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艺术与科学”对话现状概述

2018-03-16 01:22张雪荣
民族艺术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类科学

张雪荣

一、2017年“艺术与科学”对话现状

2017年,“艺术与科学”对话的相关主题论坛和研讨会频繁召开。这个学术热点现象也因此作为今年的前沿专题,引起广泛关注。笔者在此粗略统计了一下,仅2017年11月和12月的两个月期间举行比较受关注的关于“艺术与科学”对话论坛和研讨会就有如下几个(见表1)。不仅如此,互联网相关话题以及除表外其他研讨会上进行的关于“艺术与科学”话题的探讨,也显而易见地火热,这是本文研究兴起的缘由。

表1 2017年“艺术与科学”对话论坛和研讨会统计

通过文本梳理,我们很容易看到2017年关于“艺术与科学”对话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层面。

(一)艺术与科学各有界限,永不能相交。

在浙江大学“艺术与科学”高峰论坛上,李森教授以题为《用科学理解艺术?——对科学、艺术、审美诸系统的反省》的发言提出:“通过一堆堆概念构建的概念系统或数学模型进行的审美活动,与美(诗、艺术)存在的纯粹性是无关的。我甚至认为,所谓的审美科学是不存在、也不可能的。”他指出,“神经元结构是不是与审美情感或审美维度有关,是很有价值的科学实践,它是一种审美器官或审美器质研究,但也不是审美研究”,“可能同样参数或图像数据的神经元,却有着不同的审美情感或审美取向”,“即使是同一个时代拥有共同某种审美趣味的人群,很难找到同一种数据的神经元,另一种情况是,同一个脑袋的神经元,在不同的生命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审美取向……审美经验随时会因环境的改变、见识的养成而向着不同的方向或形式漂移。”他认为,“它们永远不可能相交,但是永远一起在伸向远方”,因为“科学的路径是直线向前的,是达尔文式的,因为它必须向前推进,建立越来越严密精确的概念化、数字化、模型化系统,不断地淘汰旧知、创造新知;而艺术不是,艺术是永远后退或者回归,永远用人类感觉和感知的眼、耳、鼻、舌、身、意初心、诗意初心召唤人的精神回归家园,回到天空同辽阔、与河山同起伏、与花草同柔弱的栖居之所。”李森教授强调,“拯救人类心灵结构中美之为美、善之为善、真之为真的纯粹精神和纯洁希望的,是作为人文之花的艺术,而不是科学。”李森教授总体上通过以上论述认为艺术与科学有各自的界限,不赞同当今学术界用科学的概念和系统理解艺术。*李森:《用科学理解艺术?——对科学、艺术、审美诸系统的反省》,微信公众号:浙大艺术沙龙(ID:artzju):2017-12-06。与李森教授观点类似的是四川美术学院举行的“艺术与科学学术论坛”上黄裕生教授提出的观点,“科学、艺术、宗教三个领域有着各自的方法论或实践旨趣,并不存在实质的交叠或替代关系,而表面上的冲突是因为僭越了各自理应恪守的界限。”*黄裕生:《科学与艺术、宗教的区别、界限何在?》,艺术与科学学术论坛|演讲嘉宾与发言主题简介.微信公众号: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账号主体:四川美术学院):2017-12-07。彭兆荣先生认为,“在中国,科学与艺术似乎没走到一起。”傅永军教授还指出“艺术只有走向美学诠释学,审美情趣才能与真理密切结合在一起,艺术的本体性真理意义才能无遮蔽地显现出来。”*这几位观点均引自“艺术与科学学术论坛|演讲嘉宾与发言主题简介”.微信公众号: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账号主体:四川美术学院):2017-12-07。

(二)艺术科学化和科学艺术化,科学和艺术相交相行,彼此影响。

在浙江大学“艺术与科学”高峰论坛上,吴朝晖教授指出“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教育革命正在加速汇聚发展,艺术与科学在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等方面将会出现全新的变化。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交互,将会为艺术提供更广的研究领域,艺术的科学化和科学的艺术化趋势更为明显。”*吴朝晖:《现场报道|浙江大学“艺术与科学”高峰论坛闭幕》,微信公众号:浙大艺术沙龙(ID:artzju):2017-12-05。关于这个命题,又细分为几个研究方向。

