践”仅占8.2%、37%;“上大学后,我明显变懒了”占12.5%、39.3%;“我觉得失去了学习目标”占23.3%、25.6%;“我不会安排时间,学习无急迫感”占8.2%、32.8%。以下两个题项的选择倒还让人感到欣慰:“我感觉我适应大学的学习”占19.3%、49.8%;“我感到自己在知识上的不足,因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占16.7%、50.5%。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既与高职院校的学习风气建设有关,也与高职生的学习品质、职业观念意识、智力结构分布差异等因素有关。二是关于高职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存在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的偏差。如高职生选择“完全符合”“较符合”的情况如下:“何必太认真呢,睁只眼闭只眼,你就适应了”占48.5%,“由于对专业课不感兴趣,我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影响”占48.9%,“大学学习只凭个人兴趣,不需要什么方法”占59.3%,“我常怀念以前的同学和事而不能自拔”占55.1%,“要不是为了学分、毕业证,我早就不学了”则高达73.8%。学习态度不端正,与当前社会仍然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偏见有关,与高职生的学业与就业等自我认识偏差有关,也与校园风气以及家庭教育等因素有关[6]。
(三)高职生的学习适应受人口学等因素影响存在差异性
研究显示差异性特点如下:一是学习适应水平情况,男生、非独生子女、学生干部的得分显著高,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得分显著高于一般的。这说明男生具有喜欢向外闯、敢于面对新环境新挑战等性别上的优势,非独生子女受多子女家庭影响能积极跟人交流、能更好地面对和适应群体生活,学生干部相对来说更加活跃、更善于克服困难勇于面对挑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相对更独立更自主更能适应新环境[7]。二是学习动机上,来自农村的得分显著高,非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家庭经济特困和困难的得分显著高于家庭经济较好的。这说明,生源地是农村的高职生具有改变自身的强烈愿望,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刻苦努力,勤奋学习,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就一定可以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中养成良性互动、积极竞争的心态,他们会通过自身积极的态度和努力来证明自己,获得关注;家庭经济特困、困难的学生则有较强的改变家庭、改变命运的期望,会努力通过优异的成绩来改变未来的状况。三是学习态度上,女生、非独生子女、学生干部的得分显著高,团员的显著高于群众,家庭经济困难的显著高于一般的。这说明女生对待学习更认真、更上进,非独生子女对待事情一般具有较好的态度,学生干部则更具有积极上进严谨认真的态度,团员毕竟是青年中的积极分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待事物态度认真希望改变自我。四是学习能力维度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得分显著高于特困和一般的。这说明家庭条件确实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条件较好的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积极的作用。五是教学模式维度上,学生干部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团员显著高于党员,家庭经济困难和较好的显著高于一般的。说明学生干部更善于跟进教学模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灵活适应性;团员还有追求进步的信念;家庭经济困难和较好的学生相较于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可能表现出了良好的对教学模式变化的适应性以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六是环境因素维度上,文科类显著高于理工科类。这说明相对与理工科类学生,文科类学生既善于立足于实际,又对未来抱有希望,更能适应环境。七是学习适应及其各维度,在民族因素上不存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也就是不受民族因素的影响。八是高职生学习适应及其各维度,在以上人口学变量间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8]。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研究表明,高职生的学习适应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调查对象中有21.3%的适应状态良好,68.5%的适应状态基本良好,10.2%的适应状态较差,适应状态差的没有。学习适应的五个维度中,学习能力维度得分最高,学习动机维度得分最低,其中学习能力、教学模式、环境因素三个维度得分高于总量表每题平均分。学习适应及其各维度,在民族、专业等因素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学习适应存在性别、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家庭经济状况上的显著性差异;学习动机存在生源地、独生子女和家庭经济状况的显著性差异;学习态度存在性别、独生子女、学生干部、政治面貌、家庭经济状况上的显著性差异;学习能力只存在家庭经济状况的显著性差异;教学模式维度存在学生干部、政治面貌、家庭经济状况上的显著性差异;环境因素存在专业上的差异显著。
(二)建议
1.激发高职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源,反映着学习过程中认知与行为等的投入情况,决定着学习的成效,推动着学生的发展。调查发现学习动机水平最低,因而必须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以增强高职生学习适应水平,增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9]。一是注重学习目的教育。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行为就会端正。高职新生进入职业院校,大多都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因此开展学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二是正确培养高职生的专业兴趣。专业兴趣是人们探究所学专业的态度和情绪。通过专业实习、专业实践等方式积极培养高职生的专业兴趣。建立高职生专业学习的激励机制,引导高职生的专业类型与专业相结合、兴趣相吻合,增强高职生的专业学习动机[10]。三是满足高职生的成长需要。高职生也具有马斯洛所描述的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成长需要,但高职生的自尊和自我实现往往长期得不到很好地满足,存在自卑或我行我素、自负等心理,因此必须正视高职生的这些成长需要,增强其学习动机。四是传授高职生学习策略。高职生往往缺乏学习策略,要注重认知策略的训练,加强高职生计划、监督、调控、反思等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改善高职生学习时间、环境等资源管理策略。五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高职生往往认为自己是学习的失败者,正因为此,更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可以体验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可以增强高职生的自信心,进而激励其内在的潜能以增强其学习的动机。六是树立学习成才标兵给高职生提供榜样。榜样是一个人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完善其为人处世的重要影响人物。成才标兵是高职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同学或校友,“朋辈”榜样的作用更有说服力,会激发其进行自我约束与管理,激发起学习动机。七是高效发挥教师的影响作用。教师要做高职生的导学者、评估者、合作者、促进者[11]。
