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梅,陈蕴雯
2017年是党和国家振兴戏曲的文化治国理念得到深入贯彻和全面实施的一年,党和政府文化自建的决心得以充分展现。本年度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地方戏曲、推进戏曲教育的政策,各地剧种保护的措施齐头并进,戏曲进校园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持续深入有效的推广。全国各地的大型展演和戏曲艺术节的举办,提升了我国戏曲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这些举措既彰显了戏曲艺术的生命力,也为更好地实现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另外,在戏曲传播方面,在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传媒相结合的探索领域,戏曲艺术融入了许多新时代互联网的运营思维,因而取得了显著的突破。该年度,我国政府进一步落实了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戏曲作为我国大力传承和弘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门类,在其相关各个领域均取得了切实喜人的成绩。
2017年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之年,振兴戏曲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国策之一。新年之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该 《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转引自《中国文化报》,2017年1月26日第1版。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理应做好其保护、传承、推广的工作,戏曲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戏曲的振兴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夯实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基础,加强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健全学校教育与院团传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精神,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该 《意见》提出,力争在 “十三五”期间,基本建立起主要剧种与院校戏曲专业相对应、戏曲人才需求和戏曲教育培养相平衡、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衔接、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相结合的戏曲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戏曲专业优秀后备人才早期发现、选拔和培养机制及戏曲教育质量评估督查制度,统筹艺术院校戏曲专业教学和展示活动,着力支持基层戏曲院团发展,加强地方戏人才培养,推动形成符合戏曲艺术人才培育规律、适应戏曲行业发展需要的戏曲教育新模式,为戏曲传承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①《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国文化报》2017年6月1日第1版。。该 《意见》是全国戏曲教育在新形势下实现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它的出台,使得戏曲人才培养在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对各层次戏曲人才的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落实中共中央 《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精神,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中国戏曲学院承办,实施戏曲艺术人才培养的 “千人计划”高级研修班在中国戏曲学院开班。该高研班215名学员参加为期29天的集中培训。此次高研班在2016年高研班基础上,增设了戏曲评论班,共有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评论5个专业,学员来自29个省区市和部分高校,专业方向涵盖30多个剧种。该高研班解决了戏曲创作人才长期不足的问题,提升了我国戏曲创作骨干人才的综合素质及专业实践能力,提高了戏曲艺术的整体创作水平。
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戏曲 “像音像”工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办。与会领导、专家和艺术家就 “像音像”工程的实施进展和成果转化等问题开展探讨和交流。戏曲 “像音像”工程选取当代戏曲名家及其代表性剧目,采取先在舞台取像,后在录音室看像录音,再由演员本人为自己的录音配像的方式,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反复加工提高,留下最完善的艺术记录。该工程成果不仅可用于资料保存和群众观赏,还可为广大戏曲爱好者和青年学生提供戏曲传习教材,有力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近几年,以政府为主导的各级艺术节举办得如火如荼,以戏曲为主的舞台艺术作品,题材多样,深入关注现实生活,成果尤其不容忽视。在南京拉开帷幕的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集中展示了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以后创作的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和经过重大整理改编、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优秀传统戏。参演剧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真、善、美的艺术追求。