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原瑞
摘要:语序是语言里语素、词组合的次序。语序的变动可以组成意义不同的词组、句子。语序在表述中韩两个不同语系的语言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中韩语素、词组在句子中排列顺序的对比与分析,进而分辨中韩语序的差异和共同点,从而更好地学习两种语言。
关键词:语序;韩语;汉语;比较
韩国语又叫朝鲜语,是朝鲜半岛上的居民共同使用的语言。使用韩国语的人口有8000万左右,他们绝大多数生活在朝鲜半岛,还有500万散居在世界各大洲。韩国语目前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比较多的语种之一,居世界第十五位左右,属于阿尔泰语系。其实,朝鲜最初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汉字,后来在借鉴汉字的基础上创制了本国文字——谚文。因而,汉语和韩语之间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所以,本篇文章主要是对韩语和汉语的语序进行考察和对比研究,以便找出汉语和韩语在语序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让以韩语为母语的人更好地了解汉语,学习汉语。
一、汉语和韩语的基本语序
(一)汉语基本语序
1.我 -- 学-- 汉语
2.我 -- 汉语 --学
3.汉语 -- 学 -- 我
4.汉语 -- 我 -- 学
例1中的句子是汉语的正常语序,即主谓宾语序。例2将宾语移到谓语前就变成了不成立的句子。例3中的句子也是一个在汉语中不成立的句子。但例4又是一个正确的句子。第一句和第四句是通过不同的语序来强调不同的成分。通过以上句子可以看出,汉语的语序多为主谓宾语序。
(二)韩语基本语序
韩语句子的基本结构为主语+宾语+谓语的形式,如:
?? ??? ???(我在学习)
(主语) (宾语) (谓语)
主宾谓是韩语中句子成分排列的基本形式。根据这个排列形式,我们可以想到以下几种韩语中句子的基本句型:
1.主语+谓语
?? ???(下雪了)
2.主语+宾语+谓语
?? ??? ???(我在吃西瓜)
3.主语+宾语+补语+谓语
?? ??? ????? ?????(我认为您是恩人)
4.主语+补语+谓语
??? ?? ???(冰变成了水)
以上的例子说明韩语的语序是按“主语-宾语-谓语”的顺序排列的。同时我们还发现,每个句子的谓语都是放在最后的,我们把这种动词后置的语言叫做“后置型语言”。所以,韩语在语言类型学上属于“主宾谓型语言”。
综上所述,韩语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而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谓宾。
二、中韩语序对比
汉语一般是主谓宾型特征的语言,而韩语则是主宾谓型特征的语言。因此汉语和韩语虽然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韩语与汉语的主要成分均为主语、谓语、宾语,但两者的排位顺序却有所不同。
本文中我用韩语的冠形词和汉语的区别词拿来对比分析,从而更深一步了解两种语言语序的差异。
(一)韩语冠形词和汉语区别词的介绍
许维翰先生在其《实用现代韩国语语法》(2008)一书中将冠形词定义为“冠形词是用在体词前,修饰或限定体词的词,它没有任何词形变化,也不能添加任何词尾或附加成分,它只能作定语表示体词的性质、分量等”。[1]如:
?? ? ??? ??(今天买了新裤子)
句子中(??)是今天的意思,(?)是新的意思,(??)是裤子的意思,(??)是买的意思。例句当中的“?”在句子中就是冠形词。韩语句子的意思是今天买了新裤子。买了裤子,买了怎样的裤子?买了新裤子,这里的“新”就是句子中的冠形词。
除了“?”,韩语中表示性质的冠形词有?(特别、特殊),?(纯),?(别的)等,表示分量的冠形词有?(近),??(一切、所有),??(许多),?(全、整个)等。
汉语区别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而属性往往是对立的,所以区别词常常是成组成对出现的。比如:男:女、雌:雄等。
(二)韩语冠形词和汉语区别词对比
冠形词是韩语的修饰语,其唯一的语法功能是作定语,这也是韩语冠形词与汉语区别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
1.韩语冠形词和汉语区别词的相同点
冠形词、区别词修饰名词[2]
汉语区别词和韩语冠形词都可以修饰名词,并且它们都位于名词前,如:
旧式 家具 ?? ? ?? ?
