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杰
(湖北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 武汉 430000)
随着现代医学及护理学科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当前,提高护理教学的质量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传统型的心血管科护理教学特点,有必要汲取新型的护理教学模式的优势特点,以改善护理教学的质量。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最早由美国的Larry K Michaelsen等学者提出,在培养学习者的团队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1]。为了探究将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心血管科护理教学当中的效果,本文对某学校的168名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心血管科护理教学,并对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选取4名具有3年以上护理本科生课堂教学经验的教师展开教学,所有教师均全程参与本次研究。抽取某医学院的168名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36例。根据学生的学号进行编排,并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将学生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每组各有男16例,女68例。两组学生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84例学生展开心血管科护理教学。首先由教师对教学的要点进行详解,然后带领学生根据典型或常见病例进行示范,带领护生照看患者,同时为学生讲解病情,做好护理示范。随后,由护生分别进行练习。教学内容包括: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病、风心病等,均由护生分别练习,为期2个月[2]。实习结束后进行考试。
1.2.2 观察组采用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Team based learning,TBL)展开教学。将84名护生按照随机方式分成14组,各6名。积极引导护生进行床边实习和操作,让护生充分接触患者。教师通过床边讲述引导护生理解了临床护理的知识。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讨论,针对临床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磋商,通过讨论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对讨论进行总结。引导护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练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课前,教师准备好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资料进行课前准备;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课前预习。采用“个人预习认定”和“团队任务”2个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课前预习的效果进行评价[3]。即先由学生独立进行闭卷预习测试,教师评价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团队任务预习测试。采用两方面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预习认定测试成绩进行评价。课内教学注重应用性的练习,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可对练习的情况进行互评。2个月后,分别将学生的个人预习认定成绩、团队任务成绩与应用练习成绩统计出来,综合对TBL教学模式进行评估。
2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理论考核,对比两组的成绩,理论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能力考核、护理病例书写[4]。其中操作技能考核按照我院临床考核的方法进行,护理病历撰写以医院的统一标准进行评价。同时,对观察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由学生对TBL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同样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评价。调查问卷设置“教学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调动积极性”、“是否能促进学生自学”、“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团队意识是否增强”、“提高是否交际能力”、“护理知识运用能力是否提高”等七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价,统计肯定回答的护生个数[5]。最后,将综合理论考核情况与学生评价结合起来,最终完成相关评价。
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2个月的学习,观察组护生的各门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综合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生综合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n 理论成绩 操作技能成绩护理病历书写成绩观察组 84 89±5 91±4 88±5对照组 84 96±4 97±3 94±3 t/ 10.0195 10.9982 9.4309 P/ 0.0000 0.0000 0.0000
观察组对教学方式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心血管科教学护理的传统方式是将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教学步骤为讲解-示范-练习。这一传统的护理教学具有简单直观的特点,教师可以直接面对患者及护生队疾病的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知识进行讲解。同时,便于教师为学生做好临床示范,直接让护生按照标准做重复操作,该操作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少,且具有显著的直观特点,便于学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习相关知识,因而,长期以来被大部分医学院的护理教学使用。但这一教学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如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对护生的了解不多,难以准确把握护生对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因而,只能通过统一性的教学对知识进行讲解,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6]。对于理论知识掌握不好的护生来说,该教学方式存在较大的弊端,护生难以从学习和实习中获得应有的提高,且统一性的教学难以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教学模式在心血管护理教学中积极作用的发挥,限制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表1 两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情况比较[n(%)]
但当前的医学技术发展速度较快,护理教学也在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需要更高水平的护理教学来满足医学护理的需要。因此,护生应当更加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护理知识,加快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机遇团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该模式自提出以来,便受到教育界的推崇,中小大学均注重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特别是在实践性强、教学复杂度高、对相互间的配合操作具有一定要求的教学内容中,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更加适用[7]。
经统计分析,发现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在激发护生对心血管科护理知识的兴趣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的资料能够进行自读和预习,对教学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整体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需要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即可[8]。该方式便于在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解决护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在课前提前告知护生要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将该疾病的严重性、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告知护生。在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灵活运用教学内容方面,学生都给TBL课堂教学模式更高的评价。TBI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对学习时间进行安排。借助课堂教学检验并完善知识学习掌握,通过测试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与竞争意识。
在采用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前,应当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坚持分组均衡原则:每组护生均由成绩相对较好、一般与较差三个层次组成,且各组成员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9]。通过均衡分组为团队教学与团队间竞争营造公平的环境。二,测试题目的设置应合理有效:评价的内容共有三部分,个人测试、团队评价以及应用性练习评价。三个板块的评价内容均应遵守心血管科护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检验护生自学效果的作用,通过评价帮助护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掌握知识的应用技能。三,提高护理教学的水平:在TBI护理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积极性更高、创新能力更强,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四,评价指标设置合理:综合性考核、团队内贡献以及学生的综合表现都应当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置。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生实施了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将团队教学引入到心血管科的临床护理教学,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参与到护理学习当[10]中。而对照组的护生则实施传统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方法,经对比,发现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P<O.05)。另外,观察组护生对TBL的评价相对较高,说明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在心血管护理教学当中的应用效果更加,适用性更强,更能满足当前医学护理对护理教学的需要。
综上所述,观察组采用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心血管科护理教学,2个月后考核显示,观察组护生的各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学生对TBL的评价也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模式。表明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心血管科护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1]李海燕,钱火红,周兰姝,等.高仿真情境教学在心血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3):115-116.
[2]李云萍,韩广营,刘红艳,等.情景模拟在心血管介入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4):181-182.
[3]袁 薇,林 梅.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在血管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3,27(5):295-297.
[4]林丽跃,丁 恒,王美兰,等.典型工作任务法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9):3747-3750.
[5]曹教育,高 萍,朱翠红,等.阶段性目标管理在新定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3,11(2):107-109.
[6]李若铭,曾奕芝.目标设置理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4):2076-2078.
[7]邓丽英.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1):200-201.
[8]华 丽,席淑华,陆苍苍,等.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5,(4):88-89.
[9]郑小芳.目标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94-95.
[10]魏国光.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模式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