为了体现对武戏传承的重视,展示当下武戏艺术的独特魅力,本届京剧节开设了武戏折子戏展示板块,旨在振兴京剧武戏,扶植濒危行当,改变 “文强武弱”的局面,促进京剧艺术全面健康的发展。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是中国戏剧节一以贯之的主题。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宁夏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上,来自全国27个艺术团体和单位创排的27台剧目,包括昆剧、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晋剧、评剧、川剧、秦腔、粤剧等22个剧种集体亮相。为了推动戏剧健康发展、提升创作水平、搭建各地戏剧工作者的交流平台,该戏剧节期间还召开了国际传统戏剧论坛首次会议及8场专家点评会议,举办了全区舞台艺术创作人才培训班。在郑州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拉开帷幕的第四届中国豫剧节,力求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国豫剧艺术继承与创新的优秀成果。国庆期间, “2017中国戏曲文化周”在北京园博园举行,此届戏曲文化周是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后举办的一次重要的国家级戏曲文化活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 “一带一路”倡议人文交流、深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具体体现。文化周以 “中国梦·中华魂·戏曲情”为主题,通过花车巡游表演、地方园唱地方戏、戏曲大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了一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戏曲盛典,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除国家级大型艺术节的举办之外,各省、市、地区也着力打造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艺术节,以地方戏曲为着力点,努力树立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和繁荣。2017年云南省首届昆明戏剧节引入了滇剧、花灯、庭院话剧、京剧、昆曲等戏剧类别。在青岛,山东首届茂腔艺术节拉开帷幕,来自省内10余家茂腔剧团名家名角齐聚一堂,集中演出了数部经典的传统茂腔戏和现代及新编茂腔戏,为当地群众奉献了一场茂腔艺术盛宴。新疆乌鲁木齐市首届戏曲艺术节开幕,本届艺术节共演出新疆曲子戏 《戈壁花开》等20台精彩剧目。上海举行了第三届上海 (浦东)沪剧艺术节,推进了沪剧在当地的传播。武汉举行了 “新时代·新气象——第三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共有京剧、清戏、汉剧等32个剧种集中展示,全面展示了全省戏曲剧种传承发展的成果。
在中国戏曲正式形成的800年的历史中,发展为全国性剧种的只有昆曲和京剧。其他众多异彩纷呈的剧种都属于地方剧种,因为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优美的民族风情,地方剧种往往最能体现一个地域的独特文化传统。保护地方濒危剧种,促进多剧种的繁荣发展,可谓是2017年戏曲界乃至中国文艺界的最大举措。
2017年度,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不断出台戏曲保护政策,支持地方戏曲的发展。各地组织演出的大型汇演、濒危剧种抢救等活动,对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振兴地方戏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来,每年的新年戏曲晚会都是对戏曲艺术的一次礼赞,是对整个戏曲界的一次巡礼。2017新年戏曲晚会在国家大剧院举办,14个剧目共涉及京剧、昆曲、粤剧、壮剧、山东梆子、二人台、淮剧、越调、豫剧等多个剧种。晚会突出表现了三大亮点:一是唱腔品种的丰富性,二是主题立意的时代性,三是 “人保戏”的传承性。紧随其后,国家京剧院推出了2017年 “致春天”优秀剧目展演,这不仅充分展示了国家京剧院创作、演出的雄厚实力,并且通过与兄弟院团共建帮扶、把导赏课堂开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成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行之有效的努力。2017年,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在湖北武汉拉开帷幕,本次会演汇集了湖北、上海、江苏等16个省区市的17个戏曲院团,涵盖了豫剧、越剧、黄梅戏、高甲戏、川剧、藏戏等15个剧种,既有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又有新编历史剧,还有占剧目总数1/3的现代戏,展现了地方戏曲多样的形态样式和丰富的题材内容。会演期间邀请专家进行剧目观摩、交流,加强了艺术评论,提升了剧目质量,引导了创作方向。
就各地方政府而言,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三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主要以四省区近年来创作的优秀地方戏曲剧目为内容,集中展示了四省区在振兴和扶持地方戏曲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在长沙开幕,此次展演是全国首次大规模组织的花鼓戏专题汇演,对花鼓戏的发展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少数民族戏曲的表现亦为抢眼,藏戏本质上是一种间于祭神仪式与戏剧之间的形式,具有浓郁的藏民族风情。今年青海首办的大型民间藏戏展,涉及15个剧目的18场演出,演职人员达500余人,共有来自青海、西藏、甘肃三省区的15支藏戏团参演。其规模之大、剧目之多、覆盖地域之广,可谓 “一省发力,三省受惠”,对藏戏的推广和传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经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一些进入国家 “非遗”保护的濒危剧种重又回到了大众的视线中,获得了许多关注和支持;而有些群众基础不足又面临困境的剧种,也因政府的扶持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首先是对基层戏曲院团的关注。中宣部、文化部于7月在北京举办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体现了基层戏曲院团扎根基层、关注现实的创作特点。会演其间还组织各地创作人员进京观摩交流,召开基层戏曲院团艺术创作专题研讨会。地方小戏一般都携带了该地域的历史文化记忆,富有浓郁的乡土味、蓬勃的生命力。为鼓励小戏创作,展现小戏贴近现代生活、反映人民心声的特点,中宣部、文化部首次在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中设置了小戏组台展演。
