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宗哲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我们在这里举办“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学术期刊的历史使命暨纪念《人文杂志》创刊六十周年研讨会”,在此,我谨代表主办单位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的发展给予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60年来为《人文杂志》成长、发展付出辛勤劳动和给予大力支持的作者、编辑、审稿专家以及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人文杂志》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人文杂志》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价值取向,严格执行学术规范,反对学术腐败;一直秉持“观乎人文、传承文明、彪炳经典、前瞻新知”的办刊宗旨和扎根学术、弘扬学术的优良传统,坚持推进学术探索、理论创新;在选题的原创性、学术性与思想性方面下功夫,在组稿、编辑、校对与排版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让读者真正感受到了刊物的学术内涵。刊物也因此成为中国学术期刊阵营中有着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成为学者们心中具有较高学术品位的期刊,《人文杂志》曾先后被评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等,2012年更是入选首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这也是当时西北地区入选的唯一一家,之后《人文杂志》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每年考核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六十一甲子,从《人文杂志》历年发文目录可以看到,创刊之初,历史、文学和考古类文章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复刊之后,基于独特的区位优势,率先开辟了西周史研究、史记研究、唐史研究、关学研究等系列特色栏目;在价值哲学探讨的浪潮中,《人文杂志》成为当时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发布平台,展示了陕西学界在价值哲学研究中的引领风采;文学栏目精心组织和策划了“鲁迅研究”“陕西作家研究”“中国诗学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景观”“文化诗学与当代学术思潮”等专题,构筑了“人文学术新思潮”系列;进入21世纪后,《人文杂志》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杂志的关注面和特色栏目从文史哲拓展至经法社,刊期由双月刊改为单月刊,内容上也进一步形成历史与现实相互关照,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交相辉映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成为陕西乃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术新人。
《人文杂志》过了一个甲子,成绩属于过去,站在历史发展的交汇处,我们任重而道远。质量是刊物的生命线。文章刊发若干年后依旧能被读者检索、查阅,依旧有着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当前,我们正处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给我们提出诸多新的学术命题,是我们必须回答的;学术期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新的挑战,如何继承优秀的传统,守正开新,始终保持刊物的学术品质,是我们必须思考的。
莅临今天会议的嘉宾,各位既是哲学社会科学名刊的主编、社长,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知名专家,今天的研讨会,对《人文杂志》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遇,也是一次难得的成长契机,我们将虚心学习,认真借鉴,把《人文杂志》办得更好,期冀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智慧,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发展出谋划策。最后,再次向远道而来的各位来宾、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诚挚邀请各位专家、朋友经常来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交流、讲学、指导。
我们的历史机遇与社会责任
张岂之
西北大学、清华大学双聘教授,西北大学名誉校长
21年前,我在《人文杂志》1996年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短文《我从这里起步》,有这样的回忆:“人文杂志创刊后,林平同志找我,要我为杂志写点文章,我把已经写好的几篇短文给他,这些先后在《人文杂志》上发表了。”我接着这样说:“對于一个学术新兵来说,当他最初的成果得到公开发表的机会,这个时候带给他们的是一种深沉的鞭策,使他以此为起点,逐步走向宽阔的学术研究世界。我要感谢《人文杂志》,他是我的学术引路人。”
今天我想向《人文杂志》建议,扶植年轻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仍然是杂志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文杂志》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人文杂志》是在西安市编辑、出版,向全国发行的,杂志的故乡是陕西省。这决定了杂志有一个长久的研究课题,即党中央在此13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为中华民族站起来,书写了许多指导性的文件和文章,这些永远是《人文杂志》编者和作者们用之不竭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泉。
今天西安市已不同于往昔的西安,称之为“大西安”,西起咸阳,东到富平这样宽阔的地区。这种巨大的变化给《人文杂志》带来了重大的责任,也极大地提升了杂志的历史使命,应迎接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人文杂志》应从全面的精神文明建设高度,为大西安贡献人文智力和理论资源。
为此,我们必须建立文化自信。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在这里他看了“西安都市变迁图”“汉唐精致文物展”,提出文化自信的论点。后来总书记对文化自信作了多方面的阐释,指出这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中,包含有这样的认同: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没有中断的历史,黄帝陵在陕西省的黄陵县,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帜,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明传统。这些需要学者们深入地加以阐释,使更多人了解。最终应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总之,习近平同志论述文化自信,其中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现实的社会主义文化,应将此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与当代社会主义制度相协调,从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此,我们陕西省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有责任提供有深度的理论之作。
与此相联系,我想提一个建议:《人文杂志》可否开辟一个专栏,对陕西省的重要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作简要介绍,栏目似可称为“书讯”。比如,就汉字的研究来说,商、周金文(铸或刻在西周铜器上的铭文)方面,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陕西省古籍办公室合编,张天恩研究员主编的大型金文著录《陕西金文集成》,共16册,已由三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关于汉文字的研究,陕西省党校任学礼教授研究数十年,2017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字生命符号》多卷本亦可供学界参考。除“书讯”外,有些社会的迫切问题,亦可从实际出发,做既有实用借鉴,又有理论分析的短论和建议等。我从《报刊文摘》(10月16日)上看到一篇题为《如何老有所依?》的短文,我立即去看,因为“我已老了”,当然,学术刊物不能等同于报纸,但同样的现实热点问题,从较高的社会学角度去分析,而不是简单地开药方,这也是《人文杂志》应当考虑的问题。还有,《人文杂志》不妨与兄弟省市的学术刊物进行比较,学习和借鉴它们的长处。
我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人文杂志》要有国际视野,应从人文社会科学的高度去论述世界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深入学习,而且有研究之作加以阐释。与此相联系,对于“一带一路”的深入研究,《人文杂志》必须要有。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大会有一个决议——《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是联合国提出的一个关系全球性的问题与计划。2017年9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厦门主持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提到这个《议程》,认为全世界应当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携手合作,开辟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已有中文译稿,约数万言,有一个总纲,写得很清楚,阐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关系。我国支持这个议程。习近平主席称联合国2030年议程为“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陕西省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去研究习近平主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论述,并加以理论阐述。