1. 科学的发展为艺术研究创立新的科技手段,但是新技术才刚刚开始应用到艺术,还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

浙江大学的“艺术与科学”论坛上,周志华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他特别介绍了“机器学习技术在画作鉴定”中取得的成效,但是最后他说“人工智能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但还有大量困难问题需要解决。”鲁东明教授“向听众展现了数字技术引入文物保护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关键技术和关键问题。诸如多媒体、图形图像、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遥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若干数字技术在文物现场调查、考古发掘、保护研究、传播利用等过程中的作用和方式,为探测发掘、测量保存、状态监测、修复复制、展示研究等工作提供了新型文物保护手段。”陈振濂教授也在该论坛上系统地阐述了书画鉴定与科技手段的运用问题,这对“如何定位和平衡科学技术与艺术人文的关系,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段引文均来自“现场报道|浙江大学‘艺术与科学’高峰论坛闭幕”.微信公众号:浙大艺术沙龙(ID:artzju):2017-12-05。

2. 科学的发展为艺术筑建出新的艺术形式。

四川美术学院举行的“艺术与科学学术论坛”上,翟振明教授提出“逆向艺术”,他认为,“传统艺术是将对象可感属性从实体上剥离后重新组合以期引起受众的直感反应,而VR及ER*这里“VR”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的缩写形式,“ER”为扩展现实“Expanded Reality”的缩写形式。则是分别将可感属性创造出来再叠加成实体对象,是与传统艺术创造活动逆向而行的,这就叫作‘逆向艺术’。”*当代视觉研究中心.艺术与科学学术论坛|演讲嘉宾与发言主题简介.微信公众号: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账号主体:四川美术学院):2017-12-07。约翰·奥尼恩斯教授在浙江大学“艺术与科学”论坛上题为《神经科学的奥秘和艺术的隐秘力量》的发言中,指出“艺术与科学并非对立”。他创立了“神经元艺术史”,他认为“神经科学给予我们机会去了解艺术家无意识间的精神活动”,“可以从神经科学的原理阐述不同艺术流派风格差异形成的原因”,他强调“神经科学的原理往往会发现用其他方法无法发现的艺术家的工作内容”,“神经迫使我们面对自己的内心和情感来理解艺术在生活经验层面的意义。”*约翰·奥尼恩斯:《神经科学的奥秘和艺术的隐秘力量》,微信公众号:浙大艺术沙龙(ID:artzju):2017-12-06。

3. 科学的发展带给艺术的,也并不总是好的;从传统纸质媒体艺术来看,其所带来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2017年12月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传统媒体的融媒体转型”大会上,全国妇联宣传部部长张小媛*张小媛:《融合·发展·齐心打造女性之声》,2017年12月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传统媒体的融媒体转型发言.其他信息可以参考微信公众号:首都文化智库(ID:BNU-BICIC):2017-12-11。做了题为《融合·发展——齐心打造女性之声》的报告。该报告指出:在近三年时间里,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50多家传统知名媒体停刊、休刊或者宣布倒闭;另外,仅全国妇联旗下的纸质媒体订阅用户已经由三年前的1800万用户锐减至580万用户。管中窥豹,据预测,在未来3年内,纸质媒体的倒闭还将持续递增至100多户。所以,12月16日这次大会的召开目的也是期望旧有的艺术样态不仅仅要直面科学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要积极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从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型,接下来是“参与与挑战:从融媒体到智媒体”*陆小华:《参与挑战:从融媒体到智媒体》,2017年12月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传统媒体的融媒体转型发言.其他信息可以参考微信公众号:首都文化智库(ID:BNU-BICIC):2017-12-11。。从纸质媒体艺术的倒下,到采用智能技术为传播手段的智媒体艺术的兴起,几家欢喜几家忧。

4. “艺术与科学”走在一起的迷惑。

在四川美术学院的论坛上,庞茂琨教授对于“艺术与科学”走在一起更多的是持迷惑态度,他说“折叠的定义指把物体的一部分翻转或者和另一部分贴拢在一起……折叠的伊甸园里……这一次,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成为了那颗新的诱惑之果,但不知将带着人类再次走出伊甸园,抑或重返伊甸园,或者还有新的可能?”