除了举办戏曲展演之外,在挽救濒危剧种方面,政府也实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举措。以广东为例, “2017粤戏越精彩——全省优秀地方戏曲剧种汇演暨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举行。这一戏曲展演集中展示了广东省现存的所有剧种,基本涵盖了广东现存的粤剧、潮剧、广东汉剧、雷剧、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花朝戏、山歌剧、粤北采茶戏、乐昌花鼓戏共11个地方戏曲剧种的代表性剧目。广东文化主管部门通过 “粤戏越精彩”的连续举办,将广东省的戏曲剧种进行了全面的艺术推广,这种不论剧种大小、一个都不能少的政策关注,显示出切实有效的文化自建的决心和自信。今年,上海、江苏两地的淮剧院为繁荣淮剧进行了一次主动出击。淮剧虽然属于小剧种,但在本次上海 (浦兴)淮音艺术节上有来自上海、江苏的15家专业淮剧院团集中亮相,引起业界和戏迷的极大关注。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和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共同承办了 “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9个稀有剧种的10个剧团进行了精彩演出,在每场演出进行的同时还有网络同步直播,整场展演从策划到剧目演出都体现出该省对于稀缺剧种的保护、传承和观演的期待。
利用网络在年轻观众中进行戏曲普及和传播工作,在互联网时代已是大势所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就特别指出,“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2017年,随着 “互联网+”概念的火热,戏曲艺术在传播上也融入了许多新的运营思维。事实证明,运用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形式进行宣传推广,使得戏曲艺术及其审美元素获得了更为积极的、广泛的关注。新华社瞭望智库运用大数据统计和分析手段,形成了国内首份“互联网 +传统戏曲”领域研究报告——《互联网世界的传统戏曲文化图景》。这份报告运用大数据手段对传统戏曲现状做了客观的全景式描述,呈现了中国传统戏曲在互联网世界的现状,描述了传统戏曲在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的生存和传播状况,针对传统戏曲的网络生存现状提出了如下建议: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 “互联网+传统戏曲”工作框架;组建由互联网界人士参与的顾问小组,制定符合网络发展规律的行动计划;在院校开设网络直播等数字文化课程等等。可以说,该报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 “互联网+传统戏曲”未来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为进一步推动传统戏曲在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乃至传统文化的网络创新提供了参考。
在面向未来人群的移动端网络平台上,戏曲通过网络吸引更多年轻受众显然已经成为一条必需之路。在这方面,以现代大企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以 “科技+文化”的模式进行探索,成为2017年戏曲艺术领域最为靓丽喜人的一道风景。拿腾讯为例,其旗下多款网络游戏植入了传统戏曲形象和要素。腾讯开发的手机网络游戏 《王者荣耀》上线了一款专门为其游戏中的角色 “甄姬”打造的周年限定皮肤 “游园惊梦”。这款由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魏春荣为其配音的游戏人物皮肤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众多游戏玩家的喜爱。此次网络游戏与传统戏曲的结合,不仅令网络游戏产品有了更深刻和生动的内涵,数字新技术的融入也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网络搜索、社交平台、网络音频APP、视频网站等传播平台和渠道拓展方面,许多地区也都进行了成功的尝试。“直播+传统戏曲”的传播形式尤其具有示范性和创新性,戏曲文化因此得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泛传播;直播平台也能不断丰富内容,吸收相关领域的优秀文化。例如,作为第四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闭幕演出的汉剧《宇宙锋》,就通过斗鱼直播吸引了近20万人的在线关注。由北京网络文化协会、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和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 “互联网直播——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等传统戏曲艺术人才交流平台”在北京启动,并在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举办该项目的戏曲直播河北专场。据统计,本次戏曲直播观看人数达到6万人次,平均在线人数近3000人,全国各地戏迷票友广泛参与了直播互动。2017年下半年,安徽电视台的“有戏安徽”专区正式上线,在上线当晚就现场直播了安徽大剧院上演的大型黄梅交响清唱剧 《红梅赞》。据统计,直播期间剧场内观众1600人,而在 “有戏安徽”专区通过电视和手机即时收看的用户达到25565户,相当于将剧场扩大了16倍。