我们面临新的世界历史机遇和国内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我们陕西省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和全国同行一样,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要有自己的专业,而且不局限于此,要有世界眼光和各种知识的会通,以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在人文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写出与时代相符的好文章、好著作。这才是《人文杂志》办得更好的基础。也就是说,《人文杂志》需要有好作者,而好作者也要有好园地,这二者缺一不可。今天趁《人文杂志》创办六十年庆祝之际,谈一些个人的感想,供参考。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孙麾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
在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人文杂志》六十年的华诞。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一报八刊一网,向《人文雜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人文杂志》1957年创刊以来,彪炳人文精神,传承中华文明,践行学术性、思想性、原创性,倡导学术研究在主体指向、问题来源、理论梳理、学术表达方式等方面,立足于中国实践,建构和创新中国特色的学术理论,锻造出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品格的学术风范。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沉淀出了“观乎人文、传承文明、彪炳经典、前瞻新知”的办刊宗旨。《人文杂志》积极地介入当代问题的前沿,发掘重大选题,在杂志上开设了一系列旨在引领学术潮流的专题和栏目,促进学术繁荣,成为我国学术期刊阵营中有高端学术品味的刊物,学术影响遍及海内外。
今天很高兴看到有很多重要杂志的主编在这里,像《新华文摘》的喻阳总编、《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的姚申总编,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武宝瑞主任,还有《江海学刊》《广东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学术界》等多家重要杂志的期刊老总,和一大批很早就在《人文杂志》发表论文的学者,像张康之教授、尤西林教授等,济济一堂,这也表明了《人文杂志》在学术期刊界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上世纪80年代,一个学者如果在《人文杂志》能够发表一篇论文,就意味着作者树立了一种学术自信,同时他就会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上世纪80、90年代,《人文杂志》就在栏目设置、议题设置方面体现了高度的学术自觉。其他学科我不是太了解,但是哲学,比方说价值哲学,是《人文杂志》开拓的一个重大领域。教育部前部长袁贵仁先生,就于上世纪80年代,在《人文杂志》发表了关于价值哲学的好几篇文章。在认识论研究方面,肖前先生、夏甄陶先生,甚至包括张岱年先生,都在上面发过文章。《人文杂志》还设置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栏目,张岂之先生也在该专栏发过论文。《人文杂志》还设置管理哲学栏目,包括新技术革命所引发的哲学思考,这些都是当时非常具有前沿性的议题。我自己本人也很有幸,于1991年在《人文杂志》上发表了《论马克思科学批判的基本原则》一文,在我自己的学术道路上,我很珍视这篇文章在这里的发表。
《人文杂志》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传统。我个人很有幸和《人文杂志》的老主编王玉樑先生有很多的学术交往。我借这个机会,向王玉樑先生表达我的敬意。我和前任主编杨明丽女士也有过学术交往,我们一起合作开过学术会议,在一些会上也有些交流和讨论。所以说,我个人跟《人文杂志》还是有一份很深的感情,能有这个机会代表我们杂志来这里做一个简短的致辞,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人文杂志》有着很好的传统,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我们杂志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理论指南和学术制高点。我们已经看到,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那么中国的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国的问题,它涉及到整个世界的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涉及很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学术问题,包括刚才张岂之老师说到的,世界眼光的问题、国际视野的问题,这都是相互关联的。那么,我们学术界在这样的一种态势下,这样的一种情势下,这样的中国语境当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理应回应时代召唤、回应现实需求、回应理论创新,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积极主动地引领学术发展方向,推进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相互激荡,从而使中华民族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使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一路行稳致远。
我认为,时代把学术原创性提到了议程上。我们再也不能沿着过去的那种对西方学术的路径依赖,来从事孤立的学术研究,应该聚焦于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的重大发展、中国发展的世界历史意义,来阐述我们的学术思考。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术期刊要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甚至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我们要不断地强化一些重大的课题,组织学术界有意识地、理论自觉地来进行一些重大问题的攻关、重大问题的探讨,而形成重大的学术成果,在我们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引导我们的学术研究走向世界。在世界的思想市场上,要有我们的份额;在文明交往的过程当中,要能够体现中国人思想的高度,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
学术期刊是刊载学术成果的平台,精品学术期刊是引领学术研究的高端阵地。在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对《人文杂志》而言,至少在两个方面能够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一是不断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人文杂志》以前做得非常优秀,设置了很多栏目,聚集了一大批学者,培养了很多后来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领军人物。《人文杂志》于2015年开设了“一带一路”研究专栏;2017年開设了“先秦文史新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专栏。这些新栏目刊发了一批优秀文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通过新栏目,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培养新人,为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和新境界作出应有贡献。
二是开展学术批评。以前的《人文杂志》经常发表学术争鸣的文章。我们学术研究应该积极地呼唤学术批评的出场。可以看到,当前在学术研究领域确实存在一个缺失,就是缺少学术批评,在学术批评当中进行学术争鸣。通过学术层面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批评和争鸣,能够明辩理论是非,防止思想僵化,也有助拓展新的视野,凝练新的方法,创造新的议题。十九大报告当中,明确了要区分政治原则、思想认识和学术观点。我觉得这个说法对学术界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对我们探索新知、破解难题,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激励。对我们提倡学术原创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信号。
秉持理想,再创辉煌
张永清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我谨代表《人文杂志》的广大作者,向《人文杂志》创刊六十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人文杂志》对广大作者的支持和帮助表示真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60年来,《人文杂志》和其他兄弟刊物一道秉持学术理想,守护学术根基,搭建学术高台,恪守办刊宗旨。刊发之文,要么解决基本理论问题,要么回应重大现实关切,促进了学术事业的长足发展。办刊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愿和《人文杂志》努力同心,携手前行,再创辉煌,衷心祝愿《人文杂志》的明天更加美好!
