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分析

2018-03-16 01:24:07徐浩祥魏孟广张文彬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抗凝剂枸橼酸依赖性

徐浩祥 魏孟广 张文彬

人体血液中含有大量的Ca2+,它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用抗凝剂时,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可与Ca2+发生结合,导致Ca2+在凝血过程中失去作用,从而阻碍血液发生凝固,而EDTA并未对血细胞形态和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产生显著影响。1993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tandardization in Haematology,ICSH)建议使用EDTA作为血常规分析的抗凝剂[1],并广泛应用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常规自动化检测中。但有报道显示,由于患者自身或药物等因素,EDTA-K2可以引起少数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发生聚集,从而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此原因约占假性血小板减少的90%以上[2],容易导致误诊、误治,临床应予以重视。现将2017年6月21日我院诊治过程中出现的1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83岁,因“头痛1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 d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主要表现为胀痛,伴精神欠佳,反应迟钝,无恶心、呕吐,无二便失禁,无耳鸣。头颅CT示:左侧额顶慢性硬膜下血肿,血肿量约115 mL,中线移位约1.2 cm,脑室受压。查体:意识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均存在;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Ⅳ级;巴宾斯基征左侧可疑阳性、右侧阳性。入院时采用EDTA抗凝剂管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为 5.9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NEU)为 3.27×109/L,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为 4.11×1012/L,PLT为 70×109/L,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为 128 g/L。结合患者EDTA假性血小板减少病史5年,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管复查血常规,PLT为170×109/L。确认患者PLT正常,无明显手术禁忌证。故行左侧额顶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恢复生活自理。

2 讨论

当身体患有严重疾病(如免疫性疾病[3]、肝病、烧伤、癌症等)时,常伴有假性血小板减少。另外某些抗菌药物也可诱导血小板减少[4],其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分为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是指药物具有抑制巨核细胞生成或对巨核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引起造血功能障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则主要与免疫异常有关[5-6]。

本例患者的血常规显示,使用EDTA抗凝剂时的PLT明显低于使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时,属于抗凝剂依赖性的假性血小板减少,此类病例较为少见,文献报道发生率约为0.09%~2.10%[7]。目前有研究显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与采血方式、送检时间以及EDTA介导诱发的依赖性聚集有关[8],同时血小板表面的某些特殊抗原也可能与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直接关系。研究表明,由EDTA介导诱发的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能够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同时其Fc端可与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从而发生卫星聚集现象[9]。EDTA还能活化血小板,使血小板表面某些隐匿性抗原的表位构象发生改变,从而与血浆中的自身抗体产生抗原抗体反应,激活5-羟色胺、花生四烯酸、腺苷二磷酸、磷脂酶A、磷脂酶C、内源性Ca2+和凝血酶原等活性物质[10]。这些活性物质能够活化血小板纤维蛋白受体,促使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发生血小板聚集。另外有文献显示,EDTA-K2抗凝的血小板在不同时段的聚集程度不同,2 h时可出现聚集高峰[11]。

同时有研究显示,将抗凝血标本充分混匀后置于离心管中振荡,只要平均红细胞Hb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和平均Hb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的变化≤1.5%,即可避免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12]。也有研究发现,将5 g/L丁胺卡那霉素加入至2 g/L的EDTA抗凝血中,血小板数量在4 h内未见明显减少,此方法可用于纠正EDTA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13]。

临床上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病率较低,为避免误诊误治,临床还可采用手工涂片瑞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血小板聚集成堆或呈簇的现象来加以鉴别,也可选择枸橼酸钠抗凝剂或者手工方式计数来进行纠正,以获得真实准确的检验结果。

1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in Hematology.ICSH recommendations for measurement of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tandardization in Haematology (Expert Panel on Blood Rheology)[J].J Clin Pathol,1993,46(3):198-203.

2 欧洋华.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1):1942-1944.

3 侯文沛,胡琦.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6,56(2):104-106.

4 赵娟,杨远荣.抗菌药物致血小板减少文献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0):2025-2030.

5 都丽萍,梅丹.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及防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9(6):414-419.

6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11):975-977.

7 Yoshikawa T,Nakanishi K,Maruta T,et al.Anticoagulant-induced pseudothrombocytopenia occurring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pn J Clin Oncol,2006,36(8):527-531.

8 范亚敏,张立红,李凤侠,等.应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 14例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9):1242-1244.

9 周小棉,邹晓.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9):1065-1068.

10 林建华.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1):6-9.

11 白志瑶,孙继芹,尹春琼,等.EDTA-K2、枸橼酸钠抗凝剂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2例分析[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5,7(4):256-259.

12 张建萍.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及检测方法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20):2782-2784.

13 Zhou X,Wu X,Deng W,et al.Amikacin can be added to blood to reduce the fall in platelet count[J].Am J Clin Pathol, 2011,136(4):646-652.

猜你喜欢
抗凝剂枸橼酸依赖性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人人健康(2022年17期)2022-11-26 09:18:36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基层中医药(2022年7期)2022-11-17 08:25:08
非等熵 Chaplygin气体极限黎曼解关于扰动的依赖性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抗凝剂的初步筛选
水产科学(2018年1期)2018-03-10 02:56:55
低枸橼酸尿症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医药前沿(2018年2期)2018-01-17 12:10:56
关于N—敏感依赖性的迭代特性
商情(2017年38期)2017-11-28 14:08:59
N-月桂酰基谷氨酸盐性能的pH依赖性
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与传统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频繁呼吸暂停的疗效
凝血测定中抗凝剂的应用
淮海医药(2015年6期)2015-08-31 07: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