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凤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高校学生学术规范的现状,然后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学术规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我国高校学生学术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我国高校学术规范教育的提升办法。
关键词:学术规范;学术不端;学术规范教育;中国高校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003-02
一、引言
学术规范是特定社会对学术人员道德、行为要求的概括,是学术人员应遵循的准则。建立学术规范的目标是防范和纠正学术行为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与偏差,为学术研究创造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环境,增强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推动学术研究持续、文明、健康发展。当今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学术道德规范。学术道德失范是指学术人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某种目的(职称、金钱等)。中外学术研究的历史与现实表明,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代,广泛深入开展国际、国内学术的对话与交流,保证科学事业健康发展,总結、探讨、制定出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学术规范,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942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罗伯特·K·莫顿提出了“学术规范”的概念,并指出了构成“科学精神”的四大规范: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莫顿认为,上述原则不仅是约束科学家的基本价值规范,也是科学共同体社会结构的基本原
则[1]。国外研究主要围绕学术道德中的学术诚信问题而展开,重点关注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和对策。
我国学术道德规范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国内有关于学术道德规范的研究成果数量不断增加,但研究水平和影响力还亟待提高。目前已产生了许多针对国内高校学术规范现状的调查研究。如武晓峰[2]等对我国24所高校的5450名研究生调查结果表明:学术失范行为较普遍,学术规范意识较薄弱,学术诚信教育和保障不足。李方园[3]对黑龙江5所高校学生的调查结果反映:学术不端行为多样且发生频率高,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现象严重。吕淼华[4]等对国内16所知名大学的学术规范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学术规范意识不强、学术规范知识缺乏、学术失范行为多发、学术规范教育缺乏等。朱华[5]等根据调查总结出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并挖掘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从前人所做的多项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随着我国学术规范研究和学术道德教育的推进,我国高校学术规范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弱等多方面的原因,总体学术规范水平偏低。提高学术规范主要要依靠学术规范教育,迫切需要统一、规范我国高校的学术规范教育,并进一步研究、探索可施行的学术规范教育提升办法。
三、我国高校学生学术规范现状及问题
分析多项针对我国高校学生学术规范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学术规范总体偏低,其中主要问题如下。
1.时间投入不足。多数学生从事学术出于“对科学或学术研究感兴趣”,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事学术的首要目的是“毕业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在科研时间投入方面,总体上来看研究生的平均投入时间偏低,参加学术讲座或论坛的次数不多。
2.学术不端行为频发。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或学术道德的行为,主要有伪造、篡改论文数据;拼凑改造他人成果;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引用他人成果而不加标注,或将未曾参考引用过的论文作为参考文献。多项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较普遍,发生频次高,并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3]。
3.学术诚信监督机制缺失。绝大多数高校未设立学术诚信监督机制,既没有专门的人事负责学术诚信监督,也没有相关的学术规范和相关条例,更无学术失范行为的惩罚措施。少数高校有学术行为规范的监督机制,但并未落到实处,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四、我国高校学生学术失范的原因
学术不端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研究生的自身层面(比如兴趣、压力及生涯规划等),也有导师指导的关系(缺乏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指导等),还有学校等教育机构的问题,也涉及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总结归纳多项针对我国高校学生学术道德规范现状的调查结果,学生学术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个人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因“毕业压力、为完成论文发表硬指标”、“为功利目的而从事学术,缺乏学术兴趣和学术精神”、“没有科研工作职业规划,将来不从事学术研究”、“缺乏学术规范意识和学术规范知识”等而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现象。
2.导师的因素。如由于“学校或导师缺乏对学生进行学术规范和诚信教育、指导”、“少数教师学术行为不规范,可能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等使得学生有学术道德失范的行为。
3.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因素。如“监督机制缺失或存在漏洞”、“学术评价机制不健全”和“学术失范惩罚力度较弱,学生存在投机、侥幸心理”等。一些学校及培养单位缺乏针对学生的专门和持续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术道德意识薄弱和学术法规观念的淡薄。
五、我国高校学术规范教育的提升对策
我国高校学术道德问题主要是相关院校的学术规范或学术道德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为了全面提升高校的学术道德水平,需要从规章制度、高校层面、导师层面、学生群体等多方面着手。
1.建立严惩制度。对高校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教师防止学生出现学术失范行为的能力。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学术道德规范问题的讨论和对策建议的参与度。学校应该制定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条例,加大学术失范行为的惩处力度。
2.教师教育。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并注重对学生的教育,需要经常向学生强调遵守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和学术失范的危害,使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为中经常反省。
3.课程教育。对学生开设学术道德或学术规范的相关课程,或者将学术道德规范等内容纳入到相关课程的讲授中,提高学生的学术规范意识,使学生具备学术规范知识,加强科学学术精神的系统教育。
4.高校行动。高校在难以改变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时候,除了做好学术规范的教育、建立良好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之外,还需要在学生学术规范教育中引导学生热心科研,也要做好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压力和就业需求等实际困难,使学生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集中精力到科研中。此外,也可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或良好措施[6,7]。
六、结语
我国高校学生学术道德规范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高校学生学术道德规范程度偏低,这对于我国科研人才的培养、科学事业的发展等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高校学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对于科研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调查了国内高校学生学术道德规范的现状,归纳了失范行为的表现,并探索了其中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
[1]Merton,Robert K.A note on science and democracy[M].J.Legal & Pol. Soc.1,1942:115.
[2]武晓峰,王磊,张颖.我国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3):18-23.
[3]李方园.当前研究生科研道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吕淼华,吕晓健,姚锋平.研究生学术行为分析及基本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12-15.
[5]朱华,左志香,朱华杰.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98-101.
[6]李素琴,边京京,李淑华.美国研究生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最佳实践——RCR教育项目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64-68.
[7]张幸临.防范高校学生论文抄袭剽窃:英国高校的经验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9):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