坚守底线,办好《人文杂志》
杨明丽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人文杂志社原社长、总编
刚才任院长、孙总,还有我们的张老师,他们的讲话珠玉在前,既对《人文杂志》的过去作了精彩的总结,也对以后发展的前景、方向作了非常精当的描述。因此,我在这方面就不打算多说了。那么,我说什么呢?作为一个在《人文杂志》工作了30余年,把一生都献给了这个地方的老编辑,我来说几句话。
首先,我们《人文杂志》的以后的编辑们,能从我们身上得到什么样的经验、教训?能够继承什么,能够扬弃什么?所以,我现在再从头回顾一下《人文杂志》。
《人文杂志》于1957年创刊,实际上没有出版多长时间,因为当时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巨变,1960年就被迫停刊了。然后80年代复刊。复刊一开始,当时在学术杂志、思想性等各个方面,应该说没有一个清晰的分野,因此我们既刊登学术性的文章,也刊登一些一般的思想评论性文章。当时《人文杂志》应该说人气很高,发行量有一万二千多名用户,其中很多是个人订阅。
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期刊的分工开始逐步形成,《人文杂志》选择了学术性期刊这一风格。在建立学术性期刊这一基本的模版方面,我们的前任主编王玉樑老师作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到90年代的后半期,以至于21世纪的最初几年,《人文杂志》积极地参加了对学术期刊学术规范的修订,而且优先地践行它。然后,《人文杂志》一直在组织各种学术专栏、专题上大做文章。因此,能够在学术上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但是,我们当时有限的这些成就,是在什么条件之下取得呢?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文杂志》没有办刊经费。到20世纪初,我刚接手的时候,《人文杂志》只有8万元办刊经费。在极端困难的办刊条件之下,当时很多人都希望卖版面,这是最容易的办刊之路。可是,我们没有这样做。我当时经常说一句话,就是我们不能让斯文扫地。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忍受清贫那是应该的。所以,前任王玉樑老师到处去企业寻求赞助。到了20世纪上半叶,我也到很多地方去寻求赞助,但是我们绝对没有向个人卖过版面。因此,应该说,我也得罪了一些人。但是,这样的一个风气,使得我们没有像国内的一些期刊一样随波逐流,最后丧失自己的学术品格。这是我所期望于未来的编辑们的,就是要坚守学术底线,要有学术道德,以学术的发展为己任,只有这样才能办好《人文杂志》。
第二,《人文杂志》是在西安办的杂志,我们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的杂志。因此,很多人都提出,你既然是我们院办的,你就应该成为我们院里的学术品牌;陕西省的其他学者也会认为,你应该是我们陕西省的学术品牌。但是我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即杂志要办好,一定要坚持开放性,所以我们不仅是以全中国的学者为我们的稿件来源,而且我们还刊发过很多国外来稿。只有坚持开放性,我们才能保持一定的学术水平。反过来说,这对陕西省社科院、对陕西省学术界,实际上也贡献了一个名牌。所以,这个开放性是我们办刊保持一定质量的原因。《人文杂志》要办好,以后学术问题怎样设置,方向怎样选择,要寄希望于以后的编辑们。你们的条件比我们好很多,你们现在得到国家的资助、陕西省委宣传部的资助和院里的资助。而且我们在国内各种学术评价体系中,经过多年努力现在也占据了一定地位。那么,怎么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后来者的任务。我希望你们取得比我们更多、更高的成就。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赵馥洁
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陕西省社科联名誉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宏伟任务,并深刻指出,只要我们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大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就能构建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坚定自信。我们的自信,包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十九大报告中又重申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宏伟任务。
文化自信之所以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根本原因在于,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源。那么,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哪些智慧资源?
一是高度自觉的使命意识。 中国传统的学者和士人有自觉而崇高的使命意识。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培植了运用自己的学问和思想认识世界、造福人民、承传文化、优化社会的承当精神和使命意识。孔子自觉地以延续历史文化为自己的使命,并明确提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的主体意识和“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的担当精神。孟子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的责无旁贷的责任感自许,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坚定志向自律。诗人屈原坚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真理探索精神。汉代知识分子也多“有澄清天下之志”,特别是“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后汉书·李膺传》)的浓厚意识。宋代以降随着理学的兴起,儒家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愈加自觉和高远。理学的奠基者、关学创始人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但是个人学术使命的概括,而且成为其后广大知识分子使命意识的高度凝练和精辟表达。传统学者和士人立志向、重使命、勇担当的优良传统,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仍然是深刻的启示和强大的激励。习近平总书记说:“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歷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二是积淀深厚的思想智慧。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容宏大精深,典籍丰厚渊博,其中蕴涵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经验,积淀着中华民族观察世界、认识社会、体悟人生的精湛智慧,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思想学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从先秦至清末经历了多次思想繁荣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哲学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法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军事学家,凝结了一系列独具特色、涵义深邃的思想观念。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保合太和”的和谐观念、“生生日新”的更新观念、“以人为本”的主体观念、“止于至善”的道德观念等等。这些观念,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不但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当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学科,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是优势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传统学术思想中蕴涵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求知智慧和探索精神。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包括整体思维、和合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中庸思维等诸多方式。其中尤以“阴阳合德”的矛盾思维和“执两用中”的合度思维最具优势。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第337页)中华传统思维方式的优点,对于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而且体现这种思维方式的范畴体系和思想体系,也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借鉴价值。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
四是特色鲜明的优良学风。习近平说: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在学风建设上,中国传统文化也能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修辞立诚、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是中华文化长期培育的优良学风。继承和弘扬这些优良学风,不仅对于克服当前学界存在的学术做假、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具有积极意义,而且是我们进行优良学风建设的宝贵资源。只要我们善于汲取、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并善于将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起来,就能够使其在建设优良学风中发挥作用,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学风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
总之,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只要我们善于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能使其在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创刊于1957年的《人文杂志》,60年来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 秉承“观乎人文、传承文明、彪炳经典、前瞻新知”的高远办刊宗旨,立足于陕西这块历史传统积淀丰厚的文化沃土,把握学术发展的趋势和前沿问题,强化创新意识,坚守论题严肃、内容凝重、文风厚实、编风严谨、版式大方的庄重风格, 挺立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刊物之林,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宝贵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庆贺六十华诞,迈入新的发展时期之际,祝愿《人文杂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继承发扬以往办刊经验和办刊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弘扬和阐释传统文化智慧,特别是推进对关学优秀精神和卓越智慧的深入研究,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陕西的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作出更大贡献。
《人文杂志》担当人文精神
朱立元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今天能够来参加这样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会议,我感到非常荣幸。我首先作为《人文杂志》的编委之一,也作为老作者,向《人文杂志》表示衷心的祝贺!为其辉煌成就表示衷心的祝贺!《人文杂志》走过60年的风风雨雨,今天能走到全国社科期刊的前列,是编辑们辛勤的劳动和高尚的品格的结果,值得我们学习。
这次会议正好在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进行,我们的论坛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学术期刊的历史使命”。人文社会科学刊物宣扬十九大的精神是我们的重大使命,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理论创新提出了明确的指示,其中包括新矛盾的表述,新论断、新目标、新阐释等,在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方面都有重大指导意义。
刊物与新闻媒介不同,首先,我建议《人文杂志》根据十九大精神在各个学科上进行阐发。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指导新时代社会主义实践。在新的契机下做出更多的工作,也为文艺学、美学等学科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话语体系提出一系列标识性的概念。这是十九大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当前值得做的,也是应该做的。第二,弘扬人文精神,这是《人文杂志》在创刊开始就标榜的理念,这个传统很好,应该进一步发揚。比如,我看到钱谷融教授给杂志题词,他的《论“文学是人学”》,是很合乎《人文杂志》的理念的。在当前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对钱先生的命题还应该有更多新的阐释,当前的人文精神,在文艺学、美学方面也应有更多的阐释发挥机会,同时其他兄弟学科,包括社会科学在人文精神的发扬方面也应更重视。第三,刊物要把追踪学术热点和坚持学理深入探讨方面结合起来,我们有时候要甘坐冷板凳,因为有些话题是永远成不了热点的。我看《人文杂志》2017年第10期就有一些不会成为热点但又有传承意义的话题。热点是在学术探讨中自然形成的,我们不去追踪短期的热点,而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捕捉长时段的热点,如果做得更好,就会促成新的热点的生成。每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支持的很多重大项目,其中就有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更多关注。第四,学术新人的培养很重要,建议设置理论新人的论坛,有意识地培育新出现的学术骨干,甚至优秀的博士论文也可以选来做交流宣传。最后预祝《人文杂志》在办刊方面攀登上新的高度,新的境界!