由中宣部主持的戏曲电影工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级重点文化工程。上半年 “京剧电影工程”启动第二批十部影片的拍摄,武戏经典 《大闹天宫》被列为第二批首个项目,也是第一、二批二十部影片中唯一一部武戏。该部 《大闹天宫》采用当代最先进的高清技术拍摄,其意义在于推动国粹艺术的进一步传承、发展,不断扩大京剧文化的普及、提升与传播,树立、培养、造就一批京剧各大表演流派的杰出传承人才,高质量地把当代中国京剧艺术的成果传播、记录下来。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出台了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2017年在 《意见》的基础上,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 《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戏曲通识普及教育,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在两个 《意见》的引领下,各省、市、地区纷纷结合本地区学校教育实际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入开展了 “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
湖北省率先展开 “戏曲进校园”的系列活动,主要措施有二:首先开展了戏曲进校园的全覆盖启动仪式,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 《关于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指导意见》和 《湖北省 “戏曲进校园”工作落实方案》精神,发挥省直院团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推动本年度湖北省戏曲进校园实现全覆盖。其次,举行了《戏曲进校园》教材的首发仪式,教材根据中小学生学习特点和兴趣,以剧史、剧目、剧人、剧种划分章节的体例设计,使不同年龄和地域的学生都能在读本中找到合适的阅读内容。该书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还可扫描二维码,观看100多个戏曲片段视频。该教材不仅针对性强,还能加深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增强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引领学生在戏曲艺术中陶冶情操,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振兴川剧,让 “川剧进校园”深入人心,建立川剧传承保护发展的良好生态,四川省有关部门一直在进行相关的探索。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省川剧院、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承办的四川省第三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活动在成都正式拉开序幕,来自全省13个地市24所中小学的600余名学生,带来了 《花木兰》《贵妃醉酒》等24个川剧节目。此次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集合了省级艺术科研、戏曲表演与非遗保护的重要力量,让中小学生走上舞台,亲身演绎戏曲作品,展示所学技艺,而这样的省级戏曲中小学展演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和 “非遗”传承的全新尝试。
在宁夏,宁夏演艺集团京剧院与青铜峡市文化体育广电局在青铜峡影剧院签订了《戏曲传承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携手、强强联合,就戏曲文化传承,特别是 “戏曲进校园”等工作开展合作,全年组织150场“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戏曲传承发展。河北省在河北师范大学开启了 “知声腔国粹爱家乡文华”的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且自2017年开始,河北省大中小学在校学生每年都能免费欣赏一场优秀戏曲演出,剧种以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等的经典剧目为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重点推出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经典剧目。河北省还编印 《戏曲知识普及读本》作为辅导用书,举办戏曲展览,加强戏曲课程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戏曲活动。河北省 “戏曲进校园”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欣赏水平,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以期最终树立“戏曲大省、梆子之乡”的河北品牌文化形象。由安徽演艺集团主办、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等单位承办的首届 “全国青少年戏曲嘉年华”活动在合肥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青少年戏曲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竞演京剧、徽剧、黄梅戏、豫剧、越剧等多剧种的70多个节目。与各剧院开展的 “戏曲进校园”活动相衔接,此次举办戏曲嘉年华的目的,便是要搭建青少年戏曲爱好者展示的舞台,通过交流、展演,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保证输入优质人才,确保戏曲艺术的传承,各地区院团为培养戏曲界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做了许多努力。京剧尤其走在全国之先。针对当今京剧文丑行当生源短缺的现象,弥补文丑行当的人才空缺,中国戏曲学院“全国京剧文丑中青年高端人才研习班”在北京开班。国家京剧院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支持下举办了 “京剧 《野猪林》表演人才培养班”,旨在通过 《野猪林》的表演培训,一方面使这出经典剧目被更多院团和演员搬演,达到传播经典京剧剧目、弘扬京剧优秀文化的目标;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剧目的传承和人才培养,解决各院团在演出该剧目时出现的技艺、表演不到位等问题。