(三)科学会替代人类创造艺术

有学者认为,科学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飞跃成长,会创造出艺术,把艺术带入到人工智能(AI)艺术时代。在2017年11月举行的“艺术理论的中国视角学术研讨会”上,亦有关于“艺术与科学”的话题探讨。蓝凡教授在该次研讨会上,在题为《技术对艺术的颠覆:艺术分类的新维度》一文中,使用了“AI艺术”“AI人工智能艺术”的概念,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会产生的艺术新类型*蓝凡:《技术对艺术的颠覆:艺术分类的新维度》,《艺术理论的中国视角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艺术理论学会筹备会论文集》(上册),2017年,第52-61页。。本文也对这一探讨持高度兴趣和警觉,但认为对“AI人工智能艺术”的定义应该进行明晰阐释。蓝凡教授认为“工业文明颠覆了技术,技术颠覆了艺术,同时也颠覆了对艺术的分类”,他把农业文明以及之前的文明创造的艺术,(譬如,因为油画颜料、材料的发明出现了油画创作)划分为“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两大类”,把工业文明中影像技术发明以来出现的艺术形式叫作“影像艺术”。那么人工智能(AI)时代,会不会有人工智能(AI)艺术呢?该作者认为“若干年后,人工智能一定能成为艺术本身”,“AI人工智能艺术,可能是人类社会无法想象的艺术”,“AI艺术是一种超越未来世界的人类艺术,是人类2.0版的艺术”。

另外,笔者通过网络调研以及对其他论坛论文的研究发现,随着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不仅仅是学者,互联网媒体上关于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以及人工智能能不能创造出艺术的探讨如火如荼。在世界各地,很多大学以及研究院所的实验室,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创造艺术的实验项目。如,让智能机器人尝试写诗、写剧本、剪辑电影预告片、进行绘画创作以及绘画鉴赏等。谷歌设计了AutoDraw智能绘图软件,你输入简单的几笔,软件会自动辨识生成一幅它认为你想创作的作品。还有一款手机APP,名字叫作Prisma,可以根据你手机中的普通照片模仿知名画家的创作风格创作出作品,此技术依据的是“图像风格迁移”技术原理*李嘉铭:《图像风格迁移简史》,http://www.sohu.com/a/159506426_610300,2107-12-13。(图1)。

图1 “图像风格迁移”技术原理*图片来源于李嘉铭著《图像风格迁移简史》,http://www.sohu.com/a/159506426_610300,2107-12-13。

二、“艺术与科学”对话频繁的原因探究

纵观2017年度,无论是高校、科研院所,还是企业、民间研究机构,对于“艺术与科学”的探讨比任何时候都要积极和深刻,“艺术与科学”可以称得上是本年度艺术研究领域的最热点、最前沿的主题。这里尝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艺术与科学”对话频繁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一)宏观层面,中国近40年以来改革开放取得的进步举世瞩目。

中国无论经济还是政治、科技以及文化上都有长足的进步。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1.经济上,中国自1978年始至2017年,近40年的改革开放的经济增长让中国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的财富保有量都提升到世界强国水平,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同样使得中国无论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还是艺术领域的研究上都有了经济保障,国家给予包括科学技术领域,还有文化艺术领域的研究经费支持也逐年递增,经济增长保障了科学、文化艺术研发进程以及科研成果的顺利诞生。

2.政治上,2017年3月召开的“两会”以及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将科学技术发展势头猛进的“人工智能”与“文化艺术”的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将和实体经济融合,同时也提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这样一来,国家政策给予两者发展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而艺术领域和科学领域的研究发展更是国家科技战略和文化战略顺利落地的国家战略层面的要求。