学术生命根基于时代感应
尤西林
陕西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学术史及其概念系统是分科专业的门径乃至门户。学术是人类文化承前启后的载体系统,维系学术专业的独立存在及其谱系之必要性毋庸置疑。但是,有一个基本事实及其所包含的逻辑关系同样毋庸置疑:学术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生活,学术对自身谱系的梳理研究是从属于研究生活的工具。诚然,“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51/B75,邓晓芒中译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2页。学术概念体系是研究生活的必要前提条件。但是,概念是在研究生活中形成的思维工具,学术史的概念体系根源于每一特定时代研究生活的思想积累,而不是概念体系封闭的自我演绎结果。从根本上讲,生活是源,学术概念体系是流。对本时代的生活世界问题意识的感应,是学术生命生生不息的根基。
古今中外有价值的学术,没有例外的是彼时思想家回应本时代的问题意识成果:孔子的“仁”观,是殷周之变血亲伦理时代的文化精神总结;孟子的“养气”是氏族团体崩解时代个体安身立命的落实;雅典城邦处死苏格拉底,刺激柏拉图以idea为终极真理及其道义提供不为现世势力动摇的本体;层出不穷的技术制造品对现代人类意识视野的限制,迫使海德格尔追问与现成“存在者”不同的“存在”本身,为存在者世界揭示其意义根据,……里程碑性的学术思想,首先是对本时代深层问题的真切感应与超越流行观念的敏感,因而并非时代现象的芜杂表浅记录,也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实用对策,而具有思想深度与超前指导意义。与此相应,这种时代感应是以学术形式获得深度的,因而同时是对本学术专业的推陈出新。学术杰作,必定同时兼具深度感应时代的思想史与严谨的学术概念史双重特性。但在这二者关系中,时代感应乃是根基。原创性的学术往往同时创造出新的学术概念,这一学术史现象表明后者对前者的依赖性。可以设想,如若颠倒过来,学术生命便成为儒家鄙薄的口耳相传之学,亦即无生命活力的概念符号传播,此类形式化归纳演绎工作,今日已可交给人工智能承担。
学术为时代服务这一现当代意识形态倡导方向,不仅需要在上述思想深度中理解,以防止实用主义的学术工具论,而且特别需要提升至现代化转型这一历史大背景下理解其特殊意义。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以实践性探索为特色,其问题处境不仅超出了传统意识形态,也超出了以往的人文与社会科学。这一时代无法从既有的学术体系中推导演绎答案,因而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有着更强烈的创新要求,它要求在时代感应中创造性地回应时代问题,并给予理论指导。以20世纪70、80年代几篇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为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结束权威主义时代与开启新时代的执政党意识形态,提供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点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则在终结阶级斗争意识形态之后,前瞻性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对一个建设时代的根本意义;《孔子再评价》对中国传统文化第一代表人物思想的深度研究,并非对此前极左时期的人物评价的简单翻案,而深远地开启了民族国家现代化乃至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现代化所必需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方向。所有这些迄今保持着生命力的学术成果,都以其对特定时代的适时感应与深度学术性论证而载入学术思想史。
经常听到的一种判断是,今日中国不可能有大师。就百年动荡所中断的学术传承处境而言,确乎如此。然而,今日中国,却正处在两千年中华文明未曾有的历史巨变的合题阶段,如果深度感应这一时代,何尝不能诞生学术经典巨章?
尊重作者个性
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我谈点个人的感想。我平生第一篇可以算作学术论文的文章,是在《人文杂志》发表的。那就是1982年第5期刊发的《汉代的斗兽和驯兽》。当时,承蒙张岂之教授推荐,非常感谢张先生,非常感谢《人文杂志》。我刚才看了《〈人文杂志〉六十年总目汇编》。35年来,我前后一共有18篇文章在《人文杂志》发表。近年来,在《人文杂志》发表的论文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各全文转摘一篇,两篇被《复印报刊资料·地理》和《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刊用。《人文杂志》是我和学术媒介结缘,发表学术成果比较多的一个学术刊物。我也因此和《人文杂志》几代历史编辑都有很好的交情。我很佩服他们的学养,佩服他们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这里真诚向这几位朋友表示感谢,向《人文杂志》表示感谢。
另外,刚才各位朋友都对《人文杂志》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我很多都是赞同的。我有一个基本的想法。我觉得一个好的学术刊物的办刊宗旨,应当更多地尊重作者的学术个性。这样也就形成了刊物的学术个性。另外,我觉得《人文杂志》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建设,以更积极的态度介入学术活动。我记得以前《人文杂志》曾经参与主办过西周史的学术研讨会。其实,和其他单位一起合办学术研讨会,或者与合作者一起设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设立哲学社会科学奖项,是有意义的。我想合作者基于对《人文杂志》的尊重、仰慕,会希望与《人文杂志》协力,借助《人文杂志》这个金光闪闪的学术品牌来共同推进学术进步的。
肩负中国话语建构的使命
张康之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长江学者
感谢《人文杂志》邀请我来参加贵刊刊庆60周年,这是给我一个莫大的荣誉,也是对我作为《人文杂志》读者和作者的肯定。作为读者和作者,我祝贺《人文杂志》60岁生日,祝愿《人文杂志》越办越好,希望在《人文杂志》上读到更多高质量的作品。
改革开放将近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如果分领域看,前30年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是令世界瞩目的;近些年来,我们在科学技术领域,几乎每天都有新成果,可以说,新的技术成果成涌现之势。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好像显示度不足。当然,这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说来,在面向未来的维度上,人文社会科学应当走在前列,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所取得的积极进展,特别是建构起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论,去为整个科学以及技术的发展开辟道路。然而,在旧的框架下,往往会表现出技术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而科学,即科学理论方面,显得无所作为,至于人文社会科学,则会呈现出衰落之势。如果说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即一个时代正在走向终结,而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启,那么,对于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现状,就变得非常清楚了。不仅是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人文社会科学当前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似乎处在一种沉寂的状态,说明受到了旧框架的制约。当然,这应当理解成人文社会科学正在为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做准备。可以相信,一旦我们意识到旧的理论及其思维框架必须突破,也就会走进一个新的开拓前进道路的时期。那样的话,人文社会科学将为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各种各样的准备,开辟出一个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时代。如果说有一个历史轮回的话,也许这项开拓人类历史新时代的重任,将落到中国人的肩上。
