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顾 欣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实际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的活动。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它能够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教师有目的地组织游戏性的区域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使得幼儿课程更加契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对幼儿进行基础教育,组织幼儿参加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各项技能,让其不断成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长远的教学活动目标可分为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而每个阶段性目标以及每个小目标又可由不同的区角来实现。比如,要通过区域活动来培养小班幼儿的观察能力,我们可以让幼儿观察不同的事物,找到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水中游动的金鱼、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地上爬行的蚂蚁等一系列活动,达到发展幼儿观察能力这一阶段目标。同时,一个区角也可以达到几个不同的教育目标。比如,比较一杯冰水和一杯温水,这既是对水的温度的感知,对水的物理特性的认识,又是对幼儿触觉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在区域活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内容,才能通过实现一个个小目标达到一定的高度,进而最终实现整个大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区域的各项活动应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开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去想,主动去动手操作,不仅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让区域活动实现效益最大化。因为此时的区域活动是建立在幼儿兴趣之上的,他们的主动性会大大提高,从而更容易取得预期效果。幼儿在心灵上的巨大鼓舞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有利影响。
1.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
游戏材料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将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架构起来的一座桥梁,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也是培养幼儿操作探索的重要工具。所以,在提供活动材料时,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实际需求、幼儿兴趣和教育目标等因素,因地制宜地为幼儿提供区域活动材料,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在一定的活动区域内,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主游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幼儿自由取放材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改变区域的范围和作用。比如,在“个性拼图小游戏”中,我们可以让幼儿自己到“商店”选购材料,不拘泥于统一的彩纸拼图。有的幼儿可能会选用大树叶、小米、胶水等材料。对于拼图内容,教师不做规定和干涉,让幼儿自由发挥。在游戏完成之后,也可以让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向别人做介绍,充分地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幼儿自主性。
2.考虑材料的可操作性
在选择区域活动的材料时,不仅要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要,也要满足同等条件下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让每个幼儿都能通过实际操作去体验成功。同时也应尽量使用不同的材料,避免千篇一律。可以适当引导幼儿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设计、创造出新的材料,让幼儿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发现更多游戏的乐趣,进一步锻炼幼儿的创造力。比如,在建筑小游戏“比比谁的小房子更好看”的动手操作中,针对小班幼儿,我们可以采用在纸上作画的形式,比比哪位幼儿画得更好看;针对中班幼儿,我们可以采用剪纸的形式,在剪的基础上,比比哪位幼儿拼出来的房子最好看;针对大班幼儿,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利用胶泥、易拉罐、牛奶盒等这些成品、半成品以及废旧物等材料,让幼儿尝试立体的拼接,真正让幼儿的创造性在游戏中得以发挥。
在指导区域活动时,教师应先观察,之后再介入。提前考虑幼儿的心理动向、活动趋向,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旁细心观察,不干扰幼儿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仔细观察幼儿动向,做好记录,及时分析各项条件是否合理,安排是否妥当。根据观察情况适时调整区域活动的材料和内容,使区域活动更顺利地进行,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通过不断地调整,让幼儿本身的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在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当一定的角色融入游戏中,通过角色转换、情景交融,更有效地指导活动;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区域活动外部进行指导,给予适当提示、建议和评价,以便更好地开展游戏。
比如,在玩建筑小游戏时,我发现浩浩建了一座漂亮的动物园。用他的话说,里面有老虎、狮子等各种动物。但是却没有栅栏防护墙,于是我便提示浩浩:“浩浩,你的动物园真的很丰富多彩,可是这么多动物,没有一个栅栏围住它们,它们会跑掉的,甚至会咬伤前来观看的游客哦。”于是,浩浩很快在动物的周围围上了一圈栅栏,使这个动物园更为形象逼真。由此可见,在老师不断的提示和适当的指导下,幼儿的游戏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幼儿也能更深入地参与到游戏当中。
在幼儿进行游戏性的区域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基于幼儿的活动过程和活动成果引导幼儿进行自评和他评。让幼儿对自己参与的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参与活动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介绍,分享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幼儿之间也可以进行互评,说说自己喜欢的其他幼儿的作品,让幼儿互相交流,深入了解,取长补短。此举不仅是幼儿对自身参与活动的评价,也是对幼儿交流能力的锻炼,无形之中也增进了幼儿之间的感情。在评价时,我们可以进行以幼儿为主的评价,也可以进行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幼儿说出参与此次区域活动的感受,找出自己好的地方与有待改进的地方,并说说自己下次遇到此类问题时应该怎么做。通过幼儿间的互相交流,树立他们参与游戏活动的信心,激励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在进行整体评价时,要注意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使用不同的评语。例如,在对小班幼儿进行评价时,应该多使用趣味性的语言,以鼓励为主;对中班幼儿多使用引导启发性的语言;对大班幼儿则要使用更理性的语言,并引导他们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最后,教研从中找出问题,总结经验,为下次游戏性的区域活动做准备,同时也在无形中让幼儿养成会总结、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在幼儿课程改革中,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化的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游戏化的区域活动中自主选择,自主活动,自主参与,不仅能促进幼儿快乐成长,更能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整个游戏化的区域活动中,我们要根据目标选择适宜的区域活动内容,设置合理的区域结构;根据幼儿自主性和材料的可行性寻找适宜的区域活动材料,让游戏更成熟,更丰富;在区域活动进行过程中多观察,及时调整,让游戏化的区域活动更吸引幼儿,从而开启幼儿的智慧之门。进行游戏化的区域活动,是幼儿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应当大力提倡,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1]戴菁,黄茜.浅谈如何游戏化的开展区域活动[J].新丝路(下旬),2015,(10).
[2]季金亚.游戏材料“我”做主——浅谈在课程游戏化的推进中游戏材料的投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7).
[3]吴佩佩.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游戏化”[J].赤子(上中旬).2016,(18).
[4]孙磊.略谈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