3.科学技术上,中国紧追西方,互联网技术、基因技术、脑神经技术、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不仅追上西方,而且部分领域领先西方。“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核心技术,全球都在争先进行其发展的战略部署。而中国应该是全世界人工智能发展行动最早、动作最快的国家之一”*网易智能.《十九大报告再提人工智能:将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http://tech.163.com/17/1018/18/D123BLBH00098IEO.html,2017-12-18。,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让“艺术与科学”两者的对话不仅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前提条件。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熟练掌握可应用于艺术的技术成为可能,另外,新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材料,包括冶金材料、纳米材料,这些使得譬如装置艺术、综合艺术等的操作变得更加简易,拓展了艺术材料的使用边界。

4.文化上,“中国梦之文化复兴”国策使得无论是教育领域,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领域都给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了理论给养。随着人们审美审艺水平的提高,“意义化生存”*梁玖:《大学艺术》,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与“文明化生活”*梁玖:《何路无痛》,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76页。显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类普遍的需求。要想实现意义化生存和文明化生活,“艺术科学化、科学艺术化”成为一种手段。

(二)微观层面,具体到大学、研究机构以及个人来看,也有以下几个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1.各大学、科研院所自下而上响应国家关于教育方针、文化艺术发展的政策号召。

2017年9月5日,双一流大学名单公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在教育领域的另一大国家战略。“双一流大学”恰逢其时的公布,促进了各大学、科研机构对于学科建设的交流探讨。各大学、科研机构及时响应国家号召,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召开的“艺术与科学”频繁对话位列其中。“双一流的国家发展战略自有其重要意义,引起反响也是证明……艺术学科的12所高校13个学科入选:(1)艺术学理论:北京大学、东南大学;(2)音乐与舞蹈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3)戏剧与影视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4)美术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5)设计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同济大学。”*周星:《艺术学科双一流的确认因素分析》,微信公众号:传媒1号(ID:zfhxy),2017-09-29。这些大学也都是论坛高发的主要举办者。

2. 人类对于人工智能发展是否替代人类的焦虑和恐慌让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艺术与科学”的研究中。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脑神经科学、基因技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深深地让人类感觉到了被替代的焦虑和恐慌。去年Alphago围棋打败人类,2017年10月19日Alphago Zero被宣称可以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从空白状态学起,在无人类输入条件下,迅速自学围棋,可以打败曾经打败人类的Alphago。近日,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Michael Osborne和Carl Frey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率,诸如电话推销员、打字员、前台等甚至包括会计、保险业务员、银行职员、政府职员这些岗位在未来都有95%以上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可能性。*EMD:《BBC分析了365个职业,发现最不可能被机器淘汰的居然是……》:壹读(ID:yiduiread),2017-11-27。

3. 人类期望从艺术上寻求自我拯救。

人类对于艺术的重要性有前所未有地觉醒,艺术对于人的润泽、润心、润饰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梁玖:《审艺学》,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74-90页。从目前各论坛研究探讨后得出的大多数结论来看,至少从现在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认为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大多数规则清晰、技术操作单一且重复性强的工作,但对以创意、创作表现人类悲欣交集的艺术工作,则认为很难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据称艺术家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仅仅为3.8%。*数据参考了微信公众号壹读(ID:yiduiread)的署名为EMD发表的题为《BBC分析了365个职业,发现最不可能被机器淘汰的居然是……》一文。

4. 各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和学者期待通过交流和探讨发现新的艺术形式。

艺术与科学技术一经碰撞结合就会孕育出新的艺术种类,自古至今都如此。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明产生的影像艺术在当代艺术中占领的地位给人以鼓励。那么,到了人工智能时代,除了上述论坛中学者提出的“神经元艺术史”“逆向艺术”,譬如人工智能(AI)艺术能否诞生呢?目前,人类对此恐怕处于焦虑和期待共存的状态中。