我们看到,在改革开放将近4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应该说取得了许多原创性的成果。有些原创性成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显示度还不够,更多的原创性成果则被湮没了。许多学者的新思想、新理论因为得不到响应而成为一种独白式的表述。出现这种情况,显然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尚未实现学术自觉和理论自觉,致使一些学者的成果得不到相应的社会支持,无法转化为中国话语建构的积极因素。今天,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主编,我必须说,我们的刊物在此过程中,没有发挥我们应起的作用。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已经向我们发出号召,提出了建构中国学派、中国话语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再耽于现状,需要改变过去的那种办刊方式,要自觉意识到,我们的刊物不仅是一个发表平台,更重要的是肩负着中国话语建构的责任,甚至在促进中国学派的生成中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在我们的学界,同侪们往往把我看作是一个学者,其实,也应当把我看作一个办刊人。我原先是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这本刊物的顾问,或者说,主持这份刊物。大致是在1996年,我向复印资料社的李明霞同志提出建议,希望能够申办一份专门的“公共行政”刊物。在这份刊物申办成功后,我转而主持《公共行政》一直到现在。我现在还以常务副主编的身份主持《公共管理政策评论》这份原发刊。应当说,我与学术期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即便不谈我几十年办刊的经历,就是作为一个学者,我平均每年都会发表20多篇文章,也一直是在同刊物打交道。在此过程中,可以说,有许多感想,也有许多思考。
我认为,在办刊的问题上,我们可能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方面。当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有今天这样一个繁荣的局面,是与我们的刊物分不开的,我们的刊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这是无可替代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对于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基本上处在一个学习、消化、吸收的阶段,那么,随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的召开,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需要拥有中国气派,应当开展中国学派、中国话语的建构。我们的刊物是否根据这样要求思考办刊的问题,即如何通过我们的刊物去融入这个过程中去,特别是,我们的刊物能不能展现出中国气派?在这里,面对我们这么多主编,对这样一个问题,我真想能够得到一个肯定性的回答。
学术需要积累,一个学者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有一个学术积累的过程。我们的刊物通过发表去做积累性的工作,这项贡献是不能抹杀的。但是,除了发表,我们是否有更为积极地促进学术积累的行动。一旦提出这个问题,再去进行评价的话,我们认为,可能许多刊物还处在消极办刊而不是积极办刊的状态。我想举一个小例子。我在《公共行政》上开辟了“文献与书评”的栏目,希望转载文献综述和关于学术著作的深度评论文章,目的就是要推动学术积累这项工作。但是,这个栏目很难发现可以转载的文章,以至于在出版出来呈现给读者的《公共行政》上,这个栏目是时有时无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术热点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讨论,肯定会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对它进行总结,写出综述性的文章,就是一项学术积累的活动。但是,我们很少见到这方面的文章,或者说,这类文章太少了,这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显然是不相称的。据说,是因为我们的刊物不太愿意发表这类文章,因而,学者们也就没有写作这类文章的动力了。再者,我们也看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观点提出来后,往往没有响应,没有争鸣,是因为学者们不愿意做这项工作还是因为我们刊物采取了冷漠态度,这也可能是一个问题。还有,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几十年时间里,我们出版的著作可以说是海量的,但是,为什么关于著作的书评却很少见到呢?其实,我们看国外的刊物,特别是美国的刊物,都是非常注重发表书评的。大家知道,中国话语不是一个人可以建构起来的,也不是一天就能够建成的,需要有一个学术积累的过程,我们的刊物在此过程中是能够发挥独特作用的。学术积累有很多途径,在我看来,可能注重文献综述和书评,是最具有可操作性的途径之一。我希望,我们的刊物都要注重这个方面,将这件事与建构中国话语、促进中国学派的生成联系在一起。那样的话,我们的刊物也就融入到了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行动中来了,我们的主编们也就会在这项事业中获得神圣感。
在这里,我还想说一个我个人的经历。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了感想会写一些书评,可以说,我所写的书评在数量上是很多的。一般说来,都是一些译著的书评。这些书评投给一些刊物,从来也没有遇到发表上的障碍,往往是投给刊物后就很快会发表。我写过一篇我老师的书评,但让我想不到的是,这篇书评投给几家刊物,都没有发表出来(去年发出来了,是在我们“门内”办的一个刊物上发出来的)。同样是出自我的手,写外国人的书评很容易发表,写中国人的书评就发表不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在今天,当建构中国话语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应当克服困难,去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不能一刀切地拒绝发表写中国人著作的书评文章。总之,写外国人的书评很容易发表,写中国人著作的书评就不给发表,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希望能够加以纠正。也就是说,在我们提出了建构中国话语的课题时,必须重视通过评中国人的学术作品来实现中国的学术积累。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对待年轻作者的问题。曾经不止一位主编同我说过,他们主要发教授的文章,讲师甚至副教授的文章都不发。这也有很大的问题。我们都会同意这样一个看法,年轻人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你不发他们的文章,他们怎么成长起来,怎么当教授?可能因为你这个做法,把年轻人逼得走歪门邪道了。其实,我认为,我们办刊人不应过多地关注作者的职称、名气等,而是应当看稿件的质量。我经常说,我们这一代人是过渡性的一代,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年轻人培养出来,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完成了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了。现代年轻人都受到了不中断的系统教育,有着良好的知识积累和扎实的学科基础,他们是思想活跃、学术训练有素的一代。比较而言,许多当上了教授甚至有了一些学术名气的人,由于历史的原因,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过渡性质决定了,往往忙于一些非学术的事务,没有时间读书和思考。这些人实际上是有学术情结的人,他们因为曾有的学术抱负而去写文章,但非学术方面的事务占据了他们过多的时间,写出来的文章也许在质量上并不比年轻人的好。我们办刊的人,有什么理由只看作者的职称、名气呢?我说这些,并不是说一定要给年轻人特别关照,而是说要注重文章的质量,看文章而不看作者。
再一次感谢《人文杂志》给我这样一个发言的机会,我利用这个庆贺《人文杂志》60周年刊庆的机会,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目的是谈一个学者的感受,怀抱着希望我们所有的刊物都能融入到中国话语建构过程中来的愿望。
坚持做好中国学问的学术自信
朱正威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
谢谢在座的各位前辈以及人文杂志给我莅临现场和发言的机会!我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是感谢。感谢《人文杂志》对我学术成长和发展的引领与肯定。在我还是学生和青年学者时就非常仰慕这本杂志,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这一代人是读着《人文杂志》成长起来的。对我而言,能在《人文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那将是一种莫大的荣幸。我很幸运,近30年前我和合作者曾以笔名在《人文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这成为我们有勇气和信心坚持走上学术发展道路的一个加油站。再后来,我非常荣幸地受邀成为《人文杂志》的编委,我感觉这是对我莫大的肯定与鼓励。所以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尽心尽责,履行好编委的职责。这是我想讲的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应该是祝愿。刚才杨老师代表《人文杂志》前辈编辑讲的一句话,我感触很深。就是《人文杂志》一直秉持学术性、思想性、原创性的办刊原则,我认为这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我们学者角度讲,坚持“四个自信”要首先坚持学术自信——做好中国学问的学术自信。《人文杂志》的这个办刊原则表明了始终坚持学术自信的精神品格。今天,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着探索和建立、逐渐形成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的重大课题与使命。如果要提建议的话,就是衷心希望《人文杂志》在这一方面能有很好的探索、有很好的表现、有很好的成果。做好了这个事情,就是我们学界莫大的荣幸和荣光。
挖掘本土知识,创新科学理论