“第六届艺术院校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高级进修班暨第五届艺术院校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交流展示”在中国戏曲学院举办,本次活动是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 “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的重要内容。该进修班对于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京剧艺术在戏曲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之外,地方戏曲剧种也在为各自的剧种发展和传承培养人才。如为了优化演员的表演结构和知识结构,缓解采茶戏表演人才短缺的问题,江西赣州定向培养了赣南采茶戏表演专业的学生。陕西西安秦腔剧院正式联合西安市艺术学校开设了秦腔表演、器乐演奏六年制专业,通过 “学院派”与 “实践派”的强强联手,为秦腔艺术培育后备人才。山西运城学院为推动蒲剧文化的发展,培养蒲剧戏剧人才,于2017年初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蒲剧本科专业,从此填补了山西省内培养本科戏曲表演专业人才的空白,此举对蒲剧的教育、表演、传播等均有深远影响。广西艺术学院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扶持下,举办了 “广西戏曲乐师人才培养”项目,旨在通过对戏曲创作系统、专业的学习,加深学员对广西地方戏曲的认知,提高乐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戏曲音乐创作输送人才资源。中国评剧院举办 “评剧经典保留剧目《秦香莲》青年人才培养”培训班,旨在为评剧传统经典剧目 《秦香莲》和白派艺术的传承储备人才。
为培养古代戏曲的创作人才,中国戏曲学院和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联合申请国家艺术基金 “古代戏曲编创人才培养”项目,编研班采用主讲导师现场授课、采风观摩活动等方式,在综合指导中培养中青年创作人才在古代戏曲剧本创编能力方面的提高与成熟。
戏曲的 “文化惠民”工程,近年来一直被各级政府、各类演出大力推进,2017年尤其是卓有成效的一年。在以往的惠民票价政策之外,中央宣传部、文化部、财政部于6月联合印发了 《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止,要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村的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开展戏曲进乡村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方案》明确了戏曲进乡村的参与对象和主要形式,规定了戏曲进乡村的主要工作流程,增强了其可操作性。要求各地将戏曲进乡村作为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举措而提上重要日程,抓好工作落地;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带动作用,落实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支持戏曲进乡村的工作开展;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安全预案,确保活动顺利实施和观众安全观演;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强宣传,不断扩大戏曲进乡村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开展戏曲进乡村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近几年关于文化建设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具体举措,对于促进戏曲艺术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普及和传承发展、促进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在 《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发布之前,有些省市已开展了一系列 “送戏下乡”的活动。安徽 “送戏进万村”活动自2014年开展以来,已累计为全省1.5万多个行政村送戏6万多场,观众逾千万人次,让戏曲牢牢扎根在安徽的乡间田野。山西省则制定出台了 “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实施方案,被山西省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为百姓办的六件民生实事之一。而随着 《方案》的推进,各省市地区开始积极着手落实 《方案》精神。黑龙江为解决农民看戏难问题,将以县为基本单位,组织各级各类戏曲演出团体深入农村基层,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普及的思路,实现每个行政村每年至少免费观看1场戏曲演出的目标。
与此同时,各个院团联合举行了不少惠民展演活动。如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举办 “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为江西赣州、福建漳州等地带来精彩表演。同时,也拉开了2017赣州第二届文化惠民周活动的大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惠民演出活动在赣州上演。陕西省京剧院举行了 “津闽秦国粹流芳精品剧目惠民展演”活动,由来自天津京剧院、福建京剧院及陕西省京剧院的200多名演员为广大戏迷献上包括传统戏、现代戏、经典折子戏在内的10个专场演出。
相对于2015年度、2016年度全国范围内数量众多的新编戏曲剧目,2017年在新编剧目的创作上是较为沉寂的一年。虽然这一年缺乏有重大影响的剧作问世,但戏曲舞台上却涌现出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可喜趋势,我们籍此期待它们为日后名家名剧的产生奠定基础。
北京依然是探索新剧创作的重镇。6月,在著名影视导演郭宝昌和北京京剧院青年编剧、导演李卓群的全力合作下,京剧 《大宅门》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排演搬上了戏曲舞台,加盟者有朱绍玉、杨少春、蓝玲等。京剧《大宅门》剧本打磨用了两年多时间,主创者意图 “把现代意识和时代观念注入传统京剧”,它对于京剧独特表现形式的艺术拓展,是一次极为有益的尝试。北京外国语大学首演了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跨界融合戏剧 《杜丽娘与朱丽叶》。跨界融合戏剧的创作,首先要提取东西方不同戏剧种类中带有共通性的形式因子,然后将其融合,不仅有舞台动作上的交融,更有情感和理性层面的对话。此外,北京京剧院重磅打造了新编京剧现代戏 《狼牙山》,国家京剧院则全新创排了现代京剧 《横空出世》,这也是第一部以京剧形式反映 “两弹一星”题材的作品。