但是,冠形词和区别词并不能修饰所有的名词,它们修饰名词时要受到语义的限制。其中,专有名词就不能受冠形词和区别词的修饰。因为专有名词表示的是独一无二的具体事务或人,为了区别于同类的其它对象而将其命名为“专有名词”。
2.韩语冠形词和汉语区别词的不同点
(1)冠形词修饰名词时可以连接使用
冠形词可以位于其他的冠形词前,形成“G+(G+N)” (G-冠形词,N-名词)的结构模式。如,
? ? ?? 那两个人 ? ?? ?? 那里的群众
汉语的区别词也可以位于其他区别词前,形成“Q+(Q+N)”(Q-区别词)的结构模式。如,
进口的新型的电脑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别词连接使用时每个区别词后都必须加“的”。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冠形词连接使用时,冠形词的前后顺序会受到限制,一般按指示-数量-性状的顺序排列,并且相同类型的冠形词不能连用。
(2)部分冠形词能位于数量词前
韩语中的有些汉字冠形词只能位于数量词前,如“?(满)??,?(单)??,?(总)???”等等。这些短语后面能添加名词,但这时的冠形词与后面的名词不发生直接关系,而修饰后面的数量词,如“? ??”(约 五里)。汉语中区别词不能修饰或极少修饰数量词或数名词。
(3)区别词能带助词,而冠形词不能带助词
区别词和冠形词虽然都位于名词前作定语,但在形式上有所差异。冠形词不加任何助词或词尾变化直接修饰名词,只有“G+N”一种类型,而区别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也可以加助词“的”修饰名词,形式上是“Q(的)+N”。是“Q(的)+N”的类型。
三、以韩语为母语的人学习汉语时的语序偏误情况及教学对策
(一)宾语偏误
宾语在动词谓语句中通常表示动作的结果、方向、处所及使用的工具或行为目的、原因等。
韩国人学习汉语时,使用宾语时容易产生以下几种偏误:一是宾语成分遗漏;二是把握不住哪些动词可以带双宾语,哪些不能,往往在不该用双宾语的动词后面用双宾语,造成句子成分混乱。[3]
1.不能带宾语的动词
我希望见面您(X)
我希望和您见面(V)
我希望见您一面(V)
“见面”是以动宾方式构成的词,它后面不能再有宾语“您”,应将“您”用介词“和”提到动词“见”之前作状语;或用“一面”作动量补语。
他结婚那个女人(X)
他跟那个女人结婚(V)
“结婚”是动宾结构,后边不能再有宾语,应该用介词“跟”或“和”引出结婚对象。
我们道歉分手他们(X)
我们向他们道歉,跟他们分手(V)
“道歉”、“分手”都是动宾结构,后边不能再有宾语。用介词“向”、“跟”分别把“他们”提到前面,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
2.宾语的位置偏误
收您五块,找两毛五分钱您(X)
收您五块,找您两毛五分钱(V)
动词“找”后面的两个宾语易位。指人的宾语“您”需移到指物宾语“两毛五分钱”的前面。
济州岛气候温和,所以珍奇植物和禽鸟有很多(X)
济州岛气候温和,所以有很多珍奇植物和禽鸟(V)
宾语“珍奇植物和禽鸟”应在动词“有”之后。
(二)定语偏误
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的,在句中修饰主语和宾语,定语从性状、材料、数量、所属、处所、时间、范围等方面限制修饰中心语。
韩国人学汉语时,使用定语方面容易产生以下偏误:有人搞不清定语与中心语的位置关系,因而出现把中心语放在前,定语放在后的错误;也有人以定语代替中心语。
1.定语与中心语的位置混淆
上海有很多的地方可去玩的。(X)
上海有很多可去玩的地方。(V)
定语“去玩的”必须在中心词“地方”。
留学生的浙江科技学院很多。(X)
浙江科技学院的留学生很多。(V)
应把“留学生”同“浙江科技学院”的位置对调一下“留学生”是中心语,“浙江科技学院”作定语。
西湖下起雨大。(X)
西湖下起大雨。(V)
“雨”下得非常大,常用“大雨”来形容。“大”应放在“雨”的前边作定语。
2.多项定语的顺序偏误
小李不喜欢颜色红的衣服。(X)
小李不喜欢红颜色的衣服。(V)
形容词“红”修饰“颜色”应说“红颜色”,作“衣服”的定语。
明天我想去看一个我的朋友。(X)
明天我想去看我的一个朋友。(V)
“我的”表示领属关系,应该在数量定语“一个”的前面。
那篇昨天我看的小说真有意思。(X)
我昨天看的那篇小说真有意思。(V)
主谓结构“我看”作定语在前,只是代词和量词定语在后。“昨天”是看的时间,应在主谓结构中的谓语之前作状语。
(三)教学对策
1.跟学生融入到一起谈话式教学
如果教师们机械式的强制纠正学生在语序当中的错误,学生会对所学的知识厌烦,不能灵活运用,没有真正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我们作为语言类方面的老师,要做到跟学生融入到一起,用谈话式的教学方法,把课堂知识传递给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问题所在,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变能力。如果学生说错了句子,我们可以把错的句子指出来让他们自主性的纠正,这样既不打击学生们的自信心,反而激发学生们对语言的兴趣,引起他们对学习汉语的欲望。
2.初级阶段找出错误及时纠正
语言一旦长时间习惯,很难纠正过来,比如我们平时喜欢说一些话,就成了口头禅,就不知不觉说出来。对于初学汉语的外国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语序上的错误,不及时纠正下来,他们会慢慢习惯那种语序的句子,从而在生活当中可能会遇到尴尬,或者会跟对方产生误会。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内容的讲解应该做到最细致,用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让他们更好的学习语序。实际生活和教学当中我们设置大量的情景帮助学生掌握语序知识。语言就是为了交流,所以让学生们多在实际生活当中用汉语交流,交流的越多越有自信,越对汉语感兴趣。
3.激发学生对汉语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自主学习,靠老师在课堂上有限的讲的知识不能完全掌握好知识,所以还得靠自助学习。教师要做到多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对语言感兴趣,激发他们的潜力,不要打击初学者们的自信心。平时遇到不会的字或者词语,就让他们自己去查字典或词典即使弄清楚意思。一步一个脚印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学生们的进步会大大加快。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中国和韩國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教育方面两国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多,越来越多的韩国学生到中国留学。在交流当中最重要的还是语言上的问题,语言学好了,就能更好地交流和学习。我在这几年的学习和教学过程当中,找出了很多两种语言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本文中通过两种语言语序的比较,利用比较,归纳,举例的方法,找出了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并找出了解决方法,想让更多的韩语为母语的人更好地学习汉语。从而希望更多的人,喜欢上汉语和韩语,研究语言,给更多后代们造福。
参考文献:
[1]许维翰.实用现代韩国语语法[M].外文出版社,2008.
[2]李菁.韩国语冠形词研究[J].经验交流,2012(8):119-120.
[3]俞燕君.韩国人学汉语难点及偏误解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