边燕杰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终身教授
值此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我们以座谈会方式在此庆祝《人文杂志》创刊六十周年,我谨以贵刊读者、审稿人、投稿人的身份,向《人文杂志》表示诚挚的祝贺!借此机会,我从社会学专业的角度,谈些感想。
社会学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被取消,专业招生和科学研究停顿了27年。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3月,在邓小平同志“赶快补课”的正确指示下,恢复重建了中国社会学学会,大学开始招收社会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社会科学院系统开始设立社会学研究所。翻开《〈人文杂志〉60年总目汇编》我发现,贵刊也是1979年开始恢复的。从那时开始的大约15年间,贵刊没有发表过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是不奇怪的。社会学恢复重建伊始,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说,我国缺乏社会学教师和研究人员,怎能有相关研究论文投稿呢?为了解决当时社会学人才极度短缺的情况,费老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于1981年在南开大学举办了社会学专业班,从全国17所综合大学1977级应届毕业的文科专业学生中,招收了43名学员,集中学习一年,为开设社会学课程培养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该专业班的学习,成为改革开放时期最早一批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此后,我相继在南开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继续学习社会学,分别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和香港任教多年后,于2009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成为该校社会学团队的一员。8年多来,我是《人文杂志》的忠实读者、投稿人和审稿人。贵刊社会学专欄办得有声有色,越来越有影响,特别是2013年改为月刊以来,每期都有社会学专栏,平均刊登3篇论文。仅从社会学的三个重要特性,即现实问题研究的针对性、理论问题争辩的专业性、实证数据分析的严谨性来看,贵刊发表的社会学论文,属于全国一流水平。这是我作为社会学者的客观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我们社会学者应为创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对此,我在今年9月号的《社会学研究》上发表论文,题目是“论社会学本土知识的国际概念化”,提出了两个相互关联的观点,在这里与在座的前辈、专家、学者分享,诚望得到指教。
第一个观点是明确提出“社会学本土知识”这一概念。社会学是一门经验研究学科,所以社会学者研究本土知识是其本职责任。所谓本土知识,就是指关于社会事实所形成的知识,其内容是关于特定地域、特定时间、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在特定社会结构约束条件下发生的人类实践活动。如果关怀本土知识是社会学者的本职工作,那么,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活动的本土知识,则是时代赋予我们社会学者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人文杂志》要特别注重发表那些具有我国新时代本土知识的社会学研究论文,让贵刊成为关怀本土知识、探索本土知识、梳理本土知识、传播本土知识的重要园地。
虽然关怀本土知识是社会学者的本职工作,但停留在本土知识的层次,无论从中国社会学整体还是社会学者个体的角度,我认为都没有尽职尽责。这是因为,社会学不但是一门经验研究学科,还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所以社会学者也有责任将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文化、不同结构条件下的本土知识进行概念化,形成跨越时空、文化和结构等边界的抽象的、一般的理论知识。在全球化时代,对于源自我国社会实践的本土知识,如果我们期待用它来开展国际交流,用我国的本土知识对国际社会学作出学术贡献,从而影响世界,让它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那么,我们就需要从事跨国界的概念化工作,也就是“本土知识的国际概念化”。这是我在论文中提出的第二个观点。
如何开展和推动我国本土知识的国际概念化?我认为,首先要有一个国际胸怀。就是说,我国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心,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待随之提高,对于中国社会学者而言,能否有效地提炼我国社会学本土知识,特别是能否有效地将之国际概念化,让本土知识真正走出去,让国际社会学界听得懂、能接受,是我国社会学者的时代重任。其次是采取有效的策略。一个可能的策略是“接受-丰富-增加”策略,即接受现有的国际概念、丰富其理论内涵、增加其文化差异性的外延。采取这个策略的前提是某些概念,如社会资本概念,已经成为广泛接受、颇具共识的国际流行概念了。但在某些研究领域或某些研究议题上,全新的本土化概念也可以逐步成为国际概念,只要该概念揭示了跨文化、跨结构边界的一般性本质特征,就像费老的“差序格局”概念揭示了熟人社会的人际互动逻辑、科尔奈的“软预算约束”概念揭示了国家再分配经济的运作逻辑、罗纳德·伯特的“结构洞”概念揭示了竞争场域的社会网络逻辑一样。所以,在“接受-丰富-增加”策略之外,本土知识的国际概念化显然还存在“创新-操作-应用”策略,当然也还有其他的策略有待发掘。
社会学本土知识的国际概念化的观点预示着,《人文杂志》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但是鼓励和发表凸显我国本土知识的社会学研究论文,更为重要的、也是较具挑战性的任务,是鼓励和发表那些运用中外比较方法、创造性地将我国本土知识加以国际概念化,让全球的社会学者都听得懂、能接受,让本土知识真正走出国界的社会学研究成果。这是提升《人文杂志》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和重要任务。
最后,我再次恭贺《人文杂志》创刊六十周年,并以下面四句话期待贵刊在今后发展中成为更具影响力的知名学术期刊:立足中国社会、挖掘本土知识、创新科学理论、贡献人类文明。
坚守特色办刊之路
胡健
西安财经学院院长、教授
《人文杂志》创刊已愈一个甲子。我是这份刊物的老作者,也是这份刊物的老读者。在我印象中,杂志是以刊发文史类文章起家,也是以刊发文史类文章见长,在国内人文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记得32年前,我在《人文杂志》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可称之为学术论文的习作,除去对编辑扶持青年学子的感动外,也成了这份刊物的忠实读者,《人文杂志》《学术月刊》《文史哲》等期刊成为我青年时代最喜欢阅读的人文类刊物。
近些年来,《人文杂志》刊发的文章除文史类外,社会科学类的文章逐渐多了起来。我常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想想也就释然了。《人文杂志》创刊的年代,陕西不仅是文史资源大省,也是文史研究大省。人文学者群星璀璨,研究成果享誉文坛。作为推出陕西(当然也包括外省)学术成果的窗口,《人文杂志》的创办就成了必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主旋律,社会科学类文章特别是与经济建设直接关联的文章多了起来,也就不难理解了。
尽管刊物的這个变化能够理解,但我还是有点失落。如果《人文杂志》的人文色彩逐渐褪色,刊物的特色还怎样保持呢?当然,社会科学类的文章时代性更强,文章的他引率必然会高一些,人文科学类的文章,特别是偏重古代题材的文史类文章不是“显学”,从业者较少,他引率自然会低一些。学术期刊要生存,各类数据库的引用率是一个关键,任何一个期刊不考虑这个因素恐怕都不现实。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我的想法是,《人文杂志》刊发的文章,特别是人文科学类文章,可否选用一些篇幅较长的重头文章,文章数量少一些,单篇文章的篇幅长一些。这样,文章的他引率可能会高一些,刊物的评价也不会受到影响。纵观国外学术名刊,刊发短文的并不多,刊物的影响力和特色也能保持住。论文是学术成果最重要的载体,长文更能充分地表达论文的说理和验证水平,这也是一条重要的学术经验。
我的想法仅供编辑们参考,希望《人文杂志》坚守特色办刊之路,刊物越办越好。
山巅欲穷千里目,云端再上一层楼
李浩
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长江学者
向《人文杂志》创刊六十周年表示祝贺。作为一名作者,我也是在《人文杂志》上开始发表文章并逐步成长起来、走向学术界的,这样一种饮水思源的感受比其他的客套话都重要。
我认为,一个刊物能够生存、发展、繁荣,并能在刊物之林中得到认可,首先是因为刊发了一大批的学术精品、学术名作。那么,什么是精品呢?中宣部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都提到过“文化精品”,具体是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总书记是侧重从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说的,对学术论者来说,“思想精深”的要求应该是一致的,我们可以把“艺术精湛”换成“技术精湛”,即在方法、理论、模式、工具等方面的精湛。“制作精良”对期刊杂志来说,主要是要求在装帧设计方面的讲究,编校的准确无差错,能与国际接轨,有各种外国语文本的翻译,这些都是构成精品的要素。
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发展的形势大好。但在热潮中,不少学人对学术热、发表热很理性,我认为学术管理者、期刊编审者更要清醒,不能盲目追求数量的大跃进。目前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之间不成比例,在熱潮中,尤须要有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任重道远。那么,怎样才能使刊物做到好中求好呢?《人文杂志》是陕西的刊物,陕西人要跳出城墙思维,要站在秦岭巅上思考,所以我的发言题目,就改用两句唐诗“山巅欲穷千里目,云端再上一层楼”,作为我对《人文杂志》的期许。具体提出四方面建议:
第一,要继续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有好多新话题,也有不少新问题,比如张岂之先生刚才提到的养老问题,寿龄的提升与30多年的独生子女问题都是真问题。另外,环境治理、生态文明等现实问题要持续关注。第二,更要继续刊发传世精品名作。要重视基础理论方面,特别是我们陕西有地域优势的历史考古文章,往往能传下来。在学术研究中,当许多人都强调“多快好省”时,我一直主张“少慢费优”,也就是要强调精品意识,强调传世理念。第三,要持续扶持中青年作者,在质量面前不分年龄,这样就能使年轻一代迅速成长起来。第四,积极走出去,主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要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如果《人文杂志》不满足于只是西部刊物,要变成期刊的国家队,就要有英文版、网络版。我曾经在韩国工作过一段时间,为了看一个国内刊物等了半年,纸质版的流通较慢,在国外要看到很难。期刊杂志也要参与一些国际主流话语的讨论,发出西部的声音。对国际学术界主流热门话题, 我们要参与交流、参与讨论。 总书记提出“文明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论和范畴,我们不光要在西安讲,还要在北京讲,也要在国际讲坛上讲出来,进行深入地论证和阐发,使这些命题有学理性、历史性 、时代性,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能发出中国人的声音,有中国人的智慧。
创新学术,提升品质,为“一带一路”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
王瀚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
《人文杂志》六十年风雨历程,推出了许许多多精品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也培育了许许多多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军人才,应当说功勋卓著,对推进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作出了贡献。在这里,我代表西北政法大学向《人文杂志》六十华诞表示祝福和祝贺。正好借用这个机会,对《人文杂志》的一个特色栏目——“一带一路”栏目做一些建议。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引起全球关注(今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峰会,有一百多个国家参与,目前签订的共建协议有70多份),是由于“一带一路”倡议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它把自己的视角放到了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因此《人文杂志》的“一带一路”栏目,我个人认为,应当有国际的视野,高度关注国际规则的制定、全球治理的大问题的研究。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是关注国际规则制度化权力博弈问题的研究。研究国际规则形成的机制、原理以及中国议程、中国议题、中国形成国际法律规则的方式方法的表达,增强我们参与世界秩序构建的能力,引领国际规则朝着和平、公正、透明的方向去发展,朝着有利于人类共同文明发展的角度去发展,努力摆脱20世纪相当多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导权都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而我们国家一直是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和维护者的局面。在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前,大量的国际规则都是已订立好的,国际的游戏规则我们不能参与,特别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各种规则都是欧美国家制定好的。我们在谈判加入WTO的时候在法律上做出了重大的让步,特别是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欧美国家动辄轻易就能对中国发起成功的反倾销、反补贴的贸易诉讼,就在于我们做出了让步。而按照当时我国入世时做出的承诺,十五年的过渡期已过,但欧美国家至今仍不愿意放弃对我们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认定。这是由于在认定我国的出口产品是否构成补贴和倾销时,欧美国家拿替代国制度这一只针对我国的歧视性规则很容易就能构成一个案件,对我们进行制约,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和困扰。我们大国的崛起一定要重视国际法,重视国际规则的制定。这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和和平发展的能力,而我国在这块急缺相关人才。对有关国际规制形成的原理、方式和方法,特别是现代全球治理,人类面临的共同风险、全球问题越来越多,有一些问题是所有国家都没有面临过的,像网络治理、深海治理、气候治理、环境治理等问题,即便对于欧美国家而言也都是面临的新问题。那么,我们有没有自己的方案,有没有自己的议题,有没有自己的方法,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关怀的问题。赢得各个国家和感召各个国家,形成人类命运的一种意志,就能形成为法律。之所以“一带一路”会引起这么多国家的反响,有这么强的感召力,是由于它关注的是世界命题,关注的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二是应当注重对国际条约文本的深入研究。一旦我们参与了一个国际规则,这个规则运用的技术、能力和水平直接就表现为国家之间合作与竞争的一种能力。强者用国际规则可以赢得国家的利益,弱者就要受规则约束,就不可能实现国家订立规则时原有的那种目标。
三是要重视国际争端机制的解决。21世纪国际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国际关系法制化。国家之间的诉求用法律的方式去表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要用法律规范去调整,国家之间出现争端要用国际争端解决的机制方式去解决。我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国际争端的频发期。在政治上像菲律宾都能用国家争端的旗号对我们频频发起攻击。这个我们不得不重视。还有一些临近的国家,也要步其后尘。像日本准备和我们在大陆架进行划界,海洋石油资源的开采方面,也要用这个方法。我国企业不断遭受投诉更是这个问题。
四是我个人提出的一个呼吁,就是我们要在“一带一路”实践创新的过程中重塑中国的法治新观念。过去我们提“依法治国”,只是提依中国法治国,没有考虑到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它是中国接受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法融为一个整体。现在在世界法治的进程中,国际规则和国内规则日益密切进行融合,它们相互发力来形成一种秩序,我们过去强调的依国内立法治国的多,关注国际社会治理的法律少。在法学教育方面,重国内法而轻涉外法教育、外国法教育和国际法教育,使得我们国家欠缺掌握国际规则、通晓国际规则,又有很强语言驾驭能力的优秀人才,来为我们的国家和企业通过法律方法增强竞争和发展能力。在这块我们也要做很多的改革。我期望《人文杂志》在“一带一路”栏目里能多关注一些法律类的文章,因为西北政法大学是法科为特色的。
我再次祝福《人文杂志》六十华诞,祝福她能在新時代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方面再立新功,卓越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为追赶超越做好支撑
王作权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对陕西工作作出追赶超越的科学定位,提出“五个扎实”的明确要求,为我省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目前,全省正在通过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富民强省步伐,建设富裕和谐美丽陕西,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一定要提振精气神,要为追赶超越做好支撑,绘就陕西的崭新未来。