地方剧种的新戏创作中,陕西省西安演艺集团豫剧团复排了经典豫剧 《宇宙锋》,这是豫剧 《宇宙锋》首次以全本戏的面貌呈现。山西省晋中市晋剧和民间艺术研究院历时3年创作的新编历史剧 《王家大院》,也是一部颇具思想深度、历史厚度和艺术亮度的晋商题材好戏。
戏曲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美学精神之重要载体,如何弘扬和传承戏曲,更好地推动戏曲的繁荣发展促进百花齐放,成了戏曲理论界的重要课题。2017年的中国戏曲理论界活跃一如往常,各类研讨会和论坛此起彼伏,集聚了众多学者的思想和智慧,为戏曲创作做出了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京剧是 “国粹”艺术,因而,如何推动京剧艺术传承与创新,在理论上指导京剧艺术往前迈进,是戏曲理论界的头等大事。在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 “京剧流派的传承与创新——第七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京剧新流派、京剧流派与音乐、京剧旦行各流派的形成与特色、从谭鑫培到京剧生行各流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从流派的文化内涵、传承与角色塑造等角度出发,进行深入思考。2017年恰逢谭鑫培诞辰170周年、逝世100周年。作为一代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纪念谭鑫培以及谭派艺术对京剧艺术的贡献,北京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 “谭鑫培与京剧的辉煌”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在整个京剧发展史上,谭家和梅家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为纪念一代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5月 “梅香玖传——梅葆玖先生逝世周年纪念展暨学术研讨会”在梅兰芳纪念馆开幕,与会专家学者以京剧艺术和梅派艺术为切入点,思考如何加强我国传统戏曲的研究,从而深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一重大的命题。
在地方剧种中,响应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吉林省以政策扶持与戏曲发展为主题的 “艺海观潮”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就如何借助良好的戏曲发展氛围和政策东风,如何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如何推动戏曲和地方戏曲艺术尤其是吉剧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为了促进各个地方剧种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切磋,由吉林省文化厅主办的 “花开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 《桃李梅》同城汇演”研讨会则以 《桃李梅》同城汇演为切入点,总结活动成果,共谋地方戏曲发展良策。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吉剧、越剧、闽剧等剧种的建设均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11月,吉林举行优秀戏曲剧目进京展演研讨会。业界学者、专家齐聚,为吉林戏曲艺术的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并表达出对吉林戏曲未来之路的憧憬与期待。
为了推出更多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同时具有地方气派、地域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文化部和不少省区对各自文艺未来的走向,对剧目思想内涵的挖掘,剧本内容的提升均进行了交流与研讨。如文化部艺术司基于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召开了 “基层戏曲院团艺术创作专题研讨会”,以进一步加强戏曲艺术理论评论,引导戏曲创作的发展方向。
福建省文化厅建立艺术精品策划论证“火花茶会”机制,不定期地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专题研讨,对剧目的二度创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首届 “盛京戏曲论坛”在沈阳举行,旨在打造一个面向全国的戏曲理论研究平台,是辽宁传承发展戏曲的一个重要举措。湖南省在振兴湖南戏曲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在由湖南省文化厅举办的 “振兴湖南戏曲”的老艺术家座谈会上,老艺术家们围绕戏曲传承、剧目创作、人才培养、艺术研究等问题纷纷献计献策。
在大型的艺术节、戏曲节之外,各地方政府也积极举办各类戏曲展演活动,本年度几乎所有的大型演出活动、艺术节等,均组织专家开展 “一剧一评”活动,为推动地方戏曲剧种的繁荣发展建言献策。
党的十九大会议上发出了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强力号召,“文化自信”被写进党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扬与推广。而无论是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的出台,还是 “戏曲进校园” “戏曲进乡村”等方案的落实,都为戏曲年轻观众的培养、戏曲艺术得到更好的弘扬、戏曲资源得到更深入的挖掘、戏曲理论更好发挥其指导作用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然而,稀有剧种的消亡,院团优秀人才的流失依然存在,新戏、好戏创作力不足,这些问题亦不容忽视、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