三、“艺术与科学”对话引发的思考

众所周知,2017年10月26日,机器人Sophia拿到了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身份证,让人类不得不直面“后人类”*梁玖:《何以要移动艺术边界的“届桩”》,第二届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论坛:《被重塑的边界——数字与媒体艺术》,2017年11月4日-2017年11月5日。时代的到来,梁玖教授将“Sophia机器人公民”等“后人类”定义为“非自然性生命体的相似人的‘人造物’。”据说,机器人Sophia搭乘火车或者飞机,不能被当作货物运输,都需要单独拥有一个和人类一样的席位,如果邀请Sophia参加影视剧演出,需要和她的经纪人商谈。人类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几乎和我们一样五官端正的“相似人”,这也引发了我们自身对于“艺术与科学”话题的一系列思考。

首先,我们看到人类自身开始焦虑或者恐慌智能时代的到来,开始思索人工智能(AI)艺术会不会出现以及其艺术的边界在哪里。 “第二届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论坛:被重塑的边界——数字与媒体艺术”探讨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艺术边界重塑。梁玖教授在该论坛上以《何以要移动艺术边界的“届桩”》为题,指出随着“后人类”的出现,“艺术边界是拓展了”。那么,边界拓展去哪里了呢?*梁玖:《何以要移动艺术边界的“届桩”》,第二届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论坛:《被重塑的边界——数字与媒体艺术》,2017年11月4日-2017年11月5日。

我们知道“艺术在本质上是人类的悲欣交集的情趣化造物,艺术最基本的属性是精神文化属性,艺术最基本的存在目的是滋润滋养人。一句话,艺术因人的需要而产生并不断地生成新的艺术样式。”*梁玖:《艺术欣赏》,长沙:湖南出版社,2015年版,第35页。那么,什么样的艺术算是人工智能(AI)艺术呢?假设由这些“后人类”=“人造物”=Sophia,如Alphago Zero一样,从空白状态开始学习,到自如画出一幅画,自如设计出一座歌剧院,这样的作品是艺术吗?

众所周知,审视艺术的逻辑起点是“扣问艺术事实——全面关照艺术历史、艺术家的想法、人们的艺术需求、艺术作品……审视艺术的视点是艺术本身与艺术边界。”*梁玖等:《艺术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造出来的艺术,譬如利用VR、ER创造的作品,如果这些可以叫作艺术,那么为人类创造艺术起到辅助作用的技术到底辅助到何种程度可以算作辅助呢?也就是说技术辅助艺术的边界辅助到哪种程度仍然可以说是人类自身的创造?还是说,“后人类人造物”归根结底,是人类赋予机器以学习能力,主动权还是由人掌握,人工智能归根结底还是人创造的产物,所以,是不是可以说“后人类人造物”创作出的“作品”归根结底仍然属于人类艺术?

人工智能(AI)艺术是人工智能时代,由后人类这样的人造物创造出来的,或者是人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造出来的能够表达人类悲欣交集的情趣造物艺术;人工智能(AI)艺术归根结底是表达人类悲欣交集情趣的艺术,人工智能(AI)艺术是人类艺术的一种。那么,本文对如此人工智能(AI)艺术的尝试定义,也就是那根“届桩”的安放是不是合适?或者到底放在哪里合适?“后人类”如机器人Sophia创作出一幅书法作品或者一首诗歌,著作权归谁?归造出Sophia 的人,还是归拥有Sophia的人?还是归属为Sophia自己?它自己是谁?这都是亟须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其次,今后需要深刻探讨“艺术与科学”开始形成“综合性的跨学科的学科群”如何建设和发展的问题。

艺术与科学专业是隶属于艺术学门类下的交叉学科,集中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该学科研究涉及艺术学、艺术心理学、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智能科学、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等众多学科领域。目前中国有大学开始设立关于“艺术与科学”学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课程专业。浙江大学“艺术与科学”论坛上,刘兵教授指出“让科学与技术联系在一起,它是综合性的跨学科的学科群的概念。”迪克·斯瓦伯教授则指出“‘额外的大脑’(extra brain)……一是创造性,二是进行交流……人脑科学对复杂心灵运作现象的分析,正不断出现若干进展,为我们理解和建构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手段与途径。”蔡天新教授却认为“科学与人文都是自然界通过心灵必然的反映,两者之间有隔阂,但不是必然存在的。”这都可以看作是站立在复杂的学科群高度,来探讨“艺术与科学”学科关系的。