2.端正高职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态度最关键。学习态度在学习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要予以充分重视。调查发现高职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引导、矫正[12]。一是开展学习观教育。首先要有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学习观,这是端正学习态度的基础和前提。可以借助校园文化平台,加大对正确学习观的宣传,同时发挥好辅导员、班主任、相关学习社团的积极作用。高校教师要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加强学习观的引导[13]。二是强化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调查发现高职生的学习态度价值取向功利而社会责任感较低。加强高职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端正学习认知与态度。三是加强学习风气建设。高职院校要优化校风、营造学风、改善教风,要重视课堂教育,注重社会实践,引导高职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认知、健全的学习态度。四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调研中很清晰地感到,高职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原因跟社会风气关系紧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不良的风气和歪曲的舆论,直接给高职生的学习态度带来不良的影响。要端正高职生的学习态度,必须优化社会风气,用正确的舆论引导高职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力弘扬和宣传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逐渐消除“读书实用论”的观念,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等不良影响,弘扬积极向上和终身学习的氛围。改变传统的重智轻德、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正确引导高职生的学习目的和动机,最终帮助高职生成人成才[14]。
3.依據差异性特点培养学习适应能力。调查发现,高职生的学习能力水平较好,能够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和环境;高职生的学习适应及其维度还存在性别、专业等的差异性,也就是不同的群体在学习适应上,面临的问题是多样的、复杂的,因此要依据高职生学习适应的特点和差异性,扬长避短,进一步提升高职生的学习适应水平。一是继续加强学习能力培养。加大对改善学习条件的投入,加强图书馆、网络化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中心、专业实训室等硬件的建设。重视学习能力培养的软环境建设,鼓励学习、鼓励创新,建立培养高职生学习能力的成就动机。加强提升与学习能力相关的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引导学生构建有弹性的学习计划。重视隐性课程作用的发挥,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持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不断优化学习环境建设。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心理干预活动。根据学习适应水平的差异性特点,制定符合高职生身心特点、人性化的策略,有针对性开展教育活动。如采取举办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等学习修养系列讲座,开展系列主题班会、学习竞赛、职业竞赛等的教育策略;优化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学习动机迁移等的教学活动;进行激发学习动机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坚持反馈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等的环境教育模式[15]。三是创设学生学业支持服务中心。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以高职生的学业发展为中心,优化教育管理服务,给学生提供各类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和支持,制定学生发展计划指导高职生成长和生涯发展[16]。
参考文献:
[1]陈建文,王滔.大学生压力事件、情绪反应及应对方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87-94.
[2]熊丽克.大学新生学习适应问题成因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2(35):113-115.
[3]冯廷勇,刘雁飞,等.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进展与教育对策[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135-139.
[4]申继亮,陈英和.中国教育心理测评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1.
[5]朱晓红.回眸与前瞻:学习动机缺失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6-131.
[6]李雪平.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84-88.
[7]罗杰,周瑗,潘运,等.性别在大学生学习适应与学习倦怠关系中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3(6):69-73.
[8]王伟,雷雳.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与教养方式的关系:人格的中介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10):31-34.
[9]周源源,白学军.论学生学习动机及其激发[M].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78-80.
[10]高华.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高职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4(14):72-75.
[11]于海峰.学习动机内化的理论反思与教育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54-158.
[12]万里亚.高职新生学习态度的问题与教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4(12):80-82.
[13]王晓英.当代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5.
[14]邹为民.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9):34-35.
[15]刘培军.大学生学习适应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16]王泽荣.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构建——基于学习心理的解读[J].职教论坛,2012(28):8-11.
责任编辑 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