联系到我们这次研讨会,我觉得《人文杂志》有三点需要关注:一是要重视科学精神,也要重视营造氛围。科学精神是对知识本身的执着与热爱。科学精神是人类“求真”冲动最核心的动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把科学精神内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因。弘扬科学精神,要重视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良好氛围。《人文杂志》要继续走在前列,既要不断“求真”,也要进行科学普及。二是要重视传承,也要重视创新。《人文杂志》多年的积淀,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学术规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精髓要传承,先进的学科体系要学习,但更重要的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扬弃的基础上开创一种有自我主张的学术思想、学术体系,“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三是要理论引导,关注现实。勇担理论创新和服务社会责任,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实践的智库功能,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的前瞻性研究,发挥党和政府思想库、智囊团的重要作用,为我省追赶超越提供理论指导、思想引领和智力保障,在实际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我在西安市社科院工作,西安也在奋力追赶超越,振兴大西安。作为社科工作者,做好理论支撑工作责无旁贷。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正确导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全部工作,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析、指导、解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完善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机制体制,创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良好条件;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创新模式,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二是以服务党和政府的决策为宗旨,以人民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理论创新和服务社会方面,勇于实践,关注现实,大力开展应用性、对策性研究;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自觉聚焦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积极建言献策,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认真研究我市的历史和文化,发掘资源与特色,讲好中国故事的西安篇章,打造西安品牌。要从自身的能力和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选择若干能形成自身特色的优长学科,重点建设、重点发展,致力于走自己的路,体现中国元素。
四是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作用,研究和做学问要为党和人民担当。学术研究要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自觉把个人的学术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和民族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自觉担当起对民族、人民和党的责任。《人文杂志》要继续支持我省、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占领学术高地,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优势学科、学术权威、领军人物和研究团队。
最后,我想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重视学风建设,树立良好学术道德,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在为我省、我市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贡献智力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人文杂志》——我学术的发轫之地
张再林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文化哲学研究所执行所长、教授
在此我主要谈两点内容,一是感谢,二是建议。
首先是向《人文杂志》表示感谢。正如李浩教授在发言时所说,一个人要饮水思源,要有感恩之心。在此我要感谢《人文杂志》。回顾我和《人文杂志》的渊源,我也可谓是《人文杂志》的老作者了。《人文杂志》为我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平台,使我的文章能够见诸于世,从陕西走向了全国,最终形成了较大的学术影响。我的一篇引用率最高的文章便是在《人文杂志》上刊出的,该篇文章引用率达到一百多次。我所创立的中国哲学身体研究的独特论域的第一篇文章亦是在《人文杂志》发表的。该篇文章发表之后,我所从事的身体哲学的研究越来越受人关注。我本人应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邀请,担任该届世界哲学大会身体哲学分会主席。
在建议方面,我认为顾名思义,《人文杂志》是有关“人文”的学术期刊,基于此应当把哲学作为杂志重要版块。所谓“文以载道”,“道”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而言即指哲学。《人文杂志》过去在哲学领域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希望《人文杂志》编辑部继续加强哲学版块的建设,将其办成真正名副其实的“人文”杂志。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任保平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长江学者
今年是陕西省社科院《人文杂志》创刊六十年,查阅有关“人文”一词的含义,我发现60年前,把这个杂志取名为《人文杂志》还是有深刻内涵的。
“人文”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其中“贲”卦的《彖》辞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人文说的是社会人伦,最后达到感化天下的目的,这种文化观是非常独特的。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意思是观察天道运行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这实际上是说观察自然的变化。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载体,也是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料的来源。观察自然的变化,把握自然运行的规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自然天象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自然规律是指不经人为干预,客观事物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必然联系,也叫做自然法则。按照自然规律,人类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为人类服务。同时四时交替、山崩地裂、火山地震、狂风暴雨、水旱灾害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了解自然规律,人类才能规避自然运行中的各种危害,使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这实际上是说观察人类社会的变化。人文通常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后来又有“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文科学”等词。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主义具有东西方之别,西方的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世界观,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中国的人文主义主要在于孔子的儒家学说,孔子肯定人在宇宙中是最高贵的东西,凡是一切可以使人变得更完美的思想和理论都是人文主义。人文科学是指一切与人生、社会有关的科学门类,其中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等。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人文的作用在于化成天下,而其特点在于“新”。清华大学用“人文日新”作为校训,意思是指文化的创造、传承与涵养要日新月异、不断进步;对每一个人来说,就是使人文精神不断发扬、不断提升。《礼记·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中国社会发展到现在,物质产品极大的丰富,人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产品极其丰裕的社会中,但是却缺少人文精神。人的发展没有理想情操,人的培养没有天下情怀,培养出了一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现有的人文学科脱离人的发展,物欲横流,理想、境界、格局都不见了。时代呼唤人文日新,呼唤能够化成天下的人文科学。祝愿《人文杂志》今后在办刊中突出人文思想,体现出“观乎人文,化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