再次,“科学技术”与“艺术教育”的结合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两者如何相辅相成地发展,值得去深入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关于“EAST科技艺术教育国际大会——科技艺术季”之EAST就是教育(Education)、艺术(Art)、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这也可以说是“科学技术与艺术教育”的联姻盛宴。该论坛的长期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科技艺术教育联盟,以促成艺术与科技领域中新观念的传播;科学技术谱系的梳理与理论建构;新技术、新材料、新媒介的应用;创新工作模式的学习和推广;促成科技研究者、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创新型企业等诸种创新力量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联合世界各地的富于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个人与机构,汇聚全球智慧,让新科技和新艺术惠泽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精尖创新中心.EAST科技艺术季|EAST科技艺术教育国际大会明日开幕.微信公众号:中央美术学院(ID:cafa1918):2017-11-29。会上着重讨论了“艺术科技教育在国际各学院的架构与课程个案”以及“艺术科技教育在中国的现状与未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会议上指出,“在传统的专业知识课堂之外,还需要建立起科技与艺术相互交融、相互激发的平台,让年轻一代站在知识创新、艺术创意的新起点上。”*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EAST-科技艺术教育国际大会召开.微信公众号:中央美术学院(ID:cafa1918):2017-11-30。这之后同样是在中央美院延续举行的“‘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激活创新-圆桌对话’”延续了这一宗旨。

最后,针对上文的文本研究,笔者看到无论认为“艺术有自己的命题范畴和界限”,还是说“艺术与科学不相交”,都没有彻底否定艺术与科学的相互作用。另外,目前论坛上演讲的论文或者公开发表的文章里,更多都聚焦在“科学对艺术的影响作用”上,鲜少有“艺术对科学研究的启示”这样的案例研究,今后关于“艺术与科学”的对话论文主题,可以侧重这个方向。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抛砖引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玛丽亚·格佩特-梅耶,她发展了解释原子核壳层结构的数学模型。受华尔兹舞的自旋式优雅舞步轨道的影响启发,进而研究出了原子核中的运动构造。这是艺术启发科学的最具有魅力的例证。

结 语

2017年,“艺术与科学”对话频繁,属于焦点学术现象、前沿性专题探讨。宏观层面,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无论经济、政治、科技以及文化上都给予社会各层面稳定发展的保障。微观层面,从社会各阶层的个人到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遵从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从自身诉求“意义化生存”和“文明化生活”的探索做起,期望从艺术上寻求自我拯救。这也显现了人类对于艺术的重要性有前所未有的觉醒,艺术对于人的润泽、润心、润饰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从两者关系上来看,虽有学者提出“艺术是艺术,科学是科学,两者各有自己的命题范畴,各有自己的界限,并不相交”,或者是认为“科学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终将取代人类自己创作出艺术”的极端观点;但大部分讨论还是集中在“艺术与科学相互作用,科学的发展淘汰旧的艺术状态,带来新的艺术种类”上。关于“人工智能(AI)艺术”的定义和边界“届桩”的尝试判定还需要持谨慎态度,但无论如何,判别艺术“应该遵循守候艺术本体的本体论思想为方法论,将符合艺术本质特征的划为艺术范畴,艺术总是在科学的变化中应人们需求发展而生”。

“艺术与科学”的对话现状研究让我们明确现阶段除了将研究重点放在“科学对艺术的影响作用”上,还可以放在“艺术对科学的启示”上;未来需要深刻探讨“艺术与科学综合性跨学科的学科群”建设和发展问题;需要思考“科学技术”与“艺术教育”两者如何相辅相成地发展下去。这些都应该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人类科学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点击科学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